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水草與板金 體驗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來到勝洋水草休閒農場的宜蘭黎明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們,正DIY「生態瓶」,邊問邊學著完成手中的作品。 (林格立攝)

來到勝洋水草休閒農場的宜蘭黎明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們,正DIY「生態瓶」,邊問邊學著完成手中的作品。 (林格立攝)
 

如何延續品牌的價值?如何創造與消費者的聯結?《體驗經濟時代》這本書提到,體驗可以做為一種新的經濟產出,超越商品與服務,為企業創造新的價值。正如宜蘭「勝洋水草」與台南「志鋼金屬」,各自面臨同業低價競爭與找不到人才的窘境,卻共同藉由水草的五感體驗與板金的教育體驗,為企業拓展商機,打開一條更寬更遠的路。

 

「咦!我的蝦子怎麼不見了?」「老師,蝦子是吃水草? 還是自己的大便?」來到勝洋水草休閒農場的宜蘭黎明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們,正DIY「生態瓶」,邊問邊學著完成手中的作品。

「這個生態瓶是模擬地球的環境,由水、沙子與水草構成一個具體而微的海洋,裡面的消費者就是蝦子;生產者是藻類,可以作為蝦子的食物;還有分解者:消化菌分解蝦子的排泄物,既可以作為水草的養分,又有淨化水質的作用。」解說老師回答學生的問題,傳達生態瓶「共生自足」的原理。

小學四年級自然課正好講到水生植物,解說老師一一帶著學生們觀察與辨識四大類型的水生植物,例如浮萍、野薑花、睡蓮與金魚藻,又從復育獨角仙講到紅冠水雞,環境教育之餘,最好玩的還有釣魚與撐船體驗。剛上膠筏的小朋友十分緊張,但在掌握訣竅後,即可以領悟同舟共濟的成就感,也有擱淺在池中央的,被工作人員「拖」救回來,池邊的加油聲淹沒在撐竿樂的嘻鬧聲中,大自然真是最好的教室。

從水草栽培轉型觀光農場

曾經是國內最大的水草供應商,勝洋水草總經理徐志雄預見到水草行業的低價競爭與水族館的衰退,2001年一面維持水草生產,一面響應農委會的「一鄉一休閒農漁園區計畫」,轉型為觀光休閒農場。

徐志雄的危機感來自父母親在宜蘭從事養殖業屢戰屢敗的經驗。「我父母親從1967年開始養鰻魚,維持黃金十年後走下坡,接著養泰國蝦、鱘龍魚,他們大概除了烏龜沒養過,其他都嘗試過。」他說,歷經這麼多的失敗與起伏,最後領悟到,宜蘭陽光不足,溫度又比中南部低,實在不適合水產養殖。因此他1993年時與剛退伍的弟弟徐輝雄投入水草種植,當時市場只有兩家。

徐家兄弟兩人瘋狂地蒐集台灣近400種的水草,並且開發出高單價水草,還跨足經營水族館,舉辦比賽、規劃展覽,推廣水族市場。勝洋在1997年衝上年營業額1,000多萬元的高峰,但也吸引更多同業加入,以低價殺價競爭,讓水草進入紅海市場,雪上加霜的是水族產業也走下坡,2019年勝洋水草的收入只剩500多萬元。

還好轉型成觀光農場,每年至少帶入七、八萬人次的參觀人潮。「很多人說我很厲害,提早跨出去,走在前端。」徐志雄直白地說:「來勝洋釣魚一次收150元,150元可以在市場買一條三斤大的吳郭魚,但在這裡,魚釣起來,拍個照,還要放回去,不能帶走。」關鍵就在於做「體驗經濟」,因為農產品拿去市場批發,只能以低價競爭;做精緻農業、產地直銷,或是做休閒農場,才是「擺脫單純價格競爭的方法,」正如《體驗經濟時代》書中所說。

體驗經濟也是知識經濟

體驗的深度,就靠主題。目前也是宜蘭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的徐志雄說,「我們的主題就是水草,因為沒有人比我們還懂水草,可以把水草這個主題發揮得淋漓盡致。」

