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翻轉台灣工藝 台灣工藝美術學校

這幾年來,有一股強調手作工藝的風潮默默崛起,包括工藝體驗課程方興未艾,傳統工藝產業創新轉型等。

這幾年來,有一股強調手作工藝的風潮默默崛起,包括工藝體驗課程方興未艾,傳統工藝產業創新轉型等。

 

有「台灣工藝之父」稱號的顏水龍在《台灣工藝》這本書中,提倡活用台灣原有材料之美,設計符合現代人生活的工藝用品,透過美術設計與工藝技術的結合,不但可以外銷,也可保持傳統技藝、豐富文化素質,又可兼顧國家經濟利益。

顏水龍提倡「工藝設計」的精神,映照這幾年來,有一股強調手作工藝的風潮默默崛起,包括工藝體驗課程方興未艾,傳統工藝產業創新轉型等,這一切可以從台灣工藝美術學校的創辦說起。

 

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創辦人陳明輝,希望能讓充滿文化與美感的工藝品,回到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創辦人陳明輝,希望能讓充滿文化與美感的工藝品,回到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

「顏水龍的年代,工藝是穩定農村經濟的力量;現今,用現代的語彙,振興工藝就是地方創生。」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創辦人陳明輝開門見山地指出,顏水龍當時致力推動台灣工藝教育,與他創辦工藝美術學校的初衷是一樣的:「希望台灣工藝不只是博物館展出的藝術品,而是透過設計,讓充滿文化與美感的工藝品,回到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同時創造穩定在地經濟的地方創生模式。」

創辦台灣工藝美術學校

留著一臉絡腮鬍的陳明輝,談起創辦工藝學校的緣由,卻是起因於在公部門的挫折。

曾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擔任扶植社區與部落工藝的工作,他發現,台灣木業代工能力很強,曾是全球前3大的代工產業,年輕一輩設計師的產品,能夠做出比照歐盟標準品質的好產品,卻苦於沒有通路,陷入難以營生的窘境。

為了幫年輕的工藝設計師行銷,陳明輝自己跳出來,2008年開了一家「河邊生活」台灣工藝品專賣店,2坪大的店,卻用博物館導覽的方式來介紹與販賣台灣工藝品,可以說是「生活選物店」的前身。但真正接觸市場面後,卻面臨年輕一輩的消費者對竹、藤等天然材質工藝品的不熟悉,以及在生產端工藝師嚴重不足的雙重挑戰。

原來台灣傳統工藝自1980年代以後,由於塑膠等工業製品大量取代天然材質的用品,經濟規模銳減,產業鏈出現斷裂,工藝師產生斷層,一路朝向工藝產品沒落的命運,導致竹材、金屬、染織及刺繡等不同的工藝製品逐漸從日常生活中消失。

木工車床製木筆課程,學員從過程中,體驗製作一支獨一無二筆的成就感。(台灣工藝美術學校提供)木工車床製木筆課程,學員從過程中,體驗製作一支獨一無二筆的成就感。(台灣工藝美術學校提供)

在經營面不斷摸索,發現要振興台灣工藝不只在加強行銷,而是從體質來改變。要同時解決生產端工藝師養成太晚,與培養消費者的工藝素養,2018年陳明輝決定成立台灣工藝美術學校:「解決人的問題得從教育下手。」

累積10年的想法與能量,在創校之際一併爆發,先是與亞洲手創展、29個工藝品牌合作,一口氣開了50個工藝課程,得到很好迴響。還有教育部不約而同在108學年度新課綱,強調回復手作的工藝課,回應工藝教育的需要。

工藝課程方興未艾,陳明輝分析,現在台灣人很愛學東西,來自於社會情境的改變,雖然生活無所缺,但能夠自己做一個杯子,有學習的體驗,又有創造物件的成就感。

這是體驗經濟的時代,透過工藝課的深度體驗,甚至學到一個技能,創造轉職的機會,也是成就一個職人經濟的契機。他說:「不同領域人才的加入,超乎我們的想像,例如原先從事科技業、公關業的人,也讓台灣工藝發展更多元。」

木工課老師Elbracht從德國帶來木槌的工具,讓工藝老師體驗不同年齡學童使用不同工具的程序。木工課老師Elbracht從德國帶來木槌的工具,讓工藝老師體驗不同年齡學童使用不同工具的程序。

翻轉對工藝課的想像

教育部108課綱計劃回復在九年一貫課程中消失的工藝課,將「科技領域」分為資訊和生活科技兩個不同科目,屬於生活科技領域的工藝課有專屬的時數,強調動手實作的知能,進一步也能培養對工藝的素養。

工藝課希望結合木工、陶瓷、植物染等在地工藝產業,例如桃園大溪是神桌、木製家具的重鎮,又有木藝生態博物館,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則協助培訓師資,設計課程,在校園推動適合兒童的木工課程。

但是,要讓兒童在學校拿鋸子做木工?

