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際交流

交通部觀光局參加2021馬來西亞旅展MATTA Fair 迎向疫後新南向市場首場實體展 為國境開放引客暖身

2021馬來西亞旅展(MATTA Fair)即將在11月20至21日於吉隆坡World Trade Centre KL登場!去年受到疫情影響,主辦單位-馬來西亞旅行社協會(Malaysian Association of Tour and Travel Agents,MATTA)停辦,交通部觀光局在馬來西亞疫情和緩後參與,設置深受吉隆坡民眾喜愛之臺灣館,並結合數位科技「Time for Taiwan 線上台灣館」網路活動,搭配每日三場限量版「活力牛」小提燈DIY體驗,以及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精彩的旅遊講座,今年的MATTA旅展同時也是新南向市場的首次實體展,可見交通部觀光局期能突破疫情限制,不僅向馬來西亞民眾也希望向新南向市場旅客呈現台灣最多元的傳統文化和豐富的觀光資源。

波蘭第15屆五味亞洲影展 呈現臺灣多元文化包容性

文化部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與波蘭華沙Arteria藝術基金會合作辦理第15屆波蘭五味亞洲影展(Pięć Smaków),即日起至11月24日在波蘭華沙Muranów及Kinoteka兩間影院放映,並因應疫情至11月29日在官網同時播映。影展以「臺灣酷兒電影」(Taiwanese Queer Cinema)為題選映7部臺灣影片,包括魏瑛娟及陳宏一執導的《揭大歡喜》、倪曜《生而為人》、鄭有傑《親愛的房客》、陳敏郎《我的靈魂是愛做的》、王育麟《阿莉芙》、周美玲《刺青》,以及奧地利籍華裔導演陳熠霖在臺灣拍攝、曾入圍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的《尋找》。

臺灣4大學與菲裔美國科學家學會合作 盼引進人才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臺灣4大學與菲裔美國科學家學會合作 盼引進人才 圖片

臺灣4大學與菲裔美國科學家學會合作 盼引進人才

台灣4所大學近日與菲裔美國科學家和工程師學會在線上簽署多邊合作備忘錄,促進雙方教育和科技研究交流,也期盼引進優質人才,應對少子化對台灣高等教育和產業界的衝擊。

國美館「未至之城:放映計畫」發布 從四部精選影像作品探索亞洲科幻/未來主義

國立臺灣美術館「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開展至今,各界好評不斷,為擴增展覽效益、豐富展覽樣貌,策展團隊特別精選四部影片,於展期間規劃六場放映活動,希望透過作品放映及映後座談的形式,呈現亞洲地區精彩的影像作品,部分場次並邀請創作者及專家學者進行討論,以使觀眾更深入了解作品。此外,本次亞雙展與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及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締結合作夥伴關係,也將推介參展藝術家鄭淑麗的《I.K.U.》在臺北放映作為衛星活動之一,蒙藏文化中心也會帶來《蒙古之子》至國美館放映作為展覽視野的延伸。透過不同場館的合作方式,深化議題發展與探索。

臺灣燈會獲認證世界夜景遺產 新三大夜景摩納哥登第一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臺灣燈會獲認證世界夜景遺產 新三大夜景摩納哥登第一 圖片

臺灣燈會獲認證世界夜景遺產 新三大夜景摩納哥登第一

由日本一般社團法人「夜景觀光Convention Bureau」主辦的世界夜景峰會今天在長崎市舉行,時隔10年選出世界新三大夜景,也新設世界夜景遺產,包括台灣燈會在內10處入選。

「新視野—2021臺灣生態旅遊國際研討會」 探看後疫情時代生態旅遊發展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新視野—2021臺灣生態旅遊國際研討會」 探看後疫情時代生態旅遊發展 圖片

「新視野—2021臺灣生態旅遊國際研討會」 探看後疫情時代生態旅遊發展

為因應新冠疫情對觀光旅遊業之衝擊,創造並推廣兼具深度且精緻的自然與人文旅遊體驗,提升臺灣旅遊價值,林務局補助臺灣生態旅遊協會於11月19日及20日在林務局二樓國際會議廳舉辦「新視野-2021臺灣生態旅遊國際研討會」,邀集國內外生態旅遊趨勢專家學者、相關機關與民間團體交流研討,期帶動臺灣後疫情時代旅遊新思維與生態旅遊能量,促進臺灣觀光順利轉型升級為與環境及地方共生發展的永續旅遊。

以科技打造健康高齡 以合作共創亞太健康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以科技打造健康高齡 以合作共創亞太健康 圖片

以科技打造健康高齡 以合作共創亞太健康

近年人口老化及少子化現象日益嚴重,依據國發會發布的「人口推估(2020至2070年)報告」,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老年人口20%之「超高齡社會」。為促進以創新智慧科技來提升健康老化及支持高齡友善環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經由積極爭取,獲APEC經費補助於11月18、19兩日舉辦「2021年APEC都市化、人口高齡化及創新科技國際研討會(APEC Conference on Urbanization, Population Aging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透過科技網絡連線,突破疫情限制,除了邀請到日本、加拿大、泰國、新加坡等國官方專家及學者進行經驗分享外,另邀請21個經濟體以及國內外產、官、學界相關人士超過200人以線上參與方式出席,促進亞太經濟體間之經驗分享與交流。

2021特殊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藉由各國實務經驗分享,發展有效轉銜模式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2021特殊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藉由各國實務經驗分享,發展有效轉銜模式 圖片

2021特殊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藉由各國實務經驗分享,發展有效轉銜模式

為強化特殊教育與世界接軌,教育部於11月16至18日辦理「2021特殊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本次研討會主題為「特殊教育學生生涯發展與轉銜」,期能透過國際經驗與國內實務現況對談,激盪新作法,提供特教政策前瞻性規劃,並透過國際間對身心障礙學生生涯轉銜輔導議題的探討與學術交流,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知能。

印度科技高峰會 臺專家分享資安防禦經驗

由印度南部卡納塔卡省省政府主辦、印度科技界年度盛事「班加羅爾科技高峰會」,台灣官員和學者今天受邀擔任壓軸講者,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的資安威脅,分享台灣經驗。

訪纖學-臺灣東協纖維工藝 線上交流合創計畫

「訪纖學 FIBER LINKS」線上交流計畫,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與東協手工業推廣發展協會(AHPADA, ASEAN Handicraft Promotion & Development Association)聯手策劃。雙方推薦優秀的纖維工藝社區及設計師,聚焦「臺灣設計師搭檔東協國家工藝社區」、「臺灣工藝社區搭檔東協設計師」兩種組合進行合創的模式,聚焦在工藝技藝的突破與跨國文化的交流,強化臺灣與東協地區國家或組織間的交流合作,以臺灣印象落實文化發展的夥伴關係。為在疫情之後人們能面對面有著實際交流前奠定交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