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不只是頒獎典禮 串流民間設計力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提供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提供

 

曾幾何時,守在螢幕前,引頸期盼著頒獎典禮直播,可比追星、聽演唱會,成了日常生活裡的一樁大事。每年從6月拉響第一炮的金曲獎開始,接連著9月的金鐘獎,到11月的金馬獎,熱熱鬧鬧、風風光光迎來星光璀璨的下半年。這一回獎落誰家?有哪些巨星共赴盛會?成了大眾茶餘飯後談不膩的話題。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提供—海報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提供

金馬、金曲、金鐘,坊間合稱的「三金」,創辦的立意相去不遠,都是為了扶植娛樂產業、鼓勵優秀創作人。過去由行政院新聞局主持,自從1990年代始由民間單位來承辦,莊嚴肅穆的頒獎典禮就此華麗轉身。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頒獎典禮

就以金曲獎為例,過去多次由TVBS-G、東風團隊製播,張小燕、陶晶瑩等人是主持的固定班底,逐步流露出的新氣象,開始吸引到一小撮人固定追蹤,在無名小站、PTT三金版等社群媒體也不乏討論。「頒獎典禮不再只是頒獎典禮,更是一個show。」資深觀眾、同時也是自媒體「設計發浪」創辦人Chad說。

然而,三金在今日享有名氣,據Chad觀察,首先必須歸功給社群媒體,由於網路環境成熟,觀賞方式推陳出新,與昔日由老三台把持的狀況,儼然不可同日而語,線上直播讓觀眾在收看之餘,還能即時回應、討論、轉發;另外,在民間單位主持下,邀請到平面、動態設計師包裝,一舉提升典禮的高度,也掀起典禮設計的熱潮。

金曲25的22支入圍短片,平面、動態設計師聯手,讓世界看見台灣設計力。金曲25的22支入圍短片,平面、動態設計師聯手,讓世界看見台灣設計力。

金馬50,拉響設計革命的第一炮

三金之中,歷史最悠久的金馬獎一向最勇於突破、創新。為了包裝、宣傳影展,邀請知名設計師打造主視覺海報,已是行之有年的慣例。早在1989年的新聞局時期,平面設計師前輩劉開就曾以前衛的書法線條,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設計;千禧年之際,交由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負責,格局更加開闊,插畫家張治倫、可樂王、聶蕙芸、吳孟芸、幾米,平面設計師王志弘等人,都曾是合作對象,更屢屢締造出話題。

然而,真正宣告設計革命的,當屬2013年第50屆。該年度的主視覺海報由聶永真操刀,已是第二次承接任務的他,更加確立走上極致簡約的風格,加上該年度張曼玉受邀擔任金馬大使,聶永真大膽切割了張曼玉的肖像,留下了眼睛、鼻子等五官局部,演員的神韻與氣場再度被突顯,同時呼應了當年度40位影帝影后回娘家的活動,典禮現場一時星光燦爛,更勝往昔。

同時,這也是主視覺設計首次強調「屆數」而非「年度」的一年,由過去多以典禮資訊的揭露為主,到強調獎項自身的發展歷史脈絡,設計概念的躍進,證成了獎項本身的高度,而由極簡線條構成的「50」,融合了拍板、導演筒、聚光燈、放映機等經典電影意象,成為logo設計的經典之作。

金曲25,典禮設計再升級

金馬50革命性的躍進,好似喚醒了另外二金的設計魂。就在翌年舉辦的金曲25,台視重新得到製播權,由資深製作人陳鎮川的公司源活娛樂負責執行,陳鎮川一呼百應,過去團隊重新歸隊,就連老同事JL Design負責人羅申駿也接下典禮視覺設計的重責大任。

顏伯駿以拼貼的人臉作為金曲29主視覺設計,呼應分眾化的時代已然降臨。(三頁文設計提供 ©文化部)顏伯駿以拼貼的人臉作為金曲29主視覺設計,呼應分眾化的時代已然降臨。(三頁文設計提供 ©文化部)

金曲25的典禮規格再升級,除了同樣採屆數作為logo設計的方式,甚至比照奧斯卡頒獎典禮的規格,製作了22支入圍獎項短片,11位平面設計師,如蕭青陽、王志弘、聶永真、顏伯駿、廖小子、賴佳韋等不同世代的平面設計師紛紛出列,搭配上仙草影像、Bito Studio、賴志彥、王民賢等13組動態設計團隊或設計師。

對於羅申駿來說,這樣大費周章的安排,可說是用心良苦,「希望藉著這一次的案子,讓大家看到跨境、串聯、合作的可能性。」他這樣說。

下一波趨勢:品牌化、跨域化、專案化

接連兩年,金馬50與金曲25破格性的演出,一舉為台灣的典禮設計樹立下標準,不論設計師或觀眾,都對再來的典禮投以前所未有的期待。另一面來說,想到達相當的高度,已不能如過往,只將頒獎典禮視為辦一場活動那樣地單純。

