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個紐西蘭的家庭,成員四散在德國、阿根廷與美國,多年未見,身為廚師的爸爸決定約在以美食著稱的台灣舉辦家庭聚會,他們先參加「來去福爾摩沙」所提供全程英語的步行導覽,迅速又深度地了解台北後,再去大啖美食。
2016年,一個紐西蘭的家庭,成員四散在德國、阿根廷與美國,多年未見,身為廚師的爸爸決定約在以美食著稱的台灣舉辦家庭聚會,他們先參加「來去福爾摩沙」所提供全程英語的步行導覽,迅速又深度地了解台北後,再去大啖美食。
好萊塢電影《侏儸紀公園》留下了一句經典台詞:「Life finds a way.」(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台灣蕨類教父郭城孟再補充註解:「蕨類是生命自己尋找出路的最佳例證。」
四億年前,蕨類曾是森林霸主,後來地位陸續被種子植物和開花植物取代,但蕨類沒有因此滅亡,反而演化出更強悍的生存機制,繼續欣欣向榮。
2016年,微縮創作不到一年的微型師鄭鴻展,人生第二件作品,一間1:24的鰻魚店《謝謝你的照顧》,打敗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對手,一舉拿下被公認為亞洲微縮模型最高殿堂「日本濱松微縮大賽」雙項冠軍,成為該比賽至今唯一外籍得主;2020年,從未學過繪畫和雕刻的筆雕藝術家李健竹,憑藉在7×3毫米的木工鉛筆筆芯上,用一體成型不間斷的驚人手法,雕出168個可活動的鏈環,每個鏈環尺寸僅3×2毫米,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住商混合的市景,巷弄之中的臥虎藏龍,走在台灣街頭,隨時都能體驗那不期而遇的驚喜。小店業主率性又創意的生活態度,別具特色的商品,熱情爽朗的人情交流,這樣蓬勃旺盛的草根生命力,正是台灣在地生活精彩之所在。
形體大至航空母艦、飛機、高樓大廈,或小至手錶、手機、眼鏡等,您「不一定」會看到「它」的身影,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卻是「看不到但很重要」的存在。「它」是被稱為「工業之米」的「扣件」(泛指螺絲、螺帽等具有緊固功能的工具),當兩個物件需要被組合、連結起來時,扣件是「繫」接物與物的「關鍵」。
今(2021)年是台灣加入「亞太經濟合作」(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第30週年,藉由這個多邊外交平台,台灣與許多沒有邦交的會員交流互動,分享發展經驗,展現我國堅實的經貿實力與貢獻世界的能量。
「水啦!」東京奧運射箭場上,台灣射箭男團選手魏均珩、鄧宇成、湯智鈞互視、擊拳,不斷喊聲為彼此打氣,憑著這股氣勢與默契,在16強比賽中扭轉被領先兩局的情勢,第四局連續射出五支10分箭追平比數,接著在加分賽以三箭28分的表現打敗對手,然後一路維持穩定性,挺進決戰。
與搭檔為台灣拿下桌球混雙的銅牌,東京奧運讓廿歲的林昀儒一戰成名,但少人知悉的是,在此之前,這個台灣新世代的桌球一哥,投入在球場上的時間已經超過十年。這場奧運會,不過是他選手生涯攀升階段的里程碑之一。
當台灣的奧運會旗在東京奧運現場緩緩升起,國旗歌迴盪,守在螢幕前的民眾內心感動萬分;而獲頒金牌的羽球男雙選手王齊麟與李洋,欣喜之情更是溢於言表。他們的精采表現讓世界看見台灣羽壇的無限可能。
郭婞淳在東京奧運場上,憑著挺舉133公斤,抓舉103公斤,確定拿到夢寐以求的2020年東京奧運金牌,接下來她還有一次試舉機會。
郭婞淳說:「一直在想141(公斤)!」希望在奧運場上挑戰個人創下挺舉140公斤的世界紀錄。工作人員將槓鈴調整到141公斤後,她先向裁判一鞠躬,「Aue!」的一聲為自己加油!雙手調整好握桿,努力將141公斤槓鈴搏到肩上之際,沒有成功,當下跌落在地翻滾了一下,但她還是用大姆指向裁判比了「讚」的手勢,露出燦爛的笑容。
日復一日辛苦的訓練,堅持目標衝刺的信念,在拿到金牌的一刻,現場播放著中華民國的國旗歌,看著台灣奧運會旗冉冉升起,讓世界讚嘆台灣舉重的實力。郭婞淳紅了眼眶說:「我非常激動,手發抖著拿起金牌為自己戴上。」她的勝利也為台灣帶來無比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