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洄瀾幼苗‧天使傳愛 陪伴的力量—傅若望神父

傅若望神父(林格立攝)

傅若望神父(林格立攝)

 

不論是教友或非教友,只要傅若望神父走到的地方,都受到大眾的歡迎。因為他的樸實無華與自然親切,陪伴著在地人度過了無數的寒暑。

 

傅若望26歲晉鐸神父時的第一次彌撒。(傅若望提供)傅若望26歲晉鐸神父時的第一次彌撒。(傅若望提供)

在傅若望身上並沒有多麼冠冕堂皇的事蹟,他的人生是由無數個無私的陪伴與奉獻所交織而成,這看似平凡人生中的不平凡,將人與人和天主緊密地連結在一起,也充分體現了大聖伯納修會「助人過山」的精神。

從小立定神職志

1938年出生的傅若望,父親是木匠,母親在家從事手工西服的製作,「從小看到媽媽在做衣服,她也有收學徒,因為在那時是買不到西裝的,必須要手工縫製。」傅若望娓娓道來從小於瑞士生活的點點滴滴,印象中,母親常常跟他說起他舅舅傅光業在中國傳教的情形,耳濡目染下,小小心靈中早已埋下了神的種子。

後來傅若望來到洛桑的教會學校念書,舅舅的神父朋友來問他要不要追隨舅舅的職志,成為神父,去中國傳教。「那時候有很多條路可以選擇,包括結婚的選項。」傅若望說。可是從小埋藏在心裡的種子,在這時開始萌芽,說是舅舅影響了他想當神父的志願也好,還是母親或是舅舅朋友的助力也罷,總歸這些都是天主透過身旁的人,引領他走向神的道路。

神父包辦人一輩子從出生、結婚到死亡的種種歷程。(傅若望提供)神父包辦人一輩子從出生、結婚到死亡的種種歷程。(傅若望提供)

「要進我們的修會,要先寫信給會長,取得同意後才能進入。」1958年,傅若望20歲時進入「大聖伯納修會」,該修會是為了紀念聖伯納修士於阿爾卑斯山上的隘口建造庇護所,以救助往來旅客免受雪崩及盜賊之苦而取名的。傅若望當時才剛抵達山上的修會,就發生雪崩,阻斷了來時的道路,沒想到在相隔九百多年之後,這修會庇護所再次發揮救援功能,收容了傅若望,也才有後來花蓮嘉里天主堂的傅若望神父。

千里迢迢來花蓮

隨著中國大陸局勢的變化,1952年大聖伯納修會撤出雲南,傅若望的舅舅傅光業也輾轉遷赴台灣,擔任花蓮秀林天主堂的神父。「我1965年第一次來到台灣,我舅舅也在這邊。」傅若望剛開始先在新竹耶穌會的華語學院學習國語,後來花蓮地區的主教費聲遠需要神父的加入,陸陸續續號召了包括傅若望等8位神父前來花蓮。

花蓮嘉里天主堂一隅。花蓮嘉里天主堂一隅。

也由於有相似背景的神父一起在花蓮生活與傳道,傅若望初來乍到時並不孤單。不過在異鄉生活第一個面臨的就是語言問題,「來到花蓮,我的語言不通,後來又回去學校學國語,之後才慢慢比較敢說了。」傅若望說。

除了語言障礙,還有傳教時也受到許多限制,如秀林鄉的佳民村需要有入山證才能進去,海邊某些區域也受到管制。「當時每個星期日或星期三,我們在花蓮的神父會固定在新城聚會。」福傳的範圍大約是以花蓮太魯閣族所在的新城、秀林二鄉為主,而聚會時所討論的,不外乎是如何把天主的愛帶給大眾,以及如何幫助在地的居民。

救貧扶弱互助會

來到花蓮,傅若望心想除了在信仰上幫助當地人之外,還有什麼可以幫助到他們的?在地原住民一開始並沒有儲蓄的概念,有時購買農具或需應急時卻求助無門,傅若望與舅舅傅光業於是發起「儲蓄互助社」的活動,每個月鼓勵他們存錢,起碼是幾十塊,等於是一個信用基金。要借錢者,需有保證人,一開始是口頭承諾,後來慢慢開始有一些抵押品,主要目的除了救濟弱勢與貧困居民外,也是在幫助原住民建立理財的觀念。

互助社一開始是由具公信力的神父發起,漸漸地那些受到幫助的人也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組成委員會,現已將組織制度化,推展至全國各地。這五十多年來,感謝神父的民眾相當多,有些會直接拎一瓶酒來跟神父對飲,也有些則帶來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前來致意,還有送大賣場禮券給神父的,讓神父可以去大賣場買東西。對傅若望來說,這份人與人之間的互助與情誼,正是天主展現博愛的具體實踐。

五十多年來,傅若望奔波往返瑞士,募款籌辦幼兒教育。五十多年來,傅若望奔波往返瑞士,募款籌辦幼兒教育。五十多年來,傅若望奔波往返瑞士,募款籌辦幼兒教育。

守護童稚天使行

早期新城鄉嘉里村這邊,大人白天出去田裡工作,小孩就到村裡的教堂聽神父講故事,漸漸地村莊的小孩都聚集在教堂中。當時有個王媽媽熱心充當保母,照顧這些小朋友,而這就是「天主教花蓮教區附設私立培德幼兒園」的前身,之後蓋了嘉里天主堂,也才有了現在的幼兒園。在那貧困的年代,興建幼兒園一方面是照顧村裡的小朋友,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傳教的種子能在幼時生根。

