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越來,越愛你 台越情緣細說從頭

台越情緣細說從頭

 

台灣街頭越來越常見越式河粉、美甲與洗髮店;大學校園中不乏遠道而來的越南同學;南投的茶山、台東的荖葉田、美濃的水蓮田、小琉球的民宿與麻花工廠……都可以看見越南外配辛勤勞動的身影。

台灣裡有越南,越南也有台灣。

越南的超市、便利商店,售有波爾茶、伯朗咖啡;街頭時不時可見豪大大雞排、胖老爹、五十嵐、寫著「Taiwan No.1」的幸福堂。胡志明市內巡迴的雙層觀光巴士,車身上印著台灣四季風光,暗示著台灣是越南人旅遊的熱門地點。

即使相隔著1,700公里,台、越的互動如此熱絡。但他們說,故事,絕不是從現在開始……。

 

歷經三個小時的飛行,從飛機舷窗眺望胡志明市,濁黃且繁忙的西貢河蜿蜒,建築物密密麻麻,夾雜在高樓大廈中的低矮民宅的數量驚人,狹長的形狀猶如樂高積木。
 

在蔣為文的積極媒合與促成之下,台灣坊間出版多本越南主題專書。

在蔣為文的積極媒合與促成之下,台灣坊間出版多本越南主題專書。
 

最熟悉卻又陌生的鄰國

越南,堪稱台灣最熟悉又陌生的東南亞國家。一如台灣歷經過不同政權的更迭,越南也有著中國千年、印度四百年、法國百年、美國二十年留下的深淺影響,異質文化與本土文化的折衝與融合處處,就台灣人來看,還頗能有心領神會的靈犀相通。

胡志明市街巷阡陌,川流的車輛亂中有序,馬路兩旁是蒼蒼鬱鬱的龍腦香樹,這些法國殖民時代種下的大樹,年紀逾百,動輒高達七、八層樓,受法國文化影響的越南人,尤其喜歡在樹蔭下的露天座位肩並肩地喝咖啡、啤酒。

羅馬拼音的店招下,商家入口或者屋內的地上,經常設有一小座神龕,越南人認為,神龕設在地上,較接地氣,仔細瞧,牌位上寫著「福德正神」等字樣。原來,越南與日本、韓國近似,古時均以漢字為官方文字,直到法國殖民時才大規模改用羅馬拼音。是故,在若干特殊場合、典籍上仍能讀到中文。

也因與中國接壤,千年來交流頻仍,越語的發音約有八成與中文相近,尤其是粵語。台灣人就閩南語的角度,偶能融會貫通。好比越南河粉「Phở」,源自於廣東話,原型為廣東粿條;越南麵包「Bánh mì」,直譯為「餅麵」,即「麵包」之意;越語的「謝謝」,唸作「Cảm ơn」,音似閩南語的「感恩」。

因為同樣生活在南方,台越共享著米食文化的底蘊,鮮蔬多樣,台灣人在越南輕易就能入鄉隨俗。越南經典的小吃如河粉、米線、煎餅,一旁常擱著一大籠自助取用的生菜,有台灣人熟悉的九層塔、豆芽菜,還常見魚腥草、刺芫荽、假蒟葉、越南毛翁等綠蔬。

傳統節慶上,越南也常與台灣相近。此行造訪的時間靠近中秋,也過中秋節的越南街頭,甚至出現了販售月餅的臨時攤商。越式月餅類似廣式月餅,個頭碩大,適合分切共享,南越地區甚至流行以榴槤為內餡的特有口味。

台越交流愈趨緊密

這一文化遙相呼應的鄰國,如今是台灣重要的經貿夥伴。作為台灣第二大的海外投資地,目前包含長駐、短期出差的商務人士與眷屬,共計9萬台灣人在越南。開發較早的南越,更是台商雲集。由於人數眾多,越南台商會共分為14個分會,平陽省台商會的人數超過600人,高居全球台商會人數之冠,「要參加他們的聚會,還得分次分區,連跑五趟。」駐胡志明市辦事處處長韓國耀笑著分享。

反過來看,在台灣,約有11萬名越籍配偶、10萬名新二代、25萬名移工、2萬名越籍留學生,如此龐大的人數,讓他們近年躍升成為新族群中的搶眼存在。

由此可見,台越兩國關係緊密,這樣的基礎,使得台、越均為雙邊互訪的主要國家。據觀光署今(2023)年一至七月的統計資料,越南則為台灣第五大旅客來源國;台灣也為越南第四大旅客來源國。由於近年互訪旅客人數持續增長,2019年起,觀光署(前觀光局)已在胡志明市設立辦事處,負責相關之事務。
 

