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竹樂流水響聲 印尼竹韻揚聲樂團
2019-07-29

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台灣博物館邀請竹韻揚聲樂團在大廳表演安克隆,將印尼民間文化帶進博物館殿堂中。 (莊坤儒攝)

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台灣博物館邀請竹韻揚聲樂團在大廳表演安克隆,將印尼民間文化帶進博物館殿堂中。 (莊坤儒攝)

 

2015年施鷺音、張慧芳、鄭珊蒂、林夢娜與廖轉運等印尼新住民,因為經常參與台印文化交流,表演印尼舞蹈。某天再度受邀公開表演,考慮到印尼舞蹈表演頻率太高容易審美疲乏,靈機一動:「何不用印尼傳統樂器安克隆(Anklong)來演奏?」沒想到佳評如潮,「竹韻揚聲」就此誕生。

 

迄今,竹韻揚聲樂團已經在大大小小的場合中累積數十次演奏經驗,從中正紀念堂、國立臺灣博物館(簡稱臺博館)、立法院、總統就職典禮,到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移民署與學校機構,不斷演出、教學與示範。四年下來,團員從創始的五位擴大到十多位,從單獨演出到結合舞蹈與服裝表演走秀,一天比一天進步提升。
 

竹韻揚聲樂團演奏安克隆,同時結合蠟染的服裝走秀,經常吸引人潮聚集觀賞。(莊坤儒攝)

竹韻揚聲樂團演奏安克隆,同時結合蠟染的服裝走秀,經常吸引人潮聚集觀賞。(莊坤儒攝)

稻米女神的賜福與庇護

「如果你問什麼竹樂器在世界上影響最大,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安克隆。」中國竹樂專家王巍在〈神奇竹樂6〉一文中寫道。安克隆是源自印尼西爪哇的傳統竹製敲擊樂器,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普遍流行,深入日常生活,開齋節、教會唱詩歌都有它的蹤影,與印尼的皮影戲、蠟染同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中。

相傳15世紀時印尼巽他族人遇上糧荒,發明安克隆演奏祭神,使稻米女神降臨並賜福人間,保佑稻米豐收。安克隆因而成為祭典裡不可或缺的要角,也是印尼傳統甘美朗音樂重要的樂器編制之一。
 

團員們多半身兼數職,除了擠出時間排練、演出,還經常擔任志工協助新住民或推廣文化。(林旻萱攝)

團員們多半身兼數職,除了擠出時間排練、演出,還經常擔任志工協助新住民或推廣文化。(林旻萱攝)

家鄉記憶與文化交流

安克隆盛載著團員們的家鄉記憶,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樂團挑選曲目格外用心,除了懷念的印尼歌曲,也穿插台灣人熟悉的國語、台語或客語歌曲,用音樂拉近彼此距離。

有時團長施鷺音會先端上「開胃菜」,簡短介紹安克隆的由來、演奏方式。團員們極有默契地配合解說示範演奏,逐一敲響手中的安克隆,讓觀眾清楚聽到,每個人拿到的安克隆都有不同音階。

引起觀眾對安克隆的好奇心後再介紹曲目,如印尼國歌《Tanah Air》(祖國),《Bengawan Solo》(梭羅河畔),「梭羅河是印尼爪哇島最長的河流,是經濟生活最繁榮的地方。這首歌很有名,被翻唱成多種語言,包括華語。」

音樂也是一條河,包涵、容納,極富感染力與創造力。樂音悠揚的背後,是各種成長背景、生活型態,有情感需求、文化歷史。竹韻揚聲樂團的姊妹們,在遠離家鄉2,800公里外的台灣,演奏著與他們同樣飄洋過海而來的安克隆。

團員們在印尼時並未學過安克隆,反而是來到台灣後才在竹韻揚聲裡從頭學起。

「我媽媽是老師,常在教會教人演奏安克隆,但她要我認真讀書,不要把時間花在學樂器上。」去年加入的羅莉莉說。華裔的張慧芳是雅加達人,提到戰後的印尼並不注重文化教育,「大家庭裡孩子多,有飯吃、有書念,能平安長大就很不錯了。」

