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用手作引領時尚 旅人革製&草山金工
2018-07-19

劉冠伶決心揭開長年隱晦在金飾店小角落中,金工技藝的神秘面紗,讓它在陽光下發光,成為人人可以把玩的親民工藝。(林旻萱攝)

劉冠伶決心揭開長年隱晦在金飾店小角落中,金工技藝的神秘面紗,讓它在陽光下發光,成為人人可以把玩的親民工藝。(林旻萱攝)

 

每一件手作工藝,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藉由手的溫度,傳遞滿懷情意。這份深情,不會在作品完成時結束,而是一個開啟,隨著時光的遞嬗,緜延無盡。

本土青年創業家「旅人革製」與「草山金工」,透過手作,牽引出靈魂深層的記憶基因,穿越時空與千古的技藝,在文明的洪流裡相遇。這股懷舊的時尚風潮,已然蓬勃興起,不僅在台灣發光,也閃耀國際。

 

「旅人革製」教室是一個讓人展現創新力的空間。復古的時尚,由這裡傳遞開來。「旅人革製」教室是一個讓人展現創新力的空間。復古的時尚,由這裡傳遞開來。

舊物的生命力

一把生鏽的鑰匙,鎖著一室的心血,一百多種手作版樣,就是「旅人革製」最大的財富。推開工作室的格子玻璃門,一股濃郁的皮革香氣,迎面撲來。

用老房子拆除的梁柱,拼接成堅實寬厚的工作枱。「旅人革製」的主人——許騏,擅長讓老物件再現生命力。每一根古樸的木頭,都承載著光陰,走過荒廢,重獲新生。

復興美工出身的許騏,熟稔的拿起工具,開始裁切皮革。「我曾經在廣告業做了10年。」6年前,許騏幡然醒悟,聆聽心靈的告白,找回自我的眷戀。

在傳統工藝的氛圍中成長,他心疼皮革老師傅精湛的絕技即將失傳,渴望延續珍貴的工藝。「我喜歡動手做東西,可以抒壓,感覺很療癒。」許騏透過雙手,撫平生活的焦慮,讓心靈沉澱踏實,也掌握住自己的未來。

學習用手工打造皮革包,學員們專注在每一個環節上。學習用手工打造皮革包,學員們專注在每一個環節上。

革製師的印記

要把一塊平面的皮革,切割縫合成中空的立體容器,其實是要花費很多步驟和心力。光是裁切,就是一項具有危險性的工序。

許騏的左手大拇指,有一道深深的疤痕。「喜歡做皮革的人,很多人手上都有大大小小的傷疤。」就像是一道印記,刻寫著革製師的艱辛。

手作,不像機器可以精密的設定,必須要全神貫注,手眼一心,否則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因為每個人的力道不同,再加上每一張天然皮革都有獨特的生命歷程,所以每一件作品都是無法複製的唯一。「這就是手作珍貴的地方,也是讓人著迷的魅力。」

雖然價位比機器大批製造出的商品高很多,但是有它珍貴的價值存在。這份手作的心血,逐漸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取得市場中合理的地位。

百年前的舊皮箱,在許騏手中展現新生命,精巧的外型,增添時尚感。百年前的舊皮箱,在許騏手中展現新生命,精巧的外型,增添時尚感。

老皮箱的時尚

「Drifter」是旅人的英文品牌,許騏選用的都是無毒的植鞣牛皮,他在意的是那種能夠隨著時空轉換,由光鮮到溫潤的手感,用生命養護出獨特的古樸表情。

「皮箱對我有種奇特的吸引力,當年它是一種身分的象徵。」為了找回那種失傳已久的韻味,「我到處去找舊箱子,然後把它分解,研究工法,還原出百年前的樣貌。」

厚實古拙的皮箱,牽引出懷舊的思緒,在流行風潮中,自有它獨特的魅力。一如「旅人革製」所有的商品,都有一股內斂的古典時尚風韻。即使站上精品的舞台,也絲毫不會遜色。

很多國外觀光客,看到這種復古的手工皮革包,立刻愛不釋手。當旅人漂泊時,很自然地把台灣手作復興之美,分享到世界各地。

取名〈傳承〉(Heritage)的皮革包,簡樸的外型,歷久彌新。取名〈傳承〉(Heritage)的皮革包,簡樸的外型,歷久彌新。

永續的傳承

「這個皮革包叫〈傳承〉(Heritage)。」已經進化到第二代,樸實中寫著真誠。「就像老師傅將傳統手藝傳承給年輕一輩。」他期望把這份對台灣原創設計及老文化的摯愛,代代傳承,永不斷層。

「客戶送回來維修的包包,看得出來有在用。」許騏欣慰來光顧的客人,都有相同的情懷。「科技產品孕育不出手作的溫度。」

從2013年在當代藝術館開班授課,到自立門戶教學,許騏提供喜愛皮件的人,一個實現夢想的舞台。「讓皮革手感溫度能延續下去。」

至今已有二千多人次的學員來體會傳統工藝的深度。在一針一線中,用雙手撰寫難以忘懷的故事與記憶。「我希望吸引更多人來接觸革製。」當學習傳統工藝形成風潮,傳承就可以逐夢踏實。

「當我們被傳統工藝感動時,就開始探索老文化的迷人之處。」因為省思,迸發出傳統和現代間無盡的可能。這股老派重生,復興時尚的風潮,有若漣漪,正在一波一波地悄悄擴散出去。

