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看見竹山 何培鈞的小鎮創生學

「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

「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

 

「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在南投縣竹山鎮從經營「天空的院子」民宿開始,陸續舉辦專長換宿、廟口夜跑、光點論壇,吸引年輕人到竹山創業,在沒有依賴政府資源情況下,翻轉小鎮的風貌,帶動竹山的發展,成就台灣鄉鎮獨特的創生經驗,甚至將「小鎮創生學」輸出海外。

 

何培鈞與竹藝老師蘇素任將台西客運廢棄不用的空間,以5,500條的竹片,改造成為竹山最夯的餐廳。(林格立攝)何培鈞與竹藝老師蘇素任將台西客運廢棄不用的空間,以5,500條的竹片,改造成為竹山最夯的餐廳。(林格立攝)

走在蒼翠的竹林間,微風吹過,發出颯颯的聲響,充滿禪意與詩意,令人想起李安導演的電影《臥虎藏龍》在竹林裡比武追逐的俠客。但這裡是南投縣竹山鎮大鞍林道,有著全省最大的竹海,小鎮文創的創辦人何培鈞經常在此散步,思考竹山小鎮的未來。

「竹山」地如其名,擁有廣達五、六千甲的竹林,1970~1980年代是台灣竹材批發的集散地、竹製品加工的重鎮,為台灣賺了不少外匯。但隨著工廠外移中國大陸,竹製品被許多塑膠、鋼鐵製品取代,人口老化、青壯人口外移,竹山的沒落,與台灣其他傳統製造業小鎮有著相同的故事。

我可以為社會做什麼?

原是南投水里人的何培鈞在長榮大學就讀時,意外在海拔800公尺高的竹山大鞍里,發現了一個廢棄的百年三合院,由於有著時下年輕人少見的使命感,並感慨文化的逝去,基於「保存古蹟」的信念,退伍後的何培鈞憑著一股憨膽,屢屢碰壁後,終於說服一位銀行經理認同他的理念,貸款千萬給他,將三合院整修成民宿「天空的院子」。

小鎮文創的「以專長換宿」專案,為竹山特色店家掛上竹編QR Code,成為竹山旅遊的亮點。小鎮文創的「以專長換宿」專案,為竹山特色店家掛上竹編QR Code,成為竹山旅遊的亮點。

「我在1979年出生,可以說是台灣最好的年代,」總是穿著一件簡單T恤的何培鈞說:「我的爺爺奶奶、父母胼手胝足,讓我受最好的教育,經常提醒著我,不要問社會為我做了什麼,而是我可以做什麼去改變社會。」這是他經營民宿希望活化百年廢墟的初衷。

何培鈞發現竹山觀光人潮雖然增加,但住民卻從8萬人驟減至5萬人。特別是921地震後發生悲情式的外移現象,還有新建的交流道,讓遊客繞過竹山鎮,直接去附近的紫南宮或是杉林溪,而鎮中心的地標台西客運車站也因為乘客不足而停駛,甚至面臨拆毀的命運。從活化廢墟老宅,到活化廢棄的客運車站、小鎮,成為他念茲在茲的終身志業。

把他鄉變故鄉

為了讓前來竹山住宿的旅客,也能體驗小鎮的風情,何培鈞先以民宿為基地,串聯當地的特產老店,把民宿「IKEA化」,喜歡就買回家。例如消費者住宿體驗了純棉棉被的溫暖與膨鬆,就介紹到鎮上70年歷史的振益棉被店訂製手工棉被,這也是鎮上碩果僅存的手工棉被店;民宿內也供應米香的小點心,並直接介紹消費者到啟明米麩店採購。

青創家陳思帆(左)與工藝家邱炳昌,以冬筍造型手工皂、竹篾做成的文創商品,打造竹山在地特色工藝。青創家陳思帆(左)與工藝家邱炳昌,以冬筍造型手工皂、竹篾做成的文創商品,打造竹山在地特色工藝。

2010年他索性成立「小鎮文創股份有限公司」,提出「讓觀光客變社會學家」的方案,以每月7,000元租金,承租了一棟有兩個店面的4樓透天厝,吸引有創意、才華的年輕人來此「以專長換宿」。他又成立經驗交流平台「光點小聚」,定期舉辦課程和論壇,與竹山店家、小農討論如何行銷農特產、尋找小鎮發展的契機。

