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媽媽們流行著一本書《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作者蘇美以犀利之筆,書寫因著孩子的降臨,她從一名悲春傷秋的文藝青年,轉變成足以隻身抵擋生活中槍林彈雨的女戰士。林介文亦如此。她是敏銳善感的藝術家,曾經在女性主體、異國戀情、原民認同議題裡徬徨,人說三十而立,但30歲的她在人生十字路,徘徊踟躕,直到孩子意外降臨,風景就此不同。
前些日子,媽媽們流行著一本書《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作者蘇美以犀利之筆,書寫因著孩子的降臨,她從一名悲春傷秋的文藝青年,轉變成足以隻身抵擋生活中槍林彈雨的女戰士。林介文亦如此。她是敏銳善感的藝術家,曾經在女性主體、異國戀情、原民認同議題裡徬徨,人說三十而立,但30歲的她在人生十字路,徘徊踟躕,直到孩子意外降臨,風景就此不同。
由《台灣光華雜誌》、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以及國立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二場「新南向文化沙龍」,首度移師至台東美術館舉辦。研討會中,邀請了與東南亞有深刻連結的原住民音樂人以及相關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台灣的新南向藝文發展及國際交流現況,並尋求未來建立多邊夥伴關係的可能性。
僅做了一支檜木精油產品,就飛到國外去參展,很少人像檜山坊的李清勇與黃素秋那樣瘋狂。
台灣屏東歸來社區,當地出產的柳川牛蒡,味道濃郁,口感鮮嫩,是許多食材達人的料理口袋名單之一。無論是日式天婦羅、法式龍蝦料理或義式巧克力,歸來牛蒡都能奇妙地融入其中。過去20年來,在返鄉農夫陳建行的努力下,當地牛蒡更逐漸轉往有機耕植,並開發出多樣的加工品,打響了歸來「牛蒡原鄉」的名號。
宗教之美,在博在精,在歷史文化,在心之所向。寶相莊嚴,啟迪藝術修為;禪堂遺風,淨化紛擾心靈。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慈悲看世界,大千皆有情。
在擁有83年歷史的澡堂裡「泡書」,或在台北市精華地段改裝的日式宿舍裡,爬上屋頂看星星,在擁擠的灰色叢林夾縫中,擁有一整片藍天。打造這些空間的柏成設計創辦人邱柏文總是會問,如何讓空間再有趣一點,讓老屋再多一點可能性。
你的房子是你更大的軀殼。它在陽光下生長,在夜的寂靜中安歇,而它並非沒有夢想。你的房子不做夢嗎?它不曾夢想離開城市前往樹林或小山頂嗎?
紀伯倫《先知‧房子》
位於台東市區,竣工於1960年的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是瑞士建築師達興登(Justus Dahinden)的作品。
不知您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身在擁擠的台北都會,天空被高樓切割成一塊塊、一角角,破碎得讓人心情鬱卒;要驅車往盆地邊緣走,才能遇見像碗公倒扣的一整片完整天空,和在碗底飄盪的白雲,碗的邊緣是連綿的山群,被各式不同深淺的綠意環抱,心境不自覺地開朗起來。對於自然,人們總不由自主有一分嚮往與眷念,但是住在都會裡,自然卻是遙不可及。
在一個又是艷陽、又打著響雷的午后,《台灣光華雜誌》與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共同在思劇場進行「移動中的東南亞──從新住民看新南向」座談,與會人士不約而同提到,新住民在台灣,不只豐富了台灣文化的多元,也展現了無窮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