「這邊最多有到200個小朋友。」提起幼兒園的小朋友,傅若望眼中充滿慈愛的光芒。其實這一路走來一點都不容易,為了讓弱勢兒童能享有受教權,五十多年來,傅若望奔波往返瑞士,募款籌辦幼兒教育。早期的教師是由附近聖瑪爾大女修會的修女來擔任,現在每個月都會邀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的教授前來幫教師作教學指導。教育是助人脫貧,也是淨化人心的事業。在幼兒園裡,沒有明顯的宗教課程,而是在潛移默化當中,讓孩子知道怎麼愛人、恭敬天主與孝順父母。

從培德幼兒園畢業的學生,有的後來當了鄉長、議員或教師,在事業有成之後,也經常回來探望神父,參與教會的活動。「你看這是爸爸當初讀的幼兒園。」傅若望憶起有個學生家長,對著小孩驕傲地說自己來自培德幼兒園的神情。在培德幼兒園任教13年的園長潘玉惠,提到她所認識的傅若望,紅著眼眶,充滿了不捨地說道:「神父從國外來台奉獻了好幾十年的歲月,很令人感動,這也是我們大家願意留下來幫他的原因。」天主的愛透過神父,散播在每個人的心中,受感動的人,也用愛來回報所遇到的人事物,這幅景象是多麼的神聖美麗。

傅若望(左1)平實、生活化的傳教方式,深得在地民眾喜愛。(傅若望提供)傅若望(左1)平實、生活化的傳教方式,深得在地民眾喜愛。(傅若望提供)

無私陪伴神父願

採訪當天參觀了傅若望的房間,雖然空間不大,卻是一輩子傳教的軌跡,信物、老照片、老收音機等擺滿了已經不大的書房。進入臥室,除了狹小的單人床外,旁邊就是浴廁與盥洗的地方。老實說,空間著實侷促,但他也甘之如飴。聽旁邊的教友說神父的皮帶,數十年下來修修補補都還捨不得換,教會的桌椅,有很多也是資源再利用的回收品。

「不要忘記回來的路」這是傅若望常叮嚀教友的一句話,他從不強迫人,而是從日常生活的身教來感召身旁的人。這種自然而然的親切,讓不是教友的人也常主動前來跟神父聊天。有一次他去村裡拜訪教友,那邊有一條街,兩旁都是房子,傅若望笑著說進去這條街前還很清醒,但沿途家家戶戶都邀請他進去坐坐,等到出街尾時已經醉了。因為在地人每天農忙過後,晚上就是親朋好友聚在一起聊天喝酒的時候,而神父就像他們的親人一樣。

傅若望外出彌撒時所使用的聖物。傅若望外出彌撒時所使用的聖物。

這種平實、生活化的傳教方式,也展現在彌撒儀式當中,傅若望唯恐原住民教友會遺漏在彌撒裡用國語講述的福音,旁邊的人就會用阿美族語來復述一次,讓每一位來參與彌撒的教友,都能夠領受與分享到天主的愛。傅若望提到,與民眾越接近越好,因為這樣才能近距離觀察到民眾實際的需求。

某次為了老人院的募款要練習合唱,傅若望在外面準備了汽水餅乾等點心給大夥享用。中場休息時,合唱團的指導老師跟他說喝汽水對喉嚨不好,喝醋比較好,等到下半場練完歌時,沒想到桌上竟然已擺了工研醋!雖然讓大家笑成一團,可是這份心意卻也感動了大家。不過等到下周再來練唱時,桌上已貼心準備了蘋果醋等對喉嚨好的飲品。

有教友病重或是過世,傅若望幾乎天天都會去家屬家裡做彌撒,這種與家屬一起做彌撒、一起祈禱的「陪伴」,著實讓家屬感動。「沒有耶穌,就沒有出口。有人死掉或是生病,我們去祈禱,就是趕快跟天主的愛結合,這樣就一定會得到幸福。」傅若望對於照顧窮人、病人的心念因著天主,從不停歇。

耶穌福傳於心田

近年來傅若望因總是親力親為地付出與勞動,導致脊椎與腰間出現問題,他在瑞士的弟弟勸他回瑞士休養,「結論,你們看我還在這裡。」傅若望俏皮地跟我們說,因為走向天主,是人生命最大的一個出口。縱使如此,不分平日與假日,他仍持續奔波於各地傳播福音。

傅若望希望來接續的神父很會講故事給小朋友聽,以及來聖堂聽道的人能越來越多,他說:「我給你們的不夠,對不起,但最重要的是耶穌。為了你們,我做這個工作,耶穌是我能夠給你們最好的禮物,我沒有更好的了。」大聖伯納修會迄今已近千年,這由當時聖伯納修士所建造的修會庇護所,照顧了往來的旅客,這份精神,也將透過一代一代的神父,持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