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天使心 編織跨國愛 織品之母──羅麥瑞修女

織品之母──羅麥瑞修女 (莊坤儒攝)

織品之母──羅麥瑞修女 (莊坤儒攝)
 

單一圖案反覆鏡射,在千絲萬縷的經緯交錯間,成就連緜炫目的織品。無盡的百轉千回,蓄積出溫婉的張力,在圖案間不斷跳躍。勾勒出歷史的華采,纏繞出永恆的印記。

織品之母──羅麥瑞修女,28歲時,奉修會派任,由德國來台。逾半世紀奉獻學術,創辦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所,是國內大學首創。設立「中華服飾文化中心」,致力傳統服飾的典藏、展示與推廣。無盡的巧思,為織品編織出跨領域的創意,營造出超乎雅俗的情境。不僅讓中華文化揚名國際,創造商業價值;璀璨的設計,更成為總統府接待大廳的門面亮點。羅修女堅定的信仰能量,如春風輕拂生靈,所到之處,花團錦簇。

 

用想像編織雲朵

半個多世紀前,在德國西北部,下薩克森邦的洛黑村裡,肩上垂著兩條金棕色粗髮辮的年輕女孩,享受著寧靜的放牧時光。在藍天碧草間,倚靠著林木,坐在柔軟的草地上,出神地仰望天際幻化萬千的雲彩。「那些雲,好像天主在召喚我。」生長在全村都是天主教徒的羅麥瑞修女,潛移默化中,受到聖主的啟發。「我常常想宇宙是無限的,人生是有限的。」12歲的她,有著超乎常人的早熟,不斷沉思人生的價值。

身為家中長女,羅麥瑞自小受到父母和兄長的疼愛。占地25公頃的莊園,不只種植麥類和菸草等作物,牲畜也一應俱全。「我受過完整的農場和家政實習。」羅麥瑞不僅會幫母豬接生,18歲時,還是手擠牛奶比賽的冠軍呢!羅麥瑞慈祥的眼神裡,映現出兒時溫馨的景象。「家中每個人都會編織。」冬季下雪的日子裡,全家人圍坐在火爐旁,安靜地用手指搓揉羊毛,捻成毛線後,拿著棒針織打衣服。「可能從那時候起,我就喜歡上編織了吧!」冥冥之中,早已埋下與家政和織品的不解之緣。

飛越萬里的奉獻

1959年3月13日對剛滿22歲的羅麥瑞來說,是一個永生難忘的特別日子,這一天,她正式進入「聖神婢女傳教修女會」。二年後,羅麥瑞在Steyl母會修習不到一年,就收到派遣使命的藍色函牘,開啟服務他鄉的生涯。「其實台灣不是我的選擇。」羅麥瑞原本的三個志願是去印度、日本和新幾內亞。「我覺得自己準備的還不夠。」青澀的年華,面對一個萬里外,全然陌生的國度,羅麥瑞心中感受到無法承受的重。

「一切都是天主的安排。」滿頭華髮的羅麥瑞,用感恩的心,回顧來台逾半世紀的神奇經歷。「我一生都遵循神貧、貞潔、服從三聖願。」用信仰支撐人性的軟弱,用使命(mission) 實踐天主的許諾,義無反顧地服從向前。

「修會安排我先去菲律賓讀大學。」三年內,羅麥瑞在「聖神學院」取得家政與教育學士學位,蓄積了來台後教學的能量,也埋下與輔大的不解之緣。「吳秉雅修女是我的善牧。」1939年在北平輔仁大學創立家政學系,擔任系主任的吳秉雅修女,對在菲律賓修習家政的羅麥瑞,留下特別的印象。1963年吳秉雅到在台復校的輔仁大學創辦家政營養學系,提攜羅麥瑞打下建置「織品服裝學系」的根基。
 

輔大織品系以台灣本土意象,為總統府會客室綠廳和晴廳設計一系列的織品, 搭配出恢宏大器的格局。 (莊坤儒攝)

輔大織品系以台灣本土意象,為總統府會客室綠廳和晴廳設計一系列的織品, 搭配出恢宏大器的格局。 (莊坤儒攝)
 

地利人和的大格局

「當時輔大周邊都是紡織成衣廠。」輕工業是當時台灣經濟起飛的火車頭,羅麥瑞因為多次帶領學生參觀工廠,而結下無數善緣。她指著牆上數幀泛黃的相片說:「他們都是織品服裝系所的大恩人。」由成立系所,到建立「織品大樓」獨棟校舍,都有賴台灣紡織品試驗中心董事長宋承緒、中興紡織公司董事長鮑朝橒及夫人周音喜、勤益公司董事長顧興中與夫人顧陳秀慧的長期資金挹注。

