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物,由纖維組成,是裁製衣物的重要材料。工業革命以前,織繡多半於家中進行,現代人多已不需俯首於機杼之前,織物變成我們最熟悉也最陌生的材質。古代亞洲,即便是裁製前的布料,多能藉由紡製、染織的差別或紋飾的特出性,如同解碼般,識別出它們所隱含 的某種文化、宗教、性別甚或是職業等信息。更有趣的是,跨越時空及地域性的審美,古代的時尚傳播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為快速,因為迷人的事物總是讓人趨之若鶩。中國曾以織造光亮絲綢聞名,珍貴如金,舉世無雙的絲織品質是東亞文明的象徵;南亞印度則生產出 獨冠寰宇的繪染棉布,不僅風靡世人,進而促使了世界性的棉紡織革命。這些跨越地域掀起的風潮,帶動的當然不只是商機,更是文化的影響力。在太平洋及印度洋間綿延數千里的萬島之國─印尼,便處處可見來自四方的文化在其間匯聚、流轉,並於時機來臨時再次發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