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讓移工的明天更好 移動人權特展

外交部資料

外交部資料
 

你說人生呀人生 像飄浪海上的船
有時風吹起陣陣風湧 運命總是無定著
……
海風吹著你的歌聲 吹著你的頭髮
就算眼前路要面對長長孤單 心有一點點累
海風吹著你的背影 吹著你的願望
我說我相信總會有那一天 會實現 你的誓言
不用怕 我們慢慢的走

這首滅火器樂團的〈海上的人〉,道盡出外打拚的漂泊感,也正是離鄉背井移工們的心緒。多數民眾不了解移工在台灣的生活處境,他們彷彿社會裡隱形的存在。

今(2021)年,國家人權博物館邀集國內15個NGO組織,一同策劃移動人權特展,為大眾描摹移工處境。唯有提升社會整體的人權意識,才有機會讓促進移工權益這項使命,在眾人的盼望下緩步前行。

 

2019年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s–Asia Pacific, 簡稱FIHRM-AP)在國家人權博物館(以下簡稱人權館)成立,肯定了台灣在人權發展上的努力,也讓台灣成為推展人權實踐的重要平台。擔此重任的人權館思索亞太當代的人權議題,規劃串聯國內外博物館、NGO組織、人權工作者,藉由展覽、講座、藝術行動,打造人權的文化地景。

因應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平等的博物館:多元與共融」(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不同族群間因為遷徙而有了互動,「移動人權」成了人權館在FIHRM-AP架構下,第一個要碰觸的議題。人權館聚焦在與台灣關係密切、卻常被人們忽略的身影──移工,思考著如何以博物館的角色去引領大眾發現偏見,克服偏見。

共同勾勒移工身影

去(2020)年人權館邀集國內15個博物館與15個長年為移工發聲的NGO組織,如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越在嘉文化棧、1095文史工作室等,分享彼此關注的移工面向,一起尋找實踐的途徑,開啟了共學的旅程,並在今年舉辦移動人權特展,共同構思社會溝通的可能,讓移工的聲音被更多人聽見。

延續共學的精神,人權館跳脫以往由研究人員或策展人做田調,再由製作團隊依據策展人的規劃去執行設計,資訊的消化與整合全由策展人主導;移動人權特展則是以「策展工作坊」的形式,將話語權回到NGO團體。由負責展覽設計的害喜影音綜藝,先逐一訪談各NGO,再彙整出100多個關鍵字,設計成工作坊,讓NGO們討論激盪。奠基在NGO多年耕耘移工權益的厚度,每次的工作坊都提供了豐富的論述素材,再由策展人林正尉與害喜團隊收攏。經過多次工作坊討論,最後將展覽規劃為台灣人的日常需求、走進移工勞動現場、移工生而為人的基本需求、移工聘僱與管理機制、NGO的「補位」角色等面向,梳理造成移工困境的脈絡。

害喜團隊表示,原本的設計方向是拼貼移工生活場景,可能是輪椅、是漁船……,但隨著策展討論的推進,「讓台灣人看見日常生活中的移工身影」,才更貼近展覽的視野。家裡、安養院、山上、工廠、遠洋……,台灣處處有移工的身影;桌上的海鮮、手機的晶片、高樓、捷運等,都因為移工的付出,填補了3K產業(骯髒、危險、辛苦產業)的人力缺口,讓台灣民眾得以享受生活中的便利。但,移工對多數民眾而言,僅是外來者,他們的生活需求、工作環境沒人在意。因此,害喜規畫在展間以全輿圖的方式,點出台灣民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移工。沿著展間走一遭,內容從生活需求、工作環境,到政策制度等範疇,由近而遠地呈現移工在台生活的縮影,使特展更貼近展覽的主軸,「讓移工的身影從模糊的團塊逐漸清晰。」林正尉表示。

生活中不被察覺的歧視

聊起特展的目標觀眾,人權館展示教育組張文馨表示,館方在與NGO共學的過程中,彼此對於「人權教育必須向下扎根」十分有共識,「我們常開玩笑地說,現在教育的下一代,就是未來的潛在雇主,而移工的處境,其實很大部分取決於雇主的態度。」