勝洋休閒農場花很多時間做資源調查,探索水草的各種可能、用途,設計水草的相關活動,出版書籍,訴說水草的故事。發揮創意,將水草應用在食衣住行育樂上,例如將香料水草水紫蘇、刺芹或是大葉田香入菜,推出水草餐;規劃生態瓶與生態球的DIY課程,生態瓶還曾獲農委會舉辦的農特產品創意大賽第一名。

「有知識性的延伸商品才有壽命,」徐志雄強調,絞盡腦汁開發的生活文創品,例如水草小夜燈、自動灑水的盆栽,均要符合增加生活樂趣與品味,以及用得到的特性,還要消費者負擔得起,才能增加提袋率。基於宜蘭厝理念所興建的清水模水草文化館,不只吸引偶像電視劇前來拍攝,還是熱門打卡拍照的景點。

客人出門玩,有不同生活體驗,心情好,小朋友快樂學習,有了美好的一天,體驗所創造的教育、娛樂等附加價值,也增加了收入,從一開始是一台遊覽車收800元,到可以每人收門票100元,到200元、350元。

至於勝洋的本業水草種植,目前鎖定在栽培高單價的水草上,國內與外銷市場各佔一半。原本外銷最有競爭力、每年可以帶來300萬元營業額的水草小榕,三年前因遭到找不到病因的細菌感染,營業額一夕之間降為零。

負責水草種植的弟弟徐輝雄,聊起水草就停不下來,他透露已找到防治方法,並且通過檢疫,預計今(2020)年可以出口。

徐家兩兄弟三年前利用父母留下來閒置的養殖池,開始養殖澳洲龍蝦,等它們適應了宜蘭的冬天,成為水草餐廳的大餐,還可以帶來加值的體驗。

當水草只是水草時,只能賣給水族館;勝洋水草的五感體驗,讓「水草不只是水草」,產業便有無限的可能。

危機變轉機,轉型成功

製造電梯外殼起家的志鋼金屬,會成立「台灣金屬創意館」觀光工廠,走向體驗經濟,不是為了轉型所需,也不是為了促銷產品;反而是因為工廠轉型成功,訂單接不完之際,卻面臨找不到技工的困境。總經理郭治華乾坤一擲,以工廠為舞台,展示板金的產品與技術,讓「體驗」帶來柳暗花明的轉機。

志鋼金屬1995年創立時,是因為六位股東各自工作的公司都外移大陸,他們不想去大陸,於是六人合夥做電梯、升降梯的車廂與電梯門板金。

「剛開始什麼單都接,舊衣回收箱、垃圾桶,與金屬板金有關的訂單,只要是客人付了訂金,不論小單、大單都接。」郭治華說,還經常會遇到廠商跳票,最大的衝擊是1997年金融危機,台灣國內的工廠都暫停了訂單,反觀做外銷與高科技的工廠生意很穩定,因此轉做外銷與高附加價值的訂單。

「我還記得第一次做外國人的生意,一貨櫃的板金外殼運到國外,卻因為品質不合格,全部被退貨,所有的產品頓時變成廢鐵。」但志鋼金屬卻遇到很好的客人,郭治華說,這位外國客人親自說明退貨的緣由,原來出在品質測試與管理。

他舉例說:在台灣用酒精擦拭不會掉漆,但廠商一擦就掉,原來外國客人用的是濃度99度的酒精,而且以一定的力道擦拭,我們只用低濃度的工業酒精擦。在台灣用一般封箱的膠帶進行附著度的測試沒有問題,外國客人貼上的膠帶一撕就掉漆,原來他們用的是3M特定編號的膠帶;另外在台灣目視沒有色差,外國廠商拿出色差機,一掃描偏紅、偏綠全顯示。

回到台灣,好好反省,完全依照外國客人教導的標準與方法來進行品管,生產出品質好的產品,不僅打開外銷市場,而且依此品管標準,接美國、以色列等世界各國的訂單也無往不利。

