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泰國台商新典範 產官學研共啟產業升級動能
2018-08-20

在諸多的泰國台商之中,1998年在泰國成立,2017在台灣上市,以金屬鈑金加工為主的「經寶精密公司」,稱得上是標竿企業之一。(林格立攝)

在諸多的泰國台商之中,1998年在泰國成立,2017在台灣上市,以金屬鈑金加工為主的「經寶精密公司」,稱得上是標竿企業之一。(林格立攝)

 

泰國作為東南亞市場的重要據點,在新南向熱潮以前,便有許多台商預見商機,前往投資。經過數十載歲月,至今仍屹立不搖的,多已成為業界的中堅翹楚。不過,隨著時代遞嬗,全球市場競爭加劇,台商除了步步為營,趁早運籌布局,也嘗試突破過去單打獨鬥的局勢,統合產官學研各領域的能量,激發產業蛻變的可能。

 

鍾國松憑著遠見與謀略打下經寶精密的一片天。鍾國松憑著遠見與謀略打下經寶精密的一片天。

在諸多的泰國台商之中,1998年在泰國成立,2017在台灣上市,以金屬鈑金加工為主的「經寶精密公司」,稱得上是標竿企業之一。

總經理鍾國松回憶28年前赴泰國創業的往事,彼時,大學才剛畢業1年的他,憑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離鄉背井到泰國打拚,「當時,誰也不認識,也不像一般公司有母公司的支援,就這麼跌跌撞撞,從零開始,慢慢摸索。」

誰能料想得到,如今的經寶,已是一間年營業額高達14億元的公司,因著擁有彈性生產、智慧製造等優異技術,歐美、亞洲等一級大廠紛紛慕名而來,指定下單。

世界級的鈑金工藝

作為鈑金加工廠,包含日常生活中的湯匙、貨架、家具等,都在業務範疇之內,但鍾國松相當清楚,若想要做出競爭力,勢必得瞄準高階市場。因此,早在十多年前,他便劃定航太、電子、食品加工、醫療、通訊、綠能等六大產業,作為公司接單的主要利基市場。

經寶以具備生產航太等級產品的實力備受矚目。由於航太產品具有高精密度、高穩定度、少量多樣等特色,加上在生產前必須先取得各種認證,在製造業中具有高度指標性。

數位化、自動化的鈑金工廠,產線上不需要任何人力,只有員工透過工作站檢視作業進度。數位化、自動化的鈑金工廠,產線上不需要任何人力,只有員工透過工作站檢視作業進度。

除了通過AS9100在品質管理上的認證,經寶也擁有美國NADCAP的焊接、化學皮膜處理、非破壞性試驗製程等三項特殊製程認證,可用以生產航電設備,可接單生產波音公司的產品。現今也正緊鑼密鼓興建中第四廠區,更鎖定市場廣大的航太結構件產品,打造陽極處理與熱處理生產線,實力將更上一層。

以高階設備提升企業競爭力,是鍾國松一貫的經營政策,他表示,經寶每年挹注約1億元升級設備。當我們來到曼谷附近,位於挽蒲(Bangpoo)工業區的經寶廠房,廠內氬雷射焊接機、3D雷射光纖切割焊接機、自動光學檢測儀、質譜儀等一應俱全。

尤其在擁有航太認證的第二廠區,有別於一般傳統鈑金廠的人聲雜沓,生產線上的員工登時銳減成個位數,偌大的廠房聲音寥落,只見巨大的NCT機台依據電腦指令,從上料、切割、沖壓、折彎、熔接到組裝等工序,自動、精準、快速、無聲地運作著,周遭只有少數幾名員工透過工作站的電腦檢視進度。

這套由日本Amada為經寶量身打造,要價高達1億5,000萬的頂級設備,至今仍是獨步全球,讓經寶成為一般廠商望塵莫及的夢幻工廠,也讓波音、空中巴士等航太大廠紛紛下單。

董事會秘書王盈舒進一步解釋,這套自動化設備,除了具有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可24小時運作的優勢,還能大幅提升產品的品質。他談到:「所有的生產刀具都有一定的使用壽命,過去多靠人工憑感覺、經驗判斷,甚至到產品都沖壓出來了,才發現品質有問題,但這套設備擁有自己的刀具庫,每次沖壓都會自動計算次數。」

他又補充:「而且,我們在每個步驟都裝設上感測器,包括折彎的角度、精密度等,能夠達到100%全部檢驗。」

傳統的製造業生產流程,仍需仰賴大量人力。傳統的製造業生產流程,仍需仰賴大量人力。

經寶4.0:打造智能化的數位工廠

當市場變化越快,也越讓鍾國松篤信「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的道理,2004年時,他將企業轉往少量多樣化客製化的高端市場,因為客戶訂單多元、產品規格不一,6年以前,甚至領先於國家政策,鍾國松就開始前瞻布局,將工廠導向自動化、數位化、智能化的方向,用以因應日趨複雜的生產模式。

他找來跨國團隊,以「日本規劃、印度寫軟體、泰國實踐」的合作模式,開發出一套名為「經寶4.0」的管理軟體,整合產線的每日生產排程、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產品生命週期管理系統(PLM)、製造執行系統(MES)與即時監控系統等不同系統,並可透過Kiosk工作站來操作、瀏覽,除了運用在生產端,包含業務、行政等都可延伸應用。當多數廠商仍在苦思該如何實踐工業4.0之際,經寶卻已臻至完成。

「這是我們自己學習來的,不是買套裝軟體。就像公司是從零開始的,沒有任何別人的影子。我們自己創造自己的路、自己的時代,」鍾國松不無自豪地說:「這不是花錢可以買到的,是花時間、精神、生命,才能玩到這樣的規模。」