這背後還有他毛遂自薦到雲林科技大學演講,數位媒體設計系的老師張文山認同企業與在地連結的理念,帶領學生展開第一波的青年換宿,並結合學生在包裝設計與行銷的發想,將原本一大包裝在透明塑膠袋裡的米香,開發成「一口米香」的「文創」商品,主動遊說竹山在地的國泰人壽、合作金庫洽購,作為企業禮品,讓很久沒有做到大生意的米香店老闆娘樂得笑呵呵。

「以專長換宿」的青年們還拍了竹山故事的微電影、製作了小鎮旅行地圖,以及為店家掛上竹編QR Code,這一系列的行動,隨著電視等媒體採訪「小鎮文創」,也把加了文創元素的老店家推銷出去。

從雲林移居竹山的渠珈朵,使用竹山地瓜做出的紫金饅頭,深具在地特色。從雲林移居竹山的渠珈朵,使用竹山地瓜做出的紫金饅頭,深具在地特色。

小鎮創生學: 文創、旅創、農創

竹山的夜晚,寧靜而寂寥,每一家都在看電視連續劇,在路上邊騎腳踏車,邊往每一家裡面看,還可以把劇情連起來。何培鈞先是與返家接班的林家宏夜跑、抒壓,邊跑兩人邊聊,透過網路的串聯、開團,在廟口集結,一度發展成好幾百人的路跑,鄉親熱情贊助物資、擔任奉茶志工,甚至吸引外地人來快閃共襄盛舉,直到當地警局大喊維安吃不消後,才喊停。

何培鈞與林家宏運動夜跑時,兩人常常邊跑邊圍繞在「如何振興沒落的竹藝產業」這個沈重的話題上。

林家宏是元泰竹藝社的第三代,他的家族也是竹山竹產業興盛與衰敗的縮影。第一代做「耳扒」,第二代做打毛線的竹棒針,一度享有榮景,由於2005年釘板的出現,讓竹棒針生產走下坡。林家宏2010年回家接棒,嘗試轉型、行銷,克服竹材供應不穩定等許多難關後,2015年他推出竹牙刷,環保、天然材質的訴求,搭配DIY的體驗課程,現年銷五、六萬支,還在工廠之外,開了實體店面,竹吸管、元氣凹豆杯都是店內人氣商品。持續開發竹藝的生活用品,是林家宏振興夕陽竹產業的方式。

何培鈞的做法則是2013年成立竹生活文化協會,找回竹藝老師重新培訓竹工藝師,製作竹籃、花器等竹藝品,找企業洽購,藉此復興竹藝品。

2015年他再租下2樓廢棄不用的台西員工宿舍,以5,500條的竹片編成天花板與廊柱,改造成為「竹青庭人文空間」;2018年底供應醬筍雞、筍干焢肉、地瓜泥等呼應在地食材的餐點,不只是小鎮文創活化場域的一個例子,也具有重現竹山竹藝的意義。

許多旅客睡過天空的院子的被子後,直接到振益棉被店, 訂製手工棉被。許多旅客睡過天空的院子的被子後,直接到振益棉被店, 訂製手工棉被。

今(2019)年公車恢復行駛至台西客運站,一樓候車大廳還有新開張的台西冰菓室,用竹碗盛裝冰淇淋,以及使用新鮮竹材作成的外帶杯,無一不是想導入竹山竹藝與在地產業。

竹藝品與小農特產展示,這是目前小鎮文創努力推銷「小鎮農春」的重點。就像高中畢業即離開竹山的林承陽,在3年前陪伴癌末的父親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後,決定從本業機械業退休,留在竹山陪伴84歲的母親。先在農委會農民學院的課開始學習耕作,將家中耕地闢建成艾合美農場。2018年開始有了穩定的收成,尤其是種了6分地的紅鬚玉米筍,採用生態農法,又脆又甜,每月穩定採收。

「小鎮農春」市集裡還有已發展有機認證超過十年的有機茶農陳儀龍,天未亮即採收含著露珠、農民陳熟榮戲稱為「孝筍」的竹山春筍,以及因日夜溫差大,又甜又Q的地瓜。濁水溪社大有機栽培班班長蘇鏈琪說:「小鎮文創協助我們產品設計,尤其是發展電商的通路,對我們很有幫助。過去到街頭擺攤,還要擔心東西賣不掉,現在客人下訂,我們早上採,產地直送,農民可以專心開發生產,下一步還要推出蔬菜箱,滿足客戶更多需求。」

