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不約而同地,南台灣的兩個小鎮選擇以「光」為引子,台南普濟殿的彩繪燈籠和鹽水月津港的藝術燈飾,在街區內、河道旁亮起,燈會擾動了沉寂已久的街區,帶來了笑語、人聲,一格格繽紛的燈景頻頻洗版臉書和Instagram;十年來,燈會也成了小鎮的生活記憶、文化的印記。
台南普濟殿外的1,500盞彩繪燈籠,懸掛在廟埕街區,一盞盞球形的燈籠都是在地居民想像的揮灑,是最「台灣味」的燈會。
舉辦已十年,最有質感的月津港燈節已與在地鹽水蜂炮齊名,用藝術介入,把小鎮打造成孵夢基地。
♦ 普濟燈會 每一盞燈都有故事傳說中的台南府城,形似一隻朝北飛的鳳凰,普濟殿剛好位在鳳凰的鼻尖,鎮住了鳳凰,守住府城的繁榮興盛。有人說認識台灣要從台南開始,「認識台南則要從『普濟殿』開始。」普濟文史研究協會執行長蔣文正說。普濟殿是台灣最早的王爺廟,位在台南府城外,供奉池府王爺。先民渡海來台,從安平上岸,若趕不上城門關,就必須在城外過夜,早年普濟殿周邊還設有驛館。
昔日普濟殿香火鼎盛,商業發達,廟裡的重要文物「聖諭」牌,顯示此處是官方布達資訊之地;從小在廟旁長大的蔣文正說起,小時候每逢池府王爺農曆六月生日,酬神的歌仔戲可以連演一個月,足見當年輝煌的光景。
但隨著都市計畫拓寬周邊的道路,街區樣貌被改變,藏身在巷弄裡的普濟殿漸漸沉寂了。而今普濟殿是國華街、海安路周邊鬧中取靜的一隅,對比昔日人聲鼎沸的日常,蔣文正心有唏噓。
他和從小一起長大的三、五玩伴,思索著如何恢復廟區的榮景,而成立了「普濟文史研究協會」。除了爬梳在地的歷史外,參考自神農街燈會的經驗,但改以邀請周遭的居民手繪燈籠,布置成燈會。
舉辦十年的普濟燈會,吸引了不遠千里而來的觀光客,成為過年府城必訪的景點,但對社區來說,「燈會只是一個舞臺、載體;我們是透過燈會與在地的居民互動、連結,每盞燈都有屬於居民自己的故事。」蔣文正說。每一盞燈都是居民親手繪製,志工漆上桐油保護,每一盞燈籠都被人仔細照顧,掛上廟埕。當華燈初上,繽紛的燈籠串聯成美麗的隧道。
但燈會的成功並非一蹴可幾。蔣文正回首一路來的辛酸,協會的志工要挨家挨戶拜託畫燈籠,回收只有五成多,許多燈籠都還白慘慘的,需要再接手加工。燈籠要在戶外吊掛長達一個月,外部要再上保護漆,但草創初期,協會才三、四個人手,只能利用下班後來上漆,每天弄到凌晨一、兩點,足足要花上三個星期。對比現在只要在網上公布時間,居民就會自動自發把時間空下,兩個周末就能完成1,500盞燈籠,社區的改變就在這點點滴滴的中被看見。也曾發生隔天要點燈了,一夜無情的雨,打爛了燈籠,望著毀損的燈籠,讓人欲哭無淚。但是那一天,普濟殿旁的店家、居民都放下當日手邊的事務,蹲伏在廟埕,用膠帶補起一盞盞燈,忙到凌晨三、四點,終於把全數的燈籠再次懸掛起來,「這就是『普濟精神』」,蔣文正說。
成為生活的記憶十年來,普濟殿點燈的日子都訂在農曆12月25日,這是有所「典」的。依據傳統習俗,農曆12月24日,民間的神明要返回天庭述職,惟普濟殿的王爺出發得早,12月20日信眾會送神升天,同時關上廟門,王爺會在25日返回民間,因此在開門迎王爺的這一天,成為普濟燈會點燈的日子。蔣文正解釋,就如農業社會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時序,居民的生活是與土地、時節緊緊相扣的,他希望普濟燈會也能被編寫入在地的生活,變成居民的生活日常。
由民間自力籌辦的普濟燈會,經費籌募得辛苦,蔣文正也跟「王爺」抱怨過,但是廟裡幫忙問事的師兄傳王爺的話:「大家盡量做,不會多,但也不會讓你缺。」結果還真的每年經費結餘都是零,沒變負數,新一年的燈會都是從零開始。
一年一度的燈會,從中秋開始籌辦,只要蔣文正出現在廟埕,大家就知道燈會要開始忙了。也曾經累癱了,蔣文正在臉書寫下:可能是最後一屆燈會了,但如果按讚數可以超過一萬的話(當時只有600),我們就試試看,想辦法再支持下去。結果隔天粉絲數暴增到兩萬,他苦笑說:「本來想說可以下台了,現在是連台階都被踢掉了。」
近年來,普濟文史研究協會與地方社區關懷中心合作,提供燈籠讓長者彩繪,阿公阿嬤們原本推說不會畫,但一出手的燈籠不僅盞盞精彩,更讓這些不愛出門的長者們,要求親自到燈會現場賞燈;除了參與感和被認同的感受,更創造了一家祖孫三代同賞燈會的美好記憶。協會也跟華山基金會合作,邀請精障病友創作,「這不僅只是『藝術治療』了,更鼓動了精障朋友願意走出家門,建立與社會的連結。」
