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延伸閱讀
台灣人拜什麼? 民間信仰的多神宇宙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台灣人拜什麼? 民間信仰的多神宇宙 圖片

台灣人拜什麼? 民間信仰的多神宇宙

台灣的廟宇風景,除了雕梁畫棟的建築形式外,你總會看到手裡持香的人,凝神專注在祈願;或在每個月的特定日子,你也會看到有人家把桌子搬到戶外,桌上擺滿各式的食物供品,一旁金爐燒著金紙。這些屬於台灣民間信仰的日常,你是否好奇,為什麼要拜拜?台灣人在拜什麼?

打造最強「豬」隊友 不斷進化的台灣豬肉產業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打造最強「豬」隊友 不斷進化的台灣豬肉產業 圖片

打造最強「豬」隊友 不斷進化的台灣豬肉產業

台灣小吃聞名世界,滷肉飯、小籠包、肉圓、刈包等,豬肉更是其中的精髓,滷得夠味、鮮香四溢的肉汁,光想就讓人口水直流。近年台灣陸續解除為口蹄疫區、成功防堵非洲豬瘟,今年開始停打豬瘟疫苗,若一年都沒有病例,未來有望成為亞洲唯一讓三大豬隻疾病都在國土絕跡的國家。不論是外銷或是來台觀光品嚐美食,台灣養豬產業眾志成城,要讓國產豬成為安心美味的代名詞。

洋牧師佇留的印記 真理大學建築群 真理大學建築群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洋牧師佇留的印記 真理大學建築群 真理大學建築群 圖片

洋牧師佇留的印記 真理大學建築群 真理大學建築群

新北淡水的觀光景點多元,層次豐富;有老街、河岸美景、種類繁多的庶民美食,還有300多年前荷蘭人在此留下的淡水紅毛城、前清英國領事官邸、滬尾礮台,以及網美拍照打卡最愛的時尚風景,讓前來朝聖的遊人總是絡繹不絕。

餐桌上的公民行動 營養午餐,SDGs的實踐場域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餐桌上的公民行動 營養午餐,SDGs的實踐場域 圖片

餐桌上的公民行動 營養午餐,SDGs的實踐場域

經濟美味的營養午餐,常令畢業生懷念不已。近年,台灣的學校營養午餐,在公私協力的推動下,逐漸從吃飽,發展為講究美味及健康,並朝向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邁進。無論貧富,學童均等享用校餐、接受營養教育,而校餐還促使農民轉作無毒或有機耕種,涵納了社會與文化層次,成為公民集體實踐SDGs的場域。

歷久彌新的美濃客庄 鄉情濃醇,人情堅毅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歷久彌新的美濃客庄 鄉情濃醇,人情堅毅 圖片

歷久彌新的美濃客庄 鄉情濃醇,人情堅毅

1980年《光華》曾報導台灣地方刊物的先驅——《今日美濃》週刊。其創辦人黃森松,是美濃第一批「返鄉青年」,也因為他的促成,林懷民後來率領雲門舞集到美濃「下鄉」演出,轟動一時。
說來,美濃小鎮始終是個不乏話題的地方。早在1970年代,美食家唐魯孫、當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屢次南下,聞香下馬,擦亮了美濃粄條、豬腳等在地小吃的招牌。

北管台灣調 漢陽北管劇團+梨春園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北管台灣調 漢陽北管劇團+梨春園 圖片

北管台灣調 漢陽北管劇團+梨春園

每一個時代都有其音樂。北管,曾經是台灣的流行樂音,現今或許沒落,但職業的漢陽北管劇團仍年年演出;歷史最悠久的業餘北管館閣彰化梨春園亦日日團練,傳唱屬於台灣道地的傳統戲曲。

歲月流轉.百年相遇 典藏品與家鄉孩子的對話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歲月流轉.百年相遇 典藏品與家鄉孩子的對話 圖片

歲月流轉.百年相遇 典藏品與家鄉孩子的對話

飄洋過海的孩子們,在博物館與家鄉的百年物件相遇了。這次,國立臺灣博物館為東南亞的遊子搭起跨時空對話的橋梁,策展移民工參與追尋藏品歷史與文化的歷程,由他們為來自家鄉的百年文物說故事,這也是博物館實踐文化平權、尊重多元社群的最佳展現。

土地公持枴巡田 祈謝豐收的農家情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土地公持枴巡田 祈謝豐收的農家情 圖片

土地公持枴巡田 祈謝豐收的農家情

台灣民間信仰中,土地公掌管土地,是最基層、最接地氣的神明。春祈、秋報時節,農家做一根「土地公枴」立在田間,方便祂平穩地持枴巡田,護佑田地好收成,也展現人民崇敬土地的人情味。時至今日,土地公成為整合社區的無形力量,是台灣社會最有意義的信仰。

一個時代的鼓聲 鼓王黃瑞豐與台灣流行音樂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一個時代的鼓聲 鼓王黃瑞豐與台灣流行音樂 圖片

一個時代的鼓聲 鼓王黃瑞豐與台灣流行音樂

2020年第31屆金曲獎的「特別貢獻獎」首度頒給樂手黃瑞豐,入行超過50年,參與錄製了近十萬首歌,他的鼓聲如同台灣流行音樂的心跳,不論搖滾、放克、爵士或是民歌等多元豐富的曲風,在黃瑞豐鼓聲伴奏中,伴隨著台灣社會前進。

「畫」時代的永恆 台展三少年領頭寫生潮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畫」時代的永恆 台展三少年領頭寫生潮 圖片

「畫」時代的永恆 台展三少年領頭寫生潮

1927年,日治時期台灣第一個大型的美術展覽會首登場,入選的台籍畫家竟是三名未滿20歲的青年,他們以在地題材的寫生創作崛起畫壇,更翻轉台灣美術畫風從臨摹走向寫生。
入選的「台展三少年」:郭雪湖家貧自學、林玉山組畫會推動美術交流、陳進在性別不平等的大時代勇闖世界畫壇,這三位台灣第一代膠彩畫家演繹在地風情,為當代的台灣萬象留下永恆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