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用木輥桿平。 (林格立攝)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立每年的2月21日為「世界母語日」,提醒世人保存多樣語言的重要性,更期望在理解、對話的基礎上,加深世界人民相互的了解,並促進文化多樣性。但現實中,強勢語言的侵襲如潮水一波又一波,母語的搶救運動在全球各地發生,在台灣也有一位青年──賴咏華,思思念念台語的續存,要用他剩餘的生命時間,喚醒台灣社會對母語存續的危機意識。
有人認識賴咏華(人稱阿華師)是因為那從沒見過的「塗壟」(早期農村的碾米工具),有人是吃過他做的「磅米芳」(米香),也有人是聽到阿華師一口流利的英、台、客三聲帶而靠過來。
講台語、磅米芳的少年車子駛入台中梧棲海聲華德福學校校園,阿華師的工具還沒卸下車,教室二樓陽台圍著的學生一聲聲呼喊著:「阿華師!阿華師!」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學校老師說早幾個月就預告阿華師要來,孩子們都很期待,林心智老師還特別創作一首童謠,在阿華師磅米芳時,幼兒園的孩子唱著:「磅米芳/磅米芳/阿華師咧磅米芳/磅到歸半工/磅!一下噴著鼻孔/阿擱有的黏著頭鬃。」應景極了。
阿華師口裡倒數,「5、4、3、2、1、磅!」再俐落地倒出受熱氣膨脹的糙米粒,混在麥芽糖中,在大鍋內翻攪,倒入木盤後,用木棍桿平,再用特殊的刀具切塊。這是孩子們愛看的戲碼,也是少吃米食的新生代鮮少能見到的風景了。
一卡皮箱,從澳洲流浪到南庄賴咏華在台語圈中小有名氣,他常受邀到校園演講,倡議「講母語」的重要性,展演著塗壟、磅米芳這樣的文化資產,過得像傳道人的生活,但他說:「其實我的人生一直沒什麼計畫。」
學生時期,他自言是會讀書的孩子,但也同許多學子一般,「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但是知道自己一定不要做什麼。」高中的導師想要說服他讀醫,他沒有興趣,填志願就避開醫科,照著理工科的排名,考上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畢業後,不想讀研究所,先去服役,退伍後不想找工作,就跑去澳洲打工。
在澳洲轉了一圈,回到台灣,受朋友邀請,他又拖著在澳洲用的同一只行李箱,到了苗栗南庄拜師學做塗壟。對賴咏華來說,這是一個流浪的歷程,從一個說英語的國度流浪到一個說客語的地方,兩地都說著他不甚熟悉的語言。
萌生台灣意識1986年,賴咏華出生於台中的本省家庭,同一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台灣解嚴,1989年鄭南榕為追求言論自由而自焚,那一年他剛滿三歲;與台灣民主轉型過程的重要事件擦身,但如同當時台灣許多家庭迴避政治議題,賴咏華成長的家庭亦然。
高中時期,物理老師是黨外的老前輩,他才聽聞許多黨外的故事,卻未曾深思求證。直到上了大學,跟同學一起參加社會運動,碰到農民權利、土地徵收等議題,讓他思考政府是否公平地照顧全體國民,質疑社會的天秤是否偏了。
後來他落腳在南庄,拜師學做塗壟,又跑去種稻,再學做磅米芳,一粒米從「從泥土到嘴唇」(種田、碾米、米芳)的過程,賴咏華都包辦了;他還曾透過網路募資籌得資金,跑遍全省一兩百間學校,展示塗壟、磅米芳的文化。這些行動,透露他的在意:現在的孩子是否知道百年前台灣的模樣?知道什麼是台灣文化嗎?知道自己是誰?從哪裡來?未來要往哪兒去?
