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沙灣風雲 歷史浪潮再現的基隆

基隆

 

「他們的天是浪花,地是漁船甲板。他們看到的海不在近處,是在遠方。」

-曾元耀〈鐵道巷的日子〉

 

掃描QR code後,進入Line@的「踩彩和平島」實境解謎遊戲,遊客實地造訪基隆的原住民文化會館、阿根納造船廠遺址、正濱漁港彩色屋,尋找解謎答案,過關得來的點數,可以去合作的店家,兌換小份的飲品點心吃。

開發這個遊戲的團隊,是海洋大學創客康輔社,隊長周以德提及,「踩彩和平島」除了提供交通指南、私房景點與推薦的料理外,遊客可以在遊戲中體驗島上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點,進而領略和平島豐富的文化與歷史特色。

遊戲其中的一站「諸聖教堂」遺址,2020年才對外公開。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教授臧振華與西班牙學者Maria Cruz Berrocal 自2015年開始的考古工作,發掘了包括20具荷西時期的骨骸、上千件的出土文物,是基隆百年難得一見的歷史大發現。

基隆歷史大發現

除了諸聖教堂,另一處殘跡是埋藏在台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廠的下方,考古推論應是西班牙人1626年占領基隆後,在和平島建立拓殖台灣的據點──聖薩爾瓦多城。

然而,西班牙聖薩爾瓦多城知名度不如荷蘭1624年在台南安平所建的「熱蘭遮城」,基隆市政府因此將此考古遺址納入「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以下稱「再造歷史現場計畫」)中。基隆市文化局局長陳靜萍指出:「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肩負著讓『北雞籠』與『南大員(台南)』可以在輿論上被相提並論的任務。未來希望這裡能夠成立現地保存的博物館,讓更多人了解台灣的歷史。」

文化部在全省推出「再造歷史現場計畫」,有關基隆的部分,就核定了52個子計劃,陳靜萍說:「這些計畫不只是夢想,而是以歷史、文化為都市發展的軸心,讓下一代了解誰來過基隆。」

基隆文化局藉由系統性的紀錄、調查與口述,整理出基隆移民文化的歷史資料,相較於其他縣市,基隆歷史場景是唯一涵蓋了史前、荷西、明鄭、清領、日治、戰後等時期的提案。

史前文化嵌在常民生活中

和平島的考古遺址,出土文物中,石斧、石槌是代表距今3,000年新石器時代晚期圓山文化的文物;煉鐵爐壁殘件是距今1,800~400年鐵器時代十三行文化的證明;金色玻璃珠與玻璃耳環顯示當時鐵器時期的原住民已展開對花蓮等地的貿易;而Caravaca式十字架殘件則是荷西時期的用品。諸聖教堂出土的20具骨骸,研判應是修道院的傳教士,不只是西班牙人在台灣殖民活動唯一的具體結構遺址,更是直指台灣在大航海時代位置的重要證據。

住在「諸聖」遺址旁的藍媽媽水餃店老闆藍秀鳳說:「以前我去參觀十三行博物館看不太懂,接受考古解說的培訓後,發現我們和平島這個小小地方,一層一層剝開,原來考古歷史這麼豐富!」

1972年藍秀鳳從基隆八斗子嫁到和平島,她買菜時發現這裡的人口音都不一樣,有來自山東、大陳島各省的退伍老兵、客家人,有阿美族嫁給來自琉球的日本人,而做西裝的是號稱「身揹三支刀」的福州人。

有著閒適風情的和平島,不只匯聚來自各地的族群,「3,000多年前就有人在此居住生活。聽說挖出的骨骸都沒有超過40歲,以前的人這麼短命,其中還有四具小孩的骨骸。」藍秀鳳認真的解釋,聖諸教堂的扶壁厚達二公尺,專家說,不只是為了阻擋冬北季風,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神父們的安全,抵擋外人的攻擊。

「這麼接近常民生活的考古現場,民眾都是導覽員,可以介紹在地文化。」局長陳靜萍認為,串連考古遺址、正濱漁港、和平島公園,形成了更有深度的人文與生態觀光動線。

納入「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的正濱舊漁會大樓,目前仍在修復中,具特色的回字型建築,外層使用13溝紋磚,是日治時期重要的漁業基地,當時不只設有郵便局、漁市,還有澡堂;民國初年曾作為監獄,後來荒廢,一度成為流浪漢聚集之所。正濱舊漁會大樓預計今(2021)年下半年開放,民眾可以尋找到一處大廳,擁有16樘平衡錘檜木窗,全由木作匠師手工打造,大器又有質樸之美。
 

