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客家本色,起班囉 復興客家大戲 ──鄭榮興

出生在苗栗陳家班客家北管八音團的鄭榮興,嫡傳血脈,讓客家大戲再度復興。(莊坤儒攝)

出生在苗栗陳家班客家北管八音團的鄭榮興,嫡傳血脈,讓客家大戲再度復興。(莊坤儒攝)
 

源於三腳採茶戲的客家大戲,是原汁原味的台灣本土戲曲劇種。百年間,歷經時代洗禮,由極盛到衰敗,再由谷底振興崛起。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第五代傳人、50年代的客家採茶戲名伶鄭美妹之孫──鄭榮興,成為責無旁貸的接班人。

由鄉野走進國家劇院,再傳唱四海,「榮興客家採茶劇團」賦予客家大戲叫好又叫座的不朽身價。歷年來榮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推展社會教育有功團體獎」與「社教公益團體獎」。同時連續六年獲得「傳藝金曲獎」最佳年度演出獎、最佳傳統表演藝術影音出版獎等重要獎項。弘揚客家大戲藝術光彩,鄭榮興竭盡所能,甘之如飴。

 

細胞裡的客家樂魂

什麼歌可以撩動心弦?什麼戲可以引發熱淚?就是那一身千年流沛的硬頸傲骨,就是那一縷魂縈夢繫的不散鄉愁。

出生在苗栗陳家班客家北管八音團的鄭榮興,嫡傳血脈,讓客家大戲再度復興,一解海內外思慕鄉愁。「我六歲就出唱片了。」一生與客家音樂戲曲結緣的鄭榮興,家學淵源,在「一代大師」祖父陳慶松及父親鄭水火的嚴格訓練下,聰穎的天資,很早就展露才華。北管八音的特殊曲風,在消寂了短暫時光後,歷久彌新的傳統樂曲,再次讓人吟頌贊嘆。「這張幼年時的作品,繼四年前爺爺生前的八音樂曲翻版後,也拿到金曲獎。」

「客家音樂,不管是樂器和曲風,都很有獨特性。」畢業自東吳大學音樂系第一屆、文化大學國樂系第一屆、師大音樂系研究所及法國巴黎第三大學DEA的鄭榮興,是一位具有前瞻性的開創者。1988 年鄭榮興延續祖父母「慶美園採茶戲班」(以下簡稱「慶美園」)所成立的「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以下簡稱「榮興」),致力於傳承推廣客家戲曲藝術,多年來獲獎無數,斐聲國際。

每一齣客家大戲的優美樂曲中,除了客家山歌、採茶和「九腔十八調」外,「榮興」更完美融合「亂彈、四平、外江」等音樂元素。

「因為客家傳統戲曲的唱腔都很高亢,所以用低沉的胖胡來搭配,以達到平衡。」擁有純正濃厚的音樂科班底韻,鄭榮興熟稔地拿起俗稱「殼仔弦」用椰子殼做的胖胡以及二弦,隨性拉起客家曲調。「這是我們客家特有的樂器。」雖然外形和二胡有些神似,但是那種無可取代的音律及韻味,就是客家戲曲中最讓人沈醉和思念的地方。

「客家戲原本只用到幾樣很簡陋的樂器。」但是為了產生氣勢磅礡的音效,現在還融入西方樂器,發展成樂團規模的堅實文武場。無論是像廟會音樂的《福祿壽》(大吹打),還是像會發出人聲的嗩吶吹奏《六板》(弦索八音),以及最優美婉轉的《外四套》(絲竹細樂),都能配合劇情,完美呈現。

引人入迷的客家大戲

「三腳採茶戲裡,一個人要肩負演員、拉琴、打鼓,是最經濟的演出。」把源於山林廟埕的鄉野小戲,建構成轉折豐富的劇情,生旦淨末丑行當完備,光是2017 年,就十度進駐「國家戲劇院」演出客家大戲,鄭榮興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由編劇到正式演出,最少需要一整年的時間。」精雕細琢的功夫戲,每每一推出,就引起轟動。由劇本的修潤、樂曲的編排,到演出的細節,藝術總監鄭榮興全神貫注。即使是已經演出無數次的劇目,每次彩排,依舊集中心力,全程關注。「同樣的戲,在不同的場地演出,都要重新調整燈光、走位。」用現代舞台藝術的先進理念,讓傳統戲劇更加精緻細膩。

