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駐泰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為推廣台灣電影,促進台灣電影文化之國際交流,在台灣文化部專案經費支持下,與國家電影中心共同以「臺灣當代電影經典」、「臺灣社會的多元文化和青春容顏」為概念,選入7部影片另製泰文字幕,並收錄中泰文導讀專文、電影介紹和短評,製作推出泰文字幕版「臺灣電影工具箱」,以利文化、學校等機構或團體申請非營利放映使用。
泰文版「臺灣電影工具箱」專門提供給泰文使用者作為選片和規畫參考,期待透過公播版影片之交流,逐步建立泰方與台灣之合作網絡,推廣辦理海外台灣電影活動,以此提升泰國對台灣電影之認識,從而開發電影產業之合作潛力。
本套工具箱共計精選7部影片,取得授權期間從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共三年,影片素材為DVD規格。泰文字幕版「臺灣電影工具箱」所收納之DVD影片,為台灣文化部提供泰國文化藝術影視、學校或學術機構、或其他經辦事處認可之機構或團體辦理非營利電影放映活動使用,並需於預計放映日期45個工作天前向駐泰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提出申請,並於泰國境內放映。相關合作提案之方法請參閱駐泰國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官方網站/文化組/電影工具箱申請。
「台灣電影工具箱」係每年精選重要台灣電影及經典修復作品,分類策劃具台灣人文、社會指標性意義之多元主題,提供駐外單位或國外文化機構參考,於海外策辦非營利性之台灣電影活動時參考使用,以協助台灣電影文化之海外推展與交流,增進台灣電影之國際能見度與知名度。泰文字幕版之工具箱的發行連結了「臺灣電影工具箱」之計畫精神,落實新南向政策,加強電影文化與泰國進行深度交流,並推廣台灣文化多樣性。
■七部影片簡介
1.彩雲飛
1973∣110分∣彩色∣劇情片∣國語發音∣字幕:泰文∣2K數位修復
從香港來台灣唸書的雲樓,借住在父親舊識楊伯伯家裡,和楊家獨生女涵妮相戀。好景不常,雲樓被父親的謊言騙回香港,誤以為雲樓不告而別的涵妮大受打擊,心臟病發過世。雲樓返回台灣後發現愛人離世,過著行屍走肉的日子。一日,他撞見一位長相神似涵妮的女孩,發現兩人竟是一對素未謀面的雙胞胎姊妹。
本片改編自瓊瑤同名小說,一代玉女甄珍一人分飾雙胞胎兩角,更破天荒親自在後製時期擔綱配音,為其代表作之一。在瓊瑤式夢幻愛情喜劇包裝下,本片亦可看見1970年代勞工階級對社會流動的想像。
2.戀戀風塵
1986∣109分∣彩色∣劇情片∣國、台語發音∣字幕:泰文
阿遠與阿雲是青梅竹馬,成長於山城九份,感情清淺又深摯。九份礦業沒落,不時爆發礦災與罷工,使山城前途晦暗。國中畢業後,阿遠與阿雲相繼離鄉至台北工作,生活辛勞困頓。收到兵單後,阿遠到金門服役,阿雲要阿遠天天寫信給她。二年後,她卻愛上每天送信的郵差,二人公證結婚。阿遠退伍回鄉,頓感人生充滿流變偶然,世事無常。
改編自台灣新電影重要編劇吳念真初戀故事,侯孝賢以長鏡頭、景深構圖、段落剪接、自然光、現場攝影、非職業演員等手法,講述了一個淺淡地近乎「無故事」的青春戀情。城市與鄉村、現代化與前現代、今與昔之間的對立,瀰漫全片;對於山城聚落、傳統家庭、出外人同鄉的親切互動與真摯情感,侯孝賢始終充滿了鄉愁。
3.藍色大門
2002∣83分鐘∣彩色∣劇情片∣國語發音∣字幕:中、英、泰文
