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素樸與新意 走讀台灣第一代現代建築
2019-03-11

陽明山美軍宿舍群。 (林旻萱攝)

陽明山美軍宿舍群。 (林旻萱攝)

 

歷史建築,越老的才越有價值?那可不一定。

除了中國傳統的宮廟、庭園,或者日治時期的官方建築、木造宿舍,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在二戰以後的台灣,還有著一批因著美援留下的歷史建物,就隱身在你我身邊。

 

穿越綠影斑斑的台大校園,美援遺痕在戰後建築專家謝明達的解說之下逐一現形。穿越綠影斑斑的台大校園,美援遺痕在戰後建築專家謝明達的解說之下逐一現形。

1951~1965年之間,每年高達1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台灣,這一項結合了經濟資助、技術支援、教育目的的行動,扭轉了台灣的命運。隨著這一段短暫歲月的終結,人事多已飛灰湮滅,當人們逐漸淡忘,唯獨少數存續至今的建築,為我們揭開了回首往昔時光的一扇窗。

特點1:近在身邊,卻又難以察覺

細細數算美援時代遺留下的建築,數量還真不少。

根據2016年文化部「美援相關之建築文化資產評估計畫」的報告指出,美援時期以貸款、基金等不同形式所興建的硬體建設,總數高達五百多筆,這些建築主要包含軍事設施、工廠廠房、辦公大樓、學校建築等不同類型,型態相當多元。

以台大為例,多數人對台大的第一印象,便是椰林大道兩側的日治時期建築,不過,因著是第一學府,來自美方的經費自然相當充沛,因此在第一排建築後方所擴建的,不少便是美援時期的作品。

而美援建築不僅來自於官方,由於台美交流密切,民間也有經費透過教會系統流入台灣,好比東海大學最早便是經由「美國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在台創校辦學。

成功修復、活化美軍俱樂部,黃建華說這是天時、地利與 人合,這樣意義獨具的基地難再遇見。成功修復、活化美軍俱樂部,黃建華說這是天時、地利與 人合,這樣意義獨具的基地難再遇見。

甚至是台北的民生社區,最早便是向美方貸款,參考美國社區規劃的集合式住宅;或者延續日人的工事,由美方接續完成的西螺大橋,橋梁上至今仍有「中美合作」的鋼印;也有軼聞,公館旁的蟾蜍山,由於過去便是軍事重地,聚落的居民便曾經撿拾美援建設剩餘的物資,在此自力造屋……。

美援建築的踪跡,稱得上是俯拾皆是。

特點2:看似平凡,卻有脈絡可循

既然美援建築如此多,為什麼並沒有受大眾注意?

首先,由於不如日本的威權政府統一把持建築風格,再加上美援主要以經濟效益、功能性作考量,造成當時的建築並沒有顯著、統一性的美學表徵。

但對於台灣建築史來說,美援的意義卻相當深遠。美方帶來的豐沛資金,為當時台灣第一代的建築師提供了不少大展身手的機會,他們運用從西方學習到的建築專業,不僅深受現代主義精神的啟發,同時在營造技術與建材應用上受美方影響,如預力混凝土技術與空心磚建材。

想像一下彼時的台灣,戰爭剛結束,物資相當貧瘠,地表上除了日本人所留下來的大型官方建築一枝獨秀地存在,除此之外,便是日式的木造宿舍,或者磚造房屋與傳統的土角厝;此時,格局方整、外觀簡潔,甚至帶有幾何造型交織變化的現代建築,突然出現……。

台灣現代建築的新頁,正由此揭幕。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 沈祖海╱1968年 (林旻萱攝)陽明山‧美軍俱樂部 沈祖海╱1968年 (林旻萱攝)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 (沈祖海╱1968年)

由於台北市文化局所推動的「老房子文化運動」,接下修復任務的黃巢設計工務店負責人黃建華,座右銘是:「設計是因為人而存在,不是為了思想而存在的。」因為這個正確的判斷,讓原本將近頹圮的老屋,成功重燃起復興的火把。

