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破風‧觀海‧追夕陽 苗栗海線騎行
2019-03-21

在西湖溪出海口邊取景,可將風車、火車、海濤一併收入景框內。 (莊坤儒攝)

在西湖溪出海口邊取景,可將風車、火車、海濤一併收入景框內。 (莊坤儒攝)

 

故事可追溯到1922年,鐵道海線通車了,運輸南來北往的物資,也帶起沿線城鎮的繁榮。但隨著高速公路開通,鐵路貨運為公路取代,海線榮景不再;但列車依舊奔馳在稻穗與浪花間,獨留的幾座近百年的木造車站則成為鐵道文化珍貴的記憶空間。

苗栗的海線風光還不僅於此,白沙屯的拱天宮媽祖廟,還有苑裡的返鄉青年「掀海風」,都是一路上美麗的風景。

以海線為軸,以自行車的速度和自由,隨興追著火車,我們騎行在台61號線,一探苗栗海線的故事。

 

談文、大山、新埔三座車站格局相仿,從1922年啟用至今已近百年,仍保存原初樣貌,成為見證海線鐵路創建的歷史建築。談文、大山、新埔三座車站格局相仿,從1922年啟用至今已近百年,仍保存原初樣貌,成為見證海線鐵路創建的歷史建築。

山海線是台鐵最讓人流連的風景,北端從竹南站分道揚鑣後,又再殊途同歸於彰化站。鐵道迷暱稱的「海線五寶」(5座日式木造車站)中,談文、大山、新埔三座車站都在苗栗境內。

遊海線、追火車

此趟騎行的起點就從談文站開始。早年作為造橋木炭、公館紅瓦及南庄煤礦等貨物的轉運點,談文站因之興盛。大山站位在苗栗後龍,原名為大山腳驛。位在通霄的新埔車站,是西部幹線離台灣海峽最近的車站,一出站就能看到海。

這幾座造型古樸的驛站,啟用於1922年,迄今已近百年的歷史,站體以杉木建造,三角形屋脊、Y字形廊柱、牛眼窗及夯土牆為其特徵;海線車站雖因鐵路運量萎縮,以致周邊發展停滯,卻也因禍得福,得以保存原初樣貌,成為見證海線鐵路創建的歷史建築。

牛眼窗是談文、大山、新埔三座日式木造車站共有的特徵,為站體增添美感。牛眼窗是談文、大山、新埔三座日式木造車站共有的特徵,為站體增添美感。

續行回到台61線上,我們繼續破風。這路線上有兩個鐵道迷「呷好道相報」不可錯過的鐵道攝影景點,在106.3公里處,下到一旁的小路可近西湖溪出海口,朝西面取景,風車、火車、海濤一併收入景框內,傍晚時分,還多了夕陽入鏡。計算著從龍港往白沙屯的列車時刻,我們守株待兔,就等著火車駛過三叉河橋,按響喀嚓喀嚓的快門聲。

下一個景點要奮力騎上苗33號鄉道,上到鄰近的制高點「好望角」。從好望角可遠眺湛藍的台灣海峽,海濤如白馬奔騰舞動著,豎立在岸邊的大型風力機組兀自在風中刷刷地轉動,將海線風景盡收眼底。強風中,我們還是等著火車,奔馳過綠地,留下身影,才滿足地收了鏡頭。

附近還有「舊過港隧道」值得探訪,已退役的三座隧道是全國海拔最低的隧道,1970年代因鐵路電氣化,鐵路改線,三座隧道走入歷史。隧道內部運用圓拱力學原理堆疊紅磚成漂亮的馬蹄鐵弧形,頂部還留有被蒸汽火車燻黑的痕跡。如今隧道改成自行車道,打上燈光,供民眾散步騎行。

從好望角遠眺,農田、風車、海峽,不時還可遇見火車奔馳過綠地的身影。從好望角遠眺,農田、風車、海峽,不時還可遇見火車奔馳過綠地的身影。

隧道外有過港貝化石層,整塊裸露的山壁,挾雜著無數的貝殼化石,考據這塊山丘在距今100萬至600萬年前,位於淺海中,如今則距離海岸線0.5公里遠,見證了台灣陸地隆升的演變史,宛如活的地理教室。