章維斌(左)與張玲琴(右)均是台商第二代,特殊的成長環境使他們紛紛投身教育領域。章維斌(左)與張玲琴(右)均是台商第二代,特殊的成長環境使他們紛紛投身教育領域。

人才南向,輸出高科技實力

除了大企業積極創新,以保產業競爭力,由於正逢泰國政府發展「泰國4.0」(Thailand 4.0)經濟改革計畫,積極推動泰國產業升級,不少中小企業主也搶搭這班順風車,藉此升級。在泰耕耘已超過四十年,以生產塑膠與鋁合金產品為主「BDI集團」,便是一例。

談到升級轉型,董事長張玲琴表示:「我們是製造業,一定得跟得很緊。」從5年前,BDI便開始逐步投資自動化生產設備,又逢泰政府輔導當地中小企業升級轉型,BDI便主動爭取機會,透過泰國國家科技發展署的媒合,邀請到台灣的專家赴泰擔任顧問。

泰國國家科技發展署技術顧問張仁安,就在這樣的契機下來到BDI。他指出,製造業屬於傳統產業,在過往,製程多仰賴技術人員的經驗判斷,憑著trial and error反覆測試,卻相當浪費時間、原料;企業若要升級,除了添購自動化設備,還必須搭配一套標準化流程,數據與結果才能有跡可循。

張仁安說:「自動化設備只是工具,必須經由標準化流程找到合理的參數,再透過參數調整產品的生產條件。」除了協助BDI建置標準化流程,張仁安也導入電腦作工程分析,輔導解決製程上的疑難雜症。

長期旅泰的張玲琴,由於主要都在泰國,才因此認識台灣的高科技實力。她說:「從顧問的身上,我們才得知台灣有這麼多高科技人才,還有工研院、工業4.0實作中心與各大學的產學合作中心等機構,都值得我們去連結。」

不只受惠於泰政府政策協助,另一面,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童振源也積極敦促台商提升。這位被鍾國松稱為「嚴父」的駐泰大使,已協助泰國台灣商會聯合總會成立泰國台灣高科技中心,並召集約210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人才,以定期舉辦講座的方式,協助台商升級,讓台灣的高科技軟實力,成為台商強有力的後盾。

朱拉隆功大學朱拉隆功大學

人才需求擴大,台商自主辦學

在產業蛻變的時刻,更加仰賴優秀的人才,企業之間紛紛展開人才爭奪戰。

「誰有好的人才,誰才能取得勝利。」鍾國松這樣說。雖然經寶的知名度不比許多日商汽機車大廠,但他已藉由各種方式,多管齊下地增加企業曝光的機會,好比與台灣、泰國多所大學進行產學合作,提供學生實習機會或企業獎學金,今年也拿出100萬的經費,在泰國舉辦全國大專盃自動化比賽,為的就是要吸引優秀人才進入。

除了積極延攬畢業生,不少深耕泰國已久的台商,也涉足教育界,從人才育成的前線作耕耘。

十年以前,BDI集團的創辦人,同時也是張玲琴的父親張聚麟,便已洞見泰國技職教育的不足,由於產學斷鏈,所訓練出來的技術人才不敷企業所需,故成立「泰國─台灣(BDI)科技學院」,希望藉此解決台商企業的人才荒。

直到張聚麟去世,張玲琴繼承父親遺願,持續辦學不輟。泰國─台灣(BDI)科技學院的科系由企業的需求出發,將學制分成高職、二專兩種,高職以汽車零件製造科為主,二專則是製造科技系與會計系,每個年級約20名學生,均採建教合作的形式,並提供全額獎學金,學生畢業以後,必須在企業服務約2~3年。

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在教育界頗多建樹的張聚麟,也是「泰國中華國際學校」的創辦元老之一。

配合泰國宋干節將至,泰國中華國際學校舉辦潑水活動。配合泰國宋干節將至,泰國中華國際學校舉辦潑水活動。

這所創立於1995年的國際學校,不是以教授中文為主的華語學校。最早,是因著台商子女的教育問題,由多位台商前輩集資創辦。從幼稚園、小學到高中12個年級,制度上採美制,師資大多數也來自英語系國家,但由於獨特創辦背景,董事會均由台灣人組成,從授課內容到文化活動設計,兼顧美、台、泰三種文化。由於辦學口碑良好,不只吸引台籍學生就讀,泰籍學生更佔多數,也有不少學生在高中畢業以後,選擇赴台留學。

勁捷營造公司董事長章維斌,因著承包校內活動中心工程,注意到這所學校,待工程竣工,他向校方捐款,成為董事會的成員之一,也陸續將自己的三個子女送到學校就讀。

今(2018)年6月剛赴任董事長的章維斌說:「教育是一切的根本。新南向政策談的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以教育為本。」身為台商第二代子女,面臨下一代的教育問題,他心有戚戚:「從台灣來的企業主,要顧前顧後,家庭、教育都要跟上,穩住腳步以後,才能往前衝。」

高等教育與技職教育,提供企業所需的專業人才;國中、小的基礎教育,則在文化、人情上創造出鏈結,雖然乍看無形,將來卻可能為產業帶來龐大的商機。

同樣是泰國中華國際學校董事的張玲琴說:「像我們,一來是因著情感,二來是父親留下來的人脈、關係,現在公司要購買設備,還是會優先考量台灣產品。」章維斌說:「只要有一個學生過去,全家人就都過去了,心也會了解台灣。」辦學,也是台灣人「搏感情」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