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至3天密集的課程中,老師們細說緬甸版教材、怎樣教句子,華語文教學流程、語詞的練習、剪紙課程、多媒體教學等,內容豐富多元,老師們均感收穫滿滿,對教學助益甚大,必能提升緬甸地區華語教學內容與品質,使華語教學在緬甸發揚光大。
在2至3天密集的課程中,老師們細說緬甸版教材、怎樣教句子,華語文教學流程、語詞的練習、剪紙課程、多媒體教學等,內容豐富多元,老師們均感收穫滿滿,對教學助益甚大,必能提升緬甸地區華語教學內容與品質,使華語教學在緬甸發揚光大。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於2016年爭取到2018年ASPAC年會主辦權,為討論年會籌辦相關事宜,106年7月7日至9日科教館廣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澳洲、日本及韓國等亞太地區具代表性的國家科學館館長、主管或大學教授共38名來臺交流,其中ASPAC執行委員有12名委員出席,且大部分委員是第一次來臺,對於此次科學交流盛宴,抱持高昂之興致。
為推動我國政府「以人為本、雙向交流、資源共享、共榮共生」為核心價值的「新南向政策」,以及把握緬甸開放發展的契機,教育部姚立德政務次長率團前往緬甸曼德勒及仰光第二度舉辦臺灣高等教育展,並於仰光首度舉辦「第一屆臺灣緬甸大學校長論壇」,緬方共有前科技部長、前教育部次長等多位官方代表及50多所科技大學校長出席,臺緬雙方對話熱烈,開啟臺緬共同培育人才的新契機。
為協助新住民子女學習東南亞語言,教育部國教署補助高雄市「啟動新南向邁向新紀元:整體啟航計畫」,建置「大寮國際學園」,成為新住民子女學生的學習基地。大寮國際學園今(7月3日)展開為期3天的新住民文化語言樂學營由國教署邱乾國署長及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范巽綠局長共同主持,共有100位對學習東南亞語言、認識東南亞文化有興趣的國中小、高中職學生參加,一起體驗來自東南亞文化的熱潮,為實踐政府新南向政策又邁向新的一大步!
僑務委員會6月29日舉行「2017年新南向臺灣美食廚藝巡迴講座」行前記者會,委員長吳新興頒發聘書予赴國外教學展演的主廚並表示,透過國內名廚的巡迴教學,不僅將臺灣美食推向馬來西亞、紐西蘭等7個新南向國家,亦能促進外交友好關係。
僑委會表示,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僑務委員會今年結合台灣美食文化軟實力,規劃辦理「2017年新南向台灣美食廚藝巡迴講座」,自7月至10月於馬來西亞、緬甸、印尼、菲律賓、汶萊、紐西蘭及澳洲等7國21個地區舉辦4梯次巡迴講座。
教育部邀請韓國APEC國際教育院 (Institute of APEC Collaborative Education)朴銅先院長(Mr. Park Dong Sun)於日前在教育部第29場跨文化大使講座以「韓國培育東南亞人才之政策(Policies and methods of training Southeast Asia regional experts: the case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為題,分享韓國的東南亞人才培育經驗。
國立臺南大學獲教育部105年度補助師資培育之大學選送師資生赴國外教育見習課程計畫,由國語文學系兼師資培育中心組長鄭憲仁副教授帶領師資生夏綺君、陳晏翎、趙巧琳、黃郁芳、陳子勛、蔡惠先、王怡茵、石旻仙、李羿函、吳耘宬、李姿萱、周汶萱等12人,於106年5月18日飛抵馬來西亞檳吉臺灣學校(Chinese Taipei School Penang)進行為期14天的教育見習。在出發前國立臺南大學師資中心以「有教無界、未來無限(borderless teacher)」為核心,規劃了一系列的行前培訓課程,包括觀課重點、教案設計與教學技巧、檳城風俗文化、簡易馬來語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管之世界文化遺址喬治市(George Town)等介紹。
文化部主辦「馬來西亞海外華文書市」臺灣館於6月24日至7月2日,在吉隆坡城中城會議中心舉行。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章大使計平於24日出席開幕活動,擔任開幕致詞並代表贈書予馬國首屈一指的馬來亞大學及東姑阿都拉曼大學。 開幕儀式從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悠揚樂章中展開,並由章大使計平致詞表示馬來西亞與臺灣互為鄰居,關係一向友好,不論是在貿易、投資、觀光、教育與文化等領域,彼此互動都十分密切,而其中文化的領域,是政府「新南向政策」的重點。
馬來亞大學中文系於2017年與文化部再次聯手展開「馬來亞大學臺灣文化光點計畫」,共同推動臺灣文化文學和藝術系列活動。6月24日隆重在馬大文學院舉辦《細說紅樓夢》講座,由著名紅樓夢大家白先勇先生主講,紅學愛好者丹斯里陳廣才主持,並由駐馬章大使計平出席致詞,現場高朋滿座,觀眾來自全馬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