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環保織品台灣領航 富勝創造綠色奇蹟
2019-09-09

柯漢哲以職人精神,全心全意研發環保織品。

柯漢哲以職人精神,全心全意研發環保織品。

 

1993年富勝紡織研發出台灣第一批寶特瓶再生纖維,帶動其他紡織廠跟進。如今服飾、鞋材、袋包、家飾等,寶特瓶再生纖維已在生活中廣泛運用;各大國際運動品牌普遍使用台灣生產的寶特瓶再生纖維,讓曾被稱為夕陽工業的紡織業,走出另一條路。

20多年來富勝還陸續開發了回收稻殼纖維、回收酒糟再生纖維、安全玻璃回收膠製成人造皮革等,專注於研發各種環保織品。近年更領先全球,研發出海洋回收再生纖維,讓廢棄漁網有了新生命。秉持友善環境的理念,富勝紡織要讓世界看到福爾摩沙之美,見識台灣的綠色奇蹟。

 

走進富勝紡織的展示間,帽子、T恤、提袋、北極熊布偶……,舉目所及都是使用寶特瓶再生纖維製作,「你坐的椅子、旁邊的沙發、抱枕,就連這顆世足紀念球裡的補強布,都是我們用寶特瓶再生纖維做的喔!」眼前這位帶著憨厚笑容,介紹著如自己孩子般的產品,正是富勝紡織第二代接班人、現任董事長柯漢哲。
 

世足紀念球裡的補強布,使用的是富勝保特紗。

世足紀念球裡的補強布,使用的是富勝保特紗。
 

台灣第一家寶特瓶再生纖維

位於彰化伸港鄉的富勝紡織,就在素有織女故鄉之稱的和美鎮附近,這一帶曾經是台灣的紡織重鎮。前往採訪的路上,司機大哥說起短短一條街上,曾經有過百家小型工廠的榮景。1990年代台灣許多企業外移,彰化的紡織工廠一間間收起,富勝是少數留下的工廠之一。

富勝紡織1968年由柯漢哲的父親、前董事長柯金錫創立,擅長縲縈人造纖維織布技術。紡織的生產流程與技術,柯漢哲從小耳濡目染,是再熟悉不過的事,退伍後便接棒經營。從傳統紡織廠如何轉型成為國際爭相下訂的環保紡織品牌,一切的緣分起自一場慈濟演講。

1990年某日,柯漢哲在朋友邀請下,偶然參加一場證嚴法師「預約人間淨土」的講座。「我在台下看著上人瘦小的身軀,輕輕地講出『請大家用鼓掌的手做環保』。」如此有重量的一句話深深打動了柯漢哲,讓他的人生就此轉折。
 

寶特瓶再生的每一步驟都是技術的考驗。

寶特瓶再生的每一步驟都是技術的考驗。
 

他想起了家裡附近那條大水溝,童年戲水消暑的回憶歷歷在目,多年後卻滿是垃圾,柯漢哲曾想過如果有人來回收該有多好。這股改變家鄉環境的心被上人喚起,柯漢哲當下就在心裡發願:「今生今世要跟著上人腳步。」

紡織要如何結合環保?這問題不停地在柯漢哲心頭縈繞,直到某次在飛機上的雜誌讀到美國品牌牛仔褲使用寶特瓶製作的報導。「硬梆梆的寶特瓶要怎麼做成軟綿綿的牛仔褲?」引起他的好奇,也為他苦思的環保找到方向。對塑膠射出一竅不通的柯漢哲,一頭栽入鑽研。當時正值1990年代,台灣紡織產業低迷、工廠為降低成本紛紛外移之際,柯漢哲卻逆勢投入大量時間與資金開發未知的技術,自然讓父親柯金錫難以理解。面對眾多考驗,柯漢哲說:「講起來眼淚只能往肚子裡流,真的很辛苦。」但他決心要讓世界看到台灣做得到,憑著熱忱咬牙撐了下去。

從寶特瓶的分類、清洗、粉碎、熔融成酯粒,再進一步抽絲、紡紗、織布,一步步找到寶特瓶再生纖維的開發技術。歷時三年,終於在1993年成功研發台灣第一批寶特瓶再生纖維,並以「保特紗PETSPUN」為註冊商標。「當時全世界只有美國一家、德國一家、日本兩家,富勝是全球第五間有寶特瓶再生纖維製造技術的公司。」柯漢哲驕傲地說。
 

台灣的資源回收處理技術一流,各種材質的塑膠瓶都能再製成有用之物。

台灣的資源回收處理技術一流,各種材質的塑膠瓶都能再製成有用之物。
 

從英國紅回台灣

保特紗開發成功後,富勝的營運並非一路順遂。保特紗的製造從回收、分類、清潔、粉碎、酯粒到抽紗,每一步驟都是技術的考驗。光是清潔就必須重複多次,才能製成沒有雜質的酯粒,做出細緻的紗線,製程長、技術門檻高,成本比使用新料製成的聚酯纖維高出三分之一,令客戶聞之卻步。

「直到英國瑪莎百貨總裁這位貴人的出現。」柯漢哲表示,聽聞台灣生產寶特瓶再生纖維,英國那邊立刻派人飛到台灣彰化討論合作機會。第三代經營者、柯漢哲大女兒柯菀庭進一步表示,「歐洲國家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興起早,比較願意付出高一點的成本對環境盡一份心力。」
 

當瑪莎百貨總裁穿著富勝以百分之百保特紗製作的衣服,登上BBC NEWS節目,宣布要開啟五年A計劃──推展環保再生商品。當時40呎貨櫃的貨,一到英國就被搶購一空,這才讓龐大負債的富勝,終於有機會轉虧為盈。

