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摺出原味‧守護祖靈 用紙藝傳承台灣原住民文化
2019-04-18

原住民把歷史藏在圖騰裡,用天生的藝術美感,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傳統服飾上,傳遞天人合一的意念。

原住民把歷史藏在圖騰裡,用天生的藝術美感,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傳統服飾上,傳遞天人合一的意念。

 

一份善念,讓兩個平地人起心動念,一頭栽入原住民文化傳承。每一個圖面,細膩描繪台灣原住民16族的服飾圖騰。經由巧手實踐巧思,用生動有趣的媒材,讓世界認識台灣原住民優美內涵。
 
心象工作室以「洄游計畫」與部落合作生產紙藝商品,推動種籽師資培訓,打造循環經濟,復興原住民文化。初試啼聲,就於2016年獲得文化部藝術與文化應用類第一名,2017年更獲得部落大學課程績優獎。2017與2018年,兩度入圍定位為「全球華人市場最頂尖設計獎項」的金點設計獎,屢獲肯定,聲譽鵲起。

 

李永瑞和吳權慧有共同的理想,希望用一張紙,注入台灣原住民的靈魂與文化記憶縮影。(林格立攝)李永瑞和吳權慧有共同的理想,希望用一張紙,注入台灣原住民的靈魂與文化記憶縮影。(林格立攝)

走對的路,上天自有安排

由善念出發,用一張紙,摺出美好願景。心象工作室成立短短不到3年,已經在台灣原住民族中遍地開花。曾擔任「影響行銷公司」創意總監的李永瑞,兩岸奔走16年,指導無數國際品牌的圖像設計運用,卻始終忙於為人作嫁。「我能在生命裡,留下什麼屬於台灣的創作?」一道靈光如朝陽灑落,已近花甲之年的李永瑞,決心不讓人生留下遺憾,立志創作極具辨識度的台灣商品。

「當你走對了路,上天自有安排。」李永瑞才在苦苦尋覓美工人才,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同在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擔任志工多年的吳權慧,成為最佳拍檔。一個用腦,一個動手,相差30歲,情同父女的工作夥伴,有志一同,相輔相成地在2016年催生了「心象工作室」。

開創原住民新工藝

國家戲劇院「戲臺咖」是心象文創系列商品展售地點之一。(林格立攝)國家戲劇院「戲臺咖」是心象文創系列商品展售地點之一。(林格立攝)

為了用紙藝來傳達原住民文化,基本功可不能少。做事認真的李永瑞,在圖書館裡不眠不休的蒐羅資料,更到原住民委員會請教專家。「我當時在想,台灣最具象徵性的圖騰是什麼?」直到走進部落,華麗的圖像,鮮明的色彩,夢想裡的景像,霎時間真實地鋪陳在眼前。

「每個族群的服飾都截然不同,千萬不能弄錯。」愈是深入,愈是敬畏。「剛開始,長老很排斥我們,認為只是來消費原住民,或是要和他們競爭。」但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當部落看到心象嚴謹的態度,慈悲的志願,反而伸出援手,給予協助。「這些美好的資產,不應該在我們手中出現斷層而消逝。」

李永瑞要用現代媒材,傳承古老文化。「因為紙輕巧,容易造型。」但是沒有想到最單純的媒介,卻歷經挫折,艱辛異常。「因為圖騰很細膩,色澤很豐富,必須要考慮到印刷和摺疊效果。」光是紙質的挑選,就讓李永瑞大傷腦筋,印刷時,更是吃足苦頭。「因為圖案細如髮絲,顏色少則2色,多達7色,紙的韌性又強,印刷時會有大量紙絲沾黏在滾筒上,差點讓機器報廢。」

心象精心設計的立體紙藝,先個別製作頭飾和身體,最後再予以結合。(林格立攝)心象精心設計的立體紙藝,先個別製作頭飾和身體,最後再予以結合。(林格立攝)

