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堅定的夥伴與盟友 台美關係40年
2019-03-04

回眸四十 台美友誼 (圖:林格立、林旻萱、美國資料中心、ICRT)

回眸四十 台美友誼 (圖:林格立、林旻萱、美國資料中心、ICRT)
 

「在我絕大部份回憶中,台灣人都是非常友善的。」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楊甦棣12歲時,曾在高雄的美軍社區住了2年。他回憶:「身為一個八年級學生,我總是從家門前的泥路等校車。小孩看見我們會說『米國郎,OK』。『美國人,OK』,那應該是一種美國人是台灣人盟友與夥伴的直覺,就算是小孩也能了解。……」
 

1979年1月1日由於美國與中國大陸建交,風雨飄搖之際,同年4月10日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成為中華民國台灣與美國繼續維持商務、文化等關係往來的基礎。

《台灣關係法》實施至今40年,因應此法而設立的美國在台協會(以下簡稱「AIT」)為此在全台舉辦巡迴「AIT@40-1979年後美台關係特展」。在特展中,一張張陳列的照片,在時光的流轉裡,訴說著台美之間的深厚情誼;在特寫的影像中,得見歷經危機的試煉與承諾的珍貴。

 

台美關係隨著時光的遞嬗,亙久而堅定。(農委會提供)
台美關係隨著時光的遞嬗,亙久而堅定。(農委會提供)

救災護航,雪中送炭

特展有張「兩架直昇機起飛」的照片,其中一架直昇機還吊著一個小小的物件。仔細一看,直昇機是吊掛著一台「挖土機」。

這張照片拍攝的時間是2009年8月17日。莫拉克颱風大雨驟至,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因「獻肚山」走山,四百多人遭到土石淹沒,由於道路中斷、救援困難。8月14日台灣向美國求援,美國出動駐日本佐世保港的兩棲運輸艦「丹佛號」,3天之後載來兩輛可以吊掛挖土機與推土機的直昇機,直接「飛進」災區展開救援。

美國派遣航空母艦的例子還有1996年,台灣第一次舉行總統直選時的台海飛彈危機。美國總統柯林頓決定派遣2艘航空母艦作戰群,航行至台海附近海域,實踐《台灣關係法》裡美國保障台灣民主安全的承諾。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林正義認為,美國護航台灣,說明《台灣關係法》具有嚇阻能力。

美國對台灣的援助,從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時,就有系統地提供大量的支助。根據統計,美國在1949~1963年間提供了36億美援,用在軍事、農、工、教育等方面,從東西橫貫公路至台北市1958年通車的南京東路、從高雄加工出口區到花蓮門諾醫院,都是運用美援完成的建設。台灣也逐漸成長茁壯,從一個依賴援助的國家,成為一個有能力提供援助的國家。

台美斷交後,美國對台灣的協助並沒有終止。有了《台灣關係法》作為兩國交流的基礎,台美之間的交流仍然頻繁且熱切。

以到美國留學為例,根據統計,從1980~2010年間,留學生逐年增加,不因台美斷交而減少。自從2012年台灣加入美國「免簽證計畫」後,AIT曾統計,台灣赴美人數成長超過60%。2017年有近四十七萬五千名台灣旅客造訪美國,在旅行觀光商品上的花費超過廿二億美元(約新台幣680億元)。

 

學術交流基金會藉由傅爾布萊特獎學金的交換計畫,引進美國優秀人士,來台灣擔任英語教學助理計畫的協同教學工作。(學術交流基金會提供)學術交流基金會藉由傅爾布萊特獎學金的交換計畫,引進美國優秀人士,來台灣擔任英語教學助理計畫的協同教學工作。(學術交流基金會提供)

文教交流,相知相識

台灣原本是美國「傅爾布萊特獎學金」合作的國家,斷交後,雙方經過交換信件,同意1964年4月23日簽定之「中美教育文化交換計畫協定」繼續生效。這個在1946年由美國國會通過的「傅爾布萊特法案」,提供獎學金,由學者、學生、藝術家等人到雙方國家進行研究、教學、演講或攻讀學位,藉此促進美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

