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攝影出版漸興 建立在地攝影論述
2018-11-08

先出書,後辦展。「阿兵哥——軍旅記憶」是台灣第一個以阿兵哥角度來觀看與紀錄的攝影展。(林格立攝)

先出書,後辦展。「阿兵哥——軍旅記憶」是台灣第一個以阿兵哥角度來觀看與紀錄的攝影展。(林格立攝)

 

「書本」是攝影重要的表現媒介,也是攝影主體性建立的關鍵,在這個網路訊息零碎且片段、圖像充斥至氾濫的年代,書籍的條理、觀點及能激發的論戰,仍是建立在地攝影論述的基底。

 

《Singers & Stages》 (沈昭良提供)《Singers & Stages》 (沈昭良提供)

1990年代初期,在軍中服役的田裕華、杭大鵬、張良一,因為職務及偶然的機緣,得以有機會在部隊中拍下解嚴後不久的軍旅生活。

退伍後,三人因緣巧合地成了同事,也發現彼此都在軍中留下罕見的紀錄,卻因覓不著合適的場地,讓合辦攝影展的心願被擱置。

2016年,三人向國內攝影界大師張照堂請益,「你們三個年輕人方向完全走錯了,應該要先出書,把這些珍貴的影像留下來,再來辦攝影展。」田裕華轉述當時張照堂看到照片後的建議。

攝影書是文化檔案

這批照片,張照堂以「獨特、罕見」來形容。

周慶輝 《人的莊園》周慶輝 《人的莊園》

田裕華與杭大鵬都是新聞科系出身,受過報導攝影的訓練。田裕華跟班兵一起作息,他的鏡頭最貼近阿兵哥的生活;杭大鵬身為攝影官,他景框內的風景是抽離而批判,鏡頭下有壯盛軍容,也有新兵入伍時的徬徨無措,兩台相機,記錄兩種心情;而張良一回顧他幫同袍拍的肖像照,「我拍的雖然都是我隊上的朋友,可是二十多年後回頭看,那根本是在拍我自已,他們的神情都反映自己當兵時被禁錮的心境。」張良一說。

一張張的軍旅生活照,記錄著1990年代剛解嚴不久的軍隊日常。隨著2017年12月20日,中華民國史上最後一批2225梯次的義務役入伍,也一起走入歷史,這段屬於台灣社會四、五、六年級男性的共同記憶,也自此停格。

三人的攝影作品被集結成書,由張照堂擔任《阿兵哥3x1:田裕華杭大鵬張良一的軍旅映象》的編輯,從田裕華一張遠景的樹林影像開始,昭告這是一個充滿神祕、不易被窺探的地點,接著鏡頭慢慢拉近到部隊裡面的日常生活,阿兵哥的臉孔也漸漸清晰可見,再來是杭大鵬拍攝的新兵報到、部隊操練的景況,亦寫實地呈現軍旅生活中抽菸、打鬧,小賭怡情的樣貌,最後攝影書定格在張良一快門下的肖像照,也記錄下一段不再復返的歲月。

曹良賓創辦「Lightbox攝影圖書館」,是台灣攝影資料的重要資源。(林格立攝)曹良賓創辦「Lightbox攝影圖書館」,是台灣攝影資料的重要資源。(林格立攝)

攝影出版走向眾聲多元

攝影展和攝影書屬不同的載體,以不同的表現手法呈現,在當代攝影中,攝影展的重要性仍在,但攝影書作為多一個選項,其被重視的程度在近年相形提高。

「Lightbox攝影圖書室」創辦人、同時也是影像創作者的曹良賓,他自言還是鍾情於書籍的閱讀經驗。書籍是實體的存在,閱讀的經驗可以一再重返,另方面,隨著時間演進,書將成為歷史的一部分,具有文化意義,它將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件藝術品。

隨著出版與攝影的發展,「攝影書」的概念被更細緻的定義。曹良賓解釋在他的定義中,相較於「攝影集」,「攝影書」指的是觀念性更強一點,組織性更強一點的攝影出版,用書來命名,這意謂該文本要以「閱讀」的形式去理解,而非一般的瀏覽。作者在編輯過程中,影像與影像間的關係經過深思熟慮,因此可在閱讀中讀到影像中更多層次的意義。

李威儀創辦《攝影之聲》,雜誌主題都是他對攝影的好奇。(林格立攝)李威儀創辦《攝影之聲》,雜誌主題都是他對攝影的好奇。(林格立攝)

而對《攝影之聲》主編李威儀而言,攝影書的內容不再僅指涉攝影家拍攝的照片而已,而是整個載體都被視為成品的一環,從編輯設計到裝幀、選紙、用墨等,每個細節都是訊息,「攝影書是一個攝影跟載體結合起來的敘事體。」李威儀結論。

