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家鄉味+漂書≒原鄉 IBU廚房X冬瓜山書店

IBU廚房×冬瓜山書店(林格立攝)

IBU廚房×冬瓜山書店(林格立攝)
 

走進宜蘭冬山鄉南興路巷弄的IBU廚房×冬瓜山書店,映入眼簾的是牆上琳琅滿目的書;撲鼻而來的卻是淡淡的椰香與濃濃的香料味。這處可以免費借書、嚐嚐東南亞料理,以及東南亞移工與新住民交流的空間,是一位研究東南亞議題的助理教授的社會實踐,加上二位新住民的夢想,和結合冬山鄉公所的政策所促成的結果。
 

難得的豔陽照在宜蘭冬山鄉空曠的街道上,文史工作者羅濟昆帶著參加「冬山老街」導覽的遊客,鑽進一尋常巷弄,停佇在一棟綠葉扶疏的三樓透天厝前。

「這是一家新住民開的餐廳,特色是『輪流』,由印尼、菲律賓或越南籍的媽媽輪流掌廚。這家餐廳開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提供移工與新住民一處可以學習語言與交流的場所。這本來是政府要做的事,讓語言不通的東南亞移工與新住民,可以來學中文,免費借書,就是漂書的概念。」

羅濟坤慢條斯理地接著說:「我也鼓勵大家可以來這裡看書,站著看不用錢,但坐著佔位子就要消費。大家有書可以捐過來,也可以來此吃飯,支持他們就是解決社會問題,這是讓我感動的地方,我在冬山鄉不論帶各類型性質的導覽,一定會帶到冬瓜山書店。」羅濟昆簡潔的介紹,把這棟三樓透天厝成立的宗旨說得透徹明白。

嚐一口家鄉味,解一絲鄉愁

這也是宜蘭冬山鄉公所「老屋活化補助計畫」的第一個案例,催生冬瓜山書店的創辦人之一、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助理教授梁莉芳,在進行移工健康議題的調查時,認識了在南方澳漁港協助翻譯的印尼新住民黃燕妮,兩人在舟車往返的途中,黃燕妮提到放在心上多年的夢想。

嫁來台灣超過20年的黃燕妮,想要有一處可以分享東南亞美食的空間,正巧冬山鄉公所推出老屋活化計畫,或許可以夢想成真。

黃燕妮的想法,其實是許多新住民嫁娘與移工的共同心聲。就像她平日料理婆家的一日三餐,公婆與先生均不習慣椰奶與嗆辣的味道,連兒女都不愛吃印尼菜,習慣一口菜、一口辣椒的她,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煮一道自己熟悉的料理,才能在身處異鄉的孤單中,找到一絲鄉情的慰藉。

2019年底,黃燕妮帶著梁莉芳找到位於南興路巷弄的一棟透天厝,取名「IBU廚房」,IBU是印尼語「媽媽」之意,因為負責製作料理的正是東南亞各國嫁至台灣的新住民媽媽們。

香料飄香,美味餐桌

餐廳的菜單就寫在黑板上,因為掌廚的媽媽們十分用心,每星期都會更換菜單。所以來到IBU廚房要碰碰運氣,幸運的話可以嚐到印尼的名菜巴東牛肉、仁當雞,或是菲律賓口味的脆皮豬、醬醋肉。

目前固定掌廚的有菲律賓籍的夏汀娜,以及印尼籍的黃燕妮,星期日還不時會有越南籍與泰國籍的新住民媽媽們加入。由於成本與收益的考量,兩位主廚平時都有教印尼語與美語的工作,因此餐廳只從星期四至星期日營業。

出生於菲律賓碧瑤的夏汀娜,先生是美籍的台灣人,23年前跟著先生來到台灣,目前兩人都已歸化為台灣籍,懷抱開餐廳夢想的夏汀娜,用新鮮香蕉作成的香蕉蕃茄醬,讓義大利麵多了酸甜味,很受小朋友歡迎。

夏汀娜尤其擅長菲國口味的南瓜肉桂捲與酪梨提拉米蘇,夏天則是芒果提拉米蘇。她自製的奶油乳酪醬,淋在包著南瓜泥的肉桂捲上,帶著檸檬清香與濃郁的椰香,常是客人指定要吃或是外帶的甜點。

黃燕妮做的綠椰醬雞肉飯,則是餐廳人氣的美味料理,取自花園中新鮮的班蘭葉,打成汁作成帶著微微清香的班蘭飯,配上用薑黃、芫荽、孜然、香茅等獨特配方醃製的雞肉,香味濃郁。

IBU廚房還會不定期舉辦「沙嗲之夜」,黃燕妮分別準備了棉蘭與爪哇口味的沙嗲,請印尼的移工專責來烤製。棉蘭沙嗲的味道較濃郁,除了濃郁花生味,還有層次豐富的香料味。她有著做料理的執著,流程絲毫不馬虎,烤好的沙嗲,除了淋上自製的沙嗲醬、印尼的國民醬料黑色醬油膏,還要灑上油蔥酥,配上白飯,令人食指大動、意猶未盡。餐桌旁的移工與台灣朋友,帶著欣賞美味的心,相互學習粗淺的問候語,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看見移工的需要

IBU廚房還有另一個名稱是「冬瓜山書店」,書櫃上一個立牌寫著「燦爛時光冬山分櫃」,說明承繼燦爛時光書店的精神,這是「只借不賣」、實踐漂書理念的二手書店。

除了提供自在閱讀的空間,冬瓜山書店成立的初衷,還有希望解決移工在台灣生活或工作上的困難,因此書店目前每週三提供外籍看護工中文課,星期六則是印尼工廠移工的中文課,幫助他們學習工作上可以用得到的國語。許多移工甚至遠從宜蘭市、三星鄉搭計程車來上課,他們表示,生活更加充實,休假期間不會只是滑手機。

分享東南亞家鄉味、協助減少移工在台灣的不適應,能夠體會這樣的需要,是因為黃燕妮自己是過來人。來自印尼蘇門答臘的她,有一半的華人血統,在排華的印尼長大;剛嫁到台灣來,又因語言不通,飽受鄰里歧視,認為她是嫁來台灣撈錢。黃燕妮用行動證明,她也分擔著家計,跟著上小學的兒子,從ㄅㄆㄇ學起,拿到結業證書,國、台語攏會通的她,擔任為移工翻譯的工作,更是逐步建立了工作的自信。

「以前在印尼,因為我是華僑,我們自己會叫當地人印尼『番仔』,但是擔任翻譯期間,卻發現,為何台灣人這麼關心這些印尼漁工?我慢慢地去觀察,靜靜地去反省,為何我反而沒有關心自己的同胞?」面臨著跨文化衝擊的她,坦誠地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

長期投入家庭看護移工研究的梁莉芳說,包括婚姻移民在內,台灣每卅人就有一位新住民或移工,但是台灣社會其實看不到他們。當她帶著指導的學生王筱珺,做實地訪查後發現,新住民與移工們身處異地的孤單,與溝通障礙的無助,更是需要協助。透過冬瓜山書店,為移工舉辦新書發表會,舉辦印尼文演唱會,也讓她們投身東南亞研究之餘,在實踐社會責任中協助他人。

尤其對黃燕妮來說,現在連在大學的兒子都開始跟著她學印尼語,在人生的遷移中,台灣不再是異鄉,而是能夠實踐夢想,幫助他人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