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

竹子湖不只有「花名」 追尋領航台灣米的故事

竹子湖農友組成穀東俱樂部,復耕百年前蓬萊米的「始祖」中村種。

竹子湖農友組成穀東俱樂部,復耕百年前蓬萊米的「始祖」中村種。
 

竹子湖「花名在外」,因盛產海芋而享有盛名,但在100年前,她是台灣「蓬萊米」的原種田。現今有農友成立穀東俱樂部,與台灣大學合作,在頂湖的一分田復耕消失數十年的蓬萊米始祖「中村種」,再現百年前竹子湖的稻作景象,續寫台灣稻作發展史上的動人篇章。

 

米飯是台灣人的主食之一,我們正餐吃的米大多是「蓬萊米」,而傳統的米食,例如蘿蔔糕、碗粿、米粉等,則是使用「在來米」製成的。

台灣蓬萊米,其實是在日治時期育成而來的,近一百年來不斷地改良,品種已逾200種,不僅有食用米,甚至有機能米、彩繪稻田的觀光用米……,這些蓬萊米的始祖,原種田基地就在竹子湖。

竹子湖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海拔約650至670公尺,原是35萬年前火山噴發造成的「堰塞湖」,因侵蝕作用產生缺口,湖水逐漸流失枯竭形成一處窪地。她的東側是七星山、北側為小觀音山、西臨大屯山,向南可俯瞰台北盆地,盆地中央有高地,將該區劃分為東湖、頂湖及下湖三區。

每到春天,竹子湖的「海芋季活動」總是吸引滿滿的遊客上山賞花,海芋成了她的代名詞。但自2011年,社區居民及海芋農友開始追尋在地的稻米歷史:與湖田國小推動「稻鄉課程」,連結在地的稻米文化,農友還組成「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穀東俱樂部」,與台灣大學農藝學系推動復耕蓬萊米,共耕「苗榜海芋花園」農主高于玄無償提供的田地,2011年開始復耕台稉九號稻米,2016年更種回消失數十年的蓬萊米始祖「中村種」。

竹子湖「穀東」復耕「中村種」

「草山風,竹子湖雨,金包里大路」是形容陽明山氣候的台灣俗諺。12月的冬日,竹子湖微雨,氣溫較市區低了將近五度,遠山山頂雲霧飄渺,漫步在山嵐氤氳的山路,頗有詩意。此時,海芋花農、也是穀東俱樂部召集人的陳永如,帶著經過日曬的三小袋「中村米」,到湖田國小借用設備碾米。

網購的古董級風鼓車看起來歷經風霜,陳永如快手快腳地將稻穀倒入風斗中,右手轉動著風鼓手把,左手上下搖晃著風鼓揠,稻穀便從風斗落入風穀箱。

「你看,這些飄出來的是空包彈。」陳永如指著被風吹出的稻殼說,空殼與較輕的雜物會隨風飄出風箱,較重的實穀會落入近端的斜出口。

路過的學童看到罕見的風鼓車在運轉,紛紛好奇圍觀,有人忍不住動手體驗碾米的「樂趣」,也有人邊轉動風鼓一邊驚呼:「哇,我是大力士耶。」陳永如則提醒學童離開風口:「這個(稻穀)有稻毛,沾黏在身上,身體會癢喔。」

稻穀就這樣重覆地被送進風鼓車,篩掉雜質,粒粒飽滿的實穀接著被送進脫穀機脫殼;第一遍脫出粗糠,再次脫出米糠,最後碾出精米。粗糠與米糠作為有機肥,精米用來食用。「剛碾好的米最好吃,不要放太久,否則香氣會退得快。」陳永如說。

隔天,近20名穀東俱樂部成員與「磯永吉小屋」學會的志工,就齊聚苗榜餐廳,一邊享用中村米煮成的米飯,一邊分享種海芋、種稻的農事與趣事。稻米,串起農村的濃情味。

現今民眾常吃的台稉九號米,色澤剔透、口感Q彈,我們觀察,中村米略顯白,米粒中間還有條棕色線,米飯有淡淡的飯香,口感則偏硬且有嚼勁。

「這在當時(日治時期)已是口感很好的米,現在對穀東來說,這(中村種)是有故事的米,不是好不好吃的問題。」陳永如說。
 

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更名為故事館,並登錄為歷史建築,持續訴說台灣蓬萊米的故事。

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更名為故事館,並登錄為歷史建築,持續訴說台灣蓬萊米的故事。
 

蓬萊米的故事

明清時期,中國閩粵地區移民進入台灣,引入秈稻品種。日治時期,日人吃不慣食味黏性不如日本型稻(稉稻)的秈稻,因而在台種植稉稻。初期因稻熱病危害,加上台、日日照不同而影響稻米質量,因此在台灣展開稉稻的育種改良工作。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1921年台灣總督府研究所農業部技師鈴田巖與州農會技手平澤龜一郎,調查大屯山一帶產業時,發現竹子湖的氣候類似九州,且三面環山,可避免品種因自然授粉雜交,以及病蟲害感染的問題,有利於產出純正的稻種,因此在竹子湖開闢原種田,但是日本稻型「中村種」種在高地成功,在平地多處栽培卻告失敗。