「客家大戲能夠在台北大都會重現,真像奇蹟。」1987 年,台北市政府委託「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在台北新公園(二二八公園)主辦首屆「客家藝術節」,為期五天的節目,尚有二天開天窗待規劃節目。鄭榮興向恩師許常惠自告奮勇,臨危受命,即刻返回苗栗,重整家族客家戲班。彷彿是天意,以祖父母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的「慶美園」,因為祖母的逝世而解散,卻在這次「客家藝術節」中,陰錯陽差的以孫兒名「榮興」再起,一脈相承,重現舞台。

「那一次的演出非常成功。」沉寂多年的客家大戲,讓渴望多時的客家鄉親們奔相走告,為之轟動。演出當天突然下了一陣大雨,隔天媒體報導:大家下雨也不走。那種癡迷的盛況,可見一斑。「從客家藝術節公演後,就邀約不斷。」早在進入「國家戲劇院」公演前三年,自1992年「榮興」就開始海外公演,所到之處好評不斷。「我們的優點是大小通吃,沒有把傳統的扮仙戲及外台活戲丟掉。」能夠因地制宜,不受時空的限制。

「客家戲最重要的精髓,就是忠孝節義。」在教育尚未普及的年代,戲曲扮演著極為重要的教化功能。在短短一個多小時裡,結合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等各種形式的表演藝術,讓觀眾的心緒浸潤在戲劇情節中。從客語道白到音樂配置,由道具考證到服飾妝容,鄭榮興對每一個細節都嚴謹推敲。「我們每次去海外公演,一定會準備全新的戲碼。」不斷邀約名家編寫與時俱進的劇本,是「榮興」讓人驚豔連連,永不厭倦的重要原因。

世代交替,注入新血輪

「祖母五、六歲開始學三腳戲,十歲開始演大戲。」自小鑽戲棚腳長大的鄭榮興,耳濡目染的成為戲曲專家,無論是客語、官話、閩南語的道白,全都難不倒他。在曾永義教授撰寫的客家大戲-楚漢相爭《霸王虞姬》裡,鄭榮興嘗試用「三下鍋」手法,把歌仔戲、客家戲、京劇合而為一。這項創新鉅作,一舉榮獲「第25屆傳藝金曲獎」之「最佳傳統表演藝術影音出版獎」。除了演繹中國傳統歷史戲劇,「榮興」更融入西方沙翁的經典,「我們要在傳統中創新。」

演員是戲劇的靈魂,世代交替一直是鄭榮興努力的目標。「曾經有觀眾和我說,戲是很好看,但是演16歲少女角色的演員,年紀好像做阿嬤了。」傳統戲曲終要面對演員老化的難題。「曾經有一位資深的優秀前輩,在台上突然忘詞,從此他再也不敢上台。」老成凋零,青黃不接,讓鄭榮興刻不容緩的面對這個嚴峻的課題。「對於培育人才,我們做的還不錯。」有計畫的全劇目進階培訓,如今舞台上下前後,清一色年輕的臉孔,為客家大戲注入新血輪。老中青三代接力傳承,由文武場到演員和行政人員,組成近50人全方位的黃金團隊,表現可圈可點。除此之外,鄭榮興也致力向一般民眾和學子推廣教育課程,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台灣本土客家戲的人文內涵。

「我們的演員年年獲獎。」由2014年《霸王虞姬》江彥瑮、2015年《背叛》陳芝后、2016年《婆媳風雲》陳怡婷、2017年《六國封相-蘇秦》蘇國慶、2018年《駝背漢與花姑娘》陳思朋,全都獲得「最佳表演新秀獎」。2019年「榮興」入圍「最佳傳統表演藝術影音出版獎」的客家大戲《戲夢情緣》,藝術總監鄭榮興更囊括了「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最佳音樂設計獎」,在傳藝金曲獎中大放異彩。

鄭榮興肩負著與生俱來的使命感,所有的光環,只是支撐他不能棄守先祖基業的動力。自1994年創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歌仔戲科,到擔任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校長,又創辦「客家戲曲學苑」,鄭榮興在復興與保存民族樂曲和戲劇上,終生無悔,不遺餘力。

看著學苑裡不斷新增的舞台衣箱和樂器裝備,常常笑嘆「千金散盡終無悔」的鄭榮興說,「每次海外公演,我就要頭痛了。」動輒數百萬的龐大旅費開銷,光是門票收入是不足以支應的。「鄉親的熱忱回饋,是支持我們繼續前進的最大後盾。」熱心沸血的觀眾,早已成為交心的朋友,總是不待鄭榮興開口,就慷慨解囊,解燃眉之急。「真的很感動,也很感恩。」這些贊助名單,早已深刻在鄭榮興的心版上,時時感念,也督促自己要不負眾望。

舞台的布幕,再一次在文武場激昂的樂聲中緩緩升起,霎時間燈火通明,這齣客家大戲,「榮興」要千古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