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文林銀行超有感 虛擬人生大富翁
2018-01-15

三年多前,學務主任賴皓韋開始在校內推動「文林銀行」計畫,在學校印製專屬貨幣,並以校名取名為「文林幣」。(莊坤儒攝)

三年多前,學務主任賴皓韋開始在校內推動「文林銀行」計畫,在學校印製專屬貨幣,並以校名取名為「文林幣」。(莊坤儒攝)

 

新北市文林國小首創校園貨幣,在學校辦銀行、發行紙鈔。學生透過擔任幹部、遵守生活常規等方式賺取薪水。孩子可以帶著存摺將薪水存進虛擬銀行,或是到專屬柑仔店,購置喜歡的商品,一切由學生自由選擇與決定。賺錢、消費、儲蓄,成了文林國小的日常風景,透過生活的磨練,彷彿真實版大富翁遊戲,讓我們看見理財教育的無限可能。

 

第三節下課鈴聲一響,學生紛紛帶著自己努力賺來的文林幣,在文林柑仔店自由挑選喜歡的商品。第三節下課鈴聲一響,學生紛紛帶著自己努力賺來的文林幣,在文林柑仔店自由挑選喜歡的商品。

下課鈴聲響起,文林國小的學務處外,學生俐落地將貨架推到走廊,熟練地整理商品,來自四面八方各年級的同學陸續前來。「你看,這個娃娃好可愛。」、「要買哪個小盆栽好呢?」,貨架前學生們彼此交談討論,選定商品後到櫃台結帳。在這裡買東西不收新台幣,而是學校特別印製的鈔票──文林幣。

獎勵制度大革新

三年多前,學務主任賴皓韋開始在校內推動「文林銀行」計畫,在學校印製專屬貨幣,並以校名取名為「文林幣」。嘗試以經濟制度的創新概念,取代校園內蒐集榮譽卡換獎狀的獎勵制度。

榮譽卡或獎狀屬於精神上的鼓舞,從師長手中獲頒榮譽卡、拍照留念,象徵性的獎勵,讓學生無感。調皮愛搗蛋的學生,因為榮譽卡對自己而言如天方夜譚,更不會想努力去爭取。「原有的獎勵制度,似乎都在鼓勵原本就已經優秀的孩子,但我更想吸引的是中後段的孩子。」賴皓韋表示。

桌子擺上條碼掃描機和平板電腦就能變身行動櫃檯,孩子當起文林柑仔店的收銀員,有模有樣。桌子擺上條碼掃描機和平板電腦就能變身行動櫃檯,孩子當起文林柑仔店的收銀員,有模有樣。

獎勵制度若想引起大多數學生共鳴,賴皓韋認為,調整獎勵門檻是關鍵。舉凡擔任幹部、按時交作業、打掃校園維持整潔等,不論事大事小,只要是正向行為的表現都能獲得相應的文林幣。接著讓孩子透過以文林幣消費的方式,自己決定獎勵品,讓獎勵制度融入生活,便是賴皓韋心中文林銀行計畫的藍圖。

孩子進到小學讀書,除了學習知識,更透過師長的引導,學習正確的行為。原本就有意改善獎勵制度的校長朱玉環,聽聞賴皓韋的理念更是一拍即合。「作為教育單位,行為改變技術是我們的短期目標,因為導入金錢的概念,並隨著皓韋在孩子消費行為中的觀察,理財教育才成為長期的目標。」朱玉環笑說,這樣的體驗教育竟在不知不覺中越玩越大。

文林經濟體

賴皓韋表示,貨幣信心是文林銀行能順利推動的核心,必須塑造文林幣的價值,讓孩子能用文林幣買到喜歡的東西並擁有選擇的自由。於是一開始賴皓韋準備了圖案可愛的文具,心想:鉛筆、原子筆是學生的必需品,應該準沒錯。沒想到學生竟然不買單!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孩子覺得文具爸媽會買,自己賺的錢就不會想拿來買文具,反而是玩具、布偶、小點心才會吸引他們,孩子天真直接的想法,讓賴皓韋上了一課。