返家接班的林家宏,用竹牙刷、竹吸管、元氣凹豆杯等生活用品,來振興竹產業。返家接班的林家宏,用竹牙刷、竹吸管、元氣凹豆杯等生活用品,來振興竹產業。

為了吸引創業人口,何培鈞某日開車路過隔壁的雲林縣林內鄉,看到路邊擺攤賣饅頭的渠珈朵,就開口邀請她移居到竹山。渠珈朵不怕被騙,果真轉到竹山開店,參加光點小聚,跟隨小鎮文創的理念,使用竹山地瓜等在地食材做饅頭。還有做手工皂的陳思帆、竹材材料商第二代的邱炳昌、彩繪家顧孟菁,圍繞著小鎮文創這個基地,形成青年創業的聚落。

小鎮遊學,輸出台灣經驗

不論是回鄉傳承家業的林家宏、退休重啟第二春的林承陽,或是移居的渠珈朵,在小鎮文創的倡議與陪伴下,他們創造了小鎮商機,增加了就業機會,同時透過路跑等活動,吸引全鎮參與,帶動小鎮活力,這不正是「地方創生」的意義與價值嗎?因應小鎮人口的老化與凋零,由當地民眾與企業自主發展在地經濟,讓就業、創業與退休的人口回流,再創生機,達到「創意 + 創新 + 創業 = 創生」的目標。

適逢行政院訂定2019年為「創生元年」,何培鈞為「創生」下了定義:「建立地方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讓地方有核心運作的能力。」

傳承五代的來發打鐵店,父子齊力保留傳統打鐵的技術,客製化鐵包鋼的刀具與農具。傳承五代的來發打鐵店,父子齊力保留傳統打鐵的技術,客製化鐵包鋼的刀具與農具。

他解釋,創生不是像辦一場潑水節,活動結束了,什麼都沒有留下。幾十年來,不論中央或地方發展社區營造,不管是振興老街、鬧市、商圈,均要求要有人潮與錢潮兩個指標。「但現今我們不是要問補助地方辦了多少活動?地方官員剪了多少次綵?而要問保護了多少當地文化?讓多少離鄉的遊子留下來?文化創意產業是否可以與市場對接?」

何培鈞的「創生學」,不僅在台灣發光,每年超過上百場的演講中,經常受邀至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分享,紛紛驚豔台灣有一個小鎮有如此深度思考層次的發展。尤其是中國大陸政府由上而下推動「鄉村振興」計劃,他受邀從大陸沿海講到內陸,講授竹山小鎮創生的案例,甚至吸引許多大陸企業與鄉鎮領導前來台灣取經,甚至把人送到竹山受訓,實地觀摩學習,透過小鎮一日訪「食、宿、學」的遊程,體驗小鎮創生的實例。

把全世界的人變成竹山人

插畫家阿猛認為竹山是一個互相照應的地方,小鎮街道可見她的彩繪作品。插畫家阿猛認為竹山是一個互相照應的地方,小鎮街道可見她的彩繪作品。

這幾年,好不容易竹山鎮人口從「急遽減少」變成「緩慢減少」,為了要把外地人變成竹山人,何培鈞再推出「數位創生」的點子。任何來到竹山的旅客都能為當地有所貢獻,透過掃描QR Code,可以註冊登記成為竹山的「數位鎮民」,再藉由儲存現金轉變成線上支付的「光幣」,結合區塊鏈技術,可以記錄消費的足跡與履歷,顯示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具有支持在地小農、竹藝家、文化創意產業的意義;這些數據未來也可以成為地方治理的參考。

何培鈞說,他是十分感性的人,每次與太太看電影,都是他先感動、先掉淚。但他卻勇敢地實踐夢想,14年來翻轉一個沒落的古宅、舊車站至竹山小鎮,他說:「所有困難都是養份,每一個挑戰與歷練都是翻身最好的機會。」就像竹林裡的竹子,前3年只會長3公分,但第4年以後,每年就可以30公分的高速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