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延伸閱讀
台灣瑰寶‧世界唯一 龍鳳獅文化保存者──吳登興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台灣瑰寶‧世界唯一 龍鳳獅文化保存者──吳登興 圖片

台灣瑰寶‧世界唯一 龍鳳獅文化保存者──吳登興

正式登台「出道」,演藝生涯迄今36年的吳登興,今年剛滿40歲。他是北港百年武館德義堂第五代傳人,也是全球僅存的中華傳統藝術「龍鳳獅」傳人,更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年輕獲登錄為雙項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

古調吟出太魯閣族生命故事 音樂獵人彼得洛.烏嘎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古調吟出太魯閣族生命故事 音樂獵人彼得洛.烏嘎 圖片

古調吟出太魯閣族生命故事 音樂獵人彼得洛.烏嘎

「圖騰刺在臉上,代表著勇敢!一個好男人有著學習的精神是必須的。帶著沈穩的心,愉悅的去狩獵,傳承自父親勇士的精神,……一生學習山林的智慧,我是太魯閣的子民。」〈獵人之歌〉,取自彼得洛.烏嘎製作的古調專輯《太魯閣傳說》。

文協精神‧百年傳承 狂飆進取的1920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文協精神‧百年傳承 狂飆進取的1920 圖片

文協精神‧百年傳承 狂飆進取的1920

您所認識的1920年代是什麼模樣?是費茲傑羅筆下《大亨小傳》中的歌舞昇平、紙醉金迷;或是民族主義、社會主義、自由主義百家爭鳴的思潮期;抑或是新興科技百花齊放的進步年代。
1920年代的台灣也跟著世界脈搏一齊跳動著,在經濟上,台灣茶已從大稻埕輸出,跟全世界交陪;在文化上,1921年由蔣渭水、林獻堂為首創立的「臺灣文化協會」,跟上民族自決的國際思潮,以「文化向上」為號召,是民間自發的現代化運動。
2021年10月,「臺灣文化協會」創立百年,這場文化啟蒙的餘韻至今仍印刻在我們生活中。

向西方人介紹台灣茶 歐洲台灣精品茶學會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向西方人介紹台灣茶 歐洲台灣精品茶學會 圖片

向西方人介紹台灣茶 歐洲台灣精品茶學會

清治晚期,淡水口岸開放以後,來自蘇格蘭的商人陶德(John Dodd)在大稻埕成立了寶順洋行,高瞻遠矚地雇用了兩艘大型飛剪帆船,將2,131擔(約127.86公噸)的台灣上等烏龍運送到遙遠的紐約。
飛剪帆船離開港口人們的視線後,發揮它快速航行,易於躲避海盜的優點,在汪洋中破浪前進。而這些飄洋過海抵美的烏龍茶,被賦予一個美麗的名字:「福爾摩沙茶」,成為紐約上流人士的最愛。

用熱情燃燒整個台灣 做夢狂人──蔡聰明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用熱情燃燒整個台灣 做夢狂人──蔡聰明 圖片

用熱情燃燒整個台灣 做夢狂人──蔡聰明

巨大的佛手花車上,夢想社區文教發展基金會創辦人蔡聰明昂首站立,一身慶典服飾,身旁的侯友宜市長則滿身珠串,兩人將象徵平安的彩色佛珠拋向人群。
下方如潮水般的人群歡呼尖叫,萬頭竄動,嘉年華的遊行隊伍則蓄勢待發:熱力四射的森巴女郎、海盜虎克熊、踩高蹺、小丑、大型戰車、鼓隊、超大型人偶,空氣中瀰漫著歡樂、奇幻的氣氛。
喧鬧聲中,蔡聰明把鑲有巨大羽毛的黑熊帽,一把戴到侯市長頭上,象徵保育台灣最珍貴的黑熊,也宣布全世界最大規模華人嘉年華登場。

走過台灣手作西服一甲子 用針線縫出歲月靜好──梁冬富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走過台灣手作西服一甲子 用針線縫出歲月靜好──梁冬富 圖片

走過台灣手作西服一甲子 用針線縫出歲月靜好──梁冬富

一塊平面的布料,在西服師傅的巧手下,像是有了生命,貼合著人體曲線,靈活地轉折走動,演繹出立體的時尚。無論高矮胖瘦,都可以用黃金比例,修飾得英姿挺拔,展現風流倜儻,玉樹臨風。

光電產業的最後一片拼圖 廢太陽能板完全回收系統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光電產業的最後一片拼圖 廢太陽能板完全回收系統 圖片

光電產業的最後一片拼圖 廢太陽能板完全回收系統

根據環保署預估,台灣的太陽能板廢棄物在2023年約產生一萬公噸,2035年起每年則將超過十萬公噸;而以國際再生能源總署的預測模型來推估,至2050年全球的廢太陽能板將達到9.1億公噸,相當於2.2億隻亞洲象。發展潔淨能源的美意,恐被棘手的廢棄物問題而掩蓋,廢太陽能板的回收已是全球當務之急。
台南大學綠能所的研究團隊以「永續物命」為理念,領先國際開發出完全回收系統。他們打造太陽光電產業的循環經濟,為世紀難題找到解方,也為台灣的光電產業闢出一條新路。

女巫秘境輕旅行 基隆瑪陵半日遊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女巫秘境輕旅行 基隆瑪陵半日遊 圖片

女巫秘境輕旅行 基隆瑪陵半日遊

車程才短短30分鐘,景觀已從都會高樓轉為崇山峻嶺。近年來基隆七堵的瑪陵休閒農業園區已成為台北人的秘密後花園,只花短短半日,就能走訪當地優美的桐花步道、親水公園、百年糯米橋,還能一探礦場遺址,尋幽探古,甚至勇闖在地人才知道的私房秘境。

影像對話—老市場新靈魂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影像對話—老市場新靈魂 圖片

影像對話—老市場新靈魂

小時候的家就住在市場裡,樓下是爸爸開的冰店,每天上午那些來市場採買的人,渴了累了總會到店裡歇歇腳,喝杯果汁兼吃碗冰。生意空檔,爸爸也會帶我到市場走一圈,問我今天想吃什麼?這個父子間的習慣,一直到我長大出社會,開始工作了都還維持著,只要我有空回老家,就會陪父親到市場逛逛。

阮劇團‧18歲成年禮 用自己的樣子站上國家舞台圖片 - 新南向政策
放大檢視 阮劇團‧18歲成年禮 用自己的樣子站上國家舞台 圖片

阮劇團‧18歲成年禮 用自己的樣子站上國家舞台

「不顧天堂反對」、「本劇嘉義製造」,這些字眼醒目招搖地出現在《十殿》的海報上,主視覺用上螢光紅、螢光綠,充斥在地台味與草根生命力;這是阮劇團18歲成年禮大戲《十殿》,以台灣「五大奇案」為本,全長共330分鐘,分為〈奈何橋〉與〈輪迴道〉,是台灣七年級生對傳統五大奇案的新視角,站上舞台,說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