賴皓韋藉由推動文林銀行計畫,一步一步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與工作態度。賴皓韋藉由推動文林銀行計畫,一步一步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與工作態度。

賴皓韋跑遍北部地區的玩具批發工廠,細心地挑選孩子可能會喜歡的東西,也情商友人贊助布偶。在一次次的嘗試中,慢慢了解孩子的喜好。貨架上的品項越來越多,學務處走廊上的文林柑仔店,總算順利開張上路。

電腦搭配條碼掃描機,孩子有模有樣地掃描條碼,收錢點鈔,短短20分鐘4位店員須應付少則數十、多則百人的購買人潮。看著排隊結帳的人龍,擔任店員的孩子撒嬌地向賴皓韋嘟嚷壓力很大,但語氣裡仍有掩不住的興奮與對自己工作的驕傲。

畢業自美勞教育學系的賴皓韋,在推動文林銀行前,對理財並不感興趣,為讓計畫順利推展,他研究貨幣學、超商鋪貨技巧、條碼編排原則。每年作廢文林幣實體鈔票,印製新鈔,只要檢視電腦系統裏全校的存摺金額,便能掌握市場流動資金的數量。

透過調整商品的價格或是舉辦活動,不僅讓孩子對文林幣的興趣持續增溫,更能製造適度的通貨膨脹或緊縮。例如每年底推出的福袋預購,定價便有其策略,從第一年30元,第二年99元,到今年的150元文林幣。賴皓韋表示:「福袋定價是循大部分人的存款來決定,不能太過便宜。目前孩子一個月的人均所得是99元文林幣,半數孩子負擔的起,但要價超過月薪,所以購買前還是會有點痛。」賴皓韋笑說,這樣的掙扎,就是促使孩子在消費前必須思考。賴皓韋一步一步推動文林幣的營運,就連前來參訪的金融人員也驚嘆這個經濟制度的完善。

以文林幣運行的經濟體,有紙鈔、存摺,還有專責的學生擔任銀行行員,讓理財教育變得真實有感。以文林幣運行的經濟體,有紙鈔、存摺,還有專責的學生擔任銀行行員,讓理財教育變得真實有感。以文林幣運行的經濟體,有紙鈔、存摺,還有專責的學生擔任銀行行員,讓理財教育變得真實有感。

虛擬銀行玩真的

希望與真實生活連結,賴皓韋心目中的文林銀行,不只要能印鈔票,還要能提供存款服務。文林國小全校1,600多名的學生,光是點鈔票就足以讓計畫失敗。

點鈔機有仿偽機制,面對磅數、大小、材質都跟真鈔完全不同的文林幣,市面上的點鈔機根本派不上用場。賴皓韋遍尋台灣的廠商,終於找到一間位於樹林的工廠,打造文林幣專屬的點鈔機。印表機列印的文林幣,隨著每次點鈔時的摩擦,鈔票上的碳粉便會掉落,卡進輪軸造成機器故障。幾乎每周都要請工程師來處理,不斷地改進調整,前後試了一年,直到改到第五代的機器才宣告成功。

文林銀行的存款服務採班進班出,偶爾接受零星的臨櫃存款,讓低年級學生可以體驗自己拿存摺填存款單的真實感。各班彙整欲存款的存摺,並夾進紙鈔,以班為單位送至文林銀行。由行員逐一點鈔查核,在電腦裡輸入帳號、存款金額,然後補摺,最後還要蓋上每位小行員的專屬職章,存款的手續才算完成。利用早自習或午休,處理全校的存款,這群學生行員的執行效率,跟大人相比毫不遜色。

宛如真實職場,要成為文林柑仔店店員或是文林銀行行員,必需過關斬將。先填寫報名表說明希望加入的原因,參加過的社團、幹部經驗等,如同求職履歷表。經過第一階段甄選,再進行面試,模擬情境的考題,考的是孩子的應變能力,因為無法預測考題,很多孩子都說,面試比考試還要困難。

