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環保利用‧造福鄉里 守護花蓮弱勢五十載—劉一峰神父

劉一峰神父(莊坤儒攝)

劉一峰神父(莊坤儒攝)

 

1966年神父劉一峰從法國馬賽港出發,途經蘇伊士運河,沿著印度洋,歷經一個多月的航程,再從香港轉船,終於抵達台灣,這年他25歲。他用愛懷抱這塊土地,在花蓮玉里收容遊民、身心障礙者,帶著他們自立做資源回收,只因為他相信每個人都是上天的寶貝,沒有人應該被遺棄。

 

結束一天的工作,劉一峰和他收容的民眾一起用餐, 為他們加油打氣。結束一天的工作,劉一峰和他收容的民眾一起用餐,為他們加油打氣。

清晨5點,天才剛亮,玉里天主堂的廚房裡,已傳來鍋鏟的聲音,原來是神父劉一峰正在為收容在天主堂的民眾準備早餐。簡單的餐點,有捐贈的水果、即期的食品,全是附近居民的愛心,生活雖然簡樸,但大家臉上卻都有著滿足的笑容。

7點,玉里天主堂一樓的圖書室內聚集了一群人,他們衣著樸素,在劉一峰帶領下進行早禱,再由各區工作人員分配當天資源回收的工作區域。在劉一峰的親切叮嚀聲中,彼此互道早安,相互打氣,為一天揭開序幕,如此數十載,不曾間斷。

緣分的種子

1966年10月劉一峰正式成為神父,擔任神職至今已五十多年,但他與天主的緣分,也許在出生時就已結下。1941年,劉一峰出生那天就被擔任修士的叔叔作為代父抱著他受洗,並以叔叔的名字Yves為劉一峰取命。這位立志當神父欲前往亞洲傳教的叔叔,原本已準備好將來彌撒用的聖爵,卻因故死於戰爭。

十多歲時,劉一峰得知叔叔的故事,奶奶期勉他承繼叔叔的遺志,但當時年紀尚小的劉一峰並沒放在心上。直到二十幾歲當完兵,才決定聆聽內心的聲音,進入修道院尋找生命的意義。劉一峰如今回想:「那時候好像天主就藉著我阿嬤的嘴,把一點點種子放進我的心裡了。」而當年那個已刻上叔叔名字的聖爵也被劉一峰帶來台灣沿用至今。

五十多年前劉一峰自法國來到台灣, 溫暖笑容始終不曾改變。(劉一峰提供)五十多年前劉一峰自法國來到台灣,溫暖笑容始終不曾改變。(劉一峰提供)

獲派來台的劉一峰,為了融入在地生活,當時一位前輩曹神父以三國時代人物──劉備的劉當作他的姓氏,並以劉一峰法文名字的諧音取名「一峰」,更蘊含了希望他能在兩邊都是山的花蓮成為山上之頂。如今劉一峰早已成為許多人心中的大山,屹立不搖,堅忍守護著玉里的居民。

來自法國的台灣爸爸

見到劉一峰自然的以原住民語或台語親切向民眾打招呼,很難想像,其實來台灣前的他,一句中文也不會。來自法國的劉一峰,為了來台後能用英語學習中文,他先到英國加強英文,抵台後,劉一峰先到新竹學習兩年的中文,才被派至花蓮。

初至花蓮的劉一峰觀察到當地居民的經濟並不寬裕,隔代教養、父母外出工作,孩子下課後只能在街上遊盪。於是劉一峰在天主堂設置閱覽室,讓課後無處可去的孩子有安身之所。之後劉一峰陸續派赴瑞穗及玉里,他的所到之處都有民眾閱讀的空間,他照顧孩子的心也從未改變。

環顧玉里天主堂一樓的圖書室,四周牆壁的架上都是各界熱心捐贈的書籍,他歡迎民眾隨時進來閱讀。即使是路過的遊客,劉一峰也大方請他們將喜歡的書帶回家,看完再寄回來就好。劉一峰認為「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喜歡讀書的他深信閱讀能為生命帶來改變。

無處可去的不只是孩子,更多的是被社會邊緣化的遊民,他們可能因為酗酒、剛出獄,或是身心障礙等因素,無法被一般的工作場合接納。劉一峰將他們帶回天主堂,除了提供食宿,天助自助,更希望透過工作找回他們生活的尊嚴。正好政府推行環保回收的政策,劉一峰便開始帶著他們做起資源回收。

用愛修復受傷的心

一位、兩位、三位……,劉一峰只要看到需要幫助的人就帶回天主堂,四處為他們張羅宿舍,甚至不惜變賣父母在法國留給他的遺產,也不願放棄任何一人。

隨著人數越來越多,劉一峰將資源回收的工作系統化,「這邊做分類,另一個工作站負責拆卸電器裡的金屬;寶特瓶與其他塑膠必須分開,因為回收價格不同……。」這些回收的know how全是他數十年的經驗累積。

劉一峰(前排左1)用資源回收讓曾經 受傷的人們,重拾信心與笑容。(莊坤儒攝)劉一峰(前排左1)用資源回收讓曾經受傷的人們,重拾信心與笑容。(莊坤儒攝)

