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大自然的收藏與體驗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

(林格立攝)

(林格立攝)
 

策展人:阿力曼
參展者:會走路的樹、種下一棵樹
體驗內容:一日布農族、生活與倫理、環境教育、獵人古道
地點:台東縣延平鄉鸞山部落
展期:採預約制

 

通關密語:uninang

參訪森林文化博物館前,導覽老師Long先說明參觀流程。因為要體驗一日布農族,他先介紹起布農族:「我們布農族男生一定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要有力量,可以保護自己的家園;第二是小腿要粗,可以爬山打獵;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那個要硬,聽清楚,不要想太快,是哪一塊要硬呢?個性要硬!所以在布農族裡,最標準的身材要以我為準,正面與側面都一樣寬!」

他的話引發笑聲一片,腰間配著獵刀的Long接著說:「不要小看我,我也是常常打獵的人,但每次打獵都被山豬追,不是我與山豬同類,而是山豬認為我是母豬。我雖然跑不快,但會找下坡方向,用滾的比較快。」

「想要喝小米酒、原住民的舒跑(養生茶),就要會說『通關密語』。」他教起布農族語的謝謝你「uninang」。眾人七嘴八舌,有人發起音來像罵閩南語的髒話,至於你好怎麼說呢?「是how are you!」Long講成英文,讓現場又笑成一團,布農族語其實是「mihumisang」,可以記成「迷糊迷糊迷上我」!

需要帶雙證件?遊客認真回答有帶健保卡與身分證,「我們這裡的雙證件,是用一瓶米酒與一包檳榔向祖靈打招呼。」原來森林博物館是世外桃源,規定也不一樣。

「你們來到這裡,一定要知道一個人,他是鸞山部落裡第一個大學畢業的人,」Long接著說:「17年前,他聽到財團要買這塊地來蓋靈骨塔、建廟,還有興建渡假村,就到處去借錢,從財團手中搶回來,做為布農族人教學的地方。就在這麼做的時候,很多喜愛大自然的朋友湧進來。繞一圈生態廊道,就可以知道阿力曼為什麼要搶救這片森林。」

策展人:阿力曼

阿力曼不像Long老師在訪客前插科打諢、魅力四射,他低調地巡視園區,坐在「palihansiap」(討論室)的相思木座椅上,神情嚴肅地觀察著訪客的活動。

「palihansiap」在布農族語是討論、協商之意,這間可以說是全台最大的茅草屋,是阿力曼今(2020)年3月利用新冠病毒疫情遊客減少的非常時期,以一個多月的時間,偕同工作人員徒手打造而成。他說:「我們布農族以前作戰,現今從事蓋房子等工作,都是用palihansiap的態度來進行,以耆老為師。」

阿力曼就讀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時的碩士論文,即是遍訪在地耆老得到的第一手資料,「從在地觀點探究布農族ISDAZA〈內本鹿〉的歷史」,探究了日治時期,日本人強迫住在海拔1,000公尺滿是針葉林的內本鹿布農族,往5~600公尺的淺山平原遷移,即是現今的台東縣延平鄉,當時因為不滿強制遷徙的政策,還爆發了激烈的抗日行動。

因為對自己歷史的深入理解,加上阿力曼曾做過原民電視台記者、台東大學環境教育中心研究助理與南島社區大學文化專員,在繪製部落地圖與製作原民新聞節目的經歷中,看盡了許多原住民受到誘惑,出賣土地,最後一無所有;還有財團的開發,淘盡地方砂壤的殘酷現實。因此17年前,當他發現帶著設計圖、風水師的財團來到此地探勘,才剛向銀行貸款蓋自己房子的他,不願歷史重演,再度向鹿野農會、中小企銀貸款,買下森林博物館這塊土地。

千萬元債務,承擔了龐大的還款壓力,前後八次他的房子與土地差點被查封,妻子要離婚、孩子因學費沒有繳齊拿不到畢業證書,在人生急轉直下的困窘與難堪中,他堅持做對的事,用時間來證明自己。

