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經貿合作
經濟部mTARC聯盟促臺泰合作 臺灣智慧電動車南向布局捷報頻傳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經濟部mTARC聯盟促臺泰合作 臺灣智慧電動車南向布局捷報頻傳 圖片

經濟部mTARC聯盟促臺泰合作 臺灣智慧電動車南向布局捷報頻傳

臺灣電動車搶進新南向市場傳來捷報!經濟部技術處整合電動車創新技術與世界接軌,推動臺灣車輛移動研發聯盟(Mobility Taiwan Automotive Research Consortium,簡稱mTARC)取得新南向三大重要成果,包括第一:在9月15日進軍泰國曼谷舉行「2022臺灣車輛國際論壇」(Taiwan Automotive International Forum & Exhibition;TAIFE),吸引逾上百家泰國業者及7家臺灣產研共同聚焦臺灣智慧駕駛及電動車的發展。第二,促成臺泰電動車產業鏈結及商機拓展,國產電動巴士以量產規模正式外銷泰國。第三,攜手泰方合作落成東協最大規模鋰電池廠、兩年內將擴產40億瓦時,三項新南向的成果,等同宣示我國搶進東南亞電動車產業鏈。

MEET TAIWAN攜手業者 爭取國際會展商機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MEET TAIWAN攜手業者 爭取國際會展商機 圖片

MEET TAIWAN攜手業者 爭取國際會展商機

為爭取更多國際會展活動來臺舉辦,貿易局邀集業者組團,今年赴海外參與亞洲區會獎旅遊博覽會(M&C Asia Connections)、亞洲國際會議與企業會議暨獎勵旅遊展(IT&CM Asia)及美洲會議暨獎勵旅遊展(IMEX-America)等三大國際知名展覽,拓展海外商機。

貿協偕7家企業疫後首度實體參展 搶進越南醫療供應鏈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貿協偕7家企業疫後首度實體參展 搶進越南醫療供應鏈 圖片

貿協偕7家企業疫後首度實體參展 搶進越南醫療供應鏈

越南醫療領域指標性展會PHARMEDI VIETNAM 今日(9/14)於胡志明市西貢展覽中心盛大開展,本年共有來自20國,超過350家參展商,規模已恢復至疫情前9成水準。越南是臺灣的重要貿易夥伴,2021年為我醫材東南亞市場第二大出口國且成長率達17.9%。為促進雙邊醫療合作商機,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委由外貿協會率7家業者赴越參展並設立臺灣館,展出產品包括手術導航系統、醫用電動病床、雷射治療儀、骨科護具、醫療耗材等多樣化醫院用醫材。

經濟部助餐飲業者前進馬來西亞

經濟部今(13)日帶領餐飲業者赴馬來西亞辦理「2022臺馬餐飲業媒合交流會」,包含清原、石研室、雙醬咖哩及老媽拌麵等11家餐飲業者參與媒合,現場成功促成6案合作案,包括知名手搖茶飲「清原」將於馬來西亞KK SUPER MART販售周邊相關產品、「NUTTEA」(堅果奶茶)、「老媽拌麵」、「三毛好食集」、「想 陽明山」和「雙醬咖哩」將與當地餐飲設備商及企業合作,規劃於明年落地展店或販售,可望深化臺灣與馬來西亞餐飲合作關係。

2022年馬來西亞國際清真展「臺灣館」商機人潮湧現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2022年馬來西亞國際清真展「臺灣館」商機人潮湧現 圖片

2022年馬來西亞國際清真展「臺灣館」商機人潮湧現

經濟部貿易局與外貿協會帶領14家業者實體參加之「2022年馬來西亞國際清真展(MIHAS 2022)」於9月10日圓滿閉幕。該展為馬來西亞對外貿易發展機構(MATRADE)主辦全球最大清真專業展,更吸引有馬國最強網紅首相之稱的第九任首相Ismail Sabri Yaakob前來參觀,臺灣館「Taiwan」更是出現在首相粉絲頁中,大幅增加「臺灣館」曝光。

