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情生意動的茶文化 茶器、茶藝之美

茶藝與茶道,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林旻萱攝)

茶藝與茶道,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林旻萱攝)

 

茶藝與茶道,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茶「藝」指的是製茶、烹茶與品茶等藝茶之術。茶「道」是在具體的製茶、烹茶與品茶的過程中,學習、領悟茶藝的幽靜清雅,透過心靈體察與感悟,內化這份情意,修身養性,並展現在日常生活的一動一靜當中。

 

「懷汝系列」溫厚內斂,是陶作坊向宋代汝窯致敬的思古之作。「懷汝系列」溫厚內斂,是陶作坊向宋代汝窯致敬的思古之作。

器為茶之父

茶器的發展,與飲食、喝茶的時代風氣密切相關。早在兩千年多年前的西漢,就有烹煮茶飲的文字紀錄,不過當時並沒有茶器這個名稱,統稱為食器。唐代經濟繁榮,飲茶風氣興盛,「言茶必曰唐」,茶器開始自食器中獨立出來,成為重要的生活用具。唐代推崇煮茶,當時要喝到一杯茶,至少需要經過火烤、研磨、過濾和沸煮4個程序,加上茶的製作與保存所需,茶器、工具繁複。

唐朝陸羽在《茶經.四之器》裡洋洋灑灑寫了數千字,按照生火、用水、煮茶、品飲、清潔、藏陳等用途,將茶器加以分類;細數一整套飲茶用具,數量多達28種。

南宋審安老人撰寫《茶具圖贊》,將當時常用的12件茶具一件件畫出來,雅稱為「十二先生」。後來文人將「茶、水、器」合稱為茶道三君子,將水比喻成茶之母,器是茶之父,茶文化發展逐漸成熟。

合則雙美

茶與茶具,合則雙美,如唐代喝團茶,茶團烘烤過後碾成細末,放入沸水中煮出紅色茶湯,搭配越窯燒製的青瓷,最是顯色可愛。宋代鬥茶成風,所謂點茶,是在茶末裡加點沸水點成茶膏,再加水用茶筅角打茶湯,泛出乳白色茶沫,所以愛用黑盞。

明、清以至民國改喝散茶居多,並改煎煮法或點茶法為沖泡法,所以捨棄黑盞而改用白瓷,明朝發展出蓋碗,後來則有備受喜愛的宜興陶壺。

1983年,林榮國放棄陶瓷純藝術創作轉而創立 陶作坊,讓一般人也能使用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的器具,享受喝茶樂趣。(陶作坊提供)1983年,林榮國放棄陶瓷純藝術創作轉而創立 陶作坊,讓一般人也能使用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的器具,享受喝茶樂趣。(陶作坊提供)

在台灣,二次戰後到1970年代,少數生活有閒暇的文人雅士會使用小壺泡功夫茶,民間大都用大壺泡茶喝,積善之家會在門口放大茶桶跟茶杯,供路人飲用解渴,奉茶因而成為本土飲茶的一大特色。

1983年,創立陶作坊的林榮國,選擇以當時蓬勃發展的茶藝文化為題,創作經典小壺,在茶藝館裡販售。從一開始,就決定不走純藝術創作陶瓷,希望能發揮所學的工業設計,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用到好器皿。後來持續改良、開發技術,一款以麥飯石的結構為靈感,使用台灣陶土結合天然礦岩材質所開發出的獨家老岩泥陶器,經多次高溫燒製,聚溫性強,泡出來的茶特別潤口,成為台灣具代表性的陶茶器。

以器引茶

如何以器引茶?「好器泡好茶,好的茶具可以充分體現茶葉的湯色、香氣、形態。」林榮國說,不同的茶葉需要配置不同的茶器,比如:龍井、碧螺春等不發酵綠茶,跟台灣清香型烏龍等輕發酵茶,可選用透明玻璃杯,或懷汝系列瓷器。1,270度高溫燒製的瓷器,胎質細密、質感柔潤,這種密度大的茶器最能展現茶香,觀賞茶芽舒緩開展的風姿,也能突顯茶湯鮮綠。

陶作坊負責人林榮國認為:「人與器的相遇, 無需拘謹齊整。」陶作坊負責人林榮國認為:「人與器的相遇, 無需拘謹齊整。」

紅茶與普洱茶等重發酵或全發酵熟茶,選用紫砂茶器,或是仿麥飯石結構的老岩泥陶器,使用台灣陶土結合天然礦岩材質,經多次高溫燒製,聚溫性強,加上材質密度小,氣孔大能吸附雜質,最能帶出甘醇茶湯滋味。

茶道的精神況味

「熟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唐僧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的詩,最早提出茶道一詞,意思是說,飲茶能清神、得道、全真,此中況味,成仙的丹丘子最能體會!唐代佛教盛行,承襲了魏晉插花供佛的習慣;唐、宋文人喝茶時,也會摘來少量花草點綴茶席,自得其樂。

宋代進一步將「點茶、掛畫、插花、焚香」並列為生活四藝,強調生活中無一不美,既滿足眼耳鼻舌身意,也在藝術審美中引動內在情意,逐漸提升個人的生命自覺。這樣的美感經驗,在宋代之後成為中國文人生活的基本素養,並外傳而影響周邊國家的美學發展。

大壺奉茶,是台灣民間最富人情味的喝茶方式。大壺奉茶,是台灣民間最富人情味的喝茶方式。

明代以降,近五百年來的茶文化化繁為簡,唐宋以來繁複的煮茶、點茶工具逐漸退居歷史舞台邊緣。明代不流行鬥茶,以樸實的散茶沖泡見長,喝茶、賞花成為生活品味的象徵,士人階層雅文化元素逐漸擴散至民間老百姓俗文化中,使敬茶、送花普及成為民間生活習俗與禮儀一部分。

