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的嘉義市立美術館 在建築中旅行時空
2021-03-22

嘉美館的建築本體和策展力將成為城市裡的新亮點。

嘉美館的建築本體和策展力將成為城市裡的新亮點。
 

1926年,嘉義出身的畫家陳澄波以油畫《嘉義街外》入選日本「帝國美術院展覽會」,是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台籍藝術家。隔年,同是諸羅人的林玉山創作的《水牛》、《大南門》入選第一回「台灣美術展覽會」。1938年,首屆「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嘉義藝術家入選就占兩成,《台灣日日新報》以「嘉義乃畫都」為題報導,「畫都」名號伊始於此。

在地理位置上,位在林業資源豐富的阿里山腳下,嘉義曾是阿里山林場木材集散地,因而有「木都」之美名。

2020年,「畫都」和「木都」結緣在「嘉義市立美術館」交遇。

 

走訪嘉義市立美術館,形如一場時空旅行,陳澄波的《展望諸羅城》、林玉山的《諸羅風情》等作品已在故鄉安歇;而建築師巧心用系列木構為外牆,與木都的歷史進行對話,置身其中,彷彿可以聽到古蹟、畫作、木構、時間的私私絮語。

呼應木都的美術館

嘉義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嘉美館」)位在嘉義市中山路、廣寧街、蘭井街交會的三角形街廓,步出嘉義火車站向南步行不用十分鐘,即可看見原為台灣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的嘉美館。

基地上有三棟建築,分別是興建於1936年的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嘉義支局,現被列為市定古蹟(古蹟棟),1954年興建的酒類倉庫,以及1980年代重建的菸酒成品倉庫。承接此次嘉美館改修工程的是黃明威與王銘顯建築團隊,他們在三棟建築中巧妙置入一個三角形玻璃盒子,串聯起三棟不同年代的建築,讓老建築重現風采,繼續伴著嘉義人走向未來。

古蹟棟的設計者是日本建築師梅澤捨次郎。出身石川縣的梅澤,1911年渡海到台灣任職,1955年才離台,他從測量員、繪圖員一路成為建築師,人生的黃金歲月都奉獻給台灣,一生的作品都留在台灣,如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場(今松山文創園區)、台南林百貨、台南警察署廳舍(今台南美術館一館)等。

「這棟建築(嘉義支局)算是折衷主義,從古典過渡到現代的混合期。」黃明威解釋。L型的建築,入口門廳卻非安置在轉角處,室內樓梯的位置也非對稱置中,與古典主義的設計截然不同,更多了一分趣味與讓人思量之處。「入口處懸挑近四米的『雨庇』,沒有一根柱子支撐,在古典時期是不會有這種水平的,而且經過台灣那麼多次地震,都安然無恙,這很厲害。」黃明威讚嘆。

留學日本的王銘顯解釋,當時日本建築師深受歐美的思潮影響,身在台灣的梅澤肯定也搭上這波風潮,設計出如此高度的作品,「而如今這棟建築成了美術館,我們也想要回應那樣的高度。」黃明威說。

改建的重點工程其一是建築立面的接續。菸酒成品倉庫因為先天結構耐震力不足,建築師把水泥外牆拆除,改以CLT(Cross-Laminated Timber,多層次實木結構積材工法)技術重塑外牆。一來減輕建築的重量,強化建築的耐震度,同時木料能讓室內空間冬暖夏涼,符合節能減碳的時代訴求。「另外用上大量的木料是希望能呼應嘉義當年木業興盛,被稱為『木都』的時代。」王銘顯解釋。木頭外牆加附上玻璃帷幕,並延續古蹟棟立面開窗的規律,接續在新立面上或高或低、或長或寬的開窗,形如音樂的變奏,讓建築的表情更添豐富。而當立面拐到另一轉角處時,建築師刻意創造的圓弧角度,與古蹟棟L型的轉角圓弧呼應,是向前代建築師致敬的一隅。

翻轉美術館入口

改建的另一個重點是增建三角形玻璃大廳。

從鳥瞰圖看,三棟建築原初以不連續的角度佔據三角形基地的兩個邊,建築物背面因之交錯出不規則的畸零空間。建築師巧心地在其中鑲入一個三角形挑高透明空間,一則增加展場空間,再則連結酒類倉庫的特展空間,三則把零碎的空間化整為一廣場,「我們增設了三角形大廳的空間,讓建築物群被連串起來,廣場也產生了一致的方向性。」再進一步設想,「如果翻轉入口,把廣場作為美術館的大門,這樣美術館的動線就更合理了。」黃明威解釋。

古蹟棟原始的出入口臨近車水馬龍的中山路上,如今入口轉向充滿綠蔭的廣場,為美術館創造一段喘息的空間。玻璃帷幕成了美術館新的façade(建築立面),白天成為畫布,投映城市的風景,夜間點燈時,可清楚看到木構挑高的線條,華美如城市中的星子。

