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連線‧台日共好 宮崎‧台灣塾
2019-12-12

幾乎每次出場都會帶著妻子日高亞矢設計的茶葉帽,搞笑登台的森本健太郎,是茶農第三代。(莊坤儒攝)

幾乎每次出場都會帶著妻子日高亞矢設計的茶葉帽,搞笑登台的森本健太郎,是茶農第三代。(莊坤儒攝)
 

這是一場非典型的交流計畫,由日本九州宮崎縣政府支援、宮崎縣產業振興機構顧問高峰由美發想的「台灣塾」,面對台灣不了解的宮崎,和宮崎也不甚熟悉的台灣,不談出口,不談數字,不談交易,先從當朋友開始吧!

 

位在九州東南部的宮崎縣,人口約100萬,氣候溫暖宜人,產業以農作為主,是日本境內少數可生產芒果、荔枝的地方。除坐擁豐富的自然景觀,這邊亦是日本神話的起源地,物產跟環境都與台灣相似,若要比擬的話,許多人會說宮崎像極台灣的台東。

先當朋友吧

2016年10月,宮崎台灣塾塾長高峰由美在臉書留下「給親愛的台灣朋友們」一則訊息,她寫道:「台灣塾的目的並非只是想促進日本對台灣的出口,而是想深入認識並理解台灣,當台灣與日本成為具互信關係的合作夥伴之後,有哪些施力點?台灣塾要探索這種可能性。」

國際行銷是高峰由美的專長,每年藉著物產展,她來到台灣無數次了。熱愛台灣的她,還當起背包客環島旅行,只為了看到台灣更多的面貌。旅遊途中與原住民農家青年聊天,談到日本商品傾銷台灣市場,對台灣本土產業與商品造成的威脅,台日之間缺乏平等往來的關係,「這席話是我成立台灣塾最大的動機!」高峰由美說。

台灣和日本不只地理距離接近,兩國關係互動密切,但她心中思慮著:是否有其他形式能打破物產展單向的貿易形式,創造雙方共好的成果。

起初宮崎縣政府並不了解高峰由美想做什麼,但仍全力支援。她在2014年密集訪台,宣言要認識100位朋友,建立與台灣的連線。2014年底,台灣塾開張了。

之後的一年間,七次的互動交流,日本塾生到台灣參訪農家,台灣人也被邀請到宮崎,了解當地農事與制度。

任職於宮崎縣產業振興機構的藤藪志保,在計畫中協助企劃及聯繫工作,她印象深刻地回憶著,2015年4月從宮崎來台灣的參訪團,大家走訪了宜蘭、桃園後,回到台北舉辦發表會,每位塾生都要上台介紹自己的故事,讓台日雙方更熟悉彼此。宮崎的夥伴們還決定要用中文打招呼,所以大家不斷地練習「大家豪(好),窩(我)是○○○……」,發音或許不準,但是心意、笑果滿分。當天台下的觀眾熱烈的反應,讓宮崎的朋友得到信心,大家都說台灣人很直爽、親切。

從交流看見差異

台灣塾的交流,也體現彼此的見與不見。

來自日向市的橘農田中伸佳,在台灣的發表會上,堅持用不甚流利的英語發表,會前他死命地練習,還說學逗唱帶動現場氣氛,猜想他應該是團隊裡的開心果,但他說的卻是一個不快樂的農夫的故事。

家族擁有廣大的柑橘園,雖然在自然的環境中工作,但田中伸佳卻不快樂,感覺自己像是個生產機器,他想要多與消費者互動,想要實踐友善環境的種植,卻礙於現實難以實現。

日本農業協同組合(簡稱農協JA)有專業的分工,農家只需專注在生產,後續的銷售通路都由JA負責,嚴整的規矩,讓有心想突破改變的農家苦無伸展之處。

參加台灣塾是契機,田中伸佳藉此學習英文、多方閱讀,並認識了許多新朋友。來到台灣,他發現台灣農民的自由度高,能在自己的土地實踐夢想的理念。他也深受宜蘭青農賴青松的話語感動:「我是為了要將這個風景(農村景觀)留給子孫而務農的,」友善耕作的理念,正呼應田中伸佳心中一直以來想做的事:生產對環境友善的橘子。

「比起眼前的金錢,我們可以給社會未來留下什麼,或者可以創出什麼,這是我從台灣人那兒學到的,反而讓我覺得我在台灣遇到的農家觀念比日本先進。」田中伸佳說。

今年田中伸佳正式接棒家族企業,偌大的果園要改變還得一步步來,但他打算慢慢溝通,聚集理念相投的人,建立起模式,溫柔且堅定的改變世界。

幾乎每次出場都會帶著妻子日高亞矢設計的茶葉帽,搞笑登台的森本健太郎,是茶農第三代。他早早就離家赴東京發展事業,卻因為健康因素返回宮崎,剛好遇上家族茶園轉為有機耕作的時機,因緣際會的接下家業,並創立「もりもっ茶」品牌。

森本健太郎的茶園不使用任何農藥或化學肥料,採直接從大地獲取能量的自然栽培方法,是跟花、草、蟲、鳥共生,夏天還會有螢火蟲光臨的茶園。

來到台灣,與桃園茶農林和春交流,森本健太郎才發現揚名世界的台灣茶「東方美人」,是因小綠葉蟬吸食茶葉後產生化學變化,才帶有特殊的花果蜜香。知道這個訊息,森本健太郎狀作氣憤地揮了拳頭,有機栽培的茶葉難免有蟲來分食,他不甘心用心栽培的茶因此被認定為次級品,想到東方美人的例子,靈機一動,用被蟲咬過的茶葉製成「森のかほり茶」,搭配妻子設計的茶盒,和蟲蟲一起共享好茶的概念,吸引許多理念相投的消費者購買,也是從台日交流中開啟的新創意。

成為彼此的關係人口

或許有人會疑惑,這樣的交流能為雙方帶來多少獲益?