這些涓滴的迴響,讓蔣文正捨不下。有孩子從小六每年都親手畫下自己的燈籠,一路到高中,每年歲末一家人大手牽小手,來到會場仰著頭找自己的燈籠,那樣笑語人聲,想來就讓人動容。還有北漂多年的年輕人分享,過年回台南,陪媽媽逛燈會是他與母親重要的回憶畫面。
每個人的參與,讓燈會都充滿故事,也讓普濟燈會不僅是府城過年最吸睛的景點,最台灣味的燈會,也是烙印在居民心裡最美的風景。
被稱為全台最美燈會之一的「月津港燈節」,正用藝術改變小鎮風景。
被稱是台灣最美燈節之一,還曾榮獲德國紅點設計獎的月津港燈節,創辦的起心動念是鹽水在地青年陳禹霖、陳禹廷的初心:「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專長為家鄉付出。」
鹽水曾是個港口城市,「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道出月津繁榮的曾經。但陳禹霖、陳禹廷兩兄弟成長的時代,月津像是時間靜止的小鎮,學子們高中就要到鄰近的鄉鎮讀書,大學離家更遠了,因為工作外移的人口,更鮮少有機會能再回到家鄉定居。
兄弟倆畢業後回鹽水老家成立「禹禹藝術工作室」。2009年,「月津風華再現計畫」整建工程完工,公部門找了兩兄弟提供建言,他們建議把僅一天的開幕活動,拉長成為期一個月的藝術燈展,同時找了南藝大的同學、師長共襄盛舉,沿著水岸創作,設計師的手法帶來新視覺感受,開啟第一屆燈節的契機。
「我們比較想用軟體來介入城市,再去創造更多機會。」陳禹廷說。多年跟著老師跑國外的藝術祭,兄弟倆看到可仿效的案例,「藝術介入或許是一個可行的方式。」陳禹廷說。鹽水的案例剛好成了佐證,月津港燈節吸引了大量的人潮,讓小鎮被看見了;相關的硬體設施,比如鋪面照明、交通運輸、公共衛生等問題,公務單位就會自主去改善,這就是軟體改變硬體的成效。
怎麼不是從鹽水的名產「蜂炮」著手呢﹖「蜂炮的知名度不用我們錦上添花了;而且蜂炮的問題,如媒體負面報導,或者兩日內湧入過量的觀光人潮,這些都非藝文工作者能解決的問題。」陳禹廷說。「我們應該是去做我們能夠改變的,去『創造文化』。文化,它可以經由人為、在一段時間之內被累積起來,成為新的文化。」而這十年來,月津港燈節確實已經成為鹽水新的文化,陪伴在地的孩子一起長大。
「剛開始,長輩們看不懂我們在做什麼,但是幾年累積下來,他們發現孫子在燈節時願意回家,甚至帶朋友來玩,對於燈節的印象就改觀了。」陳禹廷說。「最近還有位六十幾歲阿嬤跟我說,她覺得去年的作品比較好,要我轉告藝術家要再多努力一點。」「藝術」在這個小鎮正在「被討論」,而陳禹廷生活的故鄉正一點點在改變中。
讓家鄉被看見月津港燈節從第二屆開始改以招標執行,禹禹藝術工作室每年參與創作,卻未曾去投標。陳禹廷說:「我覺得改變一個城市,不會只由一個人。我們想要看到更厲害的人進來,它才有機會擴大範疇與格局。」也因此後續不同專長的團隊,比如建築師劉國滄在光環境上的著力,「都市藝術工作室」擁有策展專業和國際藝術家合作的長項,「有用主張設計公司」引入阿姆斯特丹的資源,都為月津港創造了不同的魅力。
當初月津港燈節的提案,兄弟倆其實擬想的是一整年的活動,意圖打造鹽水成為藝術小鎮,但是沒想到這條路走了十年,才稍有進展。2019年「月之美術館」以無牆博物館的概念成立了,在街區設置藝術作品,以一整年的居民共創、推廣與實驗活動,讓藝術創作擴展到不同階層。希望藉由藝術活化城市,讓家鄉被看見,更希望小鎮成為孵夢的基地,吸引各方藝術人才移居。
這樣的思慮來自兄弟倆對於家鄉未來深深的憂慮,少子化的議題在偏鄉益形嚴重,地方必須要自己找到新的價值,才有生存的機會。若是把鹽水打造為藝術城鎮,此地設有利於藝術創作、藝術產業相關的法令、配套,公部門並居間協力幫助,讓藝術人才願意移居,或許是讓地方存活下來的解法,陳禹廷心中懷想著。
2022年,月津港燈節已屆十周年,今年策展的主題是「PRESENT禮物/現在」。策展團隊「都市藝術工作室」在網站上寫道:「PRESENT,這個常見的英文單詞,擁有『禮物』和『現在』兩個意涵,對於身處後疫情時期的我們,能夠好好活在當下,就是過去兩年來,生活中最深刻的期盼,我們向著明天走去,緊緊擁抱我們的是現在。」十年來,每年在月津港的一期一會,是一份美麗的存在與記憶;鹽水的「現在」是每一代人的努力,月津港燈節更蘊含著一份在地人子對家鄉的依戀與企盼。
更多照片請至《台味燈節.點亮家鄉 為地方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