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專題報導
建築舊料的奇幻之旅 永續.循環.建材銀行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建築舊料的奇幻之旅 永續.循環.建材銀行 圖片

建築舊料的奇幻之旅 永續.循環.建材銀行

上個世紀中,德國化學家與環境倡議者麥克・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和美國建築師威廉・麥唐諾(William McDonough),師法大自然的循環過程,提出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的永續思維,昭示一種讓廢棄物成為養分,再導向可再利用的迴圈途徑。這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思維,在建築界激起反省與行動。

聽它們眾聲喧嘩 台式招牌街景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聽它們眾聲喧嘩 台式招牌街景 圖片

聽它們眾聲喧嘩 台式招牌街景

1930年,郭雪湖畫筆下的〈南街殷賑〉,「繪聲繪影」呈現了大稻埕街景的熱鬧與活力,細膩的筆觸、鮮豔的色澤,讓人彷彿能聽見商家的叫賣聲,像置身在那摩肩接踵的人群裡。2017年,日本雜誌《Brutus》推出的台灣特集,台南的國華街景當上了封面,形形色色的招牌,透露隨適的生活感,讓許多日本朋友一眼就識得,「啊,那就是台灣!」

甜的滋味 記憶中的「糖金歲月」——糖蔥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甜的滋味 記憶中的「糖金歲月」——糖蔥 圖片

甜的滋味 記憶中的「糖金歲月」——糖蔥

生命有兩種甜,一種是吃在嘴裡,一種是甜在心裡。過年、婚慶時吃糖,我們以「呷甜甜」的吉祥話祝福對方,正是因為糖的甜蜜滋味,象徵幸福與美好。
19世紀中期前,糖是稀缺性的珍貴食物,現在則是唾手可得物資。而台灣在17世紀就因生產糖而初登世界史舞台,日治時期更位居台灣出口貿易之首,並賺進大量外匯。現今,糖的來源多元,但拉糖工藝、百年糖廠,刻畫台灣曾有的「糖金歲月」。

品味.宜蘭特調 與時光共舞的釀造滋味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品味.宜蘭特調 與時光共舞的釀造滋味 圖片

品味.宜蘭特調 與時光共舞的釀造滋味

起司、味噌、葡萄酒,這些經過時間醱酵蘊釀的美食,皆是餐桌上的日常料理,有「東方起司」之稱的豆腐乳、釀造醬油,則是東亞飲食脈絡中普遍的醱酵佐料。台灣東北方的宜蘭縣,釀造環境優良,早年家戶自製豆腐乳、醬油等,家傳至今依舊美味。

漫遊西拉雅 玩賞廢墟的華麗變身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漫遊西拉雅 玩賞廢墟的華麗變身 圖片

漫遊西拉雅 玩賞廢墟的華麗變身

隨著國際旅遊復甦,台灣也張開雙臂,迎接旅人來探索地方之美。這回,《光華》前進西拉雅國家風景區,探訪具永續概念的景點:舊軍事訓練場化身景觀綠建築;鄉村廢墟加上新意,成了有美感的大型遊戲場;荒廢檳榔園變身生態農場;還有偏鄉社區用漂流木打造提琴小鎮。看看他們如何讓廢墟逆襲,把閒置空間變得好看又好玩。

帶著「台灣」經驗返鄉 外交部新南向菁英培育專班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帶著「台灣」經驗返鄉 外交部新南向菁英培育專班 圖片

帶著「台灣」經驗返鄉 外交部新南向菁英培育專班

外交部首次與臺北醫學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金門大學合作,開辦首屆「連結新南向菁英培育專班」,一學期的課程讓學生們收獲滿滿,除了專業課程獲益良多,他們還利用課餘,探索台灣風情,品嚐美食,並且紛紛許願,有機會一定要再來台灣留學!

抓住永恆的氣韻 台灣雕塑拓荒者蒲添生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抓住永恆的氣韻 台灣雕塑拓荒者蒲添生 圖片

抓住永恆的氣韻 台灣雕塑拓荒者蒲添生

「我把我的一生奉獻給雕塑,雕塑也給了我生命。」─蒲添生
蒲添生60多年的創作生涯,經歷傳統、近代、現代的演變,他的作品不僅有古希臘雕塑的精神,如:「三美神」──《陽光》、《懷念》、《亭亭玉立》,為政商名流製作的胸像,則充滿寫實精神,寫下台灣近代史的重要一頁。

二通物語.木都風情 慢漫走回「嘉」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二通物語.木都風情 慢漫走回「嘉」 圖片

二通物語.木都風情 慢漫走回「嘉」

「一府二鹿三艋舺」,描述清領時期台灣政經重心由南往中北部開墾的歷程,但你知道位處西部平原心臟地帶的嘉義,是比台南更早建起城柵,比高雄更早發展工業的城市嗎?

雙濱慢食光 品嚐阿美族大山大海的餐桌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雙濱慢食光 品嚐阿美族大山大海的餐桌 圖片

雙濱慢食光 品嚐阿美族大山大海的餐桌

鯨豚色的大海拍岸,依山而建、色彩明豔的原鄉部落,一處處面向大海的小教堂。比國外還要遙遠的雙濱,沒有什麼眾所皆知的熱門景點,卻有著難得的安靜、閑逸,吸引著旅人一次又一次地回來。

寶島長春圖卷 水墨名家的藝術社會運動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寶島長春圖卷 水墨名家的藝術社會運動 圖片

寶島長春圖卷 水墨名家的藝術社會運動

藝術創作,是藝術家挖掘內在,表達主張的途徑,不僅如此,英國哲學家艾倫‧狄波頓在《藝術的慰藉》更指出,藝術有其大用,能在哀愁裡呈現出人性的尊嚴,也能喚起人們希望,引導出人類的潛能。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所策畫,被寄予時代任務的〈寶島長春圖卷〉,便是這樣一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