因應全球性的少子化與高齡化議題,日本政府近年高舉一級生產、二級加工、三級銷售三者相乘綜效的六級產業化大旗,各地方政府積極為在地產業找出路,而向海外出口是其一的解法。

但比起在商言商的交易,透過交朋友建立的關係或許能成就更多的可能性。

林事務所執行長、曾協助媒合台灣塾活動的林承毅說:「高峰由美的想法是要做雙向交流。」但這背後更深層的意義在於:「宮崎對台灣來說就代表著『日本』,日本這個符號在台灣有其先天優勢;台灣對宮崎來說,就是『國外』,宮崎不選擇往東京(國內)發展,而是走向國際,要讓宮崎被世界看見。」在這樣的相互作用下,地方選擇走向國際,與他國作連結,不一定要依附中央的政策,反而更有戰力。台灣塾的效應讓很多宮崎人認識台灣,也讓「宮崎」、「台灣」兩個地名,成為雙方只要瞥見都要多看一眼的特殊存在,成為相互的關係人口。

故事還在繼續

檯面上,台灣塾終止於2015年10月,但檯面下,人的連結卻是細水長流。

高峰由美稍微計算了一下,「到目前為止,我所協助、交流的人,實際上因台灣塾來台的人,以及計算從台灣來訪的客人加起來是5,627人。」這個數字不是KPI(編按:關鍵績效指標),是透過台灣塾而建立的關係人口,未來可能無限延伸的關係脈絡。

穀東俱樂部的創辦人賴青松,可說是宜蘭友善耕作的代言人。從日本學成歸國後,他返鄉務農,以提供居民安全、健康的食物為理念,他的作法啟發許多城市人追隨,也引起鄰近國家的好奇,中國大陸的海南島、香港、馬來西亞不約而同到宜蘭深溝村來拜訪,最後才是日本找上門。

「按道理講,日本農業技術、制度上都比台灣先進,以前我是到日本去學習,可是如果連日本人都跑來找我,對我是很大的鼓勵。」「如果日本可以主動走到台灣來,台灣或許可以走向全亞洲。」賴青松在心底籌謀。2015年底他發起「東亞慢島生活圈論壇」,邀集了日本宮崎、京都、香港、海南島及馬來西亞各地的專業人士,分享他們的農業嘗試。「首都式的雙城外交,對我們來說太遙遠了。但我們可以做的是地方跟地方的串聯,農民跟農民的連結。」透過人的連結,共思地方農業可能的未來,成為當下的進行式。

另一則故事發生在官方機構。2019年4月,在台灣花蓮、高雄、台中、台東、台南的農改場及農試所共六處成立「農產加值打樣中心」,仿效宮崎縣成立Food Open Lab的做法,由政府提供加工設備、技術,並輔導農民衛生安全規範,農民可先嘗試打樣再做後續市場評估。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林恒生說:「台灣是參考宮崎縣的形式,再因地制宜。」台日兩地加工服務的目標不同,「日本的目標是希望靠地方創生讓人留在地方,台灣的出發點是為了讓產品有通路,進而形成完整的產業聚落,成為在地的特色。」

以往,食品加工歸屬於經濟部管轄,食品安全又另屬衛福部規範,而今,正透過跨部會修法,將乾燥、粉碎、碾製、焙炒等初級加工分別出來,使農友可以在自家工廠進行初級加工,如此一來,協助農友解決產量過剩的問題,同時開發多元化產品,帶動鄉鎮發展的新機會。

採訪當天,我們見習來自南投的農友湯英華拿胚芽米糠來焙炒。進入加工室前,關於食品安全的SOP不可少,穿戴整套的工作服、髮網、口罩,洗手30秒,農改場的助理研究員蘇致柔逐一叮嚀。湯英華笑稱,因為喜歡吃餅乾,所以想試著把自家生產的稻米做成米餅,當作農旅的伴手禮。蘇致柔接收到需求後,親自研發,並帶領農友親自試做,再討論改良之道。

當天焙炒過程,除了設備的操作外,並記錄下相關數值,如時間、溫度等細項,作為農友日後的參考。整套流程透過實作讓未來農友自建食品加工室時可為依循,也為食品安全把關。

從一席話的啟發,到一群人一起走,一趟台灣塾的奇幻旅程,讓台灣與九州宮崎兩個原本隔海遙遙相望的兩個島,牽起了交流的緣分,成為彼此的關係人口,成就台日共好的現在進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