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氣候變遷、大量使用化學肥料、農藥造成土壤劣化,導致全球面臨糧食生產匱乏的危機,加上有機廢棄物未妥善回收,更使環境雪上加霜。
而中央研究院院士、國內「微生物肥料」催生者楊秋忠,卻能打破數千年來以「微生物」來處理有機廢棄物的慣例,改以「酵素反應劑」催化作用,創下全球最快三小時內將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肥的方法。正如老子《道德經》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源頭來自土壤的有機廢棄物,變成有機肥回到土壤,如此良性循環,地球才能生生不息。
因氣候變遷、大量使用化學肥料、農藥造成土壤劣化,導致全球面臨糧食生產匱乏的危機,加上有機廢棄物未妥善回收,更使環境雪上加霜。
而中央研究院院士、國內「微生物肥料」催生者楊秋忠,卻能打破數千年來以「微生物」來處理有機廢棄物的慣例,改以「酵素反應劑」催化作用,創下全球最快三小時內將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肥的方法。正如老子《道德經》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源頭來自土壤的有機廢棄物,變成有機肥回到土壤,如此良性循環,地球才能生生不息。
二百多年前的鹿港,是台灣貿易大港,繁榮的經濟帶動大戶人家興起,一些大企業家也從此發跡。但誰也無法料到,有一天,這裡的港口會淤積,人口會外移,連豪宅也成了廢墟。幸好,這個時代有一群人願意用新的眼光看待老屋,動手修繕,活化空間。他們要用新風貌,延續鹿港百年的活力。
你心目中的原住民部落,是什麼樣子?來自屏東三地門地磨兒部落的蒂摩爾古薪舞集的呼召,邀請大夥兒一同「去排灣」,去看看,這裡和想像中的部落,有什麼不同……。
出生在農家,因父親為大學的園丁而讓詹鳳春與樹結緣一生。具有東京大學工學院都市工學環境設計學博士學位的她,除了日本樹木醫執照,以及日本自然再生士執照,並具有日本植栽基盤診斷改良師執照,為台灣第一位全方位的女樹醫。詹鳳春戮力推廣「適地適木」理念,愛樹,要由打下良好根基做起。用先進的科技診斷,以友善環境的自然療法醫治。她有感於目前台灣樹木危急現狀,認為培訓現場樹木救治人才迫在眉睫,未來將把重心放在培育實務經驗的推廣教育上。
陳芳明:台灣文學研究學者、政治大學講座教授,作品以論述、散文為主,兼有詩作,創作逾30載,嘔心瀝血之作《台灣新文學史》,為台灣文學史提出新視野。工頭堅:本名吳建誼,網路趨勢觀察家,部落客,國際領隊/導遊。鍾情啤酒與威士忌,優遊於生活、娛樂與歷史題材。番紅花:親子教養作家,家庭料理研究者。推動青少年《菜市場的文學課》、《漁港的文學課》。賴佩霞:歌手、主持人、畫家、身心靈成長導師。多年來投入身心靈研究,出版的自傳《回家》、《我想跟你好好說話》,生命是一場跟自己和解的過程,她樂於將多年來的生命經驗與人分享。
排灣族特有的雙管口鼻笛,一支有孔的主音笛,緊緊綁著無孔合聲的副笛,可以吹出大自然蜂鳥的和鳴,也可以奏出內心深處的愛慕與思念。代表北排灣部落的口鼻笛國寶藝師許坤仲,用口鼻笛樂音吟唱出原住民的傳說與故事。這個全世界獨特的雙管複音樂器,曾面臨失傳的危機,如今培育了五位傳承藝師,讓幽谷迴音可以綿延不絕。
宇宙間,有數不盡的聲波,如光速般,無形地頻繁穿梭振動。在空中、在水裡、在鄉間、在都會,看似寧靜的空間裡,生命用不同的語彙,不斷地彼此交流。人類的耳朵,只能接收到有限的聲音,但是聽不到,不表示不存在。入圍第53屆金馬影展最佳音效獎暨2016年台北電影節最佳聲音設計、2019年入圍台北電影節最佳配樂的法國籍澎葉生,透過不斷地探索實驗,在細微處,發掘生命的樂章。
位於南台灣的東港小鎮,你對它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三年一科的迎王祭典?東港三寶「黑鮪魚、櫻花蝦、油魚子」?還是要去小琉球度假旅遊時搭船的地方?
撥動時針,時間倒回1980年代,藏身在台北市青島東路辦公大樓四樓的電影圖書館,外觀一點都不起眼,但只要在圖書館裡挑一部電影,窩進播放空間,就可以在黑暗中遇見楚浮、雷奈、荷索、溫德斯、法斯賓達與安東尼奧尼等國際大導演,是台灣文青必訪的聖地。
揪著一顆心,微微張著口,連呼吸都不敢大氣,手心冒著汗,眼珠子緊盯著舞台上驚險刺激的變化。這場表演,坐在台下的觀眾,和台上揮汗如雨的演員們,一起感同身受。臺灣特技團是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的校團之一,也是目前台灣唯一的專業雜技表演團隊,今年三十而立。半甲子的傳承,開枝散葉,造就了無數精英。隨著時代演進,積極走向國際化,加入聲光科技和虛幻劇情等元素,在創新和傳統間,要給你好看。