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雲深不知處 騎行霧台
2019-04-11

屏東縣三地門(莊坤儒攝)

屏東縣三地門(莊坤儒攝)

 

美國文豪海明威曾說:「騎單車翻山越嶺、揮汗寸土踏查,是了解一個國家風土民情最好的方式。」

《光華》「騎行台灣」系列報導,在初春的季節鎖定台24線從屏東縣三地門到霧台鄉,群山顯得新綠,部落已走過風雨,踩著踏板環山而上,感受排灣族與魯凱族部落豐沛的產業生態與文化工藝。

 

「瑪家穀倉」主廚廖秀美,介紹祈納富是排灣族人婚喪喜慶與迎賓時必備的點心。「瑪家穀倉」主廚廖秀美,介紹祈納富是排灣族人婚喪喜慶與迎賓時必備的點心。

10年前的莫拉克颱風(又稱八八風災)重創屏北三鄉,好茶、大社與瑪家部落遷到三地門鄉重建,命名為「禮納里部落」,先造訪部落與社區的餐廳「瑪家穀倉」,以原住民風味餐為騎程暖身。

從菜單上的祈納富、金伯樂、煙燻石板烤肉,立即感受原鄉的氛圍,尤其推薦排灣族人年節與迎賓的點心:「祈納富」,以甲酸漿葉包著混和小米的豬肉,水煮40分鐘,充滿特殊草香與肉汁的甜味,單純又樸實。主廚廖秀美說,每當有婚喪喜慶時,排灣族獵人會將獵到的山豬,拿到大頭目家,與大家一起烤肉、包著祈納富共享。

運用部落特殊食材的餐點,還有以小米、南瓜糕作成的「金伯樂」、帶著特殊香氣的月桃粽、以刺蔥、馬告醃過的山豬肉,就地取材用相思木烘烤,每一道都是驚喜的美味,如此味蕾的滿足,開啟了探索原鄉文化的動力與憧憬。

排灣族三寶,銘刻不忘

一段蜿蜒的上坡路,天氣晴朗,遠眺可望見高雄的85大樓。來到台24線約22公里處的三地門文化館,展示的主題「排灣族三寶:青銅刀、琉璃珠、陶壺」,訴說著天地起始的傳說、神靈信仰的由來。

排灣族三寶所呈現不同的形式,可以看出排灣族人的社會階級與生命禮儀。以陶壺為例,身為排灣族頭目家族一員的策展導覽解說員日馬力茲(Remaljiz)指出,有著耳朵與乳釘狀的是母壺,有著浮貼百步蛇紋樣的是公壺,其中又以輕薄光亮的誕生壺最為尊貴,只有頭目、貴族才能珍藏,族人相信有神靈住在其中,或是將家中珍藏的古琉璃珠置於其中,供奉在神龕上。

三地門文物館展示的陶壺,是排灣族人象徵身分的寶物。三地門文物館展示的陶壺,是排灣族人象徵身分的寶物。

至於作為聘禮、傳家寶等重要信物的琉璃珠,每一顆琉璃珠上的圖騰,對排灣族人來說,有著代表著天、地、人之間的思維與信仰,例如「高貴之珠」是頭目結婚的聘禮,配戴「勇士之珠」顯示勇士英勇的功績。

但對遊客來說,可從造訪「蜻蜓雅築珠藝工作室」的DIY過程中,親手燒製專屬自己的琉璃之珠。二樓故事館,展示著創辦人施秀菊老師的收藏與作品,其中有罹癌早逝的母親為她親手縫製的嫁衣,也有各式運用複合媒材、華麗繁複的作品。經常代表台灣到國外展示原住民工藝的施秀菊,也用琉璃珠拼了一個台灣地圖。一顆顆色彩繽紛的裸珠,不只傳揚了排灣族文化,也是一個就業的機會與平台,培力部落婦女自立。

買了「勇士之珠」的手環戴上,為連續上坡的騎乘之路打氣,若不是眼前蜿蜒的山路,溫暖的天氣,真有騎在平地的錯覺。

石板屋、岩板巷,魯凱智慧

騎行在有著全台灣最高橋墩的谷川大橋上, 享受御風而行之樂。(莊坤儒攝)騎行在有著全台灣最高橋墩的谷川大橋上, 享受御風而行之樂。(莊坤儒攝)