概念的推進,意味對攝影的論述有更細緻的思考。曹良賓分享他對攝影出版的觀察,他舉318學運後出版的《天光:太陽花學運攝影集》,這件出版品不止出版資金向群眾募資,連內容照片都是向大眾募集。多重作者攝影書的出現,打破我們對攝影書多是單一作者的認定,這本書的出現也使攝影的出版論述更多元,「從攝影專業的角度來說,它或許不夠專業,但在社會、文化的意義上,它開啟了我們對攝影書不同的想像。」曹良賓說。

李威儀則以中生代的沈昭良、周慶輝,和新生代的侯怡亭、李岳凌為例,當今攝影家不再只是那個拿著相機在街頭上的獵景者,而是出現photo-based artist的創作者,一種趨向藝術創作的型態。沈昭良、周慶輝從早期的紀實攝影,到近期創作《Stage》、《人的莊園》,使用更趨近當代藝術的語彙,進入更藝術性表達的層次;而侯怡亭的《歷史刺繡人》,收集日治時期女子學校的老照片,並在其上刺繡,整體影像結合了殖民主義、女性主義、身體勞動,也開發了我們對攝影的想像;李岳凌的作品《Raw Soul》,它提供的某種氛圍、氣場、視覺感或想像空間,是開放性的感受,也因為其沒有答案而值得玩味。曹良賓更補充,李岳凌原是聲音藝術家,他的作品若能搭配他挑選的音樂,兩種感覺結合在一起,超棒的!

攝影出版原是如此多元,而眾聲喧嘩。

建立在地的攝影論述

《攝影之聲》封面(李威儀提供)李威儀提供

當今討論台灣的攝影出版,「不可不讀」的當屬台灣獨立出版的攝影雜誌《攝影之聲》(Voices of Photography,簡稱VOP)。

連年獲得文化部金鼎獎「人文藝術類雜誌獎」等多項獎項的獨立出版雜誌《攝影之聲》,是國內少見從文化、藝術、歷史、社會等多重面向,探討攝影本質與意義的出版品。迄今團隊完成了:張照堂專號、高重黎專號、抗議、行動與影像專題、冷戰影像、韓國專題等企劃,每一期的主題都是創辦人兼主編的李威儀對攝影的好奇。

從2012年起,李威儀對攝影出版提出一連串的提問,「台灣攝影書專輯」企劃以台灣5位攝影家/評論家一探台灣攝影書的時代樣貌切片,2014年企劃的「影像刊誌考」,從台灣、香港、中國的攝影雜誌出版爬梳攝影文化的脈動與連結,2016年「視線尋路──攝影書作為方法」,邀請張世倫、聶永真、龔卓軍等,以攝影書作為方法,對談台灣的影像書寫路徑與文化樣貌。

爬梳歷史是個大工程,尤其在台灣關於攝影的資料都付之闕如,這五十多年來攝影界發生了什麼事情都必須靠自己建立。李威儀說他們的工作很常跑圖書館,從史料中抽絲剝繭地提取每個相關的線索。

發現VOP有香港的讀者,而台灣對當地的攝影認識不足,李威儀就邀稿撰寫香港攝影史,希望能藉由認識產生對話。對韓國攝影圈的陌生,他就企劃了韓國專題,邀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的策展人宋修庭擔任客座主編,一口氣介紹10位韓國攝影家,用3個篇幅論述韓國從九○年代至今的攝影發展,再補上一篇對談,聊韓國的攝影環境。他笑稱每一期的主題都是搞死自己的企劃,但是要做就要做有挑戰性的東西,這是他的興趣。

攝影,對我來說,似乎是將生活的凡常、鬱澀或無所是從的瞬間,轉化為一種凝注,無言的感性時空之過程。《VOP─張照堂專號》攝影,對我來說,似乎是將生活的凡常、鬱澀或無所是從的瞬間,轉化為一種凝注,無言的感性時空之過程。《VOP─張照堂專號》

從創刊至今已經7年了,他關注的議題能有讀者喜歡、有共鳴,是他最開心的事。他也希望VOP作為一個平台,藉著多元討論,能成為台灣攝影論述的養分。一如刊名《Voices of Photography》,Voices的s是郭力昕建議的,聲響的複數,象徵著眾聲喧嘩,而這正是台灣攝影需要的,從各種角度切入去閱讀影像,解讀攝影。

說著說著,李威儀還希望未來把雜誌內容立體化一點,或許可以幫每一期介紹的藝術家策畫成一個展覽,今年初已經出版了郭力昕《製造意義:現實主義攝影的話語、權力與文化政治》的攝影評論集,張照堂的文集也即將出版,而台灣身處東南亞,不能不知鄰近國度的現況,明年度即將出版的東南亞攝影史也正翻譯中。

論述的形成是一段積累的過程,急不得也快不了。鑒於台灣的攝影資料分散且疏於整理,曹良賓成立攝影圖書館,現已收藏了三千多筆資料,仰賴的是群眾一本一本捐助的眾志成城。而獨立出版的VOP自第4期開始開放讀者訂閱,這對發行者是很大的壓力,但李威儀說:「我把這比喻成是自己和讀者打勾勾,因為有這樣的壓力,我必須要完成他們對我的期待,也是我持續出版發行的一個動力與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