陳次長正祺出席第28屆APEC中小企業部長會議,分享推動中小企業數位包容及以大帶小攜手成長策略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陳次長正祺出席第28屆APEC中小企業部長會議,分享推動中小企業數位包容及以大帶小攜手成長策略 圖片

陳次長正祺出席第28屆APEC中小企業部長會議,分享推動中小企業數位包容及以大帶小攜手成長策略

經濟部陳政務次長正祺於本(9)月9至10日於泰國普吉島參加第28屆APEC中小企業部長會議,分享我國近年推動中小企業數位包容及高影響力生態系之政策經驗,與我國在APEC推動中小企業相關倡議之成果;另亦透過APEC場合,與APEC各經濟體進行雙邊交流。

搶搭疫後商機 貿協攜手企業前進新加坡食品市場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搶搭疫後商機 貿協攜手企業前進新加坡食品市場 圖片

搶搭疫後商機 貿協攜手企業前進新加坡食品市場

全球疫情延燒迄今,邊境解封且各地展覽恢復實體辦理,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及外貿協會籌組之「2022年新加坡國際食品展」(簡稱 FHA 2022)臺灣館今(9/8)於新加坡博覽中心圓滿落幕。我商展出的小包裝點心、包裝米、植物性製品等,均大受買主青睞。主辦單位表示,本屆FHA參展規模達50國2千家食品企業,4天展期將吸引逾3萬5千名買主參觀採購。今年是第22屆舉辦,也是疫後新加坡第一場最大B2B實體展,成功回歸,主辦單位已宣布明(2023)年起該展由雙年展調整為每年展出。

臺灣食品前進澳洲 成功開啟疫後新商機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臺灣食品前進澳洲 成功開啟疫後新商機 圖片

臺灣食品前進澳洲 成功開啟疫後新商機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及外貿協會於「2022年澳洲國際食品展(墨爾本)」共同設立的臺灣館在9月8日圓滿落幕,本屆採實體攤位派員推廣及OMO(Online Merge Offline)產品展示的Hybrid方式辦理,共計17家臺灣食品業者參展。澳洲國際食品展為大洋洲最具代表性的展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睽違兩年後熱鬧恢復展出,隨著澳洲對於防疫措施逐漸放寬,經濟景氣回歸,四天展期臺灣館吸引超過700家來自澳洲及紐西蘭知名超市、進口商、餐飲通路及電商等採購人員參觀,館內充滿商機人氣。

2022 AMF 解析產業趨勢 看見會展新潮流

9月6日於線上登場的第17屆亞洲會展產業論壇(Asian MICE Forum, AMF)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主辦,外貿協會執行,主題是「創新會展X重塑未來」,期望帶動會展業者在邁向復甦之際,開創新商機。

BERI 2022年第2次「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受短期地緣政治風險影響 臺灣被評比為全球第6名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BERI 2022年第2次「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受短期地緣政治風險影響 臺灣被評比為全球第6名 圖片

BERI 2022年第2次「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受短期地緣政治風險影響 臺灣被評比為全球第6名

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usiness Environment Risk Intelligence;簡稱BERI)本年第2次「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出爐,指出臺灣投資環境風險評比排名全球第6名,經濟部指出,從該評比的三大指標來看,營運風險指標仍為全球第3,匯兌風險是全球第2,但政治風險指標深受近期地緣政治波動、中國軍演等因素影響,遭評為全球第36名,因此使整體投資環境風險較前次調查滑落3名。經濟部強調,中國軍演導致的地緣風險顯為短期因素,對於經濟運作、海空航運及能源安全等三大領域並無影響,同時也使臺灣於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深受全球矚目,軍演後外商如美商三福氣體投資270億元、本國廠商包括半導體、輪胎、電線電纜等廠商持續投資222億元,顯示臺灣仍是穩定、重要且不可取代的投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