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肩併著肩的溫度 藏在小巷裡的復古味

「菸花」店內的細節均有講究、有來歷。因品牌曾代表台灣到沖繩與咖啡同業交流,秉持台日友好的精神,高振御特地使用沖繩陶藝家製作的杯具,並展售少量的沖繩民藝商品。

「菸花」店內的細節均有講究、有來歷。因品牌曾代表台灣到沖繩與咖啡同業交流,秉持台日友好的精神,高振御特地使用沖繩陶藝家製作的杯具,並展售少量的沖繩民藝商品。
 

住商混合的市景,巷弄之中的臥虎藏龍,走在台灣街頭,隨時都能體驗那不期而遇的驚喜。小店業主率性又創意的生活態度,別具特色的商品,熱情爽朗的人情交流,這樣蓬勃旺盛的草根生命力,正是台灣在地生活精彩之所在。

 

都會區裡的小店,多是由於人口稠密,寸土寸金之下,為了撙節成本的實際考量。鄉野中的小店,則常本於店主人的理念,展現出另類的野趣。因為店小,所以能做出獨特性,對細節吹毛求疵,也因為店小,客人與店主能有近距離的交流,人情味特別濃厚。這些小店,不啻為了解台灣的一扇美麗窗景。

細節堆疊出一段美好回憶

創辦過許多台北知名咖啡館,稱得上咖啡圈風流人物的高振御,今年九月關掉了在松山文創園區裡的店,把品牌帶來了大稻埕,在小巷子中重振開業,命名為「菸花《Op.118.2》」。

入行超過20年,餐飲資歷相當驚人的他,一度當過隱身在幕後的管理者,但繞了一大圈還是回到了吧台前,「還是喜歡與人交流的感覺。」他說。

這些年來,他的店越開越小,甚至一度經營過一家僅有1.5坪大,號稱「全台最小的咖啡館」「一席/Alone Together」,頗具實驗性的空間,風靡了許多香港遊客前來「朝聖」,為的就是想來目睹,這與香港同樣在地狹人稠背景之下誕生的創意之作。

如今的「菸花」空間亦不大,算一算室內空間只有八坪。講究細節的他,除了飲品的設定精簡且精準,在座位、裝潢、擺飾、氛圍上,也投入了相當多心力。畢竟對於高振御而言,咖啡館從來「不只是咖啡館」,而是創造回憶的所在,「人對於味覺的記憶相當短暫,但藉由細節的堆疊,為客人創造出的美好回憶,卻可以延續很久。」他認為。

對於選物有獨到眼光的他,特定選用沖繩陶藝家今村能章的杯子,永康街「火金姑工作室」楊錕金製作做的復古桌燈,還有北歐風格的矮桌、老教堂椅,以及整牆的黑膠唱片,保留下時光痕跡,曖曖含光的器物,加上由60年代老喇叭流洩出來的音樂,再搭配上一杯中深焙的黑咖啡,油然而生的老派美感,恰好呼應著所在地大稻埕的歷史氛圍。

在這樣放鬆又自在的氛圍之下,客人坐在並列的長椅上,即使原本並不相識,也能自然而然地開啟話匣子,「小高(高振御)一直在利用咖啡作媒介,創造出一個可以讓人交流的空間。」現場一位來串場的咖啡館同業,作出了這樣評論。這融融的暖意,也正是「菸花」能吸引人不斷來訪的獨到之處吧。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被台灣文學耆老葉石濤譽為「適合人們作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台南,最著名的,便是從漫長歷史裡累積出的文化底蘊,與一派氣定神閒的從容態度。

多的是百年老店的台南,在觀光熱潮興起後,吸引許多年輕人、外地人來此創業,雖然這些店家常僅是侷促的一方空間,但強調個人風格,重視生活態度,猶如奇花異草遍地盛開的小店,卻逐漸匯聚成為了這個城市重要的活力來源。

然而不論是百年老字號,或者新生代店家,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態度」,更是不分世代共有的重要特色。出身府城的美食作家DarkBringer就曾經說:「台南人,有自己的時間感與脾胃。」為了因應屠宰時間,只在凌晨時段營業的牛肉湯;八、九點開門,卻在六點準時打烊收工的咖啡館……等,不是不能賺更多,而是懂得知足常樂,以及對於生活品質的重視。這些在其他地方並不常見,卻是台南主流的經營模式,恰恰好凸顯出了這座城市的與眾不同,倘若想以最簡單一句話形容台南,無疑是:「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從十坪大廢墟中誕生的「十平」,是簡盟殷南漂夢想的起點。

從十坪大廢墟中誕生的「十平」,是簡盟殷南漂夢想的起點。
 

過去眼中的風景,成為生活中的日常

「與其汲汲營營,台南人教會我的,就是『夠用就好』。」站在自家店門口,「十平」的老闆簡盟殷這樣說。

留著一頭長髮,手臂上還有著刺青的他,難以想像,原本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過去當了十多年的房仲,38歲時才第一次踏上台南的土地,卻因此結下不解之緣,「一年內就來了20幾次。」

台南的夜晚,沒有台北街頭五光十色的冷色霓虹,但溫潤的黃燈點亮了整座城市,就像這座老城溫潤的人文底蘊,成為了他記憶中最深刻的畫面,讓他就此留步。

他奮勇承租下了在台南旅遊時下榻民宿斜對角的廢棄老屋,展開了移居計畫,兩年後,位於忠義路二段158巷內的日式蓋飯專賣店「十平」正式開業。

會取店名為「十平」,原因無他,這長型的老房子,坪數恰恰好十坪。挑高的空間,過去是家庭式橡膠工廠,一度荒廢了近40年,簡盟殷與在地設計公司「本事空間製作所」合作,將老屋大幅度的翻修,再結合了夫妻倆喜好的風格,破敗的空間重新煥然一新。