2018年,在淡水一間幼兒園,賴咏華照例演示磅米芳的步驟,突然想跟孩子說台語,一句「逐家好」(大家好)的招呼語,卻有九成的孩子聽不懂。這讓他心想「害呀!」這樣下去,台語可能撐不過21世紀,台灣其他母語也面臨同樣的境況。
因為歷史、政治的諸多因素,華語佔據多數的公共場域,壓迫了其他族群母語的生存空間。正視到母語的困境,賴咏華決定在往後的生命不再說華語。但從五歲進入幼稚園後,華語佔據了他人生的精華,當時已32歲的賴咏華台語程度其實「離離落落」(零零落落)。但是,他卯起來學台語,形容自己像是偏執狂般的查字典,模仿長者的口氣發音,用台語思考,用台語書寫。賴咏華的概念中,一種語言要能長遠活下去,一定要能讀、能寫。尤其在3C時代,手機全面攻佔人們的視網膜,「現代人使用文字與語言主要在手機上,所以台語如果不能讀、寫,在這個時代一定會被淘汰。」
語言是水,文化是魚,魚若離水,必死無疑語言是保存文化、見證歷史的媒介,兩者相依相存,賴咏華曾經寫下:「語言是水,文化是魚,魚若離水,必死無疑。」
賴咏華舉例,新冠肺炎防疫時期,政府鼓勵大家多用「肥皂」洗手,「肥皂」一詞在台語中,唸成「雪文sap-bûn」和「茶箍tê-khoo」兩派,而這兩派用字與台灣歷史大有淵源。
台灣在大航海時期是東方貿易航線的重要據點,與世界各國交流頻繁。賴咏華教學生點開Google 翻譯,用英文soap翻譯成法文是savon,或翻譯成西班牙文的jabón,兩種語言的發音都與台語的sap-bûn相近,語言相互借用的現象,佐證了台灣曾有的國際貿易時期。而另一派讀音「茶箍tê-khoo」,「tê-khoo」是茶樹籽經過壓榨成油後,茶渣壓製成塊狀,被拿來當作清潔的工具。在歷史上,曾經有將近五成的台灣人拿tê-khoo做清潔之用,可以想見當時茶葉的產量之大,也印證台灣曾經是茶葉王國的歲月。
這些歷史的蛛絲馬跡藏匿在語言裡面,台灣400多年的歷史,在各族群母語中一定留有這樣的密碼,說明台灣曾經的生活樣態;但讓人遺憾的是,隨著說母語人口日漸消逝,這些記憶也會隨之消失,這是一個文化不可承受之痛。
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學生時期勤練出流利的英文發音,再加上去澳洲一年訓練了開口說英文的膽識,許多網友傳訊問賴咏華怎麼學英文。「台灣人學英文的風氣太過頭了,幾乎把英文當作神明來供拜,所以我反過來利用這點,我的英文其實是一種『表演』,吸引更多人來了解我想說的事情。」
「因為我對於這個議題(台語將消失)有話想說,不說出來心裡很難過。可是我又不想說華語,怎麼辦?」他把自己會的語言都拿出來講,多一種語言,也許就有多一些人聽得懂。台、英、客三聲道成了他的標誌,賴咏華在YouTube開設「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頻道,目前已有4.8萬人追蹤。賴咏華還邀請在台灣的紐約人阿勇(@阿勇台語)一起拍攝「英台EXPRESS」單元,每周兩人各選一則新聞,將英文新聞翻成台語,把台語新聞翻成英文,「現在YouTuber要不就是很漂亮、很辣,要不就是講話很好笑,我們別的贏不了人家,就翻譯比較厲害。」討論的新聞包括天氣、台灣教育特有的風紀股長、半導體、袋鼠等用語,希望讓大眾了解用台語能談天也能說地,各種議題都不成問題。
放眼國際,許多國家已經認知到,守護自身語言的重要性,積極投入資源挽回消逝中的語言。賴咏華舉例,如英國境內的威爾斯語、日本北海道的愛奴語、紐西蘭的毛利語,它們都遭遇強勢文化的衝擊,面臨文化語言保存不易的局勢;但透過意識的覺醒,官方多管齊下地提供母語研究與保存獎勵,最重要的是「要讓人民覺得講母語是光榮且驕傲的。」這點值得台灣人深思與借鏡。
問賴咏華如何決心不再說華語?他反而說起這一年多來香港人的反送中運動,「你問香港人,他們為什麼要站出來抗爭,他們真的認為會成功嗎?」「我也知道成功(台語存活)的機會不大,但就算不會成功還是要做。從頭到尾都不是成不成功的問題,是我自己『不做不行』的問題。」
還記得牙牙學語時,母親教你的話嗎?回家多學一句、多說一句吧!為母語的存續盡一分心力,台灣的多元文化將有機會能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