森林博物館的由來

原本單純想搶救森林的阿力曼,起初只想利用這塊地作為文化凋零的布農族教育傳承場域,為此他成立了「原鄉部落重建基金會」。

2004年生態關懷者協會想在此舉辦生態環境教育課程,先寄了一筆錢,拜託阿力曼協助準備膳食,這個舉措卻意外點醒了阿力曼,發展成「森林博物館」,或許是提供「生計」的解方。透過參訪古道、部落遊學等活動,吸引了樸門、秀明農法、環境資訊協會等環保團體的認同與支持,涓滴的收入逐漸解除債務的危機,又透過媒體報導宣傳,帶來更多想親近大自然的遊客。

尤其是美國賓州一所大學,每年都會安排學生來此四至五天,體驗森林博物館裡「沒有電的智慧、沒有字的文明。」對於沒有看過雞頭、雞腳,只吃過雞胸肉的學生來說,殺雞拔毛才能吃到雞肉確實是震撼教育;邊生火煮飯,邊流淚流汗,「不是吃到飽,而是吃到感恩!」阿力曼說,「夜遊則是夜探山豬、長鬃山羊,在夜色中,如何辨明這些夜行性動物呢?藍色眼珠看出是山羊、棕色眼珠是山豬,白鼻心頭部有白色斑塊。」

阿力曼堅持不設路標、限量開放。償還債務之際,他仍時時內省,觀照己心,「真正活在世上的財富是幫助別人。」就像部落的孩子有人中輟、有人在學校被記過,阿力曼叫他們來打工,變成受人敬重的解說老師,森林博物館除了是解說布農族文化故事的平台,也可以是建立信心、創造價值的地方。

第一展場:會走路的樹

對來森林博物館一日遊的客人來說,第一站是會走路的樹──桑科常綠大喬木,白榕。

第一眼看到巨木白榕,都會被其盤根錯節、一木成林的氣勢所震懾。它有著急速生長的氣根,一旦觸地,伸入土中,會慢慢地加粗長成支柱根,成為母樹的支撐,並且枝條向四方拓展,一直延伸,成為會走路的樹。

「它走到哪裡去了呢?」導覽老師Long問著訪客,詼諧幽默的他打趣地說:「Long是老實人,不會騙人,它已經走到馬祖了。」他打斷還沒有止住的笑聲說:「真的!我還可以證明給你看,往你們右邊看,有沒有看到『麻竹』,它真的一直走到『馬祖』。」

第二展場:阿凡達森林

吃了迎賓烤肉,喝了用甘蔗、薑黃、生薑與新鮮肉桂葉泡製的養生茶,在進入台灣中低海拔保存最完整的楠榕巨木群前,作為有禮貌的客人,以一瓶米酒與一包檳榔,虔敬地站在眼前擺滿山豬頭顱的祭台前,向祖靈打招呼。

森林裡,鬆軟、溼滑的地面飄散著泥土的清香,九芎、血桐樹下,長葉腎蕨、卷柏隨處可見。斑駁光影從樹葉縫隙間灑下,沒有聚光燈,卻可以從聽見大冠鷲的聲音,抬頭一望,果真看到牠盤旋的身影。

眼前的好漢陡坡是第一關的挑戰,行走時必須跨越猶如堅韌奇岩的樹根,穿梭在從高處垂下蜷曲卻堅韌的枝條之中。接著是體驗僅容側身通過的一線天,兩塊從中裂開的巨石,見證從海底上升的菲律賓板塊、獨特的海岸山脈地形。

