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零廢棄生活 享受簡單的快樂

在生廚餘上覆蓋泥土、落葉,放置一個多月就能變成堆肥,不但能減少垃圾、避免焚燒的空污,還可增加土壤養分。

在生廚餘上覆蓋泥土、落葉,放置一個多月就能變成堆肥,不但能減少垃圾、避免焚燒的空污,還可增加土壤養分。
 

聽到「零廢棄生活」你腦中會跳出什麼關鍵字?環保、節約、刻苦、不方便……。

實際走入零廢棄達人的居所,他們的日常與一般人無異,沒有狂熱也沒有勉強,卻多了整齊舒適的居家空間,其自信富足的人生觀讓我們看見美好生活的樣貌。

 

週五一早我們來到呂加零與蕭俊彥經營的綠蹼貓旅館。梳洗,她們用的是電動牙刷加小蘇打粉;如廁,是沖水器加紗布巾。早餐,是自製優格配自煮紅茶。接著上街採買食材,不管是液態的油還是固體的蔬果,通通被「脫光光」裝進自備容器裡。午餐則是用一只電鍋和電磁爐,把友善環境的食材烹調成豐富的餐食。

接著,貓旅館開門,店內的貓食採無包裝販售,貓砂使用重複填充的桶子。傍晚載玻璃罐到農場填裝鮮奶,待網友下班來取貨。接著夫妻倆一起烹調,享受晚餐時光;最後以自製檸檬洗液洗澡,除去一天疲勞。整天下來,除了菜葉、果皮被蒐集起來做堆肥,竟然完全沒有製造垃圾!

鍛鍊勇氣的大冒險

在實踐零廢棄生活之前,呂加零堪稱購物狂,出國旅遊前會先訂購商品寄到飯店,整趟行程就是買到行李箱裝不下,還要再買行李箱來裝的程度。呂加零笑說,以前唯一看的書,就是百貨公司的型錄,她甚至還差點買下要價一萬多元的垃圾桶呢!

這樣的她,卻在接觸零廢棄生活後有了180度轉變。2016年底,呂加零看到朋友在臉書分享自備容器買早餐的貼文,當下正在吃早餐的她,對比自己滿桌的一次性餐具,一餐就可以塞滿垃圾桶,讓她倍感衝擊,她不禁好奇地想知道:這些垃圾去了哪裡?呂加零跑到澎湖淨灘,親眼見到海邊撿不完的垃圾,更堅定她走向零廢棄生活的決心。

起初,夫妻倆雖有爭執,但個性溫和的先生,為了避免衝突總勉強配合,甚至在外頭把飲料喝完才進家門。呂加零的做法是,先生不好意思自備容器,那她去買;陪爸媽上市場,幫他們準備容器、幫他們裝,「因為想要減少垃圾的人是自己,不能要別人做你想做的事。」

老公想吃速食,呂加零會請店員把漢堡、薯條裝進便當盒一起內用,有人陪著勇氣也多了點;蕭俊彥也因為帶鍋子去買鹽酥雞,得到老闆稱讚,還多送他幾樣,附帶的好處,增加他參與的意願。呂加零幫家中的愛貓準備好品質的生肉,少了飼料的包裝袋,也讓貓咪吃的更健康;貓咪的排泄物則找了可崩解的木屑砂,並將使用過的貓砂蒐集起來,連同生廚餘做成堆肥,把屬於自然的東西還給土地,避免變成垃圾焚燒。呂加零曾經計算家裡的垃圾,兩個人加七隻貓,一個月的垃圾量只有104公克,比一包抽取式衛生紙還輕。

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遠

零廢棄生活讓呂加零重整習慣,在磁磚上記錄食材數量,沒了再買。她喜歡到傳統市場、雜糧行採買,不僅能買到裸裝的在地農產,還可減少運輸的排碳量。其中專賣自然農法蔬果的茁食菜攤,受到呂加零的感召,不主動提供塑膠袋;雖然難免引來客人抱怨,但認同理念的人就會留下。採訪這天,看到大學生特地帶媽媽來,也有年輕媽媽牽著孩子買菜,他們都自備容器,用行動播下零廢棄的種籽。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零廢棄的環保生活,呂加零在網路上自組「零廢棄教會」,被朋友暱稱零廢棄教主。零廢棄並非把塑膠視為萬惡之源,重複使用才是根本之道。呂加零認為,「用的到就是資源,用不到的,再高貴都是垃圾。」所以她鼓勵教友們流通家中閒置物品,用不到的就贈送、有需求就上網徵。呂加零還在店外挪出空間,作為大家放置交換物品的集散地,省去教友們面交的麻煩。

有點里長伯個性的呂加零,為了解決鮮奶的包材問題,她尋覓願意用玻璃罐重複填裝的農場,並找大家合購。每次開團呂加零都會記錄,自2018年開團至今,已成團超過80次,省了上千個兩公升的瓶子,讓大家對零廢棄的成果更有感。

除了動手做,呂加零也動筆寫下《零廢棄的美好生活》,分享如何自製清潔酵素,自己如何戒斷集點活動、贈品等琳瑯滿目的誘惑。零廢棄的過程,也是重新認識自己,拿回生活的自主權。