發揚了台灣教育家理念的丁善理紀念中學。

發揚了台灣教育家理念的丁善理紀念中學。
 

從史前時代說起

台越交流的密度,正在邁往歷史的高峰。但追溯淵源,絕非是南向、新南向政策推出後才開始。

澳洲大學考古學和自然史學系資深研究員洪曉純,曾經從越南南部挖掘到來自台灣花蓮豐田產的玉耳環,此一證據表明,台灣與越南的連結可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蔣為文專攻台越比較文化,嫻熟越南歷史的他,為我們娓娓道來歷史上台越交會的重要時刻。

17世紀荷蘭人組成東印度公司,來到遠東地區經商,彼時就曾有越南人與荷蘭人同行來到北台灣,他們參與了紅毛城的興建,也曾在荷蘭人的麾下擔任士兵戍守。

明朝遺臣、鄭成功的舊屬陳上川,為了反清復明大業,曾經率3,000兵卒投靠越南北部的阮氏政權。被當地人稱「明鄉人」的他們,為政權領袖「阮主」授命為官,並協助開墾南方,因為開墾有功,陳上川死後被封為「上等神」。至今,胡志明市的明鄉嘉盛堂、邊和市的新鄰亭與七府古廟裡,都可見到陳上川的神像,農曆十月下旬,還會舉辦熱鬧盛大的祭祀與遶境活動。這段歷史,也影響了後來華人的移動路線,以居住南部為大宗,畢竟當年這裡,可是越南人與明鄉人共同開墾的哩!

另外,不可不提台灣史上第一部海外旅遊文學《海南雜著》。1835年,清道光年間,「開澎進士」蔡廷蘭赴福州參與科舉,考完後的他從金門料羅灣搭船,卻遇颱風意外登陸越南中部,歷經三個月後才返家。富文采的他將這一段奇遇寫成《海南雜著》,出版後再版不斷,居然還翻譯成越文、俄文、日文等語言,儼然是台灣國際級作家的鼻祖。

近代的台灣越南史、越南台灣史

到了國際局勢詭譎多變的20世紀,台灣與越南一度互動密切。

因越戰之故,1966年,華航的第一條國際航線,即是飛往西貢(今胡志明市)。

畫家劉其偉,「軍中詩人」洛夫、瘂弦、張默、管管等人,都曾因軍職長駐胡志明市,並留下與越南相關的創作。他們與當地的文壇交流,對越南的華文詩人產生影響力。

高雄的澄清湖有座人工小島「富國島」,上頭矗立著一座紀念碑,為的是紀念1949年,從廣西退守、一度滯留越南富國島的國軍部隊。

最戲劇性的,還有在日治時代,受日本人贊助,在1939年來台的越南皇族畿外侯疆㭽(又名強㭽)。

心心念念,盼著越南獨立的疆㭽,下榻在今日的蔡瑞月舞蹈研究社一帶,他在台灣組織了一票同鄉,在台灣文學基地附近設立辦公室,並在台北放送局(今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開辦廣播。他曾到名聞遐邇的蓬萊閣吃飯,也曾到現今的北投文物館泡溫泉,喜愛攝影的他,還與台灣前輩攝影家彭瑞麟互動密切。疆㭽所留下的幾幀重要照片,都是由彭瑞麟所拍攝。——這段歷史本來罕為人知,直到由曾隨外交官夫婿旅居胡志明市兩年半的洪德青,挖掘出土,將這段歷史寫成專書《當越南王子走進彭瑞麟照相館》。
 

繁華的胡志明市,路上總是車水馬龍。

繁華的胡志明市,路上總是車水馬龍。
 

南方的創業天堂

1976年,南北越統一;1986年,越南實行改革開放,外資的競相投入,越南的發展一日千里。作為東協的主要成員國,越南也加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等組織,又毗鄰中國,擁有相當多發展優勢,遂成為台灣人南向創業的熱門地點。而目前,台灣是目前的第四大投資國,僅次於新加坡、韓國、日本之後。但根據當地台商表示,台灣公司常藉境外投資的方式赴越,倘若還原真實數字,台灣在越南的投資額應高踞榜上一、二。

喊水會凍結的台商,在越南先後啟動大規模的造鎮計畫。如胡志明市第七郡的富美興都市區,以及河靜省的台塑鋼鐵廠生活圈,對當地貢獻甚鉅。2007年9月,《光華》就曾詳細報導被台灣人稱作「小天母」的富美興,此一新市鎮由被稱為「越南王」的企業家丁善理投資,將沼澤地的區域翻身為環境宜人的新市鎮,因其優異的居住品質,吸引了不少外僑在此居住。

