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借鏡德國‧回流台灣 跨國共製─聚合舞《Unsolved》
2018-04-09

張震洲攝

張震洲攝

 

德國小說家鈞特.葛拉斯(Günter Grass)說:「回憶就像一顆要剝皮的洋蔥。洋蔥皮層層疊疊,剝掉又重生;如果用切的,洋蔥會讓你流眼淚,只有剝掉它,洋蔥才會吐真言。」

台灣到德國,地理位置相隔8,000公里以上,受到藝術感召的羅芳芸與陳成婷,各自在多年以前,選擇遠赴異鄉。走過求學到工作的不同階段,如今,融合台灣身分與德國經驗的她們,以最富直覺的舞蹈形式,探究旅外以來,倍感深刻的身分認同議題,推出舞作《Unsolved》。這是累積多年創作能量的一次性噴發,也是作為藝術家最嚴厲的自我詰問,更是對於故鄉台灣難掩熱情的一場反省之旅。

 

羅芳芸(左)耕耘歐洲藝術圈已久,時常與各國藝術家合作,文化交流自然地發生。(Tanya Hofmann攝)羅芳芸(左)耕耘歐洲藝術圈已久,時常與各國藝術家合作,文化交流自然地發生。(Tanya Hofmann攝)

一幢真實存在、已經人去樓空的廢棄宅邸,滿布著老舊家具、生活什物,這間猶如凍結在某個時間點的屋宇,象徵著大家族的親族之間,產權繼承因立場相互扞格,問題盤根錯節、難以解決,這樣的光景,竟也與台灣當前錯綜複雜、難以一語道盡的政治處境,遙相呼應。

這樣微妙的巧合,成為羅芳芸創作的起點。14年前,當她初抵德國,作為一個來自遙遠島國的異鄉人,往往需要耗費大量心力,去向外國人解釋,自己是誰?從哪裡來?因此,她開始對自己的身分投以關注,同時察覺到家族與國族之間,同樣處於僵局的巧妙呼應。

通過表演藝術家的眼睛,她從個人經驗出發,演繹成一齣微言大義的舞蹈劇場。這齣饒富人文思索的作品,展現出她在以人文主義著稱的歐洲所受的鍛鍊成果,她試圖藉此探究各種衝突、矛盾的來由,同時回應「我是誰」的大哉問。這部環繞著「身分認同」議題的作品,羅芳芸將之命名為《Unsolved》(未解,懸)。

歐洲劇場展現的人文思維與美學,與美國劇場的商業化截然不同,是吸引陳成婷赴德的主因。 (拉風影像提供,林科呈攝)歐洲劇場展現的人文思維與美學,與美國劇場的商業化截然不同,是吸引陳成婷赴德的主因。 (拉風影像提供,林科呈攝)

際遇合流,共譜新作

預計在今年9月於德國埃森(Essen)首演,11月移師台灣演出的《Unsolved》,將會是舞蹈劇場「身份」系列的首部曲。

就像「聚合舞」(Polymer DMT)的來由,源於「聚合物」(Polymer)的諧音,意味著匯聚不同專業領域、文化背景的人;在《Unsolved》這部作品裡,身兼藝術總監與編舞家的羅芳芸,與劇場空間設計師陳成婷,以其同樣來自台灣,並長年在德國表演藝術領域工作的相似背景,加上都有著強烈的身分認同,透過兩人密集的交流、激盪,支撐起整部作品的核心概念。

雖然羅芳芸與陳成婷同樣是旅德的台籍表演藝術家,但兩人直到2016年才正式結識,這是因為從福克旺藝術大學畢業的羅芳芸,一直以大學所在的埃森為基地,默默耕耘,陳成婷則畢業自柏林工業大學舞台與空間設計研究所,長年居住在柏林,地理上一東一西,距離遙遠。

《Unsolved》執行期間, 團隊成員親赴台灣作田野考察。《Unsolved》執行期間, 團隊成員親赴台灣作田野考察。

但,兩人在各自的城市,透過一個一個的專案合作,一方面熟悉業界生態,二方面累積工作經驗、儲備創作能量,同時探索作為一名表演藝術家,自己的能耐所在,以及對於劇場的期待。直到上一個合作案:親子舞蹈劇場《盧西歐》,羅芳芸在網路上徵求舞台設計,陳成婷前往應徵,兩人匯流,就此一拍即合。

回憶一路走來的軌跡,陳成婷說:「之前,我們跟別人合作,幫別人的作品創作,這其中有很多事情都必須一一去經歷,最後才能回到原點,了解自己到底想說什麼樣的話,想做什麼樣的創作。」她表示:「認識芳芸以後,才發現我們過去有類似的作品,也想說類似的話,那麼現在匯流,可以來做我們的作品了。」一番話裡,還透出了一股惺惺相惜的情感。

跨域交流,跨國共製

除了合作創作的主題,選擇從兩人都關注的身分認同議題展開,在執行層面上,也裡應外合採台灣、德國跨國共同製作的方式進行。關於這點,對羅芳芸來說,可謂再理所當然不過了。她說:「當我們討論身分,首先會回頭檢視、回溯自己的經歷,所以在首部曲中,會先把場景拉回到成長的台灣。」她強調,「以我們的身分,不可能在德國做關於身分、成長的東西,因此,非得在台灣進行不可。」