基隆是依海而生的城市,在歷史的進程中,基隆成為了解台灣重要的線索。

基隆是依海而生的城市,在歷史的進程中,基隆成為了解台灣重要的線索。
 

戰爭下的包容

跨出和平島,還有一條文化觀光廊帶,15分鐘內的腳程,可以串連法國公墓、太平輪紀念碑、基隆要塞司令部、官邸與校官眷舍,上百年歷史的交融與匯萃,更讓基隆充滿歷史與文化的風味。這百年歷史的起頭,要從1884年的清法戰爭說起。

19世紀末期爆發的清法戰爭,歷史學家認為,當時清朝與法國爭奪越南的宗主權,加上基隆擁有當時最珍貴的煤礦資源,以致引發法軍攻台的企圖。

1884年法軍向清軍設於基隆岸邊的炮台開炮,揭開清法戰爭的序幕,首役戰場在鄰近大沙灣一帶。座落在基隆市中正路105號的「大沙灣石圍遺構」歷史遺跡,就是在清法戰爭之前建造的軍事防禦工事。1884年8月,法國在東亞戰事的常勝將領孤拔與清軍展開數月的爭戰,一度攻陷基隆,並將戰區轉往澎湖,但戰爭的結果並沒有贏家,雙方將士殞落沙場,馳騁千里的將軍孤拔亦病逝於澎湖馬公。走訪位於大沙灣的法國公墓,憑弔軍士安息之所,不禁感嘆,古來征戰幾人回。

基隆市政府文資委員詹益忠道出他特殊的看法,基隆人心胸寬大,不若台灣有些地方排斥外鄉人,因為基隆人大多是從外地來的人,連祭祀鬼神都展現基隆人的博愛憐憫之心。以基隆慈恩祠為例,除供奉清軍主帥劉銘傳,還有法國遠東艦隊的海軍中將孤拔。就連傳承超過160年的雞籠中元祭,除了普度漳泉械鬥死於非命的「好兄弟」,亦會在法國公墓舉辦普度法會,以紅酒、法國麵包,祭拜百年前清法之役中,葬於異鄉塵土的法國軍士。

歷史長廊之幽微

法國公墓旁的重要古蹟要塞司令部、司令官邸,以及校官眷舍,也在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中,成為重要的修復場域。

2021年已對外開放的要塞司令官邸,前身是日本人流水伊助的私宅,他先在基隆經營公共馬車,1925年轉型為公共汽車,他私人的宅邸就在流水巴士對面。專長古蹟修復的建築師詹益忠指出,為了顯示豪門的氣派,房屋特地拉高90公分,屋內的壓花玻璃、窗花都是當時最高級的建材。

流水私宅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收,改為基隆要塞司令官邸,主建築後方山壁,還有一獨特的防空洞,連同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充滿禪意的日式建築,文化局已一併修復對外開放。文化局2020年底在兩處的古蹟舉辦了成果展,走過兩邊透著自然光的長廊,詹益忠推薦可以閱讀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讚》,體會光影在日式建築裡的流動。

2019年基隆海洋文學獎首獎水手醫師曾元耀的新詩〈鐵道巷的日子〉,就寫在官邸的窗格上,「他們的天是浪花,地是漁船甲板。他們看到的海不在近處,是在遠方。」道出依海而生的基隆,在歷史的進程中,西班牙、法國、日本等國家如何與在地地景交疊互動,產生多元豐富的文化。

迎向世界的基隆

不論是清領時期,或是日治年代,基隆是北台灣重要的要塞,因而擁有台灣最多的砲台,海岸線長度相較於砲台密度在全世界亦名列前茅。清法戰爭讓清廷體認到台灣重要性,1985年台灣設省,首任巡撫劉銘傳亦加強打造基隆的海防砲台,歷次對外戰爭,讓二沙灣砲台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還有日本人擔心俄羅斯艦隊從台灣海峽來犯,所修築的白米甕砲台,四門大炮一字排開。沿著槓子寮砲台稜線,已聞不到煙硝味,俯瞰基隆外海,海天一色,400年來,景緻依舊。

基隆常被認為是北台灣的邊陲,曾繪製基隆古地圖的詹益忠卻認為,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人、清領時期來犯的法國人、日治時期的日本人從海上而來,看到基隆是一座戰略之重的港口,讓基隆在航海強權與東亞局勢中,扮演特殊的位置,這是基隆相較其他縣市最特殊的地方。

專注基隆文化考證、導覽工作的「雞籠卡米諾」負責人單彥博更強調,基隆也不只有廟口,走過二次的西班牙朝聖之路的他發現,走在朝聖之路上,猶如沈浸在歷史之中;歷史再造現場讓基隆的文化景點串成一個廊帶,他相信這是一個好的開始,還有更多基隆的歷史需要被發掘與再現。認識基隆的歷史,就可以了解基隆的獨特;了解了過去,更可以邁向未來。

更多照片請至《沙灣風雲 歷史浪潮再現的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