首先,不僅是設計師,就連政府當局,也想藉獎項之名將獲獎作品推廣到國外,都已紛紛意識到必須將「獎項」視作「品牌」。而所謂的品牌化,絕非只是生產更多的周邊產品,好比制定CI規範,讓標準字、色彩,在周邊項目的應用上有原則可循;另外,過去常見平面與動態常因發包給不同單位製作,有著各自為政的現象,也必須藉視覺總監的高度,彼此統整,發揮出綜合效益的最大值。

參與過多次三金典禮的方序中解釋:「品牌化,是讓所有的東西都團結起來,雖然有各式各樣的訊息,都必須環繞著同一個主軸。」以他擔任主視覺海報暨頒獎典禮視覺總監的金馬55為例,從「周年的一半」來作延伸發想,因此不再強調一向萬眾矚目的「主角」,反倒將題旨收束在不被注意的「配角」,這些無名的幕後英雄,恰如成就了榮耀之「光」背後不可或缺的「影」,因此主視覺海報、預告影片,環繞著「光╱影」的邏輯層層鋪展。

突破框架的跨域合作不僅被落實在執行層面,也能成為企畫上的亮點。好比顏伯駿所設計的金曲28主視覺,做唱片設計逾十年的他,尤其希望藉機彰顯整個流行音樂產業鏈中罕被關注的創意工作者,再加上呼應當年首次開放數位音樂報名,他以「載具萬變,音樂永存」的slogan,邀請到在音樂界耕耘多時的服裝設計師、時尚攝影師共同參與主視覺創作,以時裝的形式將音樂具象化。

「想做出一張自己也會想貼起來的海報。」是方序中設計金馬影展海報的初心。(林旻萱攝)「想做出一張自己也會想貼起來的海報。」是方序中設計金馬影展海報的初心。(林旻萱攝)

較之以往,現今的頒獎典禮需要通盤考量的事情更多了,大量溝通工作少不了,為了執行如此龐大的案子,專案管理制度是唯一解方。顏伯駿甚至說:「在這樣的案子中,設計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專案制度才是更重要的。」

擔綱金曲25、26、29典禮視覺統籌的羅申駿也分享自己的工作方法,他將JL團隊墊在最後,先將每個環節、框架都事先設計好,讓工作人員可在框架裡發揮創意,如果有任何環節的差錯,JL團隊再隨時遞補。設計團隊也好,製作團隊也罷,背後仰賴的都是高度規劃、整合的能力。

除了美以外的重要事

亮眼的設計成功喚起民眾觀看頒獎典禮的興趣,但站在創意的案發現場,設計師考量的可不僅只是「好看」。Chad說得直接:「做得美只是基本,但不是目的,也不是結果;重點在於,目的是什麼?」

換言之,以設計之名,想傳遞出什麼理念?解決什麼問題?達到什麼結果?藏在有形之物背後的概念與精神,比具體的事物更為重要。

羅申駿藉著每一次的金曲活動執行,放入個人對設計產業、對台灣的關懷命題。(林旻萱攝)羅申駿藉著每一次的金曲活動執行,放入個人對設計產業、對台灣的關懷命題。(林旻萱攝)

故此,讓設計師最費心琢磨的,並不是創意發想本身,而是確立初衷何在。

以羅申駿為例,也許是作為台灣最早投入動態圖像(motion graphics)產業所衍生出的一份使命感,好比他所參與的金曲25,為了傳遞跨界合作的重要,除了連結前輩與新銳、動態與平面,讓不同世代、不同領域的設計師攜手合作,更有意識向這些創意工作者慷慨分享,十餘年來在工作執行上所累積下來的know-how。

另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他也為前身是「優良產品評選制度」的「金點設計獎」策畫頒獎典禮,從典禮logo設計、典禮流程、配套舉行的藝術表演、國際論壇、記者會,甚至尋找贊助廠商等,均重新定調、企劃,讓這個號稱「第四金」的獎項,提升至相應的水平。

讓這個有意效法iF、紅點,由國家背書的華人設計獎,不僅成了設計師爭相競逐的榮譽,對於一般民眾也有另一層意義,Chad便指出,金點獎正是國家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藉由獲獎作品,一步步協助國民建立起對好設計的認識。

典禮設計,是以設計之名為金點獎提昇至設計獎應有的水平。典禮設計,是以設計之名為金點獎提昇至設計獎應有的水平。

由此看來,頒獎典禮不僅是設計師發揮創意的大舞台,也是社會參與的機會與管道。但有趣的是,這些成功演示的前輩,都不打算霸佔機會不放。

「我們既然已經做到了一些事,為什麼不讓不同的設計師也去操作看看?我們想看的,不是做不做得到,而是想看到設計的可能性。重點不在於好不好,關於好,大家都會有自然的壓力,重點是你想表達的是什麼?只要有表達,就是好設計。」羅申駿為典禮設計下了如此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