學務處一隅的文林銀行裡,紮鈔機、點鈔機等設備齊全,不只能活存還能辦定存。學務處一隅的文林銀行裡,紮鈔機、點鈔機等設備齊全,不只能活存還能辦定存。學務處一隅的文林銀行裡,紮鈔機、點鈔機等設備齊全,不只能活存還能辦定存。

通過面試後,還須經過一個月的試用期,才能正式錄用,「這一個月,我觀察你,你也觀察這份工作適不適合你。」賴皓韋都這樣和孩子提醒。目前在文林銀行計畫下各有10位店員和行員,賴皓韋表示,因為工作得來不易,努力爭取過後,獲選的孩子都是工作動機強烈,因此流動率非常的低。「期望從文林出去的孩子,都能成為熱愛自己工作、認真負責的人。」朱玉環說。

金錢遊戲的掙扎

準備好了硬體,計畫一上路,校園裡隨即出現反對的聲浪,無前例可循,又牽扯了消費行為,可以想見外界的擔憂。在初期的說明會議裡,家長、老師砲火猛烈的要求賴皓韋停止計畫,時有所聞。但賴皓韋明白,要做體制內未曾有的嘗試,勢必要有受挫的決心。

「一開始我找有興趣的老師談,光是說明計畫,一談就是2個小時。」在賴皓韋持續溝通下,終於在第一年找來10個班級開始運作文林銀行。如今全校八成班級都以文林幣做為班級經營的獎勵。

幾年下來,賴皓韋發現小朋友的思考超乎想像。有孩子會觀察周遭朋友的生日,用文林幣買禮物,也曾有小男生買Hello Kitty筆筒送給媽媽。看到孩子貼心而又正面的舉動,家長心中擔憂的大石這才放下。往年耶誕節家長會扮演耶誕老人送禮物,今年家長會也主動提出希望以發送文林幣紅包的方式進行,顯見他們對文林銀行的支持。

面對外界質疑,讓孩子提早接觸金錢,是否會讓人變得功利。人的個性千百種,利己與利他未必不能同時存在,透過生活中無數次的選擇,賴皓韋期望孩子在過程中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分辨需要與想要。因為是自己努力之後的獲得,所以每一塊文林幣孩子都花得小心。賴皓韋說:「我常看著孩子將某個商品拿起又放下,也許無法用工具丈量,但我知道有東西在孩子的腦袋裡轉了一圈。」那是思考,一項珍貴而需要培養的能力。

存摺裡記錄了孩子的每筆消費、儲蓄,還有來自師長的獎勵,賴皓韋相信,這些點點滴滴能形塑孩子的價值觀,將理財的種子埋進他們心裡。存摺裡記錄了孩子的每筆消費、儲蓄,還有來自師長的獎勵,賴皓韋相信,這些點點滴滴能形塑孩子的價值觀,將理財的種子埋進他們心裡。

文林銀行的最後一片拼圖

當理財已融入孩子的生活,要推展後續的金融教育,難度就大幅降低。賴皓韋最近推出定存方案,分為1、3、6、12月期,短期長期利率不同。方案一推出,就有位四年級學生,跑來找賴皓韋討論利率,研究要如何存才能將資金有效運用。許多人都是出社會有了第一筆錢才開始學習財務管理,透過文林銀行的淺移默化,讓理財的概念在孩子心中播下種子,未來他就能有更多的理財策略。

隨著文林幣運作穩定,2017年3月,賴皓韋推出助人計畫。他選定受尼伯特風災影響的台東紅葉國小,讓孩子了解與自己同齡卻因災害而無法上學的處境,再推出99元文林幣的愛心文具組,讓孩子自由認購。原本只準備了100份,沒想到學生熱烈響應,最後募集了八百多份,由賴皓韋和朱玉環兩人親手將孩子的心意,交到台東縣延平鄉4所小學的孩子手上。能利己也願意利他,對賴皓韋而言,文林銀行的輪廓至此終於完整。

一個辦銀行的計畫,蘊藏了對教育的熱情與理想,讓理財融入孩子的生活。賴皓韋開玩笑地說,要讓台灣變得人人都很會理財,也許有朝一日真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