踏入店內,淺綠色的斑駁牆垣、斜屋頂的瓦片,訴說著老屋的古往今昔,關廟的藤編、古董級的陶瓷礙子,則是在地生活的符碼象徵,加上夫妻倆親自赴日本東京選購攜回台的玻璃杯、盤碟,以及向台灣陶藝家「製陶方式」訂製的蓋飯專用碗……細節中洋溢著復古的台式風情,同時又帶有幾分日本「大正浪漫」的情調。

雖說空間迷你,但店內絕對稱得上「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夾層將空間隔成了兩層,二樓是水台、煮飯區與冷凍櫃,一樓則包含了放置砧板的板前與座位區,僅僅十個位置,這樣「閃身就會碰手」的空間,曾經讓來應徵工作的料理師傅嚇了一大跳:「從來沒想過,這樣小的空間還能出一套完整的餐。」

而對於料理,簡盟殷也有一套想法,他不僅僅提供大眾化的大型魚如鮭魚、鮪魚之流,也端出了需要費工處理的小型魚材,獨特的氛圍與精緻的餐食,讓十平在短短開業的四年間,就在觀光客中累積出好口碑。但不希望十平僅是「一次店」的簡盟殷,一直秉持著服務在地人的想法,從住在鄰近街坊的長輩小孩,到在南科上班的工程師,甚至是老店連得堂煎餅、合成帆布行的老闆,都是他的座上賓。

相當喜歡和客人互動的他,也從這些老店業主身上感染到了台南人謹守原則的堅持,與慷慨分享的態度,生活也不再汲汲營營,凡事著眼於利益,被潛移默化的他,不僅樂於與客人分享,做生意之餘,也相當重視與家人相處的日常時光。

「尤其開心的是,當年眼中的風景,現在已經變成了我的日常。」站在店門口,簡盟殷語氣逸興遄飛,滿足之情不言可喻。
 

劉雨樵從個人的生命經驗中尋找創業動機,打造成具有故事性的小吃品牌。

劉雨樵從個人的生命經驗中尋找創業動機,打造成具有故事性的小吃品牌。
 

復刻懷舊古早味

在當時,鼓舞著簡盟殷放下北部生活,到異鄉創業的助力之一,即是近年在台南知名的小吃品牌「糯夫米糕」。

在以小吃聞名的台南,許多傳承超過百年的豆花、碗粿、擔仔麵,都從一根扁擔、沿街叫賣開始。糯夫米糕亦然,創辦人劉雨樵,騎著爺爺的舊鐵馬,挑著兩桶米糕,從街邊攤販開始作起小生意,經過在大街小巷「流浪」的三、四年,隨著知名度開啟,常見短短不到一小時的擺攤時間,他就猶如「吹笛人」施展魔法,身後總是尾隨著長長的排隊購買人龍。

就像簡盟殷回憶,在台北、台中、台南三個地方都生活過的他,後來決定選擇台南為創業地,原因無他:首善之都的台北,店租昂貴、競爭激烈;台中店家汰換速度快,加上台中人愛好「大場子」,不少商業空間動輒上百坪起跳,沉重的資本額並非一介平民可負擔;唯有台南,容易生活的環境條件,留給了年輕人創業圓夢的空間。

從外地來台南的簡盟殷,感觸特別深:「我算『中年創業』,但台南很多店家的業主年紀都很輕,都只有二、三十歲。」糯夫米糕的主理人劉雨樵,也是在大學畢業後旋即開展個人事業,他以自己引以為豪的家傳之味為主軸,成立小吃品牌。

對劉雨樵而言,這樣的過程相當自然。因著家裡經營幼稚園,從小他就喜歡跟著在廚房裡工作的阿嬤一同探索食材,因此奠定下料理的興趣,大學獨立生活在外,對烹飪的愛更一發不可收拾,課業、打工之餘,最大的娛樂就是收看烹飪節目,再到廚房親自實作。

一直嚮往畢業後能從事餐飲業工作的他,因為朋友一句話詢問:「心中印象最深刻的食物是什麼?」小時家裡由阿嬤烹製的米糕在心中浮現,因此開啟了他創業的契機。

糯夫米糕販售的品項相當單純,主打的米糕與油飯,原料、製程大同小異,兩者都採用產自台南後壁、放置八個月以上的長糯米,取其口感粒粒分明,再搭配西港產的黑麻油,純淨風味清香撲鼻,另外搭配蝦米、乾香菇、豬肉,畫龍點睛的冰糖也是亮點,「家裡煮的米糕,一定會加冰糖,因為糯米容易脹氣,麻油容易上火,加少許冰糖,可以降火氣、緩解脹氣,這是老一輩留下來的智慧。」劉雨樵解釋。

恍若受到神明庇佑,去年糯夫米糕正式從流動攤車轉型成小吃店,店面就落腳在「八吉境下太子開基昆沙宮」旁,廟方所屬的老房子裡。他將十坪大的兩層樓重新整修,磚紅磨石子的牆面、綠紗網的木櫥櫃,以及懸吊在一樓的巨大貯米桶、敦厚的大同瓷器小吃碗等元素,無不讓人發思古之幽情。

不過其中,最令人駐足流連的,當屬那正對著料理熱台,僅僅四席的吧台座位區,當客人肩併著肩,緊捱一塊地在長桌前享用那樸素的古早味點心,甚至不經意間,與老闆交換幾句家常閒談,才能讓人真正明白,那難以言傳的醇厚人情,樸實溫雅的民風,甚至因此吸引著許多外國旅人遠道來台的理由,原來都在這咫尺方寸的空間中發生。

更多照片請至《肩併著肩的溫度 藏在小巷裡的復古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