生在台灣這樣一個講求自由民主的人權國家,沒有人會認為自己罔顧人權,但很多時候生活中不經意的歧視,卻不斷地發生。多年參與移工人權議題的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分享,前陣子一則地方新聞,報導移工改裝電動自行車,影響公園的使用。報導中里長強調改裝車無法可管、改裝車業者說移工把錢用來玩樂,花大錢改裝代步工具,整篇報導的走向,以先入為主的觀點,將移工視為亂源。施逸翔在大學教媒體識讀時會提醒學生,報導缺乏移工的說詞,沒有查證對用路人的影響,且改裝車炫目的外型設計、提升性能的技術,說不定有機會成為產業有力的人才,同一事件應有不同的觀看視角。

而近期為了防疫,地方政府提出「特赦外勞」的政策,呼籲逃逸移工出面篩檢,一般人乍看不覺有異,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秘書長李麗華則提出另一番見解,「他離開他的職場,不是逃跑、不是犯罪,所以不需要特赦。」李麗華解釋,面對不喜歡的工作或雇主,台灣人可以自由更換;但台灣的移工政策採「客工制度」,移工簽約便綁定了雇主,不得自由轉換,「通報為逃逸移工」成了雇主和仲介讓移工聽話的武器。制度賦予雇主寬鬆的通報系統,但移工申訴雇主通報不實的程序卻是無比困難,面對難以忍受的職場,移工只能用逃跑來表達意願,大眾在無形中貼上「逃逸移工」的標籤,但事實上有更複雜的結構因素須設身處地去理解他們為何而逃。

串起你我,點燃希望

喚起台灣人公共自省的意識是此次特展的訴求,策展團隊試圖用感性的方式,消化移工人權這樣生硬的議題。張文馨笑說,每個NGO都是練家子,大家都具備策展的能力,提出許多讓民眾更容易理解的方法。例如用台人與外籍兩套不同的工廠安全裝備,顯示移工在工作環境面臨的職災風險;或是用棺材來展現漁工在船上狹小到無法翻身坐起的生活空間;又或是設計情境,體驗家庭看護工被要求浴室、房門不能上鎖,隱私被剝奪之感;或者是用一只塞滿玩具、衣物的貨運箱,傳達移工對家人的思念。意欲用各種展覽物件,串起台灣民眾與移工之間的連結,進而理解,移工也是人,本應享有和台灣人一樣的人權。

有了關注,或許就能引發行動,帶來改變的契機。就像李麗華離開勞工局的職務,投身無給職的漁工職業工會,只因她看見外籍勞工在勞資爭議中的弱勢與無助。她從桃園搬到宜蘭,成立台灣第一個由外籍漁工所組成的職業工會,無懼地方勢力,陪伴移工爭取他們的勞動權益。來自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產業及勞工關係學系博士生高燕迪,因為在網路看到李麗華的付出,主動申請來台灣實習。來台前他特地學了印尼文,除了協助宜蘭的工會事務,他也到基隆的港邊,與移工一起吃飯生活,協助移工成立基隆市漁工職業工會。因為第二個工會的成立,讓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有望加入國際運輸工人聯盟,在移工議題上獲得更多的國際聲援。

林正尉分享自己多年前到東南亞國家駐村的經驗,街上林立著仲介公司,計程車司機聽聞他來自台灣,便說出自己親友也在台灣工作,台中、基隆等地的工廠,成為他與司機的連結,林正尉的地理觀重新被解構。台灣對東南亞的民眾而言,早已是熟悉的遠方,卻也令他反思為何台灣人對東南亞的所知甚少。

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的移動人權特展,除了在台灣展出,館方也希望藉著FIHRM-AP的角色,讓展覽與國外的組織對話。過去移工選擇來台工作,看到的可能是家鄉有人到台灣工作改善了經濟,加上移工習慣報喜不報憂,鮮少吐露在台生活的諸多辛苦,許多資訊都是片面不完整的,他們並不知道來台後等在前方的是什麼樣的現實。因此,人權館希望將展覽帶到移工的原鄉,開啟討論的契機,讓更多人走進移工議題,共思改變的可能。

更多照片請至《讓移工的明天更好 移動人權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