「原住民和中華服飾都非常有特色。」豐富的色彩和細膩的圖案,讓羅麥瑞十分驚豔。當她看到這些傳統服飾,隨著時代變遷而產生文化斷層,不禁焦慮的興起保存的使命,在多方協助下,籌劃建置「中華服飾文化中心」。第一個陳列室暱稱「紅門」,是由古怡心修女的叔叔協助完成。由克難式的單品蒐羅,到獲得各界捐贈,目前台灣原住民、漢人、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服飾收藏已達萬件,其中並珍藏兩件蔣宋美齡女士的旗袍。豐富的苗族服飾與銀飾是特色館藏,多次舉辦大型和常態展覽。輔大王宇清教授捐贈800冊服飾藏書,馮綺文修女口述唐裝、旗袍及中式扣藝製作,讓中心的內涵更加充實。

「我提倡消費者有穿的權益。」由商品標示法、到服飾標示基準、成衣標準尺碼制定、洗衣定型化契約,羅麥瑞都積極催生。1985年出版的《圖解服飾辭典》,具有「統一名詞」的使命。《中國紋飾》在1991年榮獲圖書主編金鼎獎,是設計者汲取本土養份的靈感來源。2005年完成「織品服飾數位博物館」,供全球共享珍貴資料,達到典藏、出版、研究的全面性功能。

用文化底蘊,揚名國際

輔大是目前全台最早獲得「國際服飾設計與技術聯盟(IFFTI)」認可的會員學校,羅麥瑞希望學生能與國際時尚潮流無縫接軌。「服裝是會說話的。」美感敏銳的羅麥瑞認為,織布本身就是一種語言符號,表現出無言的自我。她希望輔大織品服裝系所的學子們,用「無邊界的語言」,在時尚中傳遞文化。

「所有的設計,都要有文化的底蘊。」輔大織品服裝系所培育的菁英,不斷獲得國際時裝界的肯定,得獎無數。2020年周裕穎帶著自創品牌「JUST IN XX」第六度登上紐約時裝週,以復古版型堆疊當代藝術色彩,重新演繹「方寸印畫」的經典,以環保概念,將台灣的美好推向國際。以針織雕塑讓世界驚艷的古又文,由東京進軍倫敦,與詹朴、高元龍等,在矛盾與衝突中,突顯張力,引領環保服飾新風潮。

雖然培育時尚,但是羅麥瑞卻非常重視環保。「我常常自我檢討,是不是太浪費了。」諄諄告誡學子以及消費者,千萬不要盲目的追求時尚,揮霍資源,「應該是人在穿衣服,而不是衣服穿人。」

輔仁大學自1995年9月為大一新生開設「大學入門」必修課,羅麥瑞是發起人之一,並且親自授課。期許在當今多元化和過度強調物質發展的環境下,引領新鮮人順利調適,在整合型發展的綜合大學中,學習進入道德與智慧兼顧的全人教育。

「我們是一條龍的教學模式。」由輔大中文系開始跟隨羅麥瑞,到成為織品所第一屆畢業生,織品服裝學系系主任何兆華是羅麥瑞重要的左右手之一。「學生從線材和編織開始認識織品。」完備的軟硬體設施,梭織、針織、印染、金工等一應俱全。由織品設計到服裝設計與行銷,羅麥瑞要養成全方位的人才,使學生畢業後,能順利與業界接軌。

「其實織品可以發揮的空間很大。」由羅麥瑞擔任計畫主持人,1996到1998年與業界合作,完成圓山大飯店的客房織品設計,於2000年獲得「88年度大專院校教師與產業界合作研發績效卓著獎勵」榮譽。

「總統府會客室綠廳和晴廳的織品,都是我們設計的。」2003年羅麥瑞以台灣蝴蝶、一葉蘭、百合、油點草、藍腹鷴為設計主軸的「百福地」地毯,成為綠廳的視覺焦點。兩年後,又接下晴廳的設計案,以台灣四面環海的藍彩為設計基調,從地毯、窗簾到沙發布,搭配出恢宏大器的格局。

入籍異鄉,在地台灣人

由1964年自輔仁大學第一屆「語言中心」結業,到以師長身分參加大學部第一屆畢業典禮,羅麥瑞與輔大一起成長。「我都沒有覺得過了那麼久,只是每一天都認真地去實踐神的旨意。」用家庭理念經營系所,羅麥瑞是同仁和學生的良師益友。「我現在有中華民國的身分證喔!」台灣早已不是異鄉,而是羅麥瑞心的歸屬。

她心中時時銘記著史懷哲先生的話: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有它的緣由。「我名字中的麥,像一粒落在土地上的種子。」不僅是飲水思源,懷念務農的父母親,更希望在台灣這塊沃土上,繁衍不息。

由破曉晨曦,到華燈初上,多數同仁都下班了。高齡83歲滿頭華髮的羅麥瑞,退而不休,依舊有用不完的精力。在溫暖的擁抱後,送採訪人員走出門禁,輕聲的說:「時間還早,我還要回辦公室再做一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