增建挑高12米的空間,不想中間有梁柱阻隔視線,破壞視覺的穿透,建築師運用集成材做成魚腹形狀的梁,隨著空間跨度大小而變化不同的深度,像是魚群在天花板上嬉戲。「做成魚腹狀也是希望表現木材柔順的美」,黃明威說。而進到美術館,順著樓梯上二樓才能發現挑高空間的視野與寬闊,有人問王銘顯怎麼不從一樓挑高到四樓,「這樣就沒有柳暗花明的感覺了。」兩位建築師同聲說。
 

嘉美館夜間點燈時,可清楚看到木構挑高的線條,華美如城市中的星芒。

嘉美館夜間點燈時,可清楚看到木構挑高的線條,華美如城市中的星芒。
 

面向社區的美術館

建築師翻轉了空間的入口,館方也從空間獲得啟發,順勢提出「面向社區的美術館」的概念。

「建築師把大門做了180度的調動,美術館變成正對著社區,這樣一來它跟社區的關係就更接近。」嘉美館館長賴依欣說。這形似三合院的廣場,是美術館的活動空間,也是市民的休閒場所,同時它也像是一段延伸的心靈廊道,進到美術館前或參觀完展覽後,讓身心靈安歇。

接任美術館館長職務,賴依欣坦承中心也有危機感,擔心一般民眾進不來美術館,憂心嘉義人對於美術館的想像是什麼?她透過舉辦共識工作營,了解嘉義市民對於美術館的想像其實很「生活」,跟都會區很不一樣。「美術館是市民休閒的場域,但對嘉義市民來說不是百分之百的藝術空間,他們想像要做的事情不是那麼生硬的文化藝術活動。」賴依欣解釋了嘉義在地與台北都會的差異,而這些概念也提供給設計師去思考品牌形象,提出「+1」的概念,「尤其在嘉義,我們要經營一個美術館,它不能是百分之百的白盒子展演空間而已。這個+1的品牌,音近『嘉義』,希望所有的市民進來對美術館都是加值。」

為此,館方創造了多種讓民眾進入的管道。比如校園的藝術教育推廣計畫、在美術館裡解密的「畫都少年」AR實境遊戲,或是兒童藝術教育空間,同時也有「藝術廣播計畫On Air」的podcast,出版《畫外》、《回歸線》月訊、館刊,提供給民眾多樣的線索接觸美術館。「我們要顧及的群眾族群(比都會的美術館)還要更寬廣一點,所以我們溝通的方式也必須要再更多元一點。」賴依欣表示。

策展力先決

努力面對社區,連結在地,但賴依欣念茲在茲,「當這個城市有一個美術館的時候,它要如何不受到地方藝術文化的框架,而在裡面注入多種不同的能量?它要形成怎麼樣的動能?它要給予藝術文化怎麼樣子前瞻性的思考?它要怎麼樣帶動一個城市的美學?」

嘉美館自籌備期即受市民期待,至今已獲捐贈如陳澄波、林玉山、張義雄、劉新祿、林國治多位嘉義在地畫家的作品。但身為一個新創的美術館,典藏資源不足,更要善用策展之力,從各方調度資源,「透過展覽的策劃定位美術館的主體性,讓美術館因為展覽可以扎根地方,同時又能夠擴展在地的視野,這樣也為嘉美館帶來展演內容的特殊性。」賴依欣解釋。

她也希望藉由討論與工作坊的方式,為後年展覽主題提出概念,設定年度主題,「如果不這樣做,內容會變得分散,議題的聚焦性、討論度會變得少。我們要在現有的資源裡面創造極大值,因此應該要先把主題概念確認,從再中延伸可能性。」

不僅身兼嘉美館館長,賴依欣更是青年世代中傑出且活躍的獨立策展人,嫻熟地用展覽說故事。嘉美館開幕的首檔展覽即以「辶反風景」為題,探討風景畫在百年來的流變,更延伸到當代藝術創作中的內心風景。除了展出嘉義前輩畫家林玉山的《諸羅風情》、陳澄波的《嘉義街外(二)》、《展望諸羅城》等風景畫外,也特意邀請了在嘉義成長但近年已少在地方活動的藝術家回來嘉義展出,「嘉美館勢必要銜接在地藝術能量,然後成為串起在地藝術能量的平台。」賴依欣指出,嘉美館開幕第一年的展覽,主題會緊扣嘉義美術史的切片,還有城市特質,梳理嘉義美術史,回應嘉義當地的藝術文化及城市的狀態。

非典型美術館

「這是一個非典型的美術館,」黃明威說。「它等於是先以尊重古蹟的角度,反過來定義美術館。」

嘉義市政府在籌備前期即定義嘉美館「小而美」的特質,這棟與古蹟結合,是舊建築再利用的案例,幅員雖不大,但交通便利,嘉美館就「發生」在一棟與嘉義市民相伴這麼久的空間中。當全球化與國際接軌已成為漫天飛舞的口號時,嘉美館面向社區,跟地方的文化歷史接軌,更讓人期待其為地方激起「+1」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