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年輕出擊 二代迎戰新試煉
2017-05-19

馬來西亞台商總會青商團成員聚在一起,大家聊台灣、聊大馬、聊局勢、聊未來……。 (林格立攝)

馬來西亞台商總會青商團成員聚在一起,大家聊台灣、聊大馬、聊局勢、聊未來……。 (林格立攝)
 

自九○年代政府推動南向政策,第一批渡海進入馬來西亞的台商已度過二十多個年頭,當年開疆闢土的第一代台商也逐漸交棒,讓年輕人發揮所長。然而,時局丕變,原初的產業發展條件已迥然不同,六、七年級的新世代面臨了更嚴苛的市場試煉,但迎向浪頭,創新求變,當是接班的年輕二代展現創意與實力的舞台。
 

在大馬期間,走訪了新山,聽劉冠鑫說他從小就隨父親移居至此,開始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帶著護照,通關到新加坡求學;看吳盈儒經年累積的加工技術,讓公司逆勢成長,從許多歐美大廠搶得訂單。

擇了一個夜晚,邀了青商會的夥伴,相約在吉隆坡,黃信澔夫妻剛下了工,還穿著工作服,汪廣元從麻坡開了兩個多小時的車來赴會,沈煒倫和梁傅詠則一身輕便的運動服,晚點要去打球。還有姍姍來遲的蘇振豪,他從印尼進口煤炭,內銷大馬市場。

那一晚,大家聊台灣、聊大馬、聊局勢、聊未來……。

 

 

a1
吳盈儒累積多年的加工技術,讓公司在不景氣中,業績仍逆勢成長。


產業環境丕變

時空倒轉,低廉的勞動力是台商當年投資大馬的重要因素,再結合大馬林業豐富的天然資源,讓台灣許多傢具業者飄洋過海到當地創業。但隨著勞動薪資的提升,當地人亦多不願從事粗重的勞動業,使許多產業轉聘用外籍勞工支援人力缺口;惟大馬政府外勞政策搖擺不定,使得許多勞力密集產業面臨人力不足的困境,以外銷為主的「新峰傢具」就首當其衝,第二代沈煒倫苦惱的說:「傢具工廠需要很多人力,要六、七百名外勞,可是(大馬)政府不批准外勞進來,變成我有訂單也沒有用。」

此外,產業競逐低價人力的結果,造成大批業者西進中國大陸,使中國大陸憑藉著低價優勢而削價競爭。從事金屬加工事業的黃信澔說:「最常碰到客戶拿大陸的報價壓我的價錢」,但他只能說服客戶台灣廠的加工品質比較好。然此非長遠之計,同是從事金屬精密加工的吳盈儒表示,這樣的競價將使產業兩敗俱傷,讓他寧願退出,技術升級,改為製造具較高利潤的商品。

除了人力資源外,年輕二代更處於行銷至上的市場環境,「他們(父執輩)比較不管行銷跟市場,但現在多要靠嘴巴溝通,了解與配合客戶需求。」家族從事精密零件加工的梁傅詠說。他從小在大馬長大,大學回台灣就讀成大工業與資訊管理系,年紀輕輕,就準備接棒家族事業。「父親的想法認為只要肯努力、肯打拚的話一定會賺錢;但是在這個環境,沒有努力去銷售,是賺不到甚麼錢的。」黃信澔也認同的說。面對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傳統苦拚實幹的模式、等待客戶上門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新一代更需要靠行銷力去貼近客戶,「業務跟技術都要兼顧,全盤掌握。」梁傅詠說。

 

 

a2
時局丕變,原初的產業發展條件已迥然不同,六、七年級的新世代面臨了更嚴苛的市場試煉,但迎向浪頭,創新求變,當是接班的年輕二代展現創意與實力的舞台。


開拓市場、技術升級

產業環境如此,業者如何自處呢?

九○年代末期,多次金融風暴,曾使吳盈儒家族經營的「比安達精機」面臨嚴重打擊,訂單大幅銳減,公司甚至難以損益平衡;因此從2005年開始,吳盈儒跟弟弟開始參與工廠的管理,著手接班,思考企業未來的走向。

在市場上,他們調整客戶的開發策略,努力擴展歐美市場的訂單;在技術上,專注於技術升級與生產控管,把作業流程中原本模稜兩可的部分制度化,提高客戶對產品品質的信任;吳盈儒解釋說,未來零件產業發展的趨勢可能整合多個零件功能變成單個零件,為了內部繁複的構造,需要更精密的加工技術,而比安達精實的技術基底和附合的加工機器是他們發展的後盾。此外,為了觸及更廣的產品線,接到更多元的訂單,吳盈儒提升工廠加工尺寸,他說:「我們的加工尺寸從早期2mm-20mm到現在可以到達300mm」。

上述種種的轉變,讓公司業績開始呈現跳躍的成長。吳盈儒笑說自己屬於班上比較調皮搗蛋的學生,他不愛承接傳統成熟商品的訂單,反而喜歡挑戰新玩意,他的工廠幾乎每天都在打造新樣品,他說這代表著公司一直有新的機會。

黃信澔夫妻倆穿著工作服來赴會,笑稱自己所處的產業不用穿得太好看,到工廠繞兩圈就一身黑了,這也是傳產找不到人傳承的困境之一。黃信澔表示公司也想做升級,但得先把技術提升後,才有機會接觸新領域,開發新的訂單。近期因為跟日本廠合作開發電子琴、電子鼓外殼,面板上需要標示操作鍵,利用這個機會,新成立印刷部門,交給妻子負責,「原本在做的一定都還是有,但是卻是家族企業的新嘗試。」黃信澔懷抱希望地說。