一路踩踏進台24線29公里處的明隧道,壯觀程度可比美「東西橫貫公路」,往前行31公里處,先在觀景台俯瞰隘寮北溪河谷全景,同時遠距欣賞有著全台灣最高橋墩──谷川大橋的壯麗風光。

這處通往霧台鄉的唯一通路,昔日稱為「伊拉橋」,在八八風災時被沖毀,隘寮北溪的河道寬度從50公尺瞬間變寬成200公尺,為了行車安全,公路總局將谷川大橋的設計拉長又拉高,由原本近54公尺延長到654公尺,橋墩離地面有99公尺高。果真騎上谷川大橋,在奔馳的瞬間睥睨隘寮溪谷,有著「高處不勝寒」的激動。

溫煦的和風、光影的耀動,沿路的峻嶺風光,彌補了爬升蜿蜒山道的艱辛。屏東縣原住民處處長伍麗華推薦,霧台是台灣部落型態保留最完整的魯凱鄉。當抵達台24線40公里處,醒目的頭目與勇士人像雕塑映入眼簾,魯凱文物館便在眼前。

霧台岩板巷的浮雕展現魯凱族人藝術的天賦。霧台岩板巷的浮雕展現魯凱族人藝術的天賦。

在文物館了解魯凱族庶民文化,不論一片片頁岩交錯砌成的岩板巷,或是霧台國小色彩豔麗的彩繪浮雕,都是出自杜勇男、杜再福兄弟之手。

杜家兄弟的父親是國寶級的雕刻藝術家杜巴男,玉山山頂的于右任像基座是由杜巴男揹著水泥上山做成,讓玉山標高可以躋身4,000公尺之列。兒子們也都傳承了他的藝術天賦,整個霧台部落都有他們父子的傑作。

由於兄弟已分家,大哥杜勇男承繼了杜巴男紀念館,老二杜再福的卡拉瓦民宿,展示著射日故事、貴族與勇士的對談等雕刻藝術品,但要參觀均得先預約。

扶著單車拾級而上,可以看到岩板巷的地標「霧台長老教會」。這個由杜再福設計、監製的教會,花了6年時間才建造完成,並且充份表現了魯凱族人同心協力的精神。

杜再福經營的卡拉瓦石屋,屋內所展示的藝術品,展現魯凱族人藝術的天賦。杜再福經營的卡拉瓦石屋,屋內所展示的藝術品,展現魯凱族人藝術的天賦。

教會有著霧台石板屋中最陡的斜屋頂,石板堆疊的技術、計算承載的重量,來自老一輩的智慧與建築石板屋的經驗。用樟木做的講道台是教會一對九十多歲的老夫婦所奉獻。霧台長老教會幹事盧華英述說著建造過程的點滴說:「這棵樟樹就長在老夫婦家門旁的峭壁上,十多年前夫婦倆就盤算著要把它奉獻給教會。果真上帝聽了他們的禱告,有次颱風,樟樹就被吹落了下來,正好掉在門前。」

教會會堂裡偌大的檜木十字架,是一位老獵人在台東與屏東縣際交界的深山裡所發現,是日本人砍伐留下的檜木,族人來回走了4天拉回來,成為台灣少見最大的檜木十字架。仰望十架,感受到部落族人齊力一心、奉獻互助的精神,勤力打造地上的天堂。而且這個建造十字架的辛苦過程,已化為立體雕塑,展示在教會外面的階梯扶手上。

失落的阿禮部落,賞櫻賞蝶

霧台櫻花含羞綻放。霧台櫻花含羞綻放。

為避免夜騎,住宿在霧台部落的民宿,經過一日好眠,第二天騎程向台24線最後一個魯凱部落──阿禮部落挺進。

一路上坡,有著一坡未平一坡又起的挑戰,莫拉克颱風讓此處山塌路斷,現路旁雖已架設好簡易護欄,為免落石,加快騎乘速度時,道路一旁卻是山林峽谷,頗有騰雲駕霧的驚險感。海拔1,200公尺的阿禮部落,常年雲霧繚繞,此時再遠眺「山下」的霧台、神山等部落,均已籠罩在雲海之中。

經過吉露崩壁、阿禮大崩壁,這兩段壯麗的陡岩峭壁,是莫拉克颱風才形成的特殊地質結構。近前抬頭仰視,每片岩壁都有不同的形狀,一刻一鑿、一雕一琢,似乎是上天深沈專注留下的作品,令人心生敬畏,是最有感的地理課。