中村種、台中65號種苗的搖籃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謝兆樞說,當時擔任台中州試驗農場(現為農業部台中區改良場)主任的末永仁,受到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技師磯永吉的鼓勵,在1923年提出「幼苗插植法」,成功改良、栽培中村種水稻,產量擴大,栽種面積也由北往南拓展。

1926年由「伊予仙石」分離選出耐病品種的「嘉義晚二號」取代「中村種」普及全台。這一年,時任總督府選出「蓬萊米」,作為在台灣栽培改良的新品種日本稻名稱,是取自台灣為「蓬萊仙島」之意,自此,蓬萊米成為在台灣種植日本稉米的代名詞,秈稻則改稱「在來米」,取其為台灣本地原有的稻米品種。

學界研究,台灣水稻培育,以1924年末永仁在台中場以「龜治」與「神力」稻種雜交,並在1929年選出「台中65號」的影響最鉅。謝兆樞說,「台中65號」具高產、良質、能抗稻熱病,並在竹子湖原種田採種,其後推廣全台,成為早期台灣蓬萊米栽培的主流。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邢禹依說,最重要的是,台中65號一年兩穫,很多雜交育種皆以之為親本,「台灣 85% 以上的蓬萊米品種都是它的後代!」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也印證台中65號的重要;中改場助理研究員鄧執庸說,至今200多種台灣水稻品種中,台農60號、光復401號等,就是以台中65號為父母本培育而來。中村種因不耐稻熱病危害,在稻米品種的演進中,最終消失在台灣的田野間。

而今竹子湖穀東俱樂部成功復耕中村種,台大農藝系教授彭雲明說:「能種出來,有段很感人的故事。」是經謝兆樞等人奔走,2014年獲日本國立遺傳學研究所慨贈種子,並由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技術支援,隔年在台大復耕成功,2016年種回竹子湖。
 

白鷺鷥悠哉地漫步海芋田中,享受寧靜的山居歲月。

白鷺鷥悠哉地漫步海芋田中,享受寧靜的山居歲月。
 

在竹子湖尋稻蹤

磯永吉在台負責稻作育種、研究工作,並創立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熱帶農學第三講座(台大農藝系的前身),他在台大的育種準備室(暱稱「磯永吉小屋」)、1928年日本政府在竹子湖啟用的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及倉庫(現名為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分別扮演日治時期蓬萊米學術研發基地、原種繁殖場域,已為台北市文化局指定為市定古蹟。

磯永吉被後人尊稱為蓬萊米之父,末永仁育種蓬萊米,被後人尊稱為蓬萊米之母。已故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在2012年贈與台大其親塑末永仁與磯永吉青銅像,如今立於故事館,持續訴說台灣蓬萊米的故事。

近年台北市大地工程處整建竹子湖的多條灌溉溝渠及溪畔,位於東湖、竹子湖社區入口處附近的水車寮步道,有一叉路通往日治時期地方仕紳集資興建的「挨(ㄟ)米間」(碾米廠),雖僅剩遺跡、一座水車及一面牆,但大地處在牆面旁豎立一面玻璃牆,詳繪古早水車的構造,喚起人們對農村的記憶與想像。

溪溝整治建步道,串連「台北大縱走」

溪畔的步道,現在是民眾休閒、運動的所在。例如,頂湖的陽明溪溪畔步道,大地處在溪岸運用「花山砌石工法」,以天然塊石鑲嵌疊砌,營造自然野溪的樣貌。此步道長約330公尺,串連煙波裊裊的小油坑、頂湖環狀步道,四通八達。

陽明溪的其中一條支流為土石流潛勢溪流,大地處整治後災害風險低,支流旁設有鐘聲幸福觀景台,登高可以欣賞頂湖地區的景觀。

頂湖的水尾巴拉卡步道連接大屯山及竹子湖,步道原本的塊石鋪面改鋪透水材質,大地處還貼心地鋪上木屑,改善濕滑也減輕膝蓋負擔,大大增加步行的舒適感。

水尾巴拉卡步道、陽明溪溪畔步道、頂湖環狀步道,串連台北市五大山系的「台北大縱走」路線,一次滿足健行、觀光與文化體驗。

下湖的海芋環狀步道沿著溪溝,蜿蜒在海芋農園旁,花季期間是最熱門的賞花步道。
 

海芋已成竹子湖的代名詞。

海芋已成竹子湖的代名詞。
 

再寫台灣稻米的動人篇章

竹子湖的產業更迭,清代以茶業、孟宗竹、柑橘為主,日治時期以蓬萊米為產業輪替,國民政府來台時種植高冷蔬菜及花卉,1980年代因應休閒旅遊需求,轉型為休閒觀光農業至今。陽管處調查,知名的經濟作物海芋,早在1960年代就由農友引進種植。

「我們已經40年沒有種稻了。」陳永如說,竹子湖是台灣第一粒稉米誕生的地方,復耕是很有意義的事。「我們覺得應該要承先啟後,重現前輩的榮光,讓下一代記得這裡的故事。」

旅遊竹子湖,不只賞海芋、繡球花、吃野菜土雞,更值得深度探訪蘊藏在地的豐饒故事。

更多照片請至《竹子湖不只有「花名」 追尋領航台灣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