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政府積極經營布局農產品海外市場,農業處長許彰敏率團,在參與新加坡國際食品展期間也舉辦商機媒合會,共計30餘位新加坡通路商、貿易商及團購主出席參與,了解嘉義優鮮品牌、試吃最優質的農特產,駐新加坡大使童振源、資深藝人陳明利也特別前來站台推廣,不少採購商對嘉義優鮮產品展現積極洽詢意願,尤其嘉義極光哈密瓜受到高度詢問,紛紛表示好吃。
嘉義縣政府積極經營布局農產品海外市場,農業處長許彰敏率團,在參與新加坡國際食品展期間也舉辦商機媒合會,共計30餘位新加坡通路商、貿易商及團購主出席參與,了解嘉義優鮮品牌、試吃最優質的農特產,駐新加坡大使童振源、資深藝人陳明利也特別前來站台推廣,不少採購商對嘉義優鮮產品展現積極洽詢意願,尤其嘉義極光哈密瓜受到高度詢問,紛紛表示好吃。
雲林縣政府以雲林良品打響國際市場,屢屢創下銷售佳績,爭取外匯訂單,25日攜手新加坡指標性Giant巨人超市通路,辦理「台灣蔬菜節-雲林良品週」活動,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巨人超市DFI零售集團營運總監Pang Siew Heng、駐新加坡臺北代表處經濟組吳文忠組長及新加坡台灣貿易中心吳宜玲主任共同為活動開幕敲鑼祝賀,副縣長現場更大秀廚藝,俐落端出家常料理,香氣四溢吸引新加坡當地消費者關注。
五金扣件、手工具為臺灣重要的傳統產業,且以出口為導向。為協助我五金扣件、手工具業者拓展海外市場,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委託外貿協會每年辦理拓銷團,帶領我商開拓更多潛力市場。去年辦理之「2023年高階五金扣件手工具歐洲拓銷團」及「2023年五金扣件手工具業中南美拓銷團」,協助臺灣企業前往歐洲和中南美洲,與當地196家買主進行了574場洽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今年8月也將辦理「五金扣件手工具赴紐澳泰拓銷團」,現正開放報名中。
經濟部能源署於113年4月24至25日假高雄翰品酒店主辦亞太經濟合作(APEC)第60次新及再生能源技術專家小組(EGNRET)會議。本會議採實體搭配視訊方式舉行,共計11個APEC經濟體、APEC論壇及專家小組等專家代表參與,針對透過新及再生能源政策制定、技術部署,進而促進亞太地區於2030年前達成再生能源占比倍增目標之主題進行討論。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委託外貿協會台灣經貿網辦理之「2024全球跨境電商說明會暨洽談會」,今(24)日於世貿一館熱鬧登場。活動邀請法國本土第二大電商平臺Fnac、波蘭第一大電商平臺Allegro、肯亞第一大電商平臺Jumia、北美最大亞裔購物網站Weee、馬來西亞跨境服務整合專家Goodmaji等電商平臺與我商分享最新各國電商趨勢及平臺服務資源,協助企業運用跨境電商開拓國際商機。說明會後除上述5大平臺外,另有韓國本土第三大電商平臺11 Street及德國最大亞洲食品電商平臺EasyCookAsia加入,總計7國7大電商與企業進行一對一媒合洽談。活動吸引包括新東陽(食品)、毛寶(生活用品)、台灣好農(生鮮食品)、皇翼(珍奶)、全新生醫(人工皮OK絆)等知名我商參加,總計超過187家企業共襄盛舉。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委託外貿協會籌組的2024年新加坡國際食品展臺灣館,今(23)日順利登場。本屆臺灣館匯集屏東、臺南、嘉義及雲林4縣市政府與9個食品公協會在內之98家農產食品業者,參展規模創下新高,開展首日吸引新加坡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劉燕玲及各國使節代表參觀本館。
為了拓展雲林農產品市場,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率團前往星馬參訪,首站來到馬來西亞蔬果進口公司Euro-Atlantic與ISETAN超市,謝淑亞表示,這次來到馬來西亞主要觀察市場,了解當地民眾需求,無論是在水果或是蔬菜及加工品上的包裝、品質都要仔細分析在大馬市場是否具有的兢爭力。
東南亞最具規模及指標性的新加坡國際食品展今23日開展,展期至26日,台灣中南部縣市包括雲嘉南屏參展,延續日本東京食品展的嘉義優鮮旋風,嘉義縣政府率4家業者前進東南亞市場,嚴選高品質烏魚子、鳳梨酥、花生醬及蔬果脆片等產品,將嘉義優鮮的獨特魅力在新加坡重磅亮相。
2017年開始辦理的新南向臺灣形象系列展,首發展覽在印尼雅加達舉辦,是臺灣與印尼最重要的商業交流旗艦平台。睽違五年,「印尼臺灣形象展」將重返雅加達會議中心(JCC)盛大舉行。主辦單位國際貿易署與外貿協會於今(23)日在雅加達舉辦展前記者會,正式宣布印尼臺灣形象展將於5月16日至18日強勢回歸雅加達。記者會邀請20家新聞媒體、12個公協會及部分參展商參與,現場近百人交流互動,場面熱絡。
2024新加坡國際食品展(FHA 2024)於今(23)日盛大開幕,由臺南市長黃偉哲率領5家本地企業,及農業局、觀旅局聯合攤位共計4格攤位,展示超過50項精選產品,開創本市農產品新加坡行銷通路。開展當天新加坡貿工部暨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劉燕玲亦親自出席視察,巡展經過臺灣館時,黃偉哲市長亦向劉部長展示有噴印臺南市徽及新加坡國徽的臺南後壁蘭花,以及臺南六甲的火鶴花,祝福臺灣與新加坡都「呼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