Leaderart是東南亞最大的彩色筆代工廠。當初考量鄰近新加坡港口、進出口方便和小孩教育問題,創辦人劉惟祥決定在柔佛州新山市落腳,如今也已27個年頭了,公司業績穩定成長。

 

a3
精密金屬加工重視技術與效率。吳盈儒的工廠有數台傳統半自動的機器,可依生產線需求靈活調度。


色筆代工產業的獲利與景氣,恰好呈現翹翹板般的逆向反應,劉惟祥笑笑地說:「當經濟不景氣時,原物料價低,工人好找,反而獲利較高。」他當年拿著一只皮箱遊走各展會開拓市場,合作的廠商有美、德、法、義、俄等六十多國,打下了穩固的基礎,如今公司年營業額3,000萬美元,工廠一天可生產約150萬支筆。

2010年,劉惟祥逐步將企業交棒給劉冠鑫、劉光珮兄妹倆。哥哥管工廠,妹妹負責採購、市場經營、會計、品管等部門。

劉冠鑫中學後赴美國讀書,之後曾在台灣廣達、鴻海兩家大企業工作過兩年,學習大廠的經驗。回大馬逐步參與公司營運後,首要任務就是如何使工廠更自動化,劉冠鑫說:「面對缺工的問題,又要控管品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減少作業過程中對人工的依賴。」因此,劉冠鑫首先將產品代號規格化;在生產流程中,減省非必要工序,比如將模具規格化,使生產作業能一氣呵成,避免非必要的浪費。

劉光珮在美國取得會計師執照,也曾在美國工作兩年。婚後回台灣定居,卻依舊如常負責Leaderart的業務。現在她每天早上用iPad連線跟各部門視訊開會,採訪當天劉惟祥也請劉光珮在iPad上一起討論。

別小看彩色筆結構簡單,卻有相當嚴格的品管標準與要求。比如說有無重金屬添加、無菌墨水、筆蓋或栓塞的氣密度、拉拔力等等。工廠有40位品管人員在各個環節嚴格把關產品的品質,「因為跟歐美大廠合作,他們對品質的要求較高,無形中也促成自己的進步。」劉惟祥解釋道。

 

 

a4
汪廣元創立Hill Product ,搶攻年輕世代, 鎖定富設計感的傢具市場。(汪廣元提供)


從製造業到服務業

不僅技術升級,思維也要升級。

面對嚴苛的市場競爭,吳盈儒希望跟客戶建立起革命感情,他舉例說,曾跟一個歐洲客戶合作,工程師先繪製草圖,再交由他們試作,如此修訂往返了4年,產品開發成功了,也讓吳盈儒一舉坐收其後的訂單。

「我可以用4年的時間,長期配合我認為有潛力的公司。」吳盈儒說。他不滿足於傳統製造業的角色,而是轉換思維把自己的事業當作服務業經營,讓客戶放心交付產品給比安達生產製造。是如此不斷追求技術的精進與長年建立的信任感,讓比安達一直跟世界大廠如英國的DYSON、日本的SHARP、SHIMANO、美國MOTOROLA等大廠保持穩定的合作關係。

Leaderart近期也有新的規劃,除了幫各大品牌代工外,Leaderart也曾經營自己的品牌,惟碰到猖獗的盜版廠商,而未能持續做品牌管理。今年,他們打算在越南開闢新廠房,把Leaderart的品牌重新經營起來,未來更考慮藉由與同性質商品(如眉筆)的合作跨足美妝產業。

而在麻坡的汪廣元,家族事業原只是傢具代工外銷;年輕富創意的他,看準當前購買傢具25~35歲的年輕族群,喜歡富設計感、複合材料的傢具,在2015年創辦高級實木設計傢具公司Hill Product,讓傢具事業有了新的疆界。去年一整年他跑遍了大馬大大小小七百多場的展售會,他觀察市場買氣,「儘管馬幣貶值,但是大馬的內銷市場買氣還是在的,只要馬來人不出國,錢就會留在大馬消費。」汪廣元跟義大利的設計師合作,明年他的產品將到米蘭展覽,把市場擴展到歐洲。他還結合網路行銷模式,抓緊年輕族群上網的習性,在臉書上曝光設計精美、又富質感的傢具照片,透過社群網路搶攻大馬的內需市場。

 

a5
劉惟祥一家人齊心拚經濟,遠在台灣的劉光珮也透過iPad視訊連線經營家族事業。


跟年輕二代聊了一晚,談的是家族事業的經營、產業的困境,迥異於台灣年輕世代的對話內容,說的是波動的匯率、缺工的問題。席間經營煤礦銷售的蘇振豪也頗有感觸的分享,他對煤炭將被慢慢淘汰感到憂心,面對產業的不定數與未來,希望能利用自己在大馬的歷練與資源,尋求新的台商結成合作夥伴關係。

這群已經落地生根在異鄉二十多年的台商子弟,還是惦念台灣,他們憂心的說,隨著大陸強勢的經濟實力進駐馬來西亞,台商在大馬日漸有被邊緣化的危機。所以他們樂見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更希望藉此把台灣的優勢產業帶到大馬發展。台商樂意成為居中的媒介,讓對的產業找到對的人,也藉他們在大馬多年辛苦經營的人脈與資源關係,能幫助到更多的台灣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