就座落在草山山腰上,被217戶俗稱「阿督仔厝」的美軍宿舍所簇擁的美軍俱樂部,浩浩蕩蕩地擁有約900坪的廣闊佔地,挑高的ㄇ字型紅磚建物,在過去還擁有一座深達3公尺的露天標準泳池,如今搖身一變,成為複合了餐飲、展覽、表演、黑膠典藏的多功能空間。

黃建華說,提案期間,他反覆聆聽著英文老歌,想像著在戰爭的年代,美國人在交誼空間裡唱歌、跳舞、迎接新年的場景,巧妙的是,承包案子的業主錸德科技,也是台灣最早製作黑膠唱片的公司,這個巧合,讓他將音樂的元素融入空間規劃的企劃。

這幢房子,最早由曾擔任美軍顧問團顧問工程師沈祖海所興建,因著歷經不同時期的擴建、改建,建築體融合了木、磚、鋼、RC(鋼筋混凝土)等四種類型,針對繁複的設計,建築團隊一點也不敢馬虎,特地找來老師傅運用楯接、鐵件的傳統工法,將破敗的屋頂重新修復;黃建華設計了落地的格子鋁窗,呼應著美國南方鄉村建築的風格;最特別的則屬屋頂的瓦片,生產的窯廠雖然早已收起,但在廠商的倉庫中居然還保存著數千片當時沒賣掉的陶製雙溝瓦,因著窯變的緣故,雖不如現在的產品顏色一致,反而有金橘、黃橙、石榴紅等漸層色澤相互錯落,一如歷史層層疊加的痕跡。

這幢建築先後奪得倫敦設計獎、台灣建築獎、金點設計獎等大獎,但對黃建華來說,獎項只是錦上添花,最令他得意的是,能看見老空間恢復活力,遊客接踵造訪的盛況。

王大閎的特色在於以現代主義風格融合中國傳統建築的元素,以第一學生活動中心為例,空間以九宮矩陣作為基礎,折線的屋頂、安置在入口處的透空樓梯,均是現代主義的常見手法。王大閎的特色在於以現代主義風格融合中國傳統建築的元素,以第一學生活動中心為例,空間以九宮矩陣作為基礎,折線的屋頂、安置在入口處的透空樓梯,均是現代主義的常見手法。

台灣大學‧第一學生活動中心 (王大閎╱1961年)

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翹楚的王大閎,除了經手國父紀念館、外交部大樓等知名的公共建築,在台大校園內也有許多遺作。王大閎的特色在於以現代主義風格融合中國傳統建築的元素,以第一學生活動中心為例,空間以九宮矩陣作為基礎,折線的屋頂、安置在入口處的透空樓梯,均是現代主義的常見手法;然而,更多的是令人備感熟稔的中式建築手法,如細長比例的紅門、仿擬傳統木門窗的格狀窗框、入口處的罩壁與戶外的迴廊……東方與西方的折衝與融合,構築出彼時建築師心目中的台灣建築表情。

又被稱作「洞洞館」的台大農業陳列館,便是以水泥牆體上嵌入的琉璃瓦筒而得名。(林旻萱攝)又被稱作「洞洞館」的台大農業陳列館,便是以水泥牆體上嵌入的琉璃瓦筒而得名。(林旻萱攝)

台灣大學‧農業陳列館(洞洞館)(虞曰鎮、張肇康╱1963年)

上個世紀的中葉,美國中西部地區流行著鏤空水泥花磚的建築設計,傳統的閩南式建築向來常運用到鏤空花磚的裝飾技法,當這股風潮吹到台灣,本土建築師似乎也能心領神會,因此,鏤空花磚砌成的水泥牆,便成了美援時期建築的重點特色。

又被稱作「洞洞館」的農業陳列館,便是以水泥牆體上嵌入的琉璃瓦筒而得名,在偌大的校園裡仍相當醒目。這幢建築已被列入「有形文化資產」,並不無道理,許多細膩之處,表現出建築師既不想失去現代主義務求簡潔的精神,同時又在極有限的空間裡展現出創意發揮的最大值。好比1樓外牆的磁磚貼皮,仿擬傳統紅磚牆的修砌方式,但在底部與頂部採取豎砌;在迴廊最外側的斬石子鋪面上的分割線,則對齊了柱子的分割線;又或者室內的兩支樓梯,一支採迴旋式、一支則是常見的折梯,細節講究,處處都充滿了幾何線條變化的趣味。

