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傳遞各方的祝福 台灣獎學金資訊平台
2020-08-24

(林旻萱攝)

(林旻萱攝)
 

台灣每年有超過30億的獎學金流動於民間,這是一股長年支持社會前進的隱形力量,罕被關注,但始終存在。由台灣公益組織教育基金會所推動的獎學金資訊平台,匯百川於大海,連結各方資源,傳遞人與人之間不求回報的善意,再次印證,「人」才是世間最美的風景。

 

踏入桃園特教學校,正在舉辦校慶的校園,空氣中瀰漫著歡快的氛圍,部分學生聚集在操場上觀看獨輪車演出,也有少數在教室中上課,如常運作的背後,無不是受惠於各界資源的慷慨挹注。

若問起帶班的班導師,感受格外深刻,身兼學生個案管理的他們,尤其了解學生家庭的狀況,多數特殊生家庭屬社會弱勢,高額、常態的醫療開銷,讓不少家庭甚至曾面臨「斷炊」的危機,因此站在第一線的他們,不僅得負責教學,還時常需要協助家長,尋找外部資源。

從數千元到萬元不等的獎學金,雖然為數不多,卻常是急難當頭的一陣及時雨。但不少導師均表示,雖然民間獎學金的資源很多,但主要仰賴各單位行文至學校,再公開在網路平台上,因為來源瑣碎,稍不留神即有可能錯過,或者即便看到消息,還須一筆筆點開,才曉得條件是否合用,過程費時且耗神。

幸而近年由台灣公益組織教育基金會成立「台灣獎學金資訊平台」,完整彙整了各方的愛心,解決問題。

事在人為

獎學金平台,從一個動念,到落地完成,超過卅年的因緣匯聚。故事必須從中國文化大學社會企業管理碩士班專任教授王振軒開始說起。

目前,在任職單位同時擔任所長的他,另一個身分是台灣公益組織教育基金會的創辦人兼董事長。「我從小就開始領獎學金。」王振軒說,埔里小鎮長大的他,家境並不富裕,國中時期雖然成績普通,但也領過幾年的扶輪社獎學金,後來,幸運地他兩次申請到公費赴美攻讀碩、博士,也為這整件事種下了種子。

1991年,王振軒就像許多的留學生,修課之餘也積極尋找打工掙錢的機會,「很幸運的,那時沒去餐廳端盤子,也沒去圖書館當工讀生,而是在大學裡的財務部,找到了辦公性質的工作。」他說。

如崇尚自由主義的美國社會,18歲高中畢業以後,家長視子女是成年人,高達六成的學生都需要自行張羅高昂的學費與生活費,而美國的大學,也會根據學生的需求提供完善的支援。王振軒當時負責的工作,便是為來尋求支援的學生,依不同身分、背景,從已經建檔的獎學金資料庫中,篩選出符合要求的項目,提供給對方參考使用。

後來他在學界服務多年,「利他」一直是王振軒的教學重點,他也以個人名義創辦基金會,致力推動公益教育;本於這樣的心念,盼為莘莘學子建置獎學金資訊平台。但多年的醞釀,一直缺乏實際付諸行動的動力,他輾轉在各大學中任教,也曾借調赴研考會任公職,直到五年前一場大病,外在環境的變化終於讓他下定了決心。

一場心繞道手術,猶如從鬼門關走一遭的王振軒,痊癒以後,「我的想法就已經完全不同了。」他想,要做,就要趁早。

每個獎學金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每個獎學金背後,都有一個故事。」王振軒饒富情感地說。如今,平台已盤點超過9,000筆資料,且在地毯式的搜索中不斷累進數字。他探究每一筆獎學金背後的來龍去脈,發現這股存在台灣社會中的隱形力量,像是大眾善念的具體化,也是推進社會前進的動力。

