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為深化臺澳民間經濟合作,並推動女性創業及參與國際貿易,委託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於11月23日舉辦「Women in Trade - 臺澳女性企業領袖對話」,邀請臺澳從事花卉、葡萄酒及綠能等產業之傑出女性企業家以沙龍對話方式,探討女性擔任領導者之特質與優勢,並強調創造職場性別平等意識將有助於提升企業治理及生產力。
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指導,外貿協會執行的「韌性供應鏈夥伴大會」今(24)日於臺北國際會議中心登場,這也是疫情爆發後首次恢復辦理國外買主來臺大型商洽活動,總計近40國270位國際客商將與500家臺灣企業,進行1,700場洽談;其中實體來臺達110位,160位則以視訊洽談。
臺北市政府創各地方政府之先建置「buy.taipei數位臺北館」,於今(24)日正式上線啟動。為協助臺北市的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振興後疫情時代的產業商機,數位臺北館搭建3D元宇宙線上貿易平台,採常設館設置模式,並為促進採購商機,北市府同時辦理首場線上「臺泰推介媒合會」,邀請泰國買家與參展廠商線上接洽。
泰國(東盟)電子科技展(Digitech ASEAN Thailand)為泰國最具規模國際電子科技展,於昨(23)日起至25日於泰國曼谷Impact會展中心展出。為爭取新南向市場復甦商機,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委託外貿協會營運之台灣經貿網,與智慧消費電子廠商「大通電子」、PCB製造商「耀騰」、銅纜和光纖解決方案廠商「克司康耐」、工業電腦領導廠商「廣積科技」等28家尊爵會員廠商前往展出。
雲林斗南農會與農民契作,經貿易商將台灣優質米外銷給澳洲的日本餐廳,今天舉辦首發啟航活動;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參與活動表示,政府將做農會後盾,補助機器設備,擴大台灣米外銷。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顯示,2021全球醫療器材市場約4,890億美元,因疫情加速各國醫療發展、產業不受景氣影響特性,預估將穩定成長,2029年將突破7,000億美元。為爭全球醫療產業商機,台灣精品11月14至17日於全球最大的德國杜塞道夫醫療展(MEDICA)展出,透過官方APP、展館主出入口廣告宣傳,以數位及實體全面曝光提高臺灣醫療產業形象,更於開展第二日舉辦台灣精品新產品發表會,吸引包含Medizin & Technik、Konradin、European Hospital、Springer Medizin等專業媒體及買主出席。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委託商業發展研究院於昨(15)日舉辦「2022新南向出口實戰論壇」,邀請多位國內外產業菁英解析新南向國家產業趨勢及分享拓銷經驗,特別是運用數位行銷科技加速拓展海外市場作法,菲律賓臺北貿易暨投資中心、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印度台北協會等駐臺單位代表也共襄盛舉,與現場逾180位業者共同參與論壇活動。
為協助臺北市產業發展與全球市場經貿交流,北市產業局已連續第三年透過「臺北市經貿拓銷計畫」,協助本市外貿企業持續拓展海外市場。今(111)年更因應我國邊境解封,首度前進南亞,洽邀本市電子資通訊產業、汽車零配件、食品、半導體、無人機等產業業者,搶抓南亞疫後復甦的首波商機春燕。本年度臺北市線上經貿拓銷計畫累計辦理5場活動,共計79家臺北市企業參加全球視訊採購洽談會,48家臺北市企業參加臺灣形象展(臺北主題館),總計促成7,427.3萬美元採購商機。
經濟部商業司率20家臺灣優質連鎖品牌參與「2022越南連鎖加盟展」,為期3天之展期於11月5日圓滿豐收,本次活動共簽署9份合作意向書,預計至少有480萬美元之潛在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