因此,除了向德國獨立劇院Pact Zollverein尋求資源,彼時,恰好遇上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推動「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補助計畫,就此順水推舟,結合起兩國的資源。除了由國藝會、Pact各自給予經費、場館、技術人員等各方面的支援,作品也會在台德兩地上演,故此,團隊密集往返兩國之間,進行田野考察、排練。

而就像羅芳芸與陳成婷,因為旅外,反而有機會站在不同的視角,廓清自己的面貌。這部作品的工作團隊,台籍與外國籍比例約1:1,包含羅芳芸、陳成婷,以及台灣舞者鍾志文、德國影像設計師Hanna Linn Ernst、瑞士音樂家Patrik Zosso等人,陳成婷說:「劇場是一講求共感的地方。」不同背景的藝術家,藉由專業知識與生命經驗的互相分享、激盪,為議題開展出更多維的思索,讓一部源於羅芳芸個人經驗的事件,發展成有深度,且兼具普世價值的藝術作品,而兩人念茲在茲,關於「身分認同」的議題,也在這樣鍥而不捨的檢視中,如洋蔥層層疊疊地剝開,直探真相。

羅芳芸耕耘歐洲藝術圈已久,時常與各國藝術家合作,文化交流自然地發生。羅芳芸耕耘歐洲藝術圈已久,時常與各國藝術家合作,文化交流自然地發生。

劇院協力,開展對話脈絡

除了藉由作品探討身分認同的議題,作為一名表演藝術工作者,長期都在德國表演藝術領域耕耘,羅芳芸也冀望,藉由這次台德共製的機會,可以傳承德國相較完善的業界制度與合作經驗,作為台灣借鏡的他山之石。

好比,如今在劇院林立的德國,中小型的表演團隊百家爭鳴,由劇院主動邀請獨立藝術家╱表演團隊進駐場館,以共同製作的形式,從創作到公演,給予各種資源的支援,則是主要趨勢。

這種類似台灣駐村藝術家的合作模式,除了可有效鼓勵創作以外,還可確保作品本身與當地文化的關聯性,陳成婷特別說明,好比早年兩廳院的表演,多是由國外直接買節目進來,但表演工作者、觀眾能看到什麼、得到什麼,往往見仁見智。她說:「當有越來越多藝術家在國外生活,開始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創作的脈絡,我們也在尋找自己的創作命題與脈絡,以及其中的對話內容;所謂的共製,就是有對話。」

Pact Zollverein不僅是表演場館,更是藝術交流與創意發生的平台。(Pact Zollverein提供,Dirk Rose攝)Pact Zollverein不僅是表演場館,更是藝術交流與創意發生的平台。(Pact Zollverein提供,Dirk Rose攝)

而羅芳芸融合台德(歐)兩地的特質,特別受到Pact Zollverein藝術總監Stefan Hilterhaus的賞識,他評價道:「羅芳芸的作品受西方與亞洲文化的啟發,在許多層面上,融合、展現出不同的背景、論述與概念。」、「她的作品融合了不同的媒材與媒介,並且具有吸引我的原創性。」因此,羅芳芸從求學時期,因地緣之便,就時常到此觀賞演出,2014~2016年間,先由個人名義駐館,2017年開始,以表演團隊的規模直接與劇院合作共製,如今,Pact Zollverein已是她相當重要的協力夥伴。

從台灣出發,為台灣而作

羅芳芸說,德國就像一個開放的盆子,以兼容並蓄的態度,歡迎所有的外國人到此求學、工作,除了在教育政策上採免學費的政策,還有可申請找工作簽證,加上極具競爭優勢的產業與廣大的市場,種種因素,都是吸引她們至今仍留下來的原因。

而談到德國的表演藝術,除了擁有碧娜‧鮑許等現代舞大師,業界更以完備的工作保障與福利著稱,包括表演藝術家專屬的職業工會、保險,以及不論被聘用或自由接案的藝術家,都能享有最低薪資保障,政府與民間組織也彼此監督。從制度到風氣對人權的重視,也許是作為人文主義重鎮的德國,所能帶給台灣的另一層省思吧。

《盧西歐》結合2017年台北兒童藝術節與Pact Zollverein 兩方提供的資金,是聚合舞第一部台德共製的作品。(Tanya Hofmann攝)《盧西歐》結合2017年台北兒童藝術節與Pact Zollverein 兩方提供的資金,是聚合舞第一部台德共製的作品。(Tanya Hofmann攝)

羅芳芸直率地指出:「台灣藝術圈往往營造出一種氣氛,讓藝術家覺得,需要為作品犧牲,就算背債也沒有關係,但這往往已經超出現實狀況。而德國經驗、知識都告訴我們,這是我們的職業,要讓作品完成,就要讓藝術家拿到應得的酬勞。當然,這需要很多的努力,也可以藉此監督領導人負起責任。」陳成婷也語帶沉重地說:「如果真要比較台德之間的差異,就是在德國從事表演藝術工作,是不需要自我懷疑,也不需要別人來懷疑你,但在台灣卻需要主動爭取別人的認同,這件事光在起跑點上就有非常大的不同。」

因此,以台德共製的方式推出的《Unsolved》,不僅是作為一名表演藝術家對於身世處境的追索與反思,同時,更意蘊了脫困的可能。畢竟,就像Stefan Hilterhaus所說的:「我們確信,藝術擁有巨大的能力,可以有效處理當前現實中的矛盾,並可以做到許多系統機制無法做到的事情。」從形而上看似進退維谷的生命狀態,到直接攸關生存條件的現實制度,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