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稻田裡的夢想家 海灣繪本館
2018-05-21

海灣繪本館 (林旻萱攝)

海灣繪本館 (林旻萱攝)

2017年12月海灣繪本館在台中熱鬧開幕,這座由海灣故事文化創意協會所催生的夢想基地,致力推廣台灣原創作品,繪畫、音樂、彩染、裝置藝術都可以是藝術呈現的方式,吸引許多大朋友、小朋友相偕來此聽故事、玩遊戲。從此台中清水,除了高美濕地,又多了一個新景點。

這座長在田中央的繪本館為何叫海灣繪本館,究竟蘊藏著甚麼浪漫的夢想,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搭車來到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沿著對街眷村文化園區的小路,走過第一排眷村,穿過一片片稻田,忽然,一尾彩繪的大翅鯨出現在眼前,這裡是台中清水的海灣繪本館。

 

陳旻昱(右1)與幕後一群關心兒童教育的朋友共同打造 海灣繪本館,為繪本的呈現演繹更多可能。
陳旻昱(右1)與幕後一群關心兒童教育的朋友共同打造 海灣繪本館,為繪本的呈現演繹更多可能。

從沙洲長出的夢想堡壘

脫掉鞋子,走進館內,在大廳迎賓的,是天花板上懸吊的一對雲朵大翅鯨。這是海灣故事文化創意協會理事長顏名宏為繪本館的意象所創作,而台灣是鯨魚迴游的必經之地,「台中清水到大安一帶的沙洲,古地名為『海翁窟』(台語),海翁是大鯨魚的意思,如果上網用Google Maps一看,大安溪到大肚溪這一段海岸看起來就像一隻大翅鯨。」每每遇到來參觀的民眾,館長陳旻昱都這樣訴說海灣繪本館的概念發想。

這對雲朵大翅鯨,上方的鯨魚媽媽像是雲朵般,形體不是那麼明顯,象徵母親的千變萬化,也用雲朵的雨水滋潤下方的小鯨魚,以及所有來到繪本館的人。

海灣繪本館是國內第一座由非營利組織所經營的專業繪本館,參觀不用收取門票。大廳一整面牆的書櫃裡,擺滿了國內外精彩的繪本作品,供民眾閱讀。木質地板的開放空間,每到假日總是吸引許多親子前來,享受與繪本相遇的美好時光。

往內走,還有幾間展覽廳,其中一間蝴蝶飛舞的裝置藝術空間,引人注目,這是陳旻昱為繪本館所做的示範展。畢業自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的他,原本從事社區營造的工作,十多年前中年轉業,以筆名「玉米辰」創作許多有關台灣環境與生態保育的繪本。擅長立體紙藝的陳旻昱,以探討台灣紫斑蝶的作品《捕蝶人》為發想,將繪本裡的城堡創作成一本巨幅的立體書,同時也化身成室內裝置藝術的一隅。

陳旻昱還挑出各個作品裡的動物,如屏東陸蟹、花東的鬼頭刀魚和曼波魚等,重新集結成一面色彩繽紛的繪本牆。房間內吊掛著志工媽媽們親手製作的近千隻紙蝴蝶,在空中飛舞,當陽光灑落屋內,或入夜開燈後,紙蝴蝶與光影錯落,空間充滿了浪漫的想像與驚喜。也讓後續的展覽者參考,繪本的展示不侷限於畫作,海灣繪本館歡迎創作者以各種形式盡情發揮。

 

繪本館以深入介紹台灣本土創作者為目標。
繪本館以深入介紹台灣本土創作者為目標。

台中海線的在地能量

海灣繪本館能從無到有,將頹圮的老舊眷村,一點一滴改造成充滿想像空間的藝文基地,陳旻昱笑說,這背後有一群愛玩、愛作夢的人,他們是台中海線一帶一群關心兒童教育與地方文化的人們。陳旻昱表示,這裡面很多人都參與過反對高美濕地蓋工廠、台中清水國小的古蹟保留等社會運動,持續為地方的文化發展投入心力。

這群人在2016年成立了海灣故事文化創意協會,經常邀請各地的表演團體舉辦藝文季,深入台中海線的小學,帶著孩子參與繪畫、戲劇、手藝品製作等各式活動,希望將藝術文化帶進偏鄉,為美感教育注入能量。

專長公共藝術的理事長顏名宏曾經在廣播節目說:「想要有個基地,一個讓孩子可以做夢的地方。」於是有了成立海灣繪本館的想法,邀集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讓被遺忘的眷村文化園區重新活絡起來。