「傅爾布萊特獎學金」除了原有的交換計畫之外,2003年開始,推動美國名校畢業的學生來台,擔任國中、小學的英語協同教學助理(Fulbright ETA)的計畫。這些經由美國國務院經費獎助,從一開始8個人,至今每年有上百名經由美國國務院選拔來到台灣的美國青年,本著文化交流的目的,藉由他們教學的活力與創意,成為台灣年輕學子學習英語最好的助力。

學術交流基金會表示:「這些來到台灣的ETA都非常熱愛台灣,覺得台灣有人情味、適合居住,很多人回去美國,努力為台灣發聲,並邀請家人親友來台灣。」由於留在台灣的美好回憶,回到美國後口耳相傳,台灣也成為申請Fulbright ETA的搶手國家。

AIT的美國資料中心2008年起,先贊助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的「希望閱讀書車」,提供英語繪本和得獎童書。2013年起,AIT以配備大尺寸液晶螢幕、iPad、觸控電腦等設備的「數位行動書車」,開進全台各地的偏鄉小學,希望藉此縮短城鄉數位落差。

AIT官員親自走進台灣各地校園,介紹美國文化,進行小型的科學實驗,或在寒暑假舉辦夏令營,並且透過視訊,或是將故事裝在平板電腦裡,以互動式電子繪本的方式和小朋友分享。美國資料中心統計,至2018年中旬,數位行動書車至少拜訪了178 學校,超過三萬五千名學童到書車閱讀美國知名作家的書、中英文繪本,在書香中認識美國文化。

 

AIT的美國創新中心不時舉辦3D列印創新工作坊,讓學員可以運用3D列印技術做出各種具設計感的作品。(林格立攝)
AIT的美國創新中心不時舉辦3D列印創新工作坊,讓學員可以運用3D列印技術做出各種具設計感的作品。(林格立攝)

創新能量,世界舞台

美國在台協會自許作為美國與台灣之間的橋梁,處長酈英傑曾提出,增進台灣在全球社會的角色,是他2018年上任後優先要做的事項之一。AIT自2016年主辦魚客松(Fishackathon)與「NASA 黑客松」台灣場的比賽,便是鼓舞人心的例證。

美國在台協會響應美國國務院自2014年開始舉辦魚客松程式設計大賽,邀請程式開發人員研發應用程式,提出因應海洋生態保育和漁業發展的解決方案,以維護海洋永續資源,因此在2016年舉辦台灣場的魚客松比賽。冠軍隊伍「誠映科技」(Akubic)之後參加全球比賽,沒有想到首度參賽,即技壓群雄,以「 五大湖救星」 (Great Lakes Savior)方案拿到第3屆「魚客松(Fishackathon)」大賽的世界冠軍與1萬美元獎金。

美國在台協會得到激勵,接著再挑戰全世界最大規模的黑客松競賽:「NASA黑客松」,自2016年起拿到台灣場的舉辦權,廣邀英雄帖,舉辦賽前訓練課程,並且邀請美商,包括台灣IBM、英特爾、台灣微軟等公司贊助,提供比賽用的軟硬體與參賽的訓練,甚至得獎隊伍可以到IBM實習。

沒想到台灣在創新領域的能量實在無法小覷。2017年台灣的冠軍隊伍「Space Bar」,進軍總決賽,在全球187個城市參加,共2萬5,140名參賽者、2,017項科技應用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以解讀土石流資料的應用程式,獲得NASA黑客松全球「最佳概念獎」的冠軍。2018年則由台灣隊Light Wonder與Tabby Rangers一起參加世界決賽,目前已入圍全球前5名。

美國國務院為分享在科技與創新的軟實力,位於松菸文創園區的美國創新中心,定期免費舉辦3D列印創新工作坊、機器人戰鬥營,以及學習虛擬實境、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最新科技概念的課程,今年3月起更計劃到各中學分享最新的雷射切割機在物理凸輪的設計與應用。台美雙方在知識、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就像《台灣關係法》立法的初衷,拉起了一縷縷友誼的絲線,緊緊地栓綁著雙方,隨著時代的遞嬗,亙久而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