「草山金工」教室有老師細心教學,舒適安全的環境,讓體驗如此容易親近。「草山金工」教室有老師細心教學,舒適安全的環境,讓體驗如此容易親近。

追上潮流的祝福

走進「草山金工」二樓的工作室,裡面傳來叮叮咚咚的敲擊聲。大片的玻璃窗,引進一室碧綠的光影,學員們坐在專業整潔的金工桌前,專注地用小小的鎚子,敲打金屬,一下一下地敲出貼合,敲出濃情。

英文品牌「KINJO」,是用台語發音的「慶祝」,寓意負責人劉冠伶用一顆祝福的心,開啟人們對金工的愛戀。

「老一輩的人,都是為了買賀禮,才會走進金飾店。」但是因為大都是應用在傳統禮儀中,樣式趨於保守。缺乏流行元素的首飾,多半成為珠寶盒中的珍藏,很難再見天日。

「金工,就是『金屬工藝』的簡稱,是一種流傳數千年的精密技藝。」劉冠伶決心揭開長年隱晦在金飾店小角落中,金工技藝的神秘面紗,讓它在陽光下發光,成為人人可以把玩的親民工藝。同時將流行的元素,注入在傳統工藝中,展現時尚的風貌。

擷取古典精華

才華橫溢的劉冠伶是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藝術碩士,不只獲得第四屆國家工藝獎,作品〈印象‧花開〉更成為國家永久典藏。「草山金工」的品牌也受到法國路易‧威登城市指南推薦,躋身國際精品。印證美的物件,並沒有框架定義,只在相會的剎那,撼動人心。

銀是學員普遍應用的材質,細心的拋光,讓銀在手中閃亮。銀是學員普遍應用的材質,細心的拋光,讓銀在手中閃亮。

「創業其實是偶然的機遇。」劉冠伶和夫婿蕭輔青,都是南藝大研究所的高材生,受到學院派完整的培育。「草山金工」以開放工作室(Open Workshop) 的理念,讓大家認識金工,參與創作,掀起手作金工的風潮。

「一路上遇到好多貴人。」劉冠伶的笑靨裡,綻放出甜美的春意。目前開枝散葉,蓬勃發展的「草山金工」,12年前,是由陽明山腳下,一間陽台上的個人工作室開始教學。

「是我的主管徐孝貴,給了我開班的勇氣。」將原本關著門專心創作的職人型態,轉為面對學生傳授技藝,劉冠伶跨出了一大步。

「我們用簡潔的線條,帶出時尚,也讓學員很輕鬆的獲得成就感。」劉冠伶擷取古今中外歷代文物中,金工圖騰的精華,勾勒出美的元素。

「2013年松菸體驗營,是一個轉捩點。」那種國內外首創「一日銀匠」工作坊,在3個小時內,從無到有的成就感,讓大人小孩都玩得好開心。金工遙不可及的門檻,一下子讓大家跨越了。

「因為造成話題性,我們差點兒應付不過來。」面對如潮湧般的佳評,沒有退路,夫妻倆只能分工合作,把封閉的金工美學,成為常設的藝術饗宴。這種體驗風潮,目前已經拓展到台北和台中的百貨公司。「我們就像櫃哥、櫃姐。」蕭輔青自我調侃。

因為是自己親手雕琢的作品,那份珍惜,遠遠超越用金錢購買的成品。一塊銀錠,可以打造一對婚戒。一條銅絲,可以化為一朵玫瑰。「每一件作品都濃縮了所有的情意,和無盡延展纏繞的祝福。」透過手作,留下永恆的甜蜜。而展示,更成為一種驕傲。

最讓劉冠伶感動的是成就了好姻緣。「曾經有好幾對戀人,在店裡求婚成功。」浪漫的情景,不定期地真實上演。採訪當天,就有一對情侶來體驗手作。當男女主角相互套上親手打造的訂情戒時,那掩抑不住的幸福,飄散在整個空間。

繁複的工序,讓手作更加細緻,提升價值感。繁複的工序,讓手作更加細緻,提升價值感。

跨越古今的金工

「現在有很多管道可以學習金工。」學校、職訓局,以及傳統師徒制,只要有興趣,選項非常多元。

如今金工早已不再是昔日高不可攀的貴族禁臠,也不是曾經瑟縮在角落的傳統工匠,而是朗朗如明月照空,普天之下皆可享受的平民工藝。儘管時代不斷變遷,它總能在流行的浪頭,閃爍如昔。

「金工的工法,其實是秉持老祖宗的傳承。」但是在創意的發想下,「草山金工」不斷地探索精進。目前學員已逾20萬人次,「大家都有很大的創新力,我常常很驚訝,怎麼會想出這種做法。」劉冠伶笑著說。因為眾多愛好者產生的聚集效應,相互間不斷地腦力激盪,讓金工的生命力,欣欣向榮,綿延無盡。

如今金工是普天之下皆可享受的平民工藝。如今金工是普天之下皆可享受的平民工藝。

金工的範疇很大,「草山金工」目前主要集中在飾品和訂製化商品。近年來更導入文化創意與品牌概念,讓金工璀璨風華再現。

提案曾經獲得文化部首獎的蕭輔青,更計畫將傳統與現代科技結合,推出「線上包裹式學習」,讓課程透過網路傳播互動,營運也可以遠端控管。未來金工即將擺脫傳統產業的色澤,變身尖端科技的代言。

草山是劉冠伶成長的地方,芒花映照夕陽,閃爍著金色的光芒,搖曳出金工炫麗耀眼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