石蓮園──海景第一排的火車餐廳

騎下台61線,沿著靠海的小路直行即可見火車餐廳「石蓮園」。經營已邁入第17年的石蓮園是海線上特殊的景點,把廢棄的火車車廂拿來做空間利用,開餐廳、做民宿。

家就住在白沙屯,老闆駱石蓮讀書的時候也是搭著火車,走海線到竹南念書。1970年考入台鐵,駱石蓮經歷蒸汽火車還在鐵道上奔馳的日子,每天搭著火車上下班,在鐵路局工作一晃眼就是33年。

駱石蓮把廢棄的火車車廂拿來做空間利用,饒富時代記憶。駱石蓮把廢棄的火車車廂拿來做空間利用,饒富時代記憶。

曾因公務考察到印度,體驗當地臥鋪列車之旅,新鮮又有趣,是台灣沒有的經驗,駱石蓮想著:「退休後,弄兩台火車回去做餐廳、民宿也不錯。」

但買車容易,運送難。當初他以廢鐵價1公斤1.2元買入5台30噸的車廂,沒料到運費卻要價100萬,從高雄運到苗栗,花了兩個晚上。因為車廂超高超長,只能趁夜間行駛平面道路,遇到平交道需申請斷電,把電線撐高,讓貨車通過,再請出50噸的吊車兩台,才把車廂安置在鐵軌上。

駱石蓮指著車內的設備,「這600型車體是日本人在1940年代製作的,至今不鏽鋼行李架、窗戶,都還完好,可以想見日本技術的品質。」

鐵道餐廳開幕至今,仍吸引許多遊客來訪,鐵道迷來看門道、內裝,研究車底的轉向架,許多民眾則來重拾當年搭普通車的回憶,平日觀浪、黃昏賞夕陽,這邊堪稱海景第一排。

白沙屯拱天宮──好與信眾互動的媽祖

白沙屯拱天宮是苗栗海線的信仰中心。白沙屯拱天宮是苗栗海線的信仰中心。

造訪海線,不能錯過苗栗海線的信仰中心──白沙屯拱天宮,這座幅員不算大的地方廟,每年農曆三月媽祖生,吸引了眾多信徒跟著媽祖徒步到雲林北港朝天進香,全程四百多公里,而且無固定行程、路線,前進轉彎,全憑媽祖的意識。

這樣的特色,拱天宮委員林幸福解釋是因為「白沙屯太守舊了,守舊到最後反變成特色」。早年許多宮廟都有徒步進香的傳統,只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當其他人改搭遊覽車進香時,只有白沙屯媽祖還傻傻堅持徒步。而每回出門飄忽不定的路線,是媽祖與在地居民的結連,白沙屯媽祖會主動去找信眾,直接與信眾互動,也因此每年數萬人的追隨,路程上每一雙合十祈拜的手,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跟媽祖的故事。

拱天宮的媽祖故事更是多元而精采,在當地耆老的口述中,有著換錯媽祖、神轎潦過濁水溪等各種版本。「民間信仰其實反映著當地人的生活方式。」林幸福說,先民在白沙屯的生活並不輕鬆,應付著秋冬兩季每日吹拂的東北季風,生活環境困頓、不穩定性高,加深居民對媽祖的依賴與虔敬,媽祖因之成為在地居民的心靈寄託,也衍生出白沙屯媽祖沒有固定行程的進香路線,「因為每天要面對生活中諸多的不確定因素,所以白沙屯媽祖進香到現在還留有這樣的線索。」林幸福說。

「舊過港隧道」現已改為自行車道,運用圓拱力學原理堆疊紅磚而成的馬蹄鐵弧形,頂部還留有被蒸汽火車燻黑的痕跡。(莊坤儒攝)「舊過港隧道」現已改為自行車道,運用圓拱力學原理堆疊紅磚而成的馬蹄鐵弧形,頂部還留有被蒸汽火車燻黑的痕跡。(莊坤儒攝)

其實,此趟苗栗騎行之旅不巧安排在冬季,今年雖是暖冬,但沿海地區的東北季風依舊展現無比的威力,吹得人昏頭轉向,站都站不穩,林幸福笑說我們選錯日子了,但也是實地經驗這一遭,才知道當地生活的不易。