郭治華娓娓道來志鋼金屬轉型的成功關鍵,造就了品質優良的產品,訂單接不完,前途一片大好之際,公司卻面臨招不到工的窘境。

招不到工,困而搏之

不只自己的學弟不願來上班,母校台南高工的板金科要被裁撤的消息,傳到郭治華耳裡。他解釋,由於板金科沒落,不如機械科夯,當時各個職校板金科都遭到裁撤或合併的命運,例如台北大安高工與高雄高工的板金科均變成製圖科或機械科,台南高工也受到影響。他在震驚之餘,不希望板金科就此沒落。

就連去參加就業博覽會,志鋼金屬的攤位不比台積電、群創小,「但他們大排長龍,我的攤位一個人都沒有,心中真是傷心。」郭治華心裡不服氣,志鋼金屬在板金業小有名氣,在大眾之間卻沒沒無聞,回來後更加強了成立觀光工廠的決心。

教育體系沒落,工廠也招不到工人,位於生產前線的郭治華,想力挽狂瀾,正巧當時的經濟部推出設立觀光工廠的政策,志鋼金屬2010年申請設立全國第一家板金觀光工廠,但為了區隔本業志鋼代工製造業,2014年集資創櫃,在政府輔導下於永康工業區成立了「台灣金屬創意館(簡稱「台創金」)」,想用觀光工廠來吸引板金科的學生來參觀。

體驗就是行銷

對於一般的民眾來說,可以參觀平時不易接近的板金工廠,很有新鮮感。透過實地解說,又能進一步了解板金的流程、不鏽鋼等金屬的特性,與各種金屬在生活的應用。

至於是「板」金?還是「鈑」金?台灣金屬創意館館長吳致亘指出,很多人以為板金是金屬,所以寫成「鈑」,但業界與學校板金科都用「板」,因為所謂的板金是將「板狀金屬」加工成形,所以應是「板」金。

為了更拉近民眾與板金的距離,將「板金」產品轉化為體驗,台創金推出銲接工體驗營、金屬文創商品DIY,用仙女棒代替銲棒、以雙手當成折床機,可以將金屬作彎曲與成形,做成機器人、手機座或是音樂盒,進一步體驗何為「板金」。

尤其是機器人與劍獅的文創商品,經台南警局永康分局訂了小金剛當成模範警察的贈品後,引發迴響;市議員又訂了小金剛送給模範爸爸,意外開發出客製化金屬獎牌與獎盃、金屬裝置藝術的生意,也讓發展創新的體驗,進一步成為引導轉型、設計新產品的基礎。

郭治華透露,特別是有一位教授來參觀台灣金屬創意館後,認為台灣板金業愈做愈好,還上電視大加讚揚,又介紹給從大陸回流、正在尋找板金工廠的台商,為台創金帶來鮭魚返鄉的訂單,觀光工廠成了對外行銷的最佳介質。

以往鐵工廠俗稱「3K」(危險、辛苦、骯髒)產業,台創金開放工廠現場的參觀,讓民眾一改以往對鐵工廠髒髒的、醜醜的刻板印象,也成為板金相關科系「校外教學」的現場。

「過去資深的板金師父很少有十根手指健在的。」解說老師強調,現在的電腦折床機有紅外線感應,一旦感應異樣,機器一定會嘎然停止,並且還有省力油壓裝置,女性也可以操作;新一代的機器還可以「坐著」操作。

郭治華指著工廠的生產線說,現在工廠有許多年輕的技工與建教生,就是實際在現場,看到操作精密機械的師父,以精巧熟稔、膽大心細的技術,製作醫療儀器箱的外殼,這樣需要高級技術能量的工作,自然薪水也不低,因而吸引年輕人加入板金的行列,台創金不但沒有業界普遍缺工的現象,工廠也從過去只有100人的規模,增加至300人。

特別的是,台南高工後來不僅沒有將板金科裁撤,現今又增加了一班,而且取名為「金屬創意班」!這樣的成果正是呼應了體驗經濟的意義,透過體驗的設計,傳承企業價值、行銷企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