固守傳統的老靈魂

在心象藝術總監吳權慧的青春容顏下,卻有一顆固守傳統的老靈魂。「我希望用一張紙,注入台灣原住民靈魂與文化記憶縮影。」秉持使命感,每一道摺痕,都蘊藏先民哲理和生活軌跡。透過手作,文化不再是空泛學理,而是生活藝術。

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為了考證16族群的服飾,李永瑞和吳權慧上山下海。「圖騰代表著古老的傳說。」原住民把歷史藏在圖騰裡,用天生的藝術美感,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傳統服飾上,傳遞天人合一的意念。

走進鄒族,才知道細膩的頭飾代表著「媽媽的手藝」。藍鵲是鄒族的神鳥,族人用服飾色彩,象徵祖靈守護永在。阿美族的腰帶,一條在肚兜外,一條在肚兜內。裙子開邊左右有異,「情人袋」配戴位置,別具意義。魯凱族頭飾中的「百合花」,象徵「純淨」,必須是「完璧之身」才能使用。雄鷹的羽毛是頭目、貴族以及英雄象徵,不能任意裝飾。這些細節如果沒有認真考證,不但貽笑大方,還會以訛傳訛。

心象不斷推動種子教師計畫,用紙藝傳承台灣原住民文化。心象不斷推動種子教師計畫,用紙藝傳承台灣原住民文化。

「一個小小的頭飾,就要花費一整個工作天。」從構思到繪圖,堅持極致完美,每一個環節,都很耗損眼力。為了讓每一位顧客,都能輕鬆地摺出立體動感,吳權慧對紙模設計煞費苦心。「最困難的是刻意彎曲的羽毛,精細剪開的流蘇,撥弄出活潑的律動感。」沿著裁切線,反覆轉折,瞬間由平面變為立體。不僅自娛娛人,更有成就感。「摺紙的過程,是很療癒的。」

洄游計畫,回饋部落

《台灣原住民創意紙藝》是國內首套用台灣原住民做主題的摺紙書,以中英日3種語言,簡介台灣原住民16族群。不僅讓族人重新省思珍貴資產,更是全世界認識台灣原住民族群的優良媒介。

態度決定高度,李永瑞、吳權慧沒有迷失在得獎的光環中,反而是謙卑內斂。「由那裡取得,回到那裡去。」建立舞台,卻不上台,李永瑞甘於做幕後的推手。2017年「洄游計畫」啟動,搭配紙模與摺紙步驟教學的《台灣原住民創意紙藝》,不僅是文創商品,更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是靈活運用的教材,也是回饋部落的道具。

《國語日報》國際華語的文化課程中,來自世界各國的孩子,十分喜歡原住民紙藝課程。《國語日報》國際華語的文化課程中,來自世界各國的孩子,十分喜歡原住民紙藝課程。

心象工作室以優渥的報酬,輔佐部落居民進行加工,用感恩的心,贏得信賴。在新北市與台中市、台東縣的「部落大學」中,陸續開班,培訓紙藝種籽師資,至今已有八十多位,7成是原住民,遍及阿美族(居多)、布農族、卑南族、太魯格族、魯凱族、排灣族、撒奇萊雅族、泰雅族、賽德克族。

這些種籽教師在各地博物館、圖書館、學校、才藝班、基金會等地,已舉辦近五百場次的摺紙活動,宣揚原住民文化。更在「林務局」協助下,陸續在森林遊憩區開課,寓教於樂。

「洄游」激起迴響,不僅在台灣,更擴展到海外。在電腦展中,DIY的紙藝體驗,讓國際貴賓在驚艷聲中,認識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內涵。《國語日報》國際華語的文化課程,也是好評不斷,欲罷不能。透過服飾的特色,在澳洲娓娓述說著家鄉的故事,由指尖留駐心頭,引發族群的感情共鳴。

用做公益的心境經營事業,路愈走愈寬廣。心象用心傳承,滿滿的正能量,摺出台灣原住民族的快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