台24線通車的終點在44.5公里處,同時也是臨45便道的起點,到達阿禮部落時,錯落的石板建築,卻是一處人煙荒涼的村落,緋寒櫻含羞待放,這個原是西魯凱族最高的古老部落,八八風災過後族人遷村,僅剩一對夫妻留居此地與假期來做小生意的族人。

經過阿禮大頭目的家屋,從屋外的祖靈柱、陶甕、巴冷公主與百步蛇郎君的木雕紋飾與彩繪,這些建築語彙都彰顯了頭目在部落中的地位。

一直留守在阿禮部落的包泰德、古秀慧夫婦經營「穌木谷民宿」,招待前來阿禮賞鳥賞蝶、探索阿魯彎古道的登山客。為了營生,夫妻二人在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的輔導下,養蜂、種植金線蓮,探索林下經濟的可能。

在幾近廢村的阿禮部落,包泰德夫婦在此過著自給自足、遠離塵囂的生活。下午走過山櫻步道,直至夜色來臨,無垠星空,重溫往事,享受這寂靜的夜晚,頗有身處桃花源,怡然寧謐的安適。

造訪哈尤溪秘境,需先經過一個多小時,在溪床河谷中崎嶇前行的車程。造訪哈尤溪秘境,需先經過一個多小時,在溪床河谷中崎嶇前行的車程。

風災後現身的秘境

下山時天氣清朗,爽快的下坡,是騎乘之旅的快意時光。經過下霧台的神山部落,吃一碗神山愛玉,新鮮愛玉加了香甜小米與酸甜的金桔檸檬,一碗35元的愛玉是犒賞自己辛勞的絕佳小點,遠眺大武群山,蒼翠蓊鬱,療癒、放空卻是無價。

席間收拾愛玉碗盤的老闆巴義成,是曾在1985年徒步全球的「台灣之光」,他參加自立晚報舉辦的活動,以2年時間走訪亞、歐、非3大洲22個國家,還把當時在自立報系上班的陳春暉娶回家,忙著為排隊人龍製作愛玉的陳春暉回憶說:「當時我們倆人就是天雷勾動地火啦!」已經自警察職務退休的巴義成,目前種植約2公頃的愛玉特有種,是部落裡的特產。

旅程中臨時決定前往哈尤溪,這處在4月底枯水期前才能前往的限定景點,採訪團隊選擇搭乘大武部落越野車接駁,而不騎乘入山。

哈尤溪的七彩岩壁是八八風災後才能接近的奇景,過去只能從獵人古道的山陵線往下俯瞰。 (莊坤儒攝)哈尤溪的七彩岩壁是八八風災後才能接近的奇景,過去只能從獵人古道的山陵線往下俯瞰。 (莊坤儒攝)

哈尤溪是隘寮北溪的支流,經過一個多小時在溪床河谷中的車程,再步行溯溪抵達壯麗的七彩岩壁,沿途有著硫磺溫泉、玄武岩混鐵與石英質沙岩顯露的岩壁,映照潺潺溪水,閃爍著金黃波光,景色懾人,體驗了穿梭於自然與文明之間,破壞與重生的變化,更是地球說故事的最佳寫照。

大武部落族人巴英雄說,八八風災前,這是一處深潭峽谷,七彩岩壁只能從獵人古道的山陵線往下俯瞰,並且是魯凱族人眼中的聖地。這處因風災後形成的旅遊秘境,可能在下一個風災就又會消失藏匿於土石之中。

然而哈尤溪秘境旅遊,帶來爆增的旅客,產生了破壞生態的疑慮。為了讓美景及文化永續,屏東科大老師陳美惠多年來倡議將霧台、神山、大武、好茶及阿禮等部落劃設「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目前已在相關單位審核中,希望未來能透過總量管制,由專業解說員帶隊,為保護環境、振興部落經濟,建立正向的循環。

今(2019)年正值莫拉克風災10週年,陳美惠培力部落族人,一路走來與部落一起努力,她說:「原鄉部落並沒有因風災的摧殘而被放棄,尤其這些部落充滿文化的底蘊,有凝聚力,如果能秉持土地倫理,發展在地特色,融入部落的農耕文化自己自足,並且與市場接軌,發展台24線的生態旅遊,必能將風災扯斷如珍珠項鍊般的部落美景重新串流起來。」

陳美惠所勾勒的願景,就像騎程中感受到部落溫暖的人情,以及霧台美麗的風情,在回程的路上,腳下的踏板更堅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