「你的初吻,該給喜歡你的男生,還是你喜歡的女生?」在初夏的高中校園,孟克柔與林月珍是無話不談的好友。月珍暗戀一位叫張士豪的陽光男孩,她要求克柔幫忙傳遞情書,實際上卻以克柔的名字寫信,克柔發現了後非常生氣,兩人也因此疏遠。此時,士豪已深深喜歡上克柔、展開熱烈追求,但克柔卻漸漸想通了一件事實,她永遠不可能喜歡上士豪,因為她喜歡的,是另外一個人。
本片主角群年輕卻演技不俗。導演刻意摒除台灣新電影中常見的眷村、老屋等符號,以出身中產階級的高中生為主體,描繪青少年青澀單純的愛情、對性向及自我認同的摸索。風格清新唯美,用簡單的影像語言,傳達青少年時而陰鬱糾結、時而陽光燦爛的情緒,為台灣電影開啟一扇青春大門。
4.飛行少年
2007∣120分∣彩色∣紀錄片∣國語發音∣字幕:泰文
花蓮縣「信望愛少年學園」寄居著一群身心受創的孩子,有的失親失養,有的則因行為偏差,被家庭與學校遺棄。主持學園的黃牧師與法院盧觀護人想改變這群孩子的命運,使他們重拾自信,體驗成功的滋味,因而在2006年夏天開啟騎獨輪車環島的計畫。
本片拍攝這群孩子環島過程,過程中,師長們無盡的耐心與鼓勵,軟化了這群受創少年的頑固心防,原本逃避、執拗的他們,在歷經身體的疲累和內心的掙扎後,逐漸磨鍊出昂首前行的硬頸精神,熱血而激勵人心。使他們能穿過青春迷霧,找回生命中遺落的心靈碎片,重新拼湊出完整的人生圖像。
5.第四張畫
2010∣103分∣彩色∣劇情片∣國、台語發音∣字幕:泰文
十歲的小翔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病死後,多年不見的母親突然出現,將他帶往新家與繼父同住。性格暴虐的繼父卻使小翔陷入更深的恐懼,他開始隨朋友四處偷竊遊蕩,並畫下一張張神祕圖畫。老師從小翔的畫作中發現關於小翔失蹤哥哥的秘密,警察也開始展開調查,隱藏在畫後的真相呼之欲出……。
本片故事發想來自一則兒童受虐致死的新聞,並從導演鍾孟宏首部紀錄長片《醫生》(Doctor, 2006)主角男孩Felix的畫作中,找尋能夠代表小翔心境的手繪塗鴉,取得靈感重新潤飾改編。每一張畫的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呈現孩童豐富的想像世界的同時,亦帶引人深思的社會議題。
6.當愛來的時候
2010∣108分∣彩色∣劇情片∣國、台語發音∣字幕:泰文
來春是一位叛逆的十六歲少女,出身三代同堂家庭,一家七口組成多元、關係複雜。二媽產下弟弟不久,來春也和二媽當年一樣未婚懷孕,而負心漢卻消失無蹤,一場家庭風暴隨之襲來。風波未平,長年貪杯嗜酒的父親忽然病倒,多年來主導家政的大媽一夕崩潰,向來謙抑溫良的二媽,只得拿出了年輕時行走江湖的魄力,接棒持家。
導演張作驥作品過去多拍攝男性題材,本片則以女性為主角,透過年輕女孩未婚懷孕的故事,以及三代同堂家庭劍拔弩張的關係,刻劃多位一肩扛下生命重擔、勇敢追逐愛情的女性面容。本片劇情具有高度衝突性,除了關懷社會議題之外,也說出中下階層的愛情、親情故事。
7.父後七日
2010∣92分∣彩色∣劇情片∣國、台語發音∣字幕:泰文
父親驟逝,阿梅自急奔家鄉處理後事,未料,台灣五光十色的喪葬習俗,卻帶給她一趟匪夷所思的特殊體驗。原本盤據身上的喪親之痛,在荒謬、喧鬧、嘉年華般七天告別式中,意外獲得了舒緩。然而,華麗儀式後,喪親之痛,才慢慢重回到梅身上,想起父女間的眾多回憶,使她久久不能自已。
劉梓潔將自身喪父經歷寫成散文,並在王育麟導演的鼓勵下,親自將散文改編為電影劇本,並合導此片。本片細膩拍攝台灣充滿本土特色的喪葬文化,以喜劇之輕襯托出死亡之重與喪親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