匯集民間的力量,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眷村的舊門板成了繪本館的招牌;從清水高中募來的課桌椅,是民眾在院子乘涼聽故事的地方;原本在後院的香蕉樹與台灣欒樹則被妥善設置了木棧板,成為野餐時最好的景觀台。佈展、設計、裝潢,大家發揮各自的所長,讓溫潤的人情味,不斷地發酵,這座被稻田圍繞的夢想基地,竟在兩個月的時間就建置完成。

繪本不只是繪本

繪本館以深入介紹台灣本土創作者為目標,每季邀請一位繪本家展覽,除了展出作品,在展覽期間繪本館的活動都以繪本家的作品為發想。佈展前舉辦說書人共讀會,讓所有的志工夥伴與有興趣的民眾共讀繪本家的作品,深入剖析創作理念,也會邀請作者前來分享,然後規劃一連串與作品相關的主題活動,讓繪本展不再只是一閃而過的圖畫展。

館內第一個展出的繪本家,是國內少有以版畫創作繪本的創作者張秀毓,曾經創作《爸爸的友善茶園》、《爺爺的玻璃店》、《媽祖春遊趣》等充滿本土情感的作品。此次展覽以講述新埔曬柿的《阿婆的燈籠樹》為主軸,故事圍繞著都市小孩安安因故回到奶奶家幫忙曬柿子,從抗拒回鄉下,到感受阿婆(客語:奶奶)的愛、鄰居間互動的人情味,質樸且溫暖。

 

繪畫是患有自閉症的林依慧與外界溝通的橋梁,她與媽媽共同創作的《瑪莉不說話》,四月起在海灣繪本館登場。
繪畫是患有自閉症的林依慧與外界溝通的橋梁,她與媽媽共同創作的《瑪莉不說話》,四月起在海灣繪本館登場。

大家圍坐在地板上聽著館員生動有趣地講著燈籠樹的故事,而後介紹版畫的製作,最後再帶參觀的民眾親手體驗版畫的印製。

初次體驗版畫的孩子們既興奮又緊張,當掀開自己親手印製版畫的瞬間,即露出驚喜又充滿成就感的神情。

一連串的體驗活動,讓民眾由淺入深地了解創作者。張秀毓也曾跟陳旻昱分享,她在許多地方演講、展覽,但如此多面向呈現繪本的內容還是第一次。「希望運作一個空間,讓台灣的創作者被看見,而且被看見的方式是與觀眾有更多的互動。」陳旻昱說。

海灣繪本館五月中旬即將登場的是繪本家張又然的作品,曾出版《春神跳舞的森林》、《少年西拉雅》等,台灣山林之美都被她細膩的畫風蒐羅到繪本裡。屆時將以她最新作品《藍色小洋裝》為主要發想,設計藍染的體驗活動。

人人都能作夢

不只是專業創作者,海灣繪本館也為素人打造藝術展演的舞台。繪本館外牆上的大翅鯨,名為《飛行海灣的歌聲》,其實是一位素人的學生作品。繪者盧政憲在高中時創作、大學時重製上色,2017年在館方邀請下,以戶外裝置藝術的形式呈現,色彩繽紛的大翅鯨讓每位來到繪本館的民眾驚艷。

 

整面牆的精彩繪本與館員生動地講著故事, 海灣繪本館歡迎大家前來享受美好時光。
整面牆的精彩繪本與館員生動地講著故事, 海灣繪本館歡迎大家前來享受美好時光。

館內的展廳也為非專業創作者保留了一個空間,可能是孩子、也可能是對圖像表達有興趣的民眾。例如,曾經展出一位化名畢卡信的孩子的作品「1~100隻小怪陶」,小朋友以陶土捏出腦中天馬行空想像。四月份則展出自閉症女孩林依慧與媽媽蔡威君共同創作的繪本《瑪莉不說話》。不擅表達的林依慧,用繪畫作為她和外界溝通的媒介,帶領大家走入自閉症孩子的世界。

開幕至今,海灣繪本館獲得許多迴響,也讓台中市政府看見了發展的可能,文化局已著手規劃將繪本館周邊閒置的眷村空間打造成國際繪本館。能促成公共建設的發展,陳旻昱樂觀其成,問起繪本館的下一步,他笑笑地說起OCOB(one child, one book)的想像:希望繪本館不只展示繪本,更能成為創作故事的場域,並計畫建立一個機制,讓繪本創作成為學校課程,與孩子用一年的時間共同創作,然後再將其出版典藏,更或者是邀請專業藝術家合作將繪本重新演繹。當腦中的故事化為真實,對孩子來說將會是多麼美好。

微風吹拂,稻田像是綠波浪,以繪本為載體,海灣繪本館這座夢想的實驗基地,邀請大朋友、小朋友一起讓美夢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