富美興裡頭,台灣、韓國、日本、加拿大等外僑學校林立,夾雜其中的,有一所2006年才成立,由富美興集團投資,針對越南學生招生的丁善理紀念中學。校內除了擁有足球場、游泳池、黑盒子劇場、表演廳等媲美一流大學的硬體設施,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更由前台北市教育局局長丁亞雯、前建國中學校長陳偉泓、前百齡高中校長邱淑娟等多位台灣教育家一手打造。

越南教育環境的開放,讓台灣教育家的信念,得以意外在遠地開出燦爛的花,這讓在丁善理紀念中學擔任副總校長的邱淑娟自豪不已:「這是教育者的樂園。」為此,已從教職退休的她,甚至甘願每月通勤往返越南。

一日千里的繁華

早期的台灣企業赴越,不外乎看好當地低廉的人力與土地成本,故自越南開放後,率先前往的企業,多以勞力密集的鞋業、紡織業、木製家具業、自行車業等傳產為主。他們的主要落腳處,就在胡志明市鄰近的同奈、平陽的工業區中(一如台北鄰近的新北、桃園工業區)。

這些工廠大多規模巨大,勞力密集,一廠的員工數動輒可達萬名,因此「可以說,台商養的人是最多的。」昶勇集團創辦人、胡志明市台灣商會會長袁濟凡如此表示。好比台灣鞋業龍頭寶成,在越南有數萬名員工,不管年終或裁員,都是新聞焦點。

因發展較早,胡志明市是越南的商業重鎮,但越南政府也積極發展首都河內。2006年,河內主辦APEC會議,同年八月,越南政府將河內鄰近的河西省、永福省及和平省局部,重新劃分到河內市範疇,自此,河內市版圖擴大,面積一舉躍升為越南第一。

昇裕工程公司董事長洪志華說起他與越南結下的不解之緣。本來是公職人員的他,2006年因工作來到了河內,職涯的最後一站,「恰恰好就趕上河內的風華轉身。」他相當感性地說。對越南的好印象,以及在當地留下的人脈,讓他在退休後決定到越南開啟人生新章。從事營造業的他,因應當地的發展需求,承接下不少廠房的建案,河內發展的步步蛻變,可謂親躬其中。

目前擔任河內台灣商會會長的他也觀察到,尤其近三、五年,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科技、電子廠紛紛從中國撤資,並改到北越設廠。今年七月,廣達也赴越設廠,「電子五哥」在越南正式到齊,連同產業鏈上下游百來家的廠商共同移動,勢必為當地經濟發展帶來明顯的助力。
 

越南小吃文化精彩,走在街頭,常能邂逅引人食指大動的庶民美味。

越南小吃文化精彩,走在街頭,常能邂逅引人食指大動的庶民美味。
 

越南的土地會黏人

聽著洪志華訴說著在越南落地生根的歷程,奇妙的是,不少台灣人到越南都有著如出一轍的心路歷程。來到越南,不是刻意為之,卻因為越南給予的機會與養分而留步,在不同領域成樹成林。

因為越南,才開啟了作家人生的洪德青,寫下了《南向跫音》,成為許多人深度遊歷越南的參考讀本;《當越南王子走進彭瑞麟照相館》,更考掘出大時代下,一段罕為人知,結合了攝影、國際政治、外交的精采歷史支線。

始終關心東南亞議題的媒體人廖雲章,因為想讀懂家中越南移工的書信,恰好倦勤的她暫時放下工作,到胡志明市人文大學短期遊學,她結合女性觀點,將段見聞寫成了《流浪西貢一百天》,在越南留下的人情與人脈,成為此後她關注東南亞的重要座標。

投入台越跨國比較研究超過20年的蔣為文,先因語言學研究注意到越南。隨後他發現,越南人雖受到外來文化的強勢夾擊,仍力求保有民族的主體性,民族的自信與韌性,值得台灣仿效。故除了學術研究,他也積極透過台越文化協會、台文筆會等民間組織,舉辦雙邊交流的講座、論壇等活動,允為推動台越民間交流的重要旗手。

至於台商則說,台灣人的團結與強悍,即便歷經金融風暴、排華事件也未見退縮,反倒加碼跟進,這樣的態度,不也與越南柔中帶剛的民族性若合符節。

即使背景是如此不同,但他們都在這片土地上找到了著力點,「越南的土地,會黏人哦。」在這裡長居、生根落地的台灣人如此說。他們的遇見,開展出了除觀光以外,台越交流實質的紛繁與細膩,也讓我們看見了,在世界格局之下兩國關係的千絲萬縷,從古到今,不曾斷續。

更多照片請至《越來,越愛你 台越情緣細說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