清代延續前朝的淡雅。這時期,文人積極參與茶器的設計,如在紫砂壺上刻印、寫字與作畫,提高茶器的藝術含量。此時,喝茶成了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講醋茶」之一,顯示民間普遍已有飲茶習慣。

台灣茶文化新追求

台灣茶的規模種植,始於清同治年間(1856年~1875)英國商人約翰杜德至福建安溪取茶種移植台灣後外銷。游淑真在《台灣茶藝發展策略研究》中,將台灣茶文化發展分成三個階段:1980~1990年茶藝館風潮期、1990~2000年茶藝文化建立期、與2000~2015年茶席多元秀異期。

浣花草堂是王玉鳳教授花藝與茶道的私塾,一樓入口採用傳統中國花瓶意象,意在祝福訪客出入平安。浣花草堂是王玉鳳教授花藝與茶道的私塾,一樓入口採用傳統中國花瓶意象,意在祝福訪客出入平安。

1970至1980年代後期經濟富裕,人們有了餘暇,展開生活與飲食的新追求,茶葉開始由外銷轉為內銷。1969年,陸羽茶館──台灣第一家茶藝館──在台北成立,此後各地紛紛開設茶館,成為重要的品茗、社交與遊憩空間。1981年,第一個茶藝團體「中華民國茶藝協會」成立,由台灣茶葉之父吳振鐸任首屆理事長探討茶葉產、製、銷的技藝,與部分茶飲生活藝術。近年來社會變遷加上經濟衰弱,茶藝館數量銳減、榮光不再,但茶文化並未消逝,繼續活在茶賽、茶席與茶業博覽會等活動中。

戰後至今,台灣經歷40年文化累積,茶會與茶席型態從剛開始的簡約逐步發展成結合插花、書法、香道、音樂,甚至舞蹈的綜合藝術。喝茶不只為了解渴,更多人視喝茶為精神享受,如禪宗般的修身養性法門,追求茶藝也追求茶道,進入茶席多元而秀異的時期,如陶作坊結合音樂家、設計師、茶人與花藝師共同舉辦Tea Party,走時尚風;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花藝老師王玉鳳受新人邀請,在婚宴中舉辦復古的囍茶茶席,重現民間舊時行聘時以茶為禮的「茶禮」風景。也在中華花藝基金會的推動下,茶與花的結合有了更多復興。

茶與花的對話

茶藝與花藝的對話,是物質與精神的結合體,有藝而無道,只是物質層次的感官滿足;有道而無藝,容易淪為空洞的玄學理論,不是「全爾真」的茶道。曾多次舉辦茶席的王玉鳳對此特別有感。2010年1月,她在南投石家老梅園舉辦台中茶聯梅花茶會,邀請來自全台的四百多位茶人在梅樹下佈置茶席。「有矮几品茗,有明式家具,更有日本抹茶道的參與。甚至有以鼓為茶几,好像要演奏出天籟之音,趣味橫生。」王玉鳳說,還有茶人別出心裁,用白鹽模擬雪梅。造物者則是當天最佳的花藝設計師,以大地為花器,每一株梅樹各有姿態。「梅香清冷撲鼻,偶有花瓣飄落茶杯中,靜靜喝著熱茶,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茶、花、人與雅室並陳,喝茶成為一場五感究竟的饗宴。茶、花、人與雅室並陳,喝茶成為一場五感究竟的饗宴。

要能成就這樁風雅美事,必須有縝密規劃與具體執行。舉辦茶會的經費從哪裡來?如何集結數百位茶人共襄盛舉?在戶外梅園喝茶,有雨天備案嗎?茶會動線與流程如何安排?茶會當天,王玉鳳更安排攝影師捕捉茶會畫面,並請茶人寫下心得,將圖文集結成冊,貫徹茶會的精神主旨。

茶與人的對話

茶席佈置,除了是茶、花對話,也是茶與人的對話,小至茶器擺放,大到環境佈置,追求情景交融。佈置者除了要能從物質面的茶器、插花搭配入手,既觀照自然,也要掌握室內、室外空間的不同氛圍,並且融合精神面,包括茶席主題理念與文化意識。如王玉鳳的日月茶會,主題在品嚐日月潭紅茶之美,特地選用南投魚池在地的澀水窯茶器、水沙連泉水,搭配南投埔里紙藝術,展現茶所以生長的土地人文風情,讓茶喝起來更有滋味。

陶作坊以台灣天然岩礦與陶土燒製成老岩泥茶具,美感與實用兼具,為許多愛茶人所稱道。(陶作坊提供)陶作坊以台灣天然岩礦與陶土燒製成老岩泥茶具,美感與實用兼具,為許多愛茶人所稱道。(陶作坊提供)

難怪,向王玉鳳學插花、泡茶的學生們,不約而同提到之所以喜歡跟著她學習的原因,一則是喜歡浣花草堂的藝術人文空間;二則是能在與王玉鳳的相處中,感受到這份情意,在忙碌生活中,有一方情景交融的空間,讓人自然靜下心來,煮茶浣花。

茶、花都是大自然裡的植物,茶、花對話,在生活中追求恬適、簡約,重視純真不矯飾的「情」與清遠幽靜的「趣」,要求插花者要能體察、尊重植物的生命之美,同時不搶去茶的主角風采。因此,茶席插花的花器,要求大小以能在掌中把玩為佳,若是花色豔麗繽紛,就要選擇體型較小的花枝。茶與花結合,講究花品、重視意境,著重花木的美感內涵,如以梅蘭竹喻君子,願藉由茶、花的自然趣味,在細細品嚐一杯茶、一朵花的有限時空裡,豐富人無限的心靈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