除了仔細將回收物品分門別類外,參與回收工作的人員,劉一峰也按其能力分配適合的工作。力氣大體力好的,負責開車到各定點收民眾放置的回收物。以玉里為中心,往南、北各40公里,從光復到關山之間共幾百處的回收點,一天下來十分耗費體力。

即使行動稍微不便的人,也能在回收站協助分類,或是幫忙整理可用的二手物品。以玉里醫院的宿舍外牆空間改裝而成的雅各伯二手書店,也會由身心障礙者輪流擔任店長,讓每個人都有發揮的空間。

在劉一峰帶領的回收中心裡看不到凌亂,也許環境有些破舊,但十分整齊,每種回收物分門別類。傍晚結束工作前,大家刷洗地板維持整潔,讓資源回收工作跳脫髒亂不堪,充滿蚊蟲的刻板印象。

回收站內設有簡單的烹調設備,由工作同仁烹煮午餐,一起工作、一起用餐,彼此有時互開玩笑,有時傾訴心中的煩惱,就像大家庭一樣,而劉一峰就是他們尊敬的慈父。

這些來自不同出身的人,偶爾也會打架鬧事,或是惡習再犯,但劉一峰從未想過要放棄他們。他相信團體的生活能互相影響,給予他們精神的力量,便能將人們導回正軌,讓回收的不僅是資源,更是他們的心。

舊衣美麗變身

走一趟布列塔尼二手布藝館, 感受師傅將舊物華麗變身的創意巧思吧!走一趟布列塔尼二手布藝館, 感受師傅將舊物華麗變身的創意巧思吧!

除了回收分類,劉一峰在工作站旁規劃了二手倉庫,販售各界捐助的舊物。衣架上外套、長褲、包包整齊地擺放,碗盤、傢俱、玩具布偶也一應俱全,不只讓人挖寶,也讓經濟不太寬裕的人,能有地方買到低廉的物品,解決生活所需。就如劉一峰在早禱中勉勵大家:「資源回收的工作是非常有價值的」,鼓勵大家要看重自己的工作,不只幫助自己也幫助其他弱勢。

為了更加活用資源,以劉一峰家鄉命名的「布列塔尼二手布藝館」於2017年夏天開張了。在師傅的巧手下,舊旗袍、窗簾布、麻布袋等,被做成美麗的包包和帽子,還將其取名為布列包、塔尼袋等創意的名字。布藝館也接受客製化訂單,偶爾會有民眾帶著充滿紀念的舊衣,委託師傅做成包包,賦予舊物新的生命,成為永恆的回憶。

延續劉一峰愛物惜物的精神,布藝館內的布置也都是二手物品。舊電扇成為燈具、火鍋鍋具變身花器,單車輪框可以作為吊掛項鍊的展示架。連天主堂整修時留下的彩繪窗戶,也都成為館內別具意義的風景。布藝館裡到處充滿創意的巧思,不只能挖寶,還能得到舊物再利用的靈感。

劉一峰期待怡峰園的落成, 讓身心障礙者有個歸依的家。劉一峰期待怡峰園的落成,讓身心障礙者有個歸依的家。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劉一峰對弱勢的關懷,讓他成為財團法人花蓮縣私立安德啟智中心負責人的不二人選。安德啟智中心裡居住了近五十位身心障礙者,劉一峰及團隊依他們的病況與能力,分成木工、裁縫、烘焙、工藝等組別,每組都有專門照顧的老師。除了被動接受照顧與治療,院生也會協助木傢俱的拋光與組裝,或是分工製作拖把、竹掃帚等,讓他們能有自立的能力。

安德啟智中心接收15歲以上50歲以下的身心障礙者。老舊建物的設計,無法因應院生年老後必須臥床的需求,於是劉一峰心中有了籌建怡峰園的想法。隨著院生不斷長大,劉一峰知道怡峰園的興建不能等,即使教堂事務與資源回收的工作已讓他行程滿檔,劉一峰仍到處籌措經費。

雖然一度面臨經費斷源的危機,但在各界愛心協助下,怡峰園終於在2016年順利動工。現在外部結構大致已完成,設想這些院生將來輪椅的需要,怡峰園的入口、大廳、房間等,全以寬敞的無障礙空間去規劃。劉一峰望著正在內部裝潢的怡峰園,期盼2018年能順利完工,想到這些院生與其他身心障礙者將來能有安身之所,劉一峰心滿意足地笑了。

在劉一峰心裡,所有人都是上天的寶貝, 他用愛接納每個人的獨一無二。(莊坤儒攝)在劉一峰心裡,所有人都是上天的寶貝,他用愛接納每個人的獨一無二。(莊坤儒攝)

看著劉一峰所到之處,工人們熱情的與他打招呼,安德啟智中心的院生紛紛上前給他擁抱,甚至開車在路上都有民眾將他攔下話家常,劉一峰已是大家心目中的大家長。問他是否擔心回到天父身邊時這些孩子沒人照顧,已經77歲的劉一峰表示,他已請主教尋覓接班人,希望找一位能有熱忱照顧身心障礙者的神父,繼續代他照顧這群可愛的寶貝。

有人說,玉里沒有遊民、沒有垃圾,就算迷路也不用怕。因為這裡有位神父,在此付出他的青春,用愛接納每一位弱勢。劉一峰用環保回收來活用資源,更讓這些曾被社會放棄、傷痕累累的人們,活出生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