這其中,遺愛人間的事蹟,尤其動人。好比師長獎掖同門後進,如教育家英千里,過去主要在台灣大學外文系任教,也曾參與輔仁大學的創校,與兩校的淵源,讓他設立獎學金,供兩校相關學系學生申請。也有企業家的慷慨餽贈,好比林麥公司的創辦人任江履昇女士,生於上海,卻在台創業、定居超過40年,晚年旅居新加坡及澳洲,亦成立清寒獎助學金幫助台灣學子。或者像邱紹亨紀念清寒獎學金,這是因在成大機械系就讀的邱紹亨意外車禍離世,父母紀念孩子,也感念同校師生情誼,故捐贈500萬致贈成大,將對孩子的愛化為大愛。又如因癌症病逝的周大觀,父母也設立抗癌獎學金,鼓舞癌症病友。

另較罕被注意的,本具有社福性質的大小宮廟,也常設有獎學金,如大甲鎮瀾宮、大龍峒保安宮等;或者企業回饋社會,如鴻海、儒鴻、國泰人壽;也有同鄉會、宗親會,或者職業工會設立獎學金,依其創辦的初始設下不同條件、門檻,嘉惠學子。

精準搜尋,友善用戶

獎學金千百種,按照基金會的統計,全台每年發送30億獎學金給30萬名學子,由於獎學金多由本金的孳息中撥出,代表背後至少有3,000億以上的教育基金,相當可觀。

然而,資源雖然豐沛,但台灣過去罕有完善的系統將之彙整於一處,造成資源四散,常見獎學金發不完,贈獎單位為之懊惱,有心申請的學生,卻苦於得在網海中大海撈針。

獎學金資訊平台創辦的用意即源於此。仿效過往王振軒在美國的經驗,用戶可根據不同的戶籍、就讀學校與系所、在校成績、特殊身分或條件(好比清寒家庭、身障家庭、僑生、新住民、體育或特殊才藝、宗親會、父母職業之工會、人壽保戶等均在此列)精準搜尋,更涵蓋從國小生到研究生不同年齡層的學生,甚至連僑生、陸生、外籍生也都在考量入內。

在盤點獎學金的過程中,王振軒有了心得,他說:「最可以代表社會多元、利他精神、公益作法的,就是獎學金。」正是因為這些資源不被集中壟斷,自由流通於民間,因而能說,越民主、開放、多元的社會,獎學金也就更蓬勃多樣化,象徵了民間的活力。於是他也將這個搜尋平台向國際學生開放,歡迎廣泛利用,也呼應獎學金本身的利他精神。

再忙,也要為自己爭取一份獎學金

學生申請獎學金,對於歐美學生來說習以為常。但環境條件不同,台灣學生態度保守,有超過九成的學生,不曾申請過獎學金。但同時根據教育部統計,國內大學生有超過四成申請就學貸款,高中就開始扛學貸的,所在多有,但依舊有許多人對於獎學金的認知不正確,以為那是給學業特別優異,或者家境特殊的學生才有的特別待遇。

但實際上,許多獎學金並沒有嚴苛的申請門檻,而設立獎學金的初心,也不外乎希望提供學子一份支援,使其專心向學。獎學金的存在,實具有創造資源流動的特性,在學的學生為自己爭取一份獎學金,也是天經地義之事。

為了推動使用風氣,基金會團隊開始走入各大校園,廣為宣傳。王心影是淡江大學財經系的應屆畢業生,因家中經濟狀況不佳,從高中時就開始受家扶基金會協助的她,到了大學,因為必須自行負擔學費、生活費,最吃重的時候,同時兼三份打工,但幸而英文成績優異,透過獎學金平台篩選,找到強調英文成績的紡織大廠儒鴻教育獎助學金,成功申請到10萬元獎學金,經濟壓力頓時減輕。

「原來申請一份獎學金,真的不難!」許多學生翻轉印象,始有領悟。正式進社會以前,不妨嘗試為自己申請一份獎學金,這也是教室外,學習為自我負責的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