富勝的成功,吸引了台灣其他紡織廠紛紛跟進仿效,有的向柯漢哲請教技術,也有的使用富勝的產品製作終端商品,例如慈濟賑災時使用的環保商品,許多也是出自富勝之手。台灣紡織產業憑著多年來累積的技術與實力,寶特瓶再生纖維的品質、運用都已居世界領先地位,如今全球寶特瓶再生纖維的服飾,有超過半數都是使用台灣品牌製成。柯漢哲早已實現當年允諾證嚴法師所說的:「奉獻給人類。」讓更多人都能為環保盡一份力。
 

富勝以安全玻璃回收膠結合環保布料做成人造皮革,獲得今(2019)年亞太皮革展的最佳永續發展材料獎。

富勝以安全玻璃回收膠結合環保布料做成人造皮革,獲得今(2019)年亞太皮革展的最佳永續發展材料獎。
 

化腐朽為神奇

有了保特紗研發的成功經驗,柯漢哲將富勝的營運目標重新規劃,專注在再生環保纖維與產品的開發,並在2000年時將公司英文名字更改為ECOMAX,期許富勝能盡最大努力保護生態。

於是柯漢哲陸續以廢棄的高粱酒糟、稻殼、牡蠣殼等作為研發對象,將它們處理成奈米分子再與保特紗結合,致力讓廢物再利用,以全新的姿態重回世人面前,免於被丟棄的命運。

「不要小看這些廢棄物,回收做成產品後,對人體有養生作用。」柯漢哲順手拿起眼前一件灰色帶有素雅花紋的涼被說明:他將回收的稻殼、高粱酒糟、牡蠣殼燒解,再與寶特瓶回收的酯粒熔融成三合一纖維,進而製成涼被。高粱酒糟與碳化稻殼裡含有二氧化矽,其多孔性與吸附性使得織品具有吸濕、除臭及釋放遠紅外線的功能;而牡蠣殼富含碳酸鈣,經鍛燒後轉化為氧化鈣,也有研究發現具有抑菌的效果。「希望讓忙碌的現代人,睡覺同時養生,身體濕氣少、血液循環好,很多文明病就不會找上身。」柯漢哲表示。

相比許多廠商在海外設置據點或將工廠外移,富勝卻始終以「台灣製造」為榮。憑藉在紡織界多年的耕耘,富勝具備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能力,致力生產高品質的商品,每每在國際展會上令人驚豔。像是以安全玻璃回收膠結合環保布料的應用,就讓富勝在今(2019)年的亞太皮革展獲得了「最佳永續發展材料獎」。

安全玻璃是以兩片玻璃中間夾著PVB(聚乙烯醇縮丁醛)薄膜而成,這些伴隨車輛廢棄而產生的PVB塑料,通常都是焚化或掩埋,對環境無疑是傷害。然而富勝將其經過脫色分離、純化,再與環保布料黏合,研發成人造皮革,經壓紋處理後能廣泛運用於皮包、高跟鞋、沙發等,不僅能取代動物皮革避免殺生,還能兼具環保。
 

柯漢哲心懷大地,率先研發出海洋回收再生纖維,期望給世人看見台灣美麗的海洋。

柯漢哲心懷大地,率先研發出海洋回收再生纖維,期望給世人看見台灣美麗的海洋。
 

海洋回收再生纖維領先全球

除了開發環保紡織產品,富勝工廠內使用太陽能板發電、回收雨水來沖馬桶,也會建議客戶盡量使用布料的原色,若真要染色也不要使用染料,而是改數位印刷,減少大量用水。富勝的同仁出門一定自備環保杯,雖然每天都在接觸寶特瓶,柯漢哲笑說已經有好幾年沒喝過瓶裝飲料了。對富勝而言,開發再生纖維不是打著環保之名的行銷手法,也不是只談獲利的商機,友善環境已是內化在骨子裡的生活哲學。

這幾年柯漢哲因著Discovery頻道上一部探討遠洋漁業破壞海洋生態的紀錄片,而一頭栽入海洋垃圾的研究,自2013年開始研發廢棄漁網再生纖維。為了製作細緻的紗線,必須將裹著瀝青、吸滿海水鹽分的漁網一次次的清潔,過程繁複又耗時。期間柯漢哲還受邀前往美國,參與研發以大麻莖製作人類未來要穿的衣服,「但海洋問題很迫切,只能請他們再等三年。」柯漢哲說。
 

柯漢哲心懷大地,率先研發出海洋回收再生纖維,期望給世人看見台灣美麗的海洋。(林格立攝)

柯漢哲心懷大地,率先研發出海洋回收再生纖維,期望給世人看見台灣美麗的海洋。(林格立攝)
 

經過大量時間與資金的投入,柯漢哲終於在2015年成功研發出海洋回收再生纖維,並進一步運用在袋包、服飾上。近日為了海洋垃圾的問題,柯漢哲走訪台灣西海岸的各漁港,與漁民訪談,懇請他們不要隨意將漁網棄置大海。「台灣是寶島,我們是全球第一家做出海洋回收再生纖維,接下來要支持淨灘、教育民眾,讓海岸線變美,有一天世界會來台灣這塊淨土朝聖。」柯漢哲期盼地說。

談起研發,柯漢哲眼神閃著光芒,像個探險家說著每項材料研發的故事,成功失敗或許未知,但前進的方向卻是無比明確。柯漢哲說:「關心地球環境,正是富勝研發哲學的核心。」富勝紡織像是領航者,以職人精神製作友善環保的紡織品,帶領眾人看見綠色紡織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