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全球客家研究重鎮-台灣 多元研究,全球學術聯盟
2019-03-11

15年來,客家研究面向百花齊放,不僅以在地化的視角,建置族群研究領域;更放眼全球,相互交流,採擷綿延永續的客家軌跡,創新客家學術邊界。(林旻萱攝)

15年來,客家研究面向百花齊放,不僅以在地化的視角,建置族群研究領域;更放眼全球,相互交流,採擷綿延永續的客家軌跡,創新客家學術邊界。(林旻萱攝)

 

硬頸春秋史,斑斑血淚痕。冠上「客家」的稱謂,意謂著劃下與在地的鴻溝。數十代的遷徙流離,由原鄉到遍及全球,處處為家,終身做客。在漂泊中咬牙打拚,落腳後勤毅隱忍。

客家,一個沒有固定屬地的族群。台灣30年前一場「還我母語運動」,喚醒客家人的自覺,在民主洪流裡,爭取對多元族群的尊重。2003年客家研究走進學術殿堂,15年來,研究面向百花齊放,不僅以在地化的視角,建置族群研究領域;更放眼全球,相互交流,採擷綿延永續的客家軌跡,創新客家學術邊界。

 

除夕祭祖是客家的家族大事,用誠敬的心,向祖先追念感恩。(廖泰基攝)除夕祭祖是客家的家族大事,用誠敬的心,向祖先追念感恩。(廖泰基攝)

誰是客家人

「我是誰?從那裡來?為什麼要稱呼我是客家人?」一連串待解的迷惘,點燃族群身世的探究。19世紀時,在粵東發生「客家非漢事件」後,清末民初祖籍廣東興寧縣的史學家羅香林,為了印證千頭萬緒的尋根疑雲,在綿延悠遠的歷史脈絡中,抽絲剝繭,以客家界說、客家源流及遷移軌跡等見解,開啟了學術研究的濫觴。羅香林首創「客家民系」一詞,由血源及地源的關係,描繪客家族群的變遷。

「客家人透過文化建構來認同身分。」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徐正光說。「想法決定結論。」獲得第7屆客家貢獻獎的前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張維安,娓娓述說台灣客家研究學術化的始末。學術研究必須以大量的資料來辯證真理,以跨域的方法論與相關理論,建構知識體系,擺脫族群情結的糾葛,回歸歷史原貌,這就是學術研究可貴的價值。

位於新竹縣北埔鄉的北埔金廣福公館是國定古蹟,是在清朝官方支持下,閩粵合股的拓墾組織,為台灣閩粵族群之合作立下典範。 (林旻萱攝)位於新竹縣北埔鄉的北埔金廣福公館是國定古蹟,是在清朝官方支持下,閩粵合股的拓墾組織,為台灣閩粵族群之合作立下典範。 (林旻萱攝)

「羅香林對客家族群的見解,有他的時空背景。」台灣大學歷史學博士、任職國史館的林正慧認為,羅香林的客家研究,是源於被污名化後的族群自覺,並期待以學術論點,樹立族群的正統與優越性。用社會文化做為根基,先產生結構性的失憶,再建構新的集體記憶,凝聚族群意識。

「客家其實是一種相對應的稱呼。」已由人類學和社會學中取得印證。所謂土客之爭,客家意指由外地遷徙而來,先來者對後到者所加諸的稱呼,是一種由「他覺」而「自覺」的歷程。張維安以他切身經歷,印證「客家」一詞,其實是始於一種族群邊界(boundary)理論的結果。「我自小在客家庄成長,當我沒有接觸到外面的世界時,並不知道客家人所代表的意義。」張維安不會說閩南語,同學們也聽不懂客家話。「唯有在不同族群相互接觸後,才會發覺到彼此的相異。」於是由「自在的客家」成為具有客家意識的「自為的客家」。

依照社會學概念,族群分野,講求的是歷史和文化認同。而今台灣的客家人認定,早已不侷限在「血緣論」的條件,而是符合「文化認同論」的先進思潮。《客家基本法》則採用務實定義,只要具有「客家血緣」或是「客家淵源」,並且「自我認同」,就算是客家人。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圖書資料中心館藏宣教 士Donald MacIver於1905年完成初版的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Hakka-Dialect 《客英大辭典》。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圖書資料中心館藏宣教 士Donald MacIver於1905年完成初版的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Hakka-Dialect 《客英大辭典》。

客語是族群識別標記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族群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承載著族群的歷史和命運。每一種方言的形塑,都有其醞釀的背景,客家方言正是客家族群在中國移民歷史中,相互產生的溝通認同。

「台灣的客家話就有『四海永樂大平安』不同的腔調。」徐正光說。所謂「四海永樂大平安」是指四縣、海陸、永定、長樂、大埔、饒平、詔安,主要源於粵東,少部份是閩南、閩西地區。在高雄六堆成長的徐正光說,「直到北上唸大學,才知道有不同腔調的客家話。」張維安也說起一個趣事,「台灣的客家話在日據時期被誤認為廣東話。」當時日軍派台灣的客家人去廣東進行翻譯溝通,才發現雙方語言根本完全不同。