來了台灣,度過一開始艱辛的適應期,孩子長大後不黏媽媽,才能開始多花點時間在興趣上,認真學習安克隆,也因為生活穩定而有閒暇投身公益,幫助身在台灣的印尼新住民或移工同胞。
 

安克隆是源自印尼西爪哇的傳統竹製敲擊樂器。

安克隆是源自印尼西爪哇的傳統竹製敲擊樂器。

各自精采的生活

團員們來自印尼雅加達、泗水等地,有家庭主婦、母語老師、司法通譯、專職翻譯,也有聯合醫院與移民署翻譯志工、博物館或古蹟導覽志工,普遍身兼數職、多才多藝。

團長兼指揮的施鷺音,畢業於印尼大學中文系,早年在印尼航空公司擔任翻譯,婚後來台接受更專業的司法通譯與博物館導覽訓練。擔任通譯、古蹟導覽,創辦樂團、舞團,甚至在2017年與黑手那卡西樂團合作創作歌曲……雖然仍是路痴,但不像從前只知道從家裡通往辦公室的路,她跨出家庭與辦公室走向公共領域,腳踏實地踩出一條寬廣大道,台灣也逐漸變成第二故鄉。

廖轉運是家族中第一個念大學的理科高材生,就業時收入頗豐,異國婚姻將她帶來台灣,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堅持到大學裡修了一年課。通過司法通譯考試,並擔綱錄製官方印尼街的介紹口白。

說得一口流利英文的張慧芳,是內政部印尼母語教材編輯之一,經常接待外賓。體認到語言能力的重要性,讓孩子從小說印尼語,兒子鄭堯天不負期望,大學畢業後外派海外、表現優異而年薪破百萬。

林夢娜做得一手好菜,曾受邀在臺博館嶄露廚藝,用沙薑等香料作出鮮美家鄉料理。好學不倦的她取得美髮技術士證照,每年會特地安排固定帶孩子回印尼旅遊、探親。

竹韻揚聲也有第二代加入,廖轉運的兒子羅章佑,身穿中爪哇禮服演奏台灣和印尼歌謠,去年在中正紀念堂與媽媽合奏演出。

林夢娜的兒子劉華盛在樂團裡找到自信,確定未來朝音樂發展,選讀表演藝術科。國中會考前夕仍繼續參加彩排,會考結束後直奔臺博館,繼續年輕生命裡另一場燦爛演出。從內向到日漸成熟,劉華盛的自信表現,讓劉爸爸驚喜不已。
 

音樂是有聲的對話,肢體語言是無聲的溝通。華麗的音樂與舞蹈,正是東南亞國家的重要文化特色。

音樂是有聲的對話,肢體語言是無聲的溝通。華麗的音樂與舞蹈,正是東南亞國家的重要文化特色。

結合文化的認同之路

18世紀時印尼雅加達的華裔族群,與21世紀台灣的竹韻揚聲團員,有類似的音樂文化旅程。

當時印尼土生華人從雅加達市區遷居到舊城區外的草埔(Glodok),生活閒暇之際取出慣用的蕭、胡等中式樂器,加入印尼木琴演奏,發展出Gambang Kromong音樂。兩百年過去了,Gambang Kromong成為雅加達著名的傳統藝術形式,也是印尼千島之國多元文化的象徵。

如今印尼政府有意識地透過留學獎勵、基礎教育與觀光旅遊,多管齊下,保存並發展傳統藝術文化,吸引全世界駐足。走在爪哇島的萬隆藝術村,街頭隨處可見藝術家自製安克隆擺攤販售,有示範演奏,更定期舉辦大大小小的安克隆演奏會,處處有樂音與歡樂。

無獨有偶,竹韻揚聲也在台灣傳承了印尼傳統文化火炬,讓更多人認識安克隆,也更了解印尼悠久動人的音樂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