台灣大學‧舊體育館:狹長猶如方盒的建築體,恰是美援時期建築的常見樣式,除了常見的水泥花磚裝飾,裝飾在牆面上,建材上,更大量使用了空心磚作為建材。台灣大學‧舊體育館:狹長猶如方盒的建築體,恰是美援時期建築的常見樣式,除了常見的水泥花磚裝飾,裝飾在牆面上,建材上,更大量使用了空心磚作為建材。

台灣大學‧舊體育館 (楊卓成╱1962年)

素樸的舊體育館,處處可見美援時期建築的細節。

狹長猶如方盒的建築體,恰是美援時期建築的常見樣式,除了常見的水泥花磚裝飾,裝飾在牆面上,建材上,更大量使用了空心磚作為建材。淡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謝明達為我們解釋,空心磚相較於傳統的紅磚,容易製作許多,除了製作時程短、成品的良率高,製成7天後即可使用,28天便可達到設計所需的抗壓強度;另外,於空心磚的體積相較大塊,也容易對齊,因此施工上也較容易。彼時正是台灣大興土木的時期,紅磚一時供不應求,因此在美國人的建議之下,不少建設均採用空心磚。

台灣大學‧藝文中心(雅頌坊),1963年。台灣大學‧藝文中心(雅頌坊),1963年。

台灣大學‧藝文中心(雅頌坊)1963年

台大校園境內另有一美援遺跡,就在管理學院與第二學生活動中心之間,這是昔日的駐台美軍空軍基地的台北通訊站(Taipei Air Station),如今我們仍可以看到被拆除的圍牆所遺留下的外緣線。

今日的台大幼稚園,在過去便是修車廠,因此不同於一般建築的規格,倉庫需要的是挑高設計;不遠處舉辦許多藝文活動的雅頌坊,正面是不規則五角形,猶如蛋糕盒一般,這個小巧的空間,昔日正是為駐台美軍所建的教堂,如今則將牧師佈道的講堂翻轉為小型表演廳,稱得上是今昔呼應。

交通大學‧竹銘館:這座看似簡單、素樸的白色建築,運用許多中國傳統的裝飾元素,好比入口門廊上方的欄杆,三叉戟造型的斗拱,即是源於漢代的「人字補間」。交通大學‧竹銘館:這座看似簡單、素樸的白色建築,運用許多中國傳統的裝飾元素,好比入口門廊上方的欄杆,三叉戟造型的斗拱,即是源於漢代的「人字補間」。

交通大學‧竹銘館 (盧毓駿╱1960年)

交大在台最早復校的博愛校區,境內處處可見美援時代的遺痕。穿過入口的牌坊,首先映入眼簾的生物科技系館,即是由操刀南海學園科學館的同一位建築師──盧毓駿所設計的。這座看似簡單、素樸的白色建築,運用許多中國傳統的裝飾元素,好比入口門廊上方的欄杆,三叉戟造型的斗拱,即是源於漢代的「人字補間」;屋頂上方的圍欄,鏤空的裝飾是「華」字的局部,這是當時深受建築界喜愛的裝飾符碼,好比台灣建築學會、成功大學建築系等,都採用此字作為logo,字的造型同樣源於斗拱。另外,大門口左側仍可見到書寫著「美援」的紀念牌,更是時代的鐵證。

目前仍坐落於清華大學的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連同裡頭罕見的核子反應器,這個兼顧教學與研究的場址,同樣可溯源至美援時代。目前仍坐落於清華大學的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連同裡頭罕見的核子反應器,這個兼顧教學與研究的場址,同樣可溯源至美援時代。

清華大學‧原科中心反應器 (張昌華╱1958年)

由於美國人致力提升台人的科學知識水平,為了因應教學需求,在校園內興建了不少科學教室,尤其目前仍坐落於清華大學的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連同裡頭罕見的核子反應器,這個兼顧教學與研究的場址,同樣可溯源至美援時代。這幢建築由清大土木系的校友張昌華操刀,歷經一甲子歲月,至今仍穩若磐石。除了教學場域,為了因應是時學生人數不斷成長,學生宿舍也一併興建,在原科中心鄰近的明齋,同樣由張昌華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