客家語言保存一直是客家運動著墨的重點,也是族群存續重要的靈魂。「第一本客語字典,是外國傳教士寫的。」心繫客語存續的張維安,在瑞士巴色會總部發現並拍攝到客語發音表。位於瑞士巴色城(Basel),今瑞士第三大城「巴塞爾」的基督教「巴色差會」(Basel Mission),據信是第一個到廣東客家地區傳教的教會,羅香林當時就是巴色教會的長老,對客家文化的保存與復興,有舉足輕重的貢獻。相隔一個世紀,歷經26 年完成翻譯的客語聖經,也在台灣出版,顯現基督教與客家文化的淵源與連結十分緊密。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圖書資料中心致力保存客家典籍及相關研究論著。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圖書資料中心致力保存客家典籍及相關研究論著。

張維安與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張翰璧教授編輯《基督教與客家文化》論文集,集結海內外牧者對客語和文化的論述,創新客家研究的範疇。其中長老總會客家宣教委員會主委曾昌發引述德國學者赫德(Herder, 1744-1803)名言:「一個民族有比先民們遺傳下來的語言,更寶貴的資產嗎?」認為搶救客家話,是刻不容緩的族群使命。以《客家人》獲教育部「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的陳運棟,更彰顯母語的重要性。因為社區開放的潮流趨勢,導致全球客家語言族群逐年凋零,「雖然父母是客家人,但是下一代卻不會講客家話。」這種學術上歸結出的危機感,成為執政者參考聆聽的指標。

在民主化的公平正義下,「客家人是台灣人,客語是國語。」漂泊的族群,已然在台灣落地生根。2018年1月31日公布施行的《客家基本法》修正條文,明定客語為國家語言。講客、寶島客家、新客家等電台與客家委員會「哈客網路學院」,是客語主流化的重要推手,對於客家話傳遞的普及化,增強客家認同,激發隱性客家人的客家意識,都有大幅的助益。

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徐正光對推動客家研究學術化,付出極大心力。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徐正光對推動客家研究學術化,付出極大心力。

客家的遷徙地圖

「客家是分散又聯繫的族群。」客家研究中,世代遷徙是族群演進的重要軌跡。「客家人像鳥,是覓食的民族。」當生存基礎被動搖,就開始遷移。勇於挑戰新環境的傳承,形成今日廣袤的人口分佈。「全球保守估計有六千多萬客家人口,除了東南亞地區,連巴布亞新幾內亞都有客家人的蹤跡。」致力全球客家研究的張維安,不斷奔走進行田野考察,由族群文化主體來做詮釋。

「居住地和生活習慣,都反映出客家文化。」徐正光說。先到的居住者,當然選擇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域。後來者只能被驅趕到山坡地,相對貧瘠的地方。為了爭取生存的空間,客家族群在惡劣環境中,養成強韌堅毅的性格。

「由客家的生活習慣中,可以看出先民的艱辛。」客家習於製作醃漬物,在作物盛產時,醃漬保存,延長食用期限。敬天愛地,珍惜生存空間。「客家婦女沒有纏足的習性。」因為在山嶺間奔走,採茶飼養,大足才能方便行走做事。

因為流離顛沛的生活太苦了,客家人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希望借由知識的力量,翻轉貧窮。「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耕讀傳家。」正是客家人訓誡子孫的圭臬。

「有一個觀念是值得去深思的。」徐正光提出一個不同的論點,「其實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才能夠帶著家族長途遷徙。」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徐雨村在研究砂拉越客家族群提到,1900年初期,當地政府分配土地給農民,吸引大批從事農業的客家人,集體移民到砂拉越開墾。「在教會的協助下,整個家族一起搬遷到沙巴。」張維安說。事先安排好住宿及營生行業,集體到新天地開啟新生活。

前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張維安為研究客家文化與傳承學術命脈,海內外四處奔走。前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張維安為研究客家文化與傳承學術命脈,海內外四處奔走。

放眼全球,多元探索

視野的高度,決定研究的深厚與廣博。面對全球客家的多樣化與區域性,客家學門需要進行比較研究,運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觀點和理論,進行跨領域的對話,提昇客家研究的幅員和層次。「2003年由中央大學開始,國內學術機構相繼成立客家學院。」以學院為單位的制度性學術機構,用專業的理論,科學的方法,對客家語言、文學、歷史、社會、文化、政治、經濟、法律、政策等議題,進行全方位探討。近年更結合文學、社會、信仰、傳播、地理、語文、戲劇等進行跨學科的比較研究。

「公部門的投入,也是客家研究成為全球核心的巨大助力。」張維安說。成立17年的客家委員會,定期召開全球客家文化會議、海外客家社團負責人諮詢會議、全球客家懇親大會,致力維繫鄉親情誼。對傳承客家文化,提供學術研究資料庫,有不可或缺的貢獻。

位於台灣新竹縣新埔鎮的褒忠亭義民廟,因林爽文事件而建立,被列為縣定古蹟。 (林旻萱攝)位於台灣新竹縣新埔鎮的褒忠亭義民廟,因林爽文事件而建立,被列為縣定古蹟。 (林旻萱攝)

張維安主編的《全球客家期刊》是全球客家研究溝通交流的平台。沒有地理界線,不受時空拘束,透過學術研究及社區經驗的交流,累積客家研究的底蘊。學術機構更藉由國際研討會,定期集結研究論述。2018年11月13至15日由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的跨域國際研討會,韓、日、泰、美、印尼、馬來西亞、紐西蘭的學者均互相交換心得。全球客家研究聯盟諮詢會議中,由台灣客家研究之特質,擴及跨領域初探與新領域的開拓,百花齊放的研究成果,已形塑全球客家研究中心的規模。海納百川的客家風範,吸引全球好客雲集,齊心耕耘這片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