呂加零笑說,以前總想著怎麼賺更多錢,所以販賣各種寵物用品。開始零廢棄生活後,客人上門買產品,她還會引導分辨是需要還是想要。蕭俊彥笑說:「哪有人這樣把上門的生意推走的。」呂加零倒覺得開心自在,能做著兼顧環保與生活品質的生意,賺的是開心錢。收入或許沒有以前多,但零廢棄生活省去了不必要的開銷,讓她有更多時間學習她喜愛的事物,反而多了生活的餘裕。
 

實行零廢棄讓尚潔與楊翰選懂得聆聽自己的聲音,放下物質的追求,攜手建立想要過的生活。

實行零廢棄讓尚潔與楊翰選懂得聆聽自己的聲音,放下物質的追求,攜手建立想要過的生活。
 

成為你想成為的自己

場景換到九坪大的套房,站在玄關,廚房、客廳、臥室一目了然,女主人笑稱躺在床上就能被廚房切的洋蔥薰出眼淚。沒有隔間的小屋裡整齊明亮,悉心照顧的植物、記錄生活點滴的照片牆……,這是醫師夫妻尚潔與楊翰選打造的無垃圾公寓。

在接觸零廢棄生活前,尚潔是位平凡的實習醫生,病房內的生老病死,現實生活中讀不完的醫學報告、睡眠不足的值班,忙碌的日子卻掩蓋不了內心隱隱的空虛。直到她在網路上發現了貝亞‧強森,一位過著零廢棄生活的加州媽媽。她在貝亞的著作《Zero Waste Home》中,看到零廢棄生活潛藏的意義,把以往對物質的執著,轉換到與人互動、學習、交流等體驗上面,「會比以往追求物質達到的快樂來的更持久。」尚潔解釋。原以為零廢棄生活只是為了環保,沒想到還有機會成為更好、更快樂的人。尚潔像是被啟動了開關,熱切地想與人分享這個發現,她主動寄信作者詢問版權,也向各家出版社毛遂自薦,最後這位沒有翻譯經驗的女孩,竟在忙碌的實習生活中,完成了《我家沒垃圾》的中文翻譯,開啟她的零廢棄練習之旅。

尚潔一邊翻譯咀嚼文字,一邊嘗試書中的零廢棄生活。從自備容器、購物袋,到可重複使用的生理用品,如布衛生棉、月亮杯等,逐步地調整原本的生活習慣。「我們的作法是挑選幾個現在能做的,再來嘗試其他的。像我本來就要喝咖啡,只是換個方式自帶環保杯,還能省去丟垃圾的麻煩。」楊翰選表示,走環保這條路,如果執意要食衣住行一次到位,反倒會搞得壓力很大。 

讓一切回歸需求

從2016年開始接觸零廢棄,尚潔和楊翰選歷經了結婚、搬家、至親過世、懷孕生產、育兒等重大改變,兩人始終以不製造垃圾為挑戰。像是婚禮時,尚潔一套白紗穿到底,楊翰選則穿著花250元更改的舊西裝;用剩布車縫成手帕取代紙巾;請賓客自帶容器,吃不完直接打包;就連伴手禮,也是用麻繩自製網袋,盛裝在地水果。兩人花了許多巧思,完成一場沒有垃圾的婚禮。

兩人並非執著於不產生垃圾,而是回歸需求的本質,尋找可以減少垃圾的做法。例如在能讓家人安心處理悲傷的前提下,簡化喪禮的繁文縟節;選擇居家生產,用大量的毛巾來減少產褥墊的使用。旁人認為零廢棄育兒是自找麻煩,但楊翰選認為,「零廢棄不難,難的是育兒本身。」只要仔細思考嬰兒用品的需要量,使用可重複的選項,如布尿布,並優先購買二手商品,或是發揮創意動手做,例如舊奶瓶加鐵瓶蓋化身手搖鈴,便能為地球省下很多資源。

快樂其實很簡單

夫妻倆一個是西醫一個是中醫,他們沒有選擇去住千萬華廈,而是依據空間需求、交通機能,承租了一間套房。為了尋找合適衣櫃,兩人冷靜評估需求,花了兩個月尋找,最後用層架和衣桿組合出她們理想中的開放式衣櫃;路邊撿到的樹枝,重新整理後就是客廳的美麗裝飾。一點一滴打造舒適居家,享受過程中的成就感與快樂。「我們很想傳達一個概念,並不是社會預期你這個職業、年紀,應該要擁有的東西,你就要費一大堆心力去追求,其實更容易取得的快樂就在手邊。有個安身之所,有家人、朋友、喜歡做的事,甚至有餘裕帶給別人快樂,才是真正幸福的來源。」尚潔說。

在中醫診所工作的尚潔,選擇不將門診排滿,讓自己能騰出空檔寫文章,在今年出版了《沒有垃圾的公寓生活》,分享兩人在零廢棄之路上的練習。手帕、可重複使用的餐具、水杯、容器、提袋是尚潔分享零廢棄生活的好物,她鼓勵大家接受挑戰,用這五樣東西度過一天作為開始。手邊沒有的話,也不要急著買,問問親朋好友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零廢棄生活因人因地制宜,沒有絕對的標準。像是尚潔懷孕時牙齦很敏感,使用竹牙刷就流血,所以她放下堅持,改用軟毛牙刷。

「零廢棄生活隨時都可以開始,從一步一步的小事情做起,當你做越久,你就會越有信心與勇氣。」尚潔說。零廢棄生活不見得要扛著環保的使命,單純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享受生活簡化後的快樂,就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