台灣工藝美術學校邀請一位在德國華德福學校教5~12年級木工課,長達30年木工教育經驗的Stephan Johannes Elbracht來台灣培訓木藝老師。培訓課一開始,他先用一把「斧頭」鑿開木頭,這一「劈」,嚇醒了前來上課的工藝老師,也翻轉了大家對木工課程的想法。

三和木藝製作木工桌的下半部,運用製造神桌的工法,十分穩重。三和木藝製作木工桌的下半部,運用製造神桌的工法,十分穩重。

在充滿木料香氣的教室中,Elbracht的工藝課,讓學生從感受木頭纖維的味道與質地開始,領悟使用自然材質做工藝品的價值;再從做一支木湯匙的過程中,教孩子體會湯匙背後線條所表現的韻律感與軸線。

做一支湯匙的木工課,拆解了對森林的知識面、在地連結的文化面,以及如何做的技術面。工藝課程的精髓在於感受自然的材質與動手做的價值,或許更進一步發掘孩子對工藝的興趣,打開孩子手作天賦的開關,與建立自信等種種可能性。

「木工課在德國是主流課程,不像在台灣是副課程,用來休息或是被借去上理化或數學。」協助設計教案的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所長倪鳴香指出,「木工課程的設計不在教技術,而在於讓木工文化與手作文化回到台灣社會;木工教育是扎根的教育,重點不在頭部,而是『心與手的連結』。」

木工課老師Elbracht強調必須根據孩子身心發展的不同階段施教,並使用不同的工具。因應Elbracht的建議,在桃園三和木藝工作坊的協助下,做出了第一個台製的木工桌,桌面可以固定夾鉗等不同木作物件。負責製作的「阿郎師」林明郎說,木工桌的下半部運用製造神桌穿戴、榫接的工法,厚達3吋的桌腳,讓從事木作時更安穩、踏實,希望藉此提供學童更安全與專業的學習環境。

接手家族漆藝製作的賴信佑,透過體驗課推廣漆器,經營粉絲。接手家族漆藝製作的賴信佑,透過體驗課推廣漆器,經營粉絲。

設計即是生活

然而,台灣傳統工藝的凋零,似乎說著相同的故事,老師傅的凋零、產品不再為時代所需。這個看似難以扭轉的趨勢,是否能透過充滿創新的設計思維促成實際改變?

台灣其實有愈來愈多傳統工藝產業,試著以創新、創意的設計,與新一代的消費者溝通,建立工藝品的新形象與品牌。重新回到家族接手漆藝製作的賴信佑,便是一例。

賴信佑是漆藝家族光山行的第三代,他的祖父賴高山,曾在日本人山中公在台中市自由路所設立的工藝傳習所學習漆藝,並以難度高的千層堆漆技法製造茶器、碗盤、菸盒等禮贈品,外銷日本,所賺的錢買了現今賴高山藝術紀念館的房子,並且栽培兒子賴作明前往日本留學,成為漆藝創作的藝術家。

然而漆器與其他傳統工藝一樣,由於塑膠、不鏽鋼等大量製品,讓這項極度費時費力的傳統工藝面臨嚴重的打擊。作為第三代,賴信佑沒有走上傳統漆藝工藝師創作、得獎、參展的路,「這樣無法讓被淘汰的東西回來。」賴信佑反而選擇他祖父的路線──回到漆藝生活用品,以設計結合現代的元素,例如漆器耳環、筷子餐具組,推動漆器生活化。

「大約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不曾買過漆器,並且一聽到『漆』,都會以為是化學塗料,作裝潢用的。」賴信佑每週末奔走於全省各地市集,推廣漆藝,面對面與消費者溝通:「漆是取自天然漆樹的材質,將漆一層一層的堆疊至數十層做成的漆筷,溫潤光滑,耐高溫又好清洗,沒有木筷容易發霉的缺點。」他同時透過「漆藝體驗課」,讓消費者在細膩繁複的工序中,感受漆器的價值與美好。

三和瓦窯迷你型的「起厝」砌磚組, 以創意將磚材變工藝品。三和瓦窯迷你型的「起厝」砌磚組, 以創意將磚材變工藝品。

社會設計,工藝智慧

除了光山行的賴信佑,五十多年歷史的木器行三和木藝,以體驗木作課程,讓學員製作感受鑿孔、榫接的力道及實木的厚度,做出抽屜凳、鍵盤桌或是珠寶盒,體驗木作工藝品的價值,也是以推廣適合現代生活風格的工藝設計。

台灣工藝美術學校計劃今(2019)年7月舉辦「砌磚大賽」,創辦人陳明輝希望藉由與近百年歷史的三和瓦窯合作,讓傳統工藝不斷地被看見。位於高雄大樹的老窯廠,已從建材供應的老磚廠朝向古蹟修復等方向轉型,並且基於「推動磚瓦文化」的使命感,將磚材變工藝品,例如迷你型的「起厝」砌磚組,讓時下的消費者透過DIY,做成燭台、咖啡座等,享受「現代」砌磚的樂趣,也是透過創意,創造傳統工藝價值的設計。

陳明輝認為,許多傳統工藝產業朝向知識服務業轉變,製造產品的價值不在產品本身,而是技術與在地文化的連結。他相信透過教育系統的努力,讓台灣工藝充滿了未來性。「或許10年後,當孩子告訴父母,我要去當木工師傅時,父母親會說,非常好。」希望從教育著手的陳明輝笑著作出結論,就像顏水龍所強調的「工藝設計」的理念,提供歷久彌新的解答:用工藝設計的智慧,重新架構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