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委員會呼應亞太經濟合作(APEC)太子城願景(Putrajaya Vision 2040)及2023年度主題「為各方創造具韌性且永續的未來」,今(20)日於國立中山大學舉辦「APEC海洋廢棄物區域治理研習營」,這也是海洋委員會成立以來第3次於APEC架構下舉辦的海洋廢棄物區域會議,計有加拿大、印尼、日本、泰國、美國、越南、荷蘭及我國之政府代表、產業界及私部門計21位講者共同分享報告,凝聚務實、可行政策建議,提供APEC區域各經濟體政策制定的參考;總計有超過150名各界人士參與。
海洋委員會呼應亞太經濟合作(APEC)太子城願景(Putrajaya Vision 2040)及2023年度主題「為各方創造具韌性且永續的未來」,今(20)日於國立中山大學舉辦「APEC海洋廢棄物區域治理研習營」,這也是海洋委員會成立以來第3次於APEC架構下舉辦的海洋廢棄物區域會議,計有加拿大、印尼、日本、泰國、美國、越南、荷蘭及我國之政府代表、產業界及私部門計21位講者共同分享報告,凝聚務實、可行政策建議,提供APEC區域各經濟體政策制定的參考;總計有超過150名各界人士參與。
海洋委員會、國立中山大學及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在9月19日合作舉辦「海洋廢棄物時尚走秀」活動,以藍色循環經濟理念結合科技時尚元素,為隔(20)日舉辦之「APEC海洋廢棄物區域治理研習營」揭開序幕,期望藉由公私協作,邀集各國產官學研及私部門,共同打造印太區域海廢治理平台。
臺越民事司法互助協定自99年簽署、100年施行迄今,已逾10年,雙方司法互助個案合計近萬件,由本部國際及兩岸法律司與越南司法部國際法律司互為執行此協定之聯繫窗口。雙方依據協定互訪進行諮商會議之機制,已為兩國奠定堅實互信之司法互助合作關係。
為提升國內整體產業廢水處理技術,並促進臺印雙方在廢水處理技術之合作,環境部於112年9月18日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新興廢水處理技術推廣暨臺印永續水環境論壇,除展示環境部與國內大專學校合作研發推動新興廢(污)水處理技術之成果外,臺灣水務產業發展協會(WAOT)與印度中小及微型工商會(MSME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of India, MSMECCII) 更現場簽署合作備忘錄,相約攜手透過雙邊技術交流,推動廢污水產業至新南向國家市場及深化臺印雙方環境保護合作。
為協助在臺印尼僑生職涯發展,印尼歸僑協會於6月17日舉辦「The Future is Now x IT Connects」在臺印尼大專就業博覽會,邀請15家國內企業參與徵才,並安排多場專題講座,近百位嘉賓與印尼僑生共襄盛舉。
駐印尼代表陳忠投書表示,在聯合國大會5日在紐約開議之際,呼籲印尼各界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參與聯合國體系不僅是台灣人民的權利,也將有助全球成為一個更安全、永續與公平的世界」。
駐紐西蘭代表歐江安投書指出,紐國政府8月首份國安戰略報告將台灣列為潛在衝突熱點,在俄烏戰爭之後,國際目前還來得防止另一侵略戰爭,第1步就是將台灣2300萬人納入聯合國體系。
為推動蔡總統指示,透過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協助友好國家發展,落實Taiwan Can Help理念,國家發展委員會龔明鑫主任委員於9日率領產業及公部門代表共計50人,前往泰國進行交流。團員包括:中華電信、樺漢科技、中興工程、台數科、研華公司、遠創智慧等19家智慧城市相關業者,以及數位部數位產業署、經濟部工業局、交通部等公部門代表,同時特別邀請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同行,展現我國對新南向市場的重視與企圖心。透過此次臺泰交流活動,向泰方展現臺灣在智慧城市的成功經驗與服務量能,亦與泰方建立長期交流平臺等機制,有效協助我國業者拓展國際市場。
為深化臺灣與印度教育合作,教育部邀請全印度技職教育協會籌組印度大學校長及高階主管訪團於112年9月9日至15日來臺與我國多所大學進行學術交流活動。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今(14)日在台北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3網際網路傳播治理論壇」,包含來自韓國、澳洲、紐西蘭的政府代表、民間組織、產業協會;Google和Meta亞太地區主管,以及Line台灣地區的代表等貴賓,都出席了上午的開幕式。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致詞時提到,科技讓全球各地的使用者串起網路世界,但相關使用仍有很大討論空間,透過論壇可以讓各界有更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