穿過巨石,置身榕樹群中,眼前又是一棵高聳入天的白榕,抓緊繩索,手腳並用,攀上兩層樓高的白榕樹,享受攀岩走壁的快感。生命力旺盛的氣根,用力向下擴展抓地,自由向上伸長,攀爬氣根叢中,雙手可以實際感受大自然的筆觸、樹枝光滑線條的輪廓。由於母樹靠著氣根在空氣中吸收水氣,越潮溼的環境,氣根越發達。阿力曼說,位於都蘭山麓的鸞山部落,在夜間匯集來自太平洋的水氣,2,300多棵白榕、雀榕得以在此恣意生長,生生不息。

前一天才走完阿朗壹古道全程、78歲的張哲壽醫師,也挑戰全程的獵人古道。他語調輕快地說,這裡是快樂又刺激的世外桃源,稱之為「森林博物館」當之無愧。

第一堂課:生活倫理課

走完獵人古道,飢腸轆轆的客人在用餐前,卻要先上一堂生活倫理課。

導覽老師Long強調:「我們布農族非常注重四個女人。第一是要聽阿嬤的話,因為阿嬤會傳承家族的故事與傳統;第二是要孝順媽媽,全世界沒有人可以取代媽媽;第三是一定要愛太太,不能追她的時候花言巧語,追到了就往左邊看,別人太太比較瘦,再往右邊看,別人太太比較會做事;第四是誰呢?」台下猜是女兒,Long卻語重心長地說:「女兒嫁出去就回不來了。各位長輩一定要尊重你們的媳婦,這四個女人都不是我們家族的人,是別人的女兒嫁過來,我們一定要好好待她們。」因此作為新好男人,帶著笑容為女性盛飯、端菜。

每位來到森林博物館的訪客,除了自備碗筷和嚴禁亂丟垃圾之外,亦將對人的尊重與倫常的守則,透過盛飯、端菜的服務,滲透至每人心裡。

創辦公益平台文教基金會的嚴長壽,曾經為了協助阿力曼行銷,帶著跨國企業的大老闆來參訪。大老闆的助理事先勘查,不滿意現場的木桌木椅,因此從外地運來桌椅與玻璃杯。作為博物館的主人,阿力曼卻不顧助理難堪的表情,獨排眾議,仍舊端出用月桃葉盛裝的餐點與木杯,堅持大老闆們要為服侍他們的移工姐妹盛飯,因為她們是布農族南島的姐妹。嚴長壽私下贊許阿力曼「做得對!」對人有禮貌,也會是對大自然友善的人。

第二堂課:環境倫理課

終於可以品嚐布農族美食,用木通科植物紅藤滷五花肉,上色不用加醬油;昭和葉包著金針菇油炸,口感脆爽;假酸漿葉包著小米、五花肉做成的阿拜,是節慶米食;還有一道龍鬚菜炒泡麵,是上山工作時最常吃的簡餐;運用時令的梅子沙拉、大黃瓜拌百香果,自採自收的佛手瓜、南瓜,阿力曼強調:「森林是我們布農族生活的冰箱,每一口吃下肚的食材,都是腳下這塊土地慷慨賜予的禮物。」

由於阿力曼堅持園區不販售紀念品,不裝電、不用瓦斯,因此工作人員一早七點,即開始劈柴生火,每一道用柴火烹煮的白飯、川燙的青菜,嚐到的是大自然真實的原味。

森林亦是布農族生活的銀行,連廚房等建築使用的材料皆就地取材,柱子取自櫸木,椅子是相思木做的。尤其是帶有布農族文化特色的媽媽屋與協商室,施工時沒有設計圖,工法完全來自上一輩耆老的口傳心授。

參觀者從食物的品嚐、獵人古道的體驗中,成為布農族文化的見證者。臨走前,大家一同種下一棵樹,彼此雙手交疊,唱起八部合音為小樹祈福。應眾人的請求,Long用族語吟唱著:「等到霧散的時候,月亮高掛在天空,獵人揹著獵物,走在獵人的路!」氣滿丹田的歌聲,迴盪在樹林間,這趟與森林親近的博物館之旅,令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