從這角度考察,這樣的氣候,形成了如此的習俗,連帶影響了白沙屯人的性格。17歲那年就跟著徒步進香的林幸福說:「我在其中看到白沙屯人不認輸的性格,有什麼事情我可以做的,都可以做看看。」與林幸福的一席話,猶如進行了一場社會學的觀察,也恰巧印證了文化是人類適應環境尋求生存的課題,是此趟行程的意外之趣。

掀海風──從反到返,找回人與土地的連結

繼續往南,車行到苗栗最南、也是此趟旅程最後一站苑裡。轉進新興路,我們要去拜訪去(2018)年8月剛開幕的「掀冊店」書店,這邊是苑裡「掀海風」工作團隊的基地,也是苑裡小鎮第一家獨立書店。

「掀海風」工作室由一群七八年級生組成,劉育育和林秀芃是最初的創辦人,她們因苑裡「反瘋車」社會運動而結識,歷經多次事件後反思,「如果(社會)運動要走下去,抗爭只是一時,但如果要讓社會往好的方向改變,那麼回到土地才是根本。」因此她們身體實踐,從「反」到「返」,「第一個是社會運動的反對,第二個是返回鄉土的『返』,回到自己的原鄉。」林秀芃說。

從接觸土地開始,重拾人與土地的連結,是重新認識苑裡的起點,也是掀海風的第一步。她們踏遍大街小巷做田野調查,協助友善農友解決缺工及販售通路的問題,也嘗試重新找回苑裡曾經輝煌的藺草編織產業,把藺草種回土裡,再找回已三十多年沒編織的阿嬤們,鼓勵她們編織,要把這門手工藝再傳下去。

劉育育(左)和林秀芃(右)是「掀海風」工作室最初的創辦人,她們要從被動地被海風「搧」巴掌,轉為主動「掀」起改變的風潮。劉育育(左)和林秀芃(右)是「掀海風」工作室最初的創辦人,她們要從被動地被海風「搧」巴掌,轉為主動「掀」起改變的風潮。

台灣曾經的經濟起飛,帶來了富裕,但代價是把地球資源像石油一樣燃燒,到了林秀芃她們這個世代,經濟成長固然是重要的事,但一群人更思考著:與土地產生連結的產業是什麼樣子?台灣未來微型經濟的模式是什麼樣子?

2015年,苑裡「掀海風」團隊把田野調查的成果轉成小旅行的形式,帶領大家去苑裡天下路老街的帽蓆行、看已有120年歷史的老市場,或是被尊為台灣民族音樂先驅的郭芝苑故居,深入認識苑裡。2016年,出版刊物報導在地日常,也為地方積累文化記憶。2017年舉辦海風祭,有趣的是,以諧音為名,海風祭的英文為「Hi Home Festival」,「跟家鄉說Hi」是祭典的精神,她們在昔日熱鬧的媽祖廟對面搭起舞台,以母語音樂會為主軸,想把在地的熱鬧再找回來。不僅希望吸引外地人來認識苑裡,更期待離家的遊子能回家看看苑裡不一樣了。

「推動這些活動久了,會覺得要回到在地的孩子身上。文化的根本其實是『教育』……。一個人的自信除了來自對地方的認識外,還有對自己的認識,所以『閱讀』很重要。」林秀芃解釋為何要在這書店紛紛歇業的時代,創立「掀冊店」。

藺草編織曾是苑裡在地共同的記憶,如今卻只剩下60歲以上的阿嬤還嫻熟,再找回這門手藝,是迫切之急。藺草編織曾是苑裡在地共同的記憶,如今卻只剩下60歲以上的阿嬤還嫻熟,再找回這門手藝,是迫切之急。

書店開幕了,左鄰右舍的老人家也開心,晚上書店的燈亮著,帶著一種陪伴的感覺,「長照2.0最真實的樣子應該長這樣子。」林秀芃說。書店歡迎孩子來看書,也悄悄為地方、埋下一顆種子、成為孩子接觸世界的窗。

2018年,掀海風的留鄉已經四年多了,林秀芃說:「返鄉其實不難,難的是留鄉。」所幸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讓她們不孤單,而我們更期待她們不畏環境的強風,持續地走下去。

以往海線地區總被認為是既貧窮又弱勢,沒有經濟資本,也缺乏文化資源。但一趟騎行之旅,聽著「掀海風」的故事,一群返鄉青年,如何從被動地被海風「搧」巴掌,轉為主動「